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贾家楼 > 第39章 第十五章 若学多情寻往事,人间何处不伤神?

“明天去哪儿玩啊?”小青兴奋地询问着贺儿,贺儿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来洛阳,支支吾吾地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小猪和芰荷正向她们走过来,不知在争辩着什么,“谁来洛阳不先去关庙,拜拜忠义仁勇的汉寿亭侯呢?”小猪很是一本正经地说。

“不行!我没说不去关庙,是说先去董家酒楼吃水席看优戏,我最爱的是弄参军的戏。听我父亲说,当年李白先人从长安来到洛阳,曾光顾过董家酒楼,或是洛阳的地方官为他接风的盛情,还是水席优戏的精湛绝伦,使他流连忘返于洛阳,几个月不想登程。还赋诗道‘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你说我们能不去先睹为快吗?”芰荷不容质疑地说出自己的安排。

小猪抬头好似见到了救命稻草,向贺儿征求看法,“陆姑娘,你说咱们先去哪儿?”

贺儿看看芰贺,又看看周陌,怯生生地回道:“我听我母亲说,这洛阳城西雍门外的白马寺是中原佛教的释源祖庭。东汉明帝遣使到大月氏国求佛法,请来天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二僧,用白马载着佛像和经典来到洛阳,建寺讲经,弘扬佛法,并梵本汉译出《四十二章经》,我想去寺里为父母进香祈福。”

“真是个懂事孝顺的好孩子呀!”大家回头看是老官人和七太太,他们后面还跟着温庭筠、大虔晃、张璘。

李绅夸奖完笑呵呵地看着大虔晃问:“王爷,你明天想去哪儿呀?”

大虔晃暧昧地瞟了一眼陆贺儿,轻声回答:“我母亲也是笃佛之人,我也想到庙里许个愿,为父母求个平安。”

此话一出,那边有人听着很是不舒坦,嘴角不听话地抽搐了两下。

老官人正往他这边看,这细微的表情哪能逃过这久经官场沉浮、明察秋毫的眼睛啊,他好似是随口询问:“周公子,你决定去哪儿呀?”

周陌决心已定,“当然是白马寺啦!从苏州出来时,姑姑就把贺妹妹托付给我,她去哪儿我当然就去哪儿啦,这是我的责任啊!”

芰荷轻蔑地看着这两个小子,不屑一顾地撇撇嘴。

小青看没有人问她的想法,失落地瞧瞧这个,听听那个,认为都有道理,一时也拿不定主意,她上前拉着老官人的袍子问:“相爷爷爷,你准备去哪儿呀?”

李绅张开圆鼓鼓的小手轻抚着青儿的脑袋瓜,“老爷爷我呀?这几个地方都去过,还不至一两次。可我最想去的,也是百去不厌的,只有一个别致的所在。明天天亮前就得出发,去晚了可就错过了。”

小青歪头看着七太太萌萌地问:“夫人也去吗?”

七太太捋着小青的小辫,疼爱地回答她说:“这洛阳对我来说就是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我在这儿住了十年,一砖一瓦太熟悉不过了,我还是睡我的回笼觉吧。深更半夜地附庸风雅,那都是老夫子们的喜好;休息充分以驻容养颜,这才是做女人的本钱。”

大家急切地探问:“到底是什么地方啊?”

李绅不紧不慢地揭开谜底,“洛河上的天津桥。”

一夜无话,“梆,梆梆梆梆。”岸上坊间传来打五更的梆子声,随后是更夫那苍老低沉“大鬼小鬼排排坐,平安无事喽!”的报更声。

鸡叫儿天会亮,鸡不叫天还是会亮的,天亮不亮鸡说了不算,但船上小青年的酣梦可是由老官人说了算的。

李绅的小拳头抡圆了一个劲地敲,不叫醒你誓不休的砸门声经久不息,直到你坚定不移地回应:“起来了!”

李绅才笑着对身后的温庭筠说:“没毛病,年轻恋床嘛。”

在这拂晓时分,众人沿北岸青石大堤提灯西行,这洛水是洛书出处,烟波浩渺,渔火成线。

老官人借着星光斗影自是老马识途,行不多远遥指前方,但见一架白玉石桥横亘南北,彩云石栏围拢其上,表柱角亭精雕其间,桥长三百步,宽二十余步,使初见之人疑是九天仙桥下落人间。

“这就是我百看不厌的天津桥啦!”李绅颇具感情地向后面介绍着。

然后他又指点河面,“这洛河上原有三座大桥,天津桥,中桥和利涉桥,中桥后来翻新为新中桥,利涉桥现已荒废。而这天津桥自那瓦岗寨李密大战王世充,一怒烧了原来的浮桥,后来玄宗皇帝下旨又修成现在的石桥。至今虽几经磨难,终因地理重要,典故纷繁,屡毁屡建,越修越精致了。你们往天上看,这是洛阳一绝,天津晓月。我想起我的一位好友写的诗,莫悲金谷园中月,莫叹天津桥上春。若学多情寻往事,人间何处不伤神。”

小猪怕小青错过这难得的美境,用肩膀摇醒背上睡意犹酣的丫头。

大家都举首仰望,见一轮弯月垂挂天幕,明亮皎洁好似抬手就能摘得到。当黎明第一缕曙光划破天际的时候,呈现给人们的是一幅清雅幽静的诗情画意,月儿挂在天空,两岸垂柳如烟,桥下波光粼粼,郊外山峦起伏,城中不时传来寺庙里上早课的晨钟之声。

晨风徐徐神清气爽,透过晨曦向东方望去,一轮红日喷薄而出,蔚为壮观。晨光把万物浸染成绯红色,染红了皇城那雄伟的端门城楼,染红了商铺酒楼鳞次栉比的定鼎街屋脊和石坊,还染红了天津桥上每一张欣喜激动的笑脸。

此时再看这洛水更加清晰了,波涛跌宕,回漩湍急,沙洲险滩一扫而过,浩荡荡一泻千里。

从桥北踢踏踢踏上来一头小毛驴,这驴儿皮毛黑亮亮得招人喜爱,头大耳长,温驯结实。

驴儿的屁股蛋上端坐一位长者,白衣白裳,睿智高雅,只是左胳膊弯曲不能伸展。

他左侧牵驴之人是位红衫红氅的老者,面红目赤,一付浓密的络腮胡须,显得高深莫测、非同寻常。

驴上之人正对身旁老者说着,“梦得呀,面对这天津晓月你就不为之怦然心动吗?就连我这病患缠身的半僵之人都激情勃发了,你听我赋诗一首,上阳宫里晓钟后,天津桥头残月前。空阔境疑非下界,飘飘身似在寥天。星河隐映初生日,楼阁葱茏半出烟。此处相逢倾一盏,始知地上有神仙。怎么样?”

“不怎么样!没多大辣气。”红衫老者不以为然地回应。

“不服,我还有!津桥东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诗思迷。眉月晚生神女浦,脸波春傍窈娘堤。柳丝袅袅风缲出,草缕茸茸雨剪齐,报道前驱少呼喝,恐惊黄鸟不成啼。这首怎么样?”

“嘿呀,还不如前一首呢。”红衫老者咂吧着嘴,不无遗憾地品评道。

“你这是在嫉妒我,看不得别人的优秀。你再气我,我立马就抽羊角疯!”白衣长者忿忿然地回击着。

“你可别!我这段日子心脏老是虚慌慌的,大哥,你可饶了我吧。”红衫老者按着胸口讨饶道。

“哎呀,乐天大哥、梦得老弟,真是巧遇呀!”老官人李绅向来人惊呼道。

“哈,是公垂吗?没想到在这儿碰见你。”

“嘿嘿,不是他,还会是谁?”

来人同样是欣喜万分,大呼意外。

白衣长者在红衣老者细心搀扶下落了地,脚下画着圈一顿一挪地向前挺进。

六只手臂连成一个环,仰天大笑酣畅淋漓,喜悦之情无法言表。

老官人亲近地问:“居易大哥,几年不见你怎么挎筐了?”

白居易无奈地回答:“李绅老弟,酒啊!害死人的酒啊。你我这把年纪都得控制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豪饮无度啦。你看我,都成了一个没事干的废人啦!”

李绅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眉毛抖动着,“乐天大哥,在这天津桥上你也敢说是没事干吗?当年丹霞天然禅师在天津桥上横卧不起,拦了东都留守郑余庆的车轿仪仗,喊路开道的官差要他让开,天然禅师却理也不理。那官差问他卧桥不起的原因,禅师回答说他是一个没事干的和尚。郑余庆听了,感到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出家人,亲自下马献上一捆白丝和两套僧服,天津卧桥至今传为美谈。你说你是个没事干的废人,我可没有白丝送你。”

“是呀,老夫怎能和天然大师相提并论呢?仅是在慧林寺烧木佛取暖的气魄我就望尘莫及。公垂,你可不要哭穷,你的家底我是清清楚楚的。老哥还要劝你,佛要多念酒要少喝。”

李绅无所谓地回复,“老哥哥,不在那个,酒能舒筋活血,壮阳添力,喝要喝好酒,掺加了乱七八糟的假酒可不敢碰。我们三个是同年生人,你只比我和梦得大上几个月,你看人家梦得是何等的威武矫健。依我看,你这病根不见得是在酒上,可能是你太注重节操仪表了,活得憋闷压抑,不像禹锡老弟那样写意洒脱,心胸开阔吧。”

白居易笑话他说:“你这酒鬼,自欺欺人,不听老人言,等到后悔那天可就晚了。你还说梦得心胸开阔,你真是瞎了你那双金鱼眼,他的心啊,只有针鼻那么大。”白衣长者用手比划着。

“咦,谁说我心眼小,我跟他急。我要是斤斤计较,王叔文大哥能带上我和他搞永贞革新吗?前些年得过‘两目今先暗,中年似老翁’的圆翳内障之症,早给一个善治眼病的婆罗门僧人用金篦术治好了,现在我从里到外,浑身上下健康,好得很!”

他不说还好,一提起往事,白居易更是不以为然地刺激他,“可别再在人前提及你们那个半拉子革新啦!说公道话,革新是正经的革新,减免税赋,罢诸道速奉,取消宫市、五坊小儿的抢掠和讹诈,样样都很正经。尤其是宫市的无耻,我在《卖炭翁》一文中已有陈诉,‘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可是推行革新的王叔文却不正经,相中了王伾和你们八司马,韦执谊、你、柳宗元、韩泰、陈谏、韩晔、凌准、程异。没想到顺宗得了和我一样的病,风疾,正月德宗薨由他继位,八月就逊位了,卧病在床,就剩下半口气,可叹你们那个百余天的革新招摇过市,昙花一现。二王、柳宗元等人均乃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过度空想乐观,真是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啊。”

刘禹锡大手一挥说道:“顺宗、宪宗、穆宗、敬宗都过世了,文宗也驾崩一年多了,陈年往事不堪回首,人都快死干净了,还提它烦心作甚?两位哥哥,咱们别在这儿戳着啦,前面就是董家酒楼,公垂兄,带上你的朋友们进去喝两杯。”

众人彼此介绍,年轻人对这两位大名鼎鼎的老人那是如雷贯耳、皓月当空一般,仰慕已久啦。

老者闻听他们的家世,也是高看一眼。

拥入桥南十字路口的董家酒楼,此楼紧临宽有七十余步的大街,高三层,飞檐斗拱,贴金嵌银,门眉匾额方方精彩,似屋瓦遍布错落有致。

此刻楼外的街市也陆续开张,摊铺一直延伸至桥上,草棚凉伞遮天蔽日,货郎吆喝不绝于耳。

刘禹锡将黑驴儿拴在门右的看栓上,大家谈笑着步入酒楼的朱漆大门,这董家楼不愧是洛阳名楼,内饰堪称精美奢华,红灯彩带交相辉映,因是清晨刚刚下杠撤板,店内客人寥寥无几,倒是清静。

几个人选一临窗大桌,分主次坐定,跑堂的沏茶倒水殷勤招待,“客人不多呀!你们董店主呢?”刘禹锡环顾店内随口问道。

小伙计笑脸相迎,神秘兮兮地回答:“刘老爷,店主昨晚出去潇洒了,还没回呢。现在时辰尚早,楼上楼下就你们两波客人。”

红衣老者顺天井向楼上雅间看去,上面偶尔传来几句厉声争执。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们吃我们的。”李绅吩咐着小伙计点菜上酒。

白居易微笑着调侃地说:“我们当年那个果敢率直的公垂哪里去了?如今这般处乱不惊,漠然置之,是成熟了,还是世故啦?”

老官人不无伤感地摇摇脑袋,“大哥呀,李绅还是四十年前的李绅,这杯中的老酒可不一定是当年的味道了。时过境迁,似是而非,倘若你抱定初衷,一成不变,不会因势利导,委曲求全,改变自我,到头来只能是焦头烂额,被现实所淘汰。我们老哥们这亏吃得还少啊?”

刘禹锡不无失落地晃动着酒杯说:“可我更喜欢老兄你过去的率直。公垂兄,还记得那年我被贬苏州,你在府中设厚宴款待与我,并慷慨赠于美妓。真是‘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可恨奸相李逢吉弄阴招夺爱拆散,使一对鸳鸯天各一方。这转眼二十多年了,音信皆无,可谓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流氓!厚颜无耻之徒,朝廷有此等败类为相,真是颠倒乾坤,贻笑大方啊。清白正直之士还谈什么希望,国家社稷之途岂能无有国殇?”白居易气愤之极溢于言表,拍案怒骂。

李绅蔑视地接过话来,“别提那瘸子,我见过最不是东西的就数他啦,我与他本是同榜进士,又是文朋诗友,理应相互扶持亲近,不曾想他口是心非,专拿别人当升官的垫脚石。有一次,他来亳州看我,我们携手同游,即兴吟诗,我便作了第三首《悯农诗》‘垄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窗下织梭女,手织身无衣。我愿燕赵姝,化为嫫女姿。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谁料到他回京就参了我一本,说翰林李绅写反诗发泄私愤,多亏穆宗皇上英明盖世,夸奖我体察民情,还升了我的官。话又说回来了,刘老弟,谁让你和他走得那么近吗?那是个小人啊。”

“梦得老弟,你从来未曾说过这事呀!就这样吃了个哑巴亏,这李瘸子算他死得早,不然我定要替你去讨个说法。老弟,不要难过,一会从香山寺回来,去我的履道里私第百余名家妓随你挑,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嘛,如何?”白居易大度地安慰着。

刘禹锡坏坏地笑道:“那么我选歌伎樊素,舞伎小蛮行否?”白翁支支吾吾不置可否。

禹锡哈哈大笑对李绅坦言,“完了吧,什么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扯淡!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黛青描画眉,凝脂若雪肤。回眸一笑过,倾国倾人城。那可是白兄的掌上明珠,至爱娇小呀,难不成你是要给我年过半百的裴兴奴和胡秋娘吧。”

“哪儿能呢,裴兴奴和胡秋娘已是半老徐娘啦,已在我府上闭门修行多年,就是你愿意,人家也是不肯的。”白衣长者嘿嘿地笑着。

满桌子的菜布上来如行云流水一般,尤其是那道压轴菜洛阳燕菜,更是巧夺天工,谁能想到它是用大萝卜做成的。

席间几个年轻人纷纷给长辈敬酒布菜,好不亲热。

几杯酒下肚,白乐天面带红润,笑盈盈地对李绅发着感慨道:“一转眼的工夫,我们都青春不在了!想起往事,你、我、元九创立新乐府派,独善其身,不随波逐流,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从而诗坛形成两派,一派是我们三个外加张籍、王建追求通俗写实,一派是古文运动的推手韩愈、诗囚孟郊、诗奴贾岛、诗鬼李贺等人讲究怪奇惊世。那时你是何等的果敢,连作《乐府新题》二十首,元稹和了十二首,我补了五十首,真是开诗界之先河,过瘾啊!”

刘禹锡也深有同感道:“要说到率直,谁也没有公垂兄当年率直。谈起当年翰林三俊,你、元稹、李德裕,那是少壮英才。穆宗长庆元年的开进士科,李宗闵等人利用权势作弊,包庇子弟登第,被人上告,在取证关键时刻,你们三人不畏强权,挺身揭发,足见赤诚坦荡,使人佩服!可惜这正是导致牛李党争的起始。”

老官人听他夸赞,颇为惋惜地说:“刘禹锡啊,你这张嘴呀,什么都敢说,不愧是诗豪啊,可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都说是登第事件是牛李党争的起始,实则不然。早在此前,德裕他家老爷子李吉甫为相时就已埋下了祸根,举人牛僧孺、李宗闵、皇甫湜在选拔考试中批评朝政,被削去资格,从而引起朝堂上下轩然大波,李老相爷也为此受贬降职,这段梁子算结下了。人们都说牛李之争,其实那是外表,其幕后领袖不是李德裕和牛僧孺,牛僧孺只是个牌位,是李宗闵利用他廉洁正直的号召力来扯大旗当虎皮的。更准确地讲党争不应该称为牛李或二李,应该叫李裴之争,是瘸子宰相李逢吉和裴度之间的权利斗争,牛李只是后继者而已。”

白居易频频点头同意李绅的说法,“公垂,你说得对,可你还没有说到根上,党争归根结底是宦官之间争斗的表象,他们那些人只是前台的拉线木偶。不信你去问你那个好兄弟李德裕,他此次入京为相走的正是太监枢密使杨钦义的门路,他们俩在淮南共过事。这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恨。怨怨相报何时了啊?伤的是感情,毁的是国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