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贾家楼 > 第49章 第二十五章 滮湖烟雨锁迷离,遁入空门断三际。

光王和纤细少年搭乘义方他们的小船一路南下,义方、义玄和尚与王爷本是相识的,又听他说是去盐官海昌院看齐安大师,更是亲近非常。

纤细少年自我介绍说是嘉兴人,姓盛名山,正好比义方小一岁。两个少年谈得投机,便以兄弟相称。

天色将晚,小船停靠在嘉兴南城关春波门外的滮湖水畔,义方紧皱眉头抱膝坐在船头若有所思,“庄大哥,你有心事?”

盛公子从舱里探出头来。“我在想两个从未见过的人强要拴在一起是不是很尴尬呀?”

“何止尴尬,那一定会非常别扭,活受罪!”盛三感慨地抱怨道。

和尚听出义方的心思问:“怎么你不打算进嘉兴城,去见你那未过门的小媳妇啦?”

光王凑趣地接话道:“难道小义方也给订了娃娃亲?如今天下人怎么都好这口呢?也好,这倒是省事,不用东聘西找了。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婚,管她是官的私的,直接求个媒人,把八字帖子换了,走了六礼,姑娘娶进门,明年你就当爹了。小兄弟,哥我是过来人,两口子没什么认识不认识,尴尬不尴尬的,天地一拜,盖头一掀,红烛一吹,万事大吉。”

盛山不同意他的看法,悻悻地说:“是谁家的小姐,漂不漂亮?也许我认识呢,不如我去给你说说退了这门亲事。老人们也不知是怎么想的?净搞些拉郎配,我们也不是小猪小羊,也不知道对方长得什么样子,脾气秉性好坏,称不称心,就往一处将就。庄大哥听我的就不去,看谁能逼着咱们去拜堂。光叔,你虽是过来人,你说句良心话,你幸福不?”

王爷确是无可奈何地反思着,“幸福不幸福说不清楚,算起来生了儿子三个,也算是儿女满堂了。”

盛公子笑话他,“你真是个小官吏,三个孩子就儿女满堂了。”

王爷不好意思地补充道:“三个儿子是不多,还有十一个丫头。”

“善哉,恭喜呀,人丁兴旺啊!”和尚也忍不住地笑了。

盛公子脱口而出说:“我可不做生孩子的猪羊,这生得一串串的。”

义方笑话他,撩着水扬过去,“你是男的!是小白公猪。”

盛公子满脸通红也跳出去撩着水回击着,嘴里喊着说:“你才是公猪呢,大白猪。”

李怡和义玄看着哈哈笑着。“光叔,你离家在外想孩子们吗?”

盛山扭头天真地问。“怎么不想?想!若是在家里,这个时候,让下人去灞桥买来金鱼,放入大水缸里,然后站在院子当中大声吆喝‘快来看啊!活蹦乱跳的小金鱼喽’。你说怎么着,我的那些小精灵们就一下子全跑过来,围着大水缸叽叽咋咋地,幸福啊!”此时,李怡的脸上荡漾的全是甜蜜的回忆。

义方没有进城,第二天一大早便扬帆起航,与山盛堂擦肩而过。

此时正与盛贤弟肩并着肩坐在船头,点评着滮湖的迤逦景色。“要是我就在那莲塘深处搭座竹楼,闲暇时养几只小鸭子,摘莲子采菱儿过神仙般写意的小日子。庄大哥,你以后想做什么?”

“我呀,想做的事太多了!行侠仗义,仗剑走天涯。可首先要把武艺练好,我正学那兰陵老人给的《上清内功心法》呢,只是里面有些说法搞不顺畅。哎,不如我们同练,还能相互切磋。”

盛公子真挚地看着庄义方,眼里放着异彩感动地说:“庄大哥,你对我太好了,从小到大只有我父亲对我这么好。有你在我身边我就感到特踏实,尤其是你身上的味道闻起来陶醉死了,我冥冥之中好像在梦中见过你,难道这就是前世有缘吗?你要是走天涯把我也带上,等我们老了走不动了,就回这湖里颐养天年。”

义方突发奇想,真诚地看着对方建议道:“盛兄弟,不如我们结为异姓兄弟,荣辱与共,风雨同舟。”

盛公子兴奋地响应道:“庄大哥,我也正有此意。”

于是,两人在船头之上双膝跪倒,以天为鉴,以水为证,欲行八拜之礼,做肝胆相照的兄弟。

行礼前义方郑重地问:“盛兄弟,从今天起我们就是亲兄弟啦,我是你老哥,你是我小弟。你知道结拜时为什么要行八拜之礼吗?”

看盛山摇着头,义方给他讲解道,“听我师公说,这八拜是让我们向古代八组结拜兄弟学习,他们是知音之交的俞伯牙、钟子期;刎颈之交的廉颇、蔺相如;胶膝之交的陈重、雷义;鸡黍之交的元伯、巨卿;舍命之交的角哀、伯桃;生死之交的刘备、关羽、张飞;管鲍之交的管仲、鲍叔牙;忘年之交的孔融、祢衡。这头磕下去,你我兄弟就是一个人了,不分彼此,坦诚相待,你愿意吗?”

“坦诚啊?我会的。哥,能留点小秘密吗?是坦诚不是坦白耶。”盛山为难地争取着。

“小鬼头,还有什么瞒着老哥呀?从实招来!”义方假扮生气地去捏他的耳朵,这手却停在了半空中,非常意外地发出疑问,“怎么,你个大男人扎了耳眼?”

盛公子也是猝不及防,磕磕巴巴地解释道:“哥,我家只我一个孩子,父亲特别喜欢女孩,所以我既是儿子,又拿我当姑娘养。给我左边扎了耳眼,不信你看这边就没有。”他急急地转过头去。

右边确实没有,义方看了看也没再深问,只是费解地摇了摇头。“来,我们开始吧!”庄义方和纤细公子盛山在这坦荡荡的滮湖上叩拜行礼。

“小小年纪就着急嫁啦!拜天堂,拜地堂,拜完了天地入洞房。你老爸同不同意呀?”一句调侃之声从近处的渔船上传来。

寻声看去这渔舟船身狭长,船头高高翘起,船舷上停了两排捉鱼的鸬鹚,一个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的渔家手提铜桨笑眯眯地望着他们。

他正要继续说下去,从木船后面划来一只平底小船,船上的人大声问道:“韩大哥,有粉头鲫鱼没有?”

说话的是个五短身材,头戴小毡帽,白净面皮,手里撑着竹篙将船并上去。他提起一杆大秤和一个竹篓纵身跳上渔船,原本是个贩鱼的商贩。

“有,新捕上来的!全老弟,柯大哥没和你一起来呀?”

“他质库里有事,没来。”

那渔夫敏捷地用抄子向船尾鱼池里去捞,十几条鲜活的鲫鱼噼噼啪啪地在网兜里跳跃着。

他只用一只手,腕子一翻悉数扣到篓子里,然后如法炮制十几网下来把它装满。

商贩更是本事,轻轻松松地用两个手指提秤钩起篓子,再套上大个的秤砣一抹,报出了分量。

“老规矩,成交。”渔夫又想起事情,回身从池子里拎出一串用苇草绑扎的蟹子递了过去,“全老弟,这个捎给柯大哥,他最好这口啦。”

小贩嘻嘻地笑着又跳回平底船,他抬眼看到船头两个跪着的少年,先是一愣接着是哈哈大笑,“宝宝,蛮好白相个,你们是拜错了地方吧!那北岸的湖神庙才是灵验,姻缘呀,求子呀,一求一个准。”

盛公子撅起嘴生气地回应说:“不用你管!卖你的鱼去吧。”

小贩做了个鬼脸抛下一句,“好心不讨好,真是黄胖炒年糕啊。”撑起船儿向北岸划去。

午后时分,木船抵达了盐官,离了码头往镇北走,远远地就望见那殿宇层层,飞檐相啄,香烟缭绕,规模宏大的海昌院了。

来到山门前,光王多了个心眼,小声地与和尚商量让他们先进去,向齐安大师通报一声,他随后再进后堂,以免庙堂之内耳目众多暴露行踪,又有老人家年事已高过度惊喜。

和尚也认为小心没坏处,便带着两个少年先行入寺,直奔方丈住的跨院去了。

王爷信步缓行,一间殿一间殿地往后走,不时地留意着周围的香客,看到没有异样才放下心来。他走入大雄宝殿,仰观横三世佛佛像塑得是高大庄严。

此时殿内没有进香的信众,只是在佛像前站立着一个礼佛的大和尚,看和尚身长七尺,相貌壮严,额间隆起如珠。

趁师傅燃香之际,李怡上前请教道:“师父,您在求什么呀?”

那和尚面无表情地迟迟回应,“阿弥陀佛,不向佛求、不向法求、不向僧求,只是这样礼拜而已。”

王爷不解地问:“佛、法、僧乃皈依三宝。不向佛求、不向法求、不向僧求,那和尚为什么要礼拜呢?”

希运禅师见喋喋不休的李怡如此执迷,便抬手打了他一掌。

这一掌拍得王爷火烧火燎,压抑不住怒气,嗔心油然而生,大声怨道:“太粗鲁了!”

“这里是什么所在?你在这里说粗说细的!”希运禅师说完又打了他两掌。

“善哉!你们怎么还动起手来了?这是为了什么事呀?都是自家人,可别伤了和气。”从殿后快步走来位高大魁梧、正气凛然的禅师高声阻止道。

“阿弥陀佛,智闲师弟,你说是自家人从何论起呀?”大和尚不解其意地疑问着。

“善哉,师兄,我给你们引见一下,这位就是师叔等着的那位十六宅的客人。”

他又面向王爷,“李施主,这位是希运大师,我是他师弟智闲。”

光王经他这么一说,知晓了眼前的就是禅宗高僧希运,也就是同来的义玄禅师的师父,便马上转怒为喜,上前施礼道:“原来是誉满天下的黄檗希运大师呀,晚辈刚才过于唐突,言语上冒犯了大师,还望赎罪。”

大和尚开怀大笑,爽快地说:“阿弥陀佛,什么晚辈前辈,唐突不唐突的?李施主不必客气,你刚才问我不向佛求、不向法求、不向僧求,那和尚为什么还要礼拜吗?贫僧细说于你,这烧香礼拜表面上看是日复一日、循规蹈矩的行为,可内含着佛法、佛性、自心、自性。常礼如是事,使人永驻自性清净,不受尘染。在你看来礼佛必有所求、有所图,这是尘世俗人的想法。正如你说的,佛、法、僧乃皈依三宝,然我禅宗倡心即是佛,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此心无始以来,不曾生,不曾灭,此心为本源清净心,常自圆明遍照。世人不悟,以知识见闻觉知为心,为见闻觉知所覆,所以不睹精本体。然本心虽不属见闻觉知,亦不离见闻觉知,但直下无心,本体自现。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众生同大涅盘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法又是心。你可知大唐国里无禅师吗?禅却到处都有,佛在每一人心中,主要靠自己去领悟、参透,靠人不如靠自己。我于你这三巴掌,望你能以此截断其向外驰求之心,领悟其中真意。”见李怡面有所悟,希运和尚会心地笑了。

“师叔还在方丈室等着呢,我们进去吧。”智闲提醒着。

三个人走进跨院,在桧树下的石桌旁慈眉善目的老和尚满眼闪着热忱的目光,向逃难的王爷伸开温暖的臂膀。

“王叔!”光王喜极而泣,多少艰险,多少磨难,多少愁苦都一股脑儿地交织成喷涌的泪水夺眶而出。

“哭吧,哭吧,把所有委屈都哭出来。”齐安大师轻拍着怀里的侄子,“出来就好,出来就好。”和尚拉着李怡的手,众人围着石桌坐下。

齐安看着抹泪的侄子,颇有深意地宽慰着说:“我佛慈悲,你能从那个死人的天堂、活人的地狱里跳出来就是件值得庆幸的事,还有那么多想出来或因贪恋不能自拔的都葬身在泥潭里。宫外虽说也是明争暗斗,可总比红墙内的血雨腥风回旋余地大,自我们祖先高祖太原起兵兴唐以来,经太宗、高宗、武后、中宗、睿宗、玄宗、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到现今的皇上,何时何处不是充斥着暗算和杀戮?玄武门之变、五人之谋、先天政变、安史之乱,无不是触目惊心、生灵涂炭、刀光剑影呢?”

大师缓步走到光王身边,安抚地把手搭在他的肩上,“既来之则安之,先在我这里避避锋芒,做个无所求又无所不求的小沙弥,就像这桧树上的知了一样,要甘于地下的阴暗寂寞,几经脱皮新生,待到有朝一日独立枝头,定当激昂高歌。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老和尚略带动情地吟诵着虞世南的那首《蝉》诗。

日子过得飞快,天气一天天地转凉了,光王在海昌院度过一月有余。

为隐匿身份他剃度入了空门,齐安大师选定智闲禅师做他的依止师,受沙弥戒,赐法号琼俊。

光王成为沙弥感到很兴奋,第二天晨钟一响就去见智闲禅师,诚恳的请示道:“我先干些什么呢?请师父支使和指教!”

禅师微微一笑说:“你先认识一下寺里的众僧吧!”

转天,琼俊又来请示禅师,诚恳地说:“师父,众僧我都认识了,就连前日从福建来挂单的小沙弥义存我也熟悉啦,下边该做什么呢?”

禅师微微一笑说:“肯定还有遗漏,接着去了解、去认识吧!”

第三天,他再次来见禅师,满有把握的说:“师父,所有的僧侣我都认识了,我想有事做。”

智闲禅师微微一笑,因势利导地说:“还有一个人,你没认识,而且这个人对你特别重要!”

琼俊满腹狐疑地走出禅房,一个人、一个人地寻问着,一间屋、一间屋地寻找着,在阳光下,他一遍遍地琢磨,一遍遍地盘算着。

暗自纳闷的琼俊走到水井边,忽然看见水面上映入的身影,豁然顿悟了。

赶忙跑去见禅师,智闲严肃地和他讲:“善哉,其实世上有一个人,与你最亲近也最疏远;世上有一个人,你常常想起,也最容易忘记。这个人,就是你自己!”

琼俊又问:“师父,那我开始读什么经文呢?”

禅师回答道:“阿弥陀佛,读经三千不如灵心一闪。修养内心需要功夫,功夫到了,自然会在一瞬间获得开悟。拟心开口隔山河,寂照无言也被呵。舒展无穷又无尽,卷来绝迹已成多。”

智闲眨了眨眼,顺口又出一偈,“我有一机,瞬目视伊。若人不会,别唤沙弥。”

琼俊整日里早起晚睡粗茶淡饭、轻活重活抢着干,身形虽然消瘦了,但却感觉格外的步伐矫健,神清气爽了。

这天,盛公子缠着义方要去看海,盐官镇倒是离海很近,南面就是钱塘海塘。

光王,不,是琼俊和尚说也没有看过海,正好功课做完闲来无事,就一同前往了。

走不多时眼前豁然开朗,一望无垠无遮无挡的,这水天相接烟波浩渺间就是盐官憾海石塘。

三个人眼望大海,倾听着海涛拍击堤岸的汹涌这声,什么烦心事都抛到九天云外去了,剩下的只有满心激动和欢蹦雀跃,沿着石堤追逐着,嬉笑着。

“哥,这大海太壮观啦!我整个人都舒展开了,我们要能永远地这样无忧无虑,永远地这样亲密无间,永远地这样在一起该有多好啊!”盛公子由衷地感慨着。

义方的心情也被感染了,兴奋地大声说着,“那有何难?我们是兄弟,这辈子就要多亲多近。若要选宅子就要门对门,户挨户;若我有了儿子,你有了女儿,咱们就结个亲家,亲上加亲。”

盛公子又噘嘴不高兴地批评道:“哥,你又拉郎配啦!我不想门对门,户挨户,我就想和你住一起。一天看不到你,我就感到心里没着没落的。”

义方嬉笑着逗他,“行!咱哥俩一个被窝里睡。哎,你要是个姑娘就好了,我娶你做媳妇,也给我生个十个二十个娃子,你就是我的小白猪。”

他笑着向和尚看去,那琼俊听义方这么玩笑他用手指戳点着,出家人有分寸不想把事情戳穿。

盛公子没有笑,默默地凝望着他,“哥,我愿意。”

义方看他那痴痴迷迷的样子扯了他的帽子一下说:“小弟,你信缘分吗?人都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你我能结拜成金兰就是莫大的缘分,相遇是有缘,拥有是有缘,珍惜是有缘,三者加在一起才能叫做缘分。相遇而不能拥有,是错失缘分;拥有但不珍惜,是亵渎了缘分;只有将相遇的争取到手,把到手的细心呵护,这才成就了缘分。珍惜眼前的缘分吧!”

他说完用手遮住耀眼的阳光,眯着眼睛建议道:“看这午后的毒太阳,能晒掉人一层皮去。那边坡上有个小庙,地势又高,又可以遮荫凉,不如我们去那儿吧。”

盛公子与琼俊和尚顺着他的指示看过去,坡上立着一座小庙,那儿确是一处蔽日阴凉的好地方。

登上坡来这是个江南多见的潮神庙,庙前空无一人,门虚掩着,他们推门走进庙里,看那神台上供着潮神伍子胥,墙角落里撂着两箩筐黄泥封口的越酒酒坛子,一根大竹扁担横在上面。

这三个人是遇佛就拜,见神就作揖,这潮神面前也不例外,双手合十在台前跪下,只是各自祈求的内容互不相同。

“起来啦,丫头!”像是从地底下传出来的,停了片刻又传来,“听见没?丫头。”

这回盛公子可听清了,是神位上的伍潮神显灵了。

他心有余悸迟疑地站起来,双眼紧盯着白头神像,突又听潮神冒出一句“去嘉兴山盛堂”。

“神仙显灵了,显灵了!”盛山张大嘴巴惊呼道,庙里的三个人被这灵异的现象震惊了。

更让他们始料未及的惊吓是,从神坛背后闻声极速窜出来二个人,男的是道士打扮,长得面色紫赤,胡须与双目生得奇异,让人看了大为惊奇。

他身后是个长得满脸喜庆的胖大女人,此时云髻蓬松,神色懒散,低眉潜笑地注视着庙堂里的三个人,突然问道:“咦,你是兰儿吗?”

盛公子紧张地扭过脸去,不耐烦地回道:“什么兰不兰的,你认错人啦!”

女人也是觉得自己好笑,反而埋怨道:“对。你是男的。”

还没等她认真细看,从门外虚掩的缝隙里传进窃窃私语,“陈头,那光王能来这盐官海昌院吗?他不至于傻到如此地步束手待毙吧!我老记不住他的相貌,怕走个对脸却失之交臂呀。”

另一个声音讲道:“李头,我看他能在,光王准是以为太监们做得天衣无缝,蒙骗皇上他已经死了,可百密一疏,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不,碍于阉人仇士良的淫威,刑部尚书直接授意我们六扇门南下秘密查探,生要见人,死要见尸,指派不良帅红绦郎君孟寻常带队,一定要把李怡抓回长安去。据报在潼关北码头就有人看到了他,说是往洛阳去了;又查到他在运水的船上出现过,无锡大观楼上和人打了一仗,在运河官道上还吃了饼子,后来就没有踪影了,顺着这个轨迹他应该是奔着盐官来投靠齐安和尚的。一会儿等不良帅问路回来,大家再看看那画影图形,我们千里迢迢而来可别把事情搞砸了。”

远处有人走过来低语道:“陈头、李头你们走累啦?进庙歇歇吧,我刚问过海昌院就在镇北,等日落后我们再进去祥查。”

“不良帅,您先请!”庙门被推开进来五个精壮汉子,打头这位外罩褐色真丝提花圆领襕袍,腰扎红色细缕绦带,又系革带悬挂宝剑、鱼袋、玉佩等物,头顶大檐帷帽,其檐下垂一丝网浅露,隐约可见其眉目清朗,器宇轩昂。

大家众目睽睽全感到很是意外,小小殿内一下子站着这么多人,倒是显得局促了。

领头的汉子犀利的目光划过每个人的脸,看到琼俊和尚便死死地盯住不放,见他如此其余四人也警觉起来。

其中一个青衣高个子汉子厉声问道:“你这和尚是哪个庙里的?有些眼熟呢,像是我办过案子里的逃犯。”

见和尚不言语,他接着又问,“你法号如何称呼啊?”

“我们是海昌院的,他是齐安大师的徒弟琼俊,你们一口一个不良帅地叫着,难道是官府的吗?”义方一面回答着,一面掏出卢简辞相赠的牌子递过去,“我们是老百姓,不是恶人。”

那汉子翻看牌子后交于头领说:“孟头,这是浙帅卢简辞的腰牌。”

红绦男子撇了一眼,皱起眉头埋怨道:“卢节使这是怎么了?在京里时还谨慎有余,外任了却考量不周啦!腰牌能随便乱给的吗?幸亏是遇上我们几个,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他大手劲力一握,顷刻间扁扁的牌子被攥成球球。

见头领如此,那青衣人嚣张地说:“浙西观察使的牌子又能如何呢?更别拿齐安那老头子吓唬人。赶快交待你们是什么人,别让老爷我生气了,不然生起气来跺下脚这吴越之地都得颤三颤。”

他说到得意之处“哐啷”踢了箩筐一脚。

那胖女人杏眼竖起,用手戳点着嗔怒道:“欸桑宁,我那挑子碍你什么事了?毛病西西,一看你就是个胖天佬,海马屁打乱仗的。”

“哎呀!”那官差从来还没有被人敢这么抢白过,气得他又踢了两脚。

“老头子,你看这娘杀个闲腿,你也不吭一声,你是耸泡蛋吗?”

胖女人被气得浑身颤抖,向身边的男人嚷道。

官差龇牙咧嘴的恐吓着,“南蛮子,看你老公那松样子,再嚷把你们关进黑牢里去,弄死你们!”

“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李怡,和我们回长安吧,识时务为俊杰,跟我们刑部六扇门走,总比等丽竞门的大内杀手来了好吧?”红绦男子正色说,此言一出众人震惊,“王爷,下官是六扇门的孟寻常,我们也是上指下派奉命行事,宫里那些没锤子的太监是救不了你了,海昌院秃脑袋和尚也是护不住的,这是命!你就认了吧。至少在路上我不会为难你的。”

眼看官差们就要下手抓人,义方挺胸挡在中间,大义凛然地喝道:“住手!我不管你们是哪路神仙,也不管是哪个门的,今天想把光叔带走,我这手中的绿玉杖可不答应。”

盛公子也毫不含糊地握拳相跟。

“哈哈,碎娃,一案子起,大大暮乱的很!你包社列。”红绦郎君被他俩自不量力的样子气乐了,不屑一顾地吩咐手下道,“额滴神,还愣着,拿下!”

四个大人对两个孩子,两人的功夫还是半瓶子醋直晃荡那伙的,几下子胳膊就被人家给拧紧了。

身后的光王浑身冰凉,眼见这一切感到彻底绝望了,心有不甘地哀叹道:“额是光王,不能就这么完咧!”

“扑通,扑通,扑通通。”五个官差在转瞬间全都昏倒在地,那胖女人双手捂紧嘴巴吸着凉气,“老头子,你太帅了!你的偏花七星拳大有长进呀。”

是很帅,真是帅呆了,都没看清是如何出的手,五个官差就在毫无防备之下被击昏了。

面色紫赤的道士冷冷地说:“敢踢我的箩筐,就不行!”

胖女人搂住他的胳膊欢喜的了不得,又望着义方他们和善地问:“你们是齐安大师的弟子吧?我们是山阴千秋观的,不是外人,我姓朱,他们都管我叫朱大嫂子,你们提起我,大师就会晓得的。我和我家老头子要去嘉兴山盛堂给孟老爷子送越酒去,不想在这儿遇到这码子事。你们赶紧走吧,趁他们还没醒,远走高飞,百姓是斗不过官府的。”

三个人听她说得有理,谢过后转身向寺里返去。朱大嫂子望着盛公子的背影数落着自己,“这上了年纪,眼神就是不如从前啦,人都认不得了。”

老刘头整理好挑子,稳稳地担在肩上,咯吱咯吱地往外走。

待上了大道,男人神秘兮兮地问:“丫头,你说德兰女扮男装要干什么呢?”

“哪个德兰?”

“还有哪个?水麒麟孟老堂主的闺女德兰呗。”

“在哪儿啊?”

“刚才在庙里你问的那个公子!我从小看她长大的,不是她,还会是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