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贾家楼 > 第238章 第二十二章 贪痴堪比蛇吞象,祸福莫测螳捕蝉。

“且慢!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天下的宝藏怎能只藏于一人的袍袖之中呢?宝图是要还的,可不是现在。”突然有人慨然大吼响彻全场,震得大堂棚顶的尘土簌簌直落,大家举目去看,从座位上凛然站起一位壮士,剑眉虎目,神采奕奕,似一棵青松高大挺拔、傲然屹立,“吕岛主,钟盟主,鄙人吴迥本是徐州的一个小小戍卒,出身卑微,在英雄们面前相形见绌,今日能坐在堂上是诸公的抬爱。吴迥早年家徒四壁寄人篱下,委身田陌形同行尸走肉。恰逢观察使孟球募兵开赴邕州,为了吃口饱饭我应征从军,跋涉千里到了岭南西道,又由都头王仲甫分出八百人去戍守桂州,以抵御南诏进犯。诸位,我们远戍六年啊,背井离乡,家无音讯,说好了三年一换防,却一拖再拖。朝廷言而无信,自食前言,尤其是时任徐泗观察使的崔彦曾更是狼心狗肺,丧心病狂。他听信谗言,以府库没钱、无法安置为由想让我们在边疆自生自灭,一意孤行阻止戍卒返乡,下死命令强令再戍一年。面对崔彦曾的专横狠毒,忍无可忍的徐州男儿岂能怯懦低头?都虞侯许佶许大哥、军校赵可立、张行实、姚周众人据理力争,却只得到咆哮辱骂,大家在盛怒之下杀死恃势凌人的王仲甫,一致推举粮料判官庞勋庞大哥为带头人,一路过关斩将返回徐州。我们深刻感悟到,朝廷昏庸无道,倒行逆施,徐州的事必须由徐州人自己作主,于是庞大哥上书朝廷复赐旌节,请封徐州节度使。然皇帝昏庸无道,怎能听得进小民的诉求?不容商量发来大军四面围堵,由康承训出任总指挥向我们挥起屠刀。没有余地不反是不行的了!庞大哥与全体徐州百姓心意已决,要效仿当年陈胜王揭竿而起,为天下人讨个公道,求条活路,誓要挥戈曳戟、诣阙非迟。但是眼下义军孤军奋战,外无援助,内无粮钱,这宝藏正可派上用场,启出以解燃眉之急,还望江湖朋友理解支持。”这义军将领的一番肺腑之言是慷慨激昂,奋袂攘襟,句句掷地有声,字字扣人心弦。

短暂的沉寂之后,院子里先是发出稀稀疏疏的同情唏嘘声,未曾想逐渐却成燎原之势,院里、院外乃至大堂之上皆报以热烈响应,压倒性地赞成宝图应该送给徐州义军,还欲施以援手鼎力相助,给**的朝廷还以颜色。

老岛主不知是听到了陈胜的名字,还是被吴迥的陈诉感染了,他情绪激动地朗声宣布,“老夫从来没有这般激动过,真为徐州的义举欢欣鼓舞啊!庞勋将军乃盖世的豪杰,大仁大义、大智大勇,不畏强权为民抗争,将这浑沌压抑的世道撕裂开一片洁净的晴天。既然大多数人表示支持,那这图就先借给义军朋友一用吧。”他说罢郑重其事地双手捧上,将《大好河山图》交与义军的代表。

“不可!大家莫听叛逆妖言惑众。”在院子里有人高声大喊,表示极力反对把图送与徐州庞勋。见这人身穿黑衣,浑身透着威武之气,他用手点指大堂之上的吴迥,“我且问你,何为戍边?难道去桂林就是为了填饱肚子吗?”见对方冷漠不答,黑衣人环视左右阐述道,“戍边乃热血男儿驻守边疆,保卫国家。桂林之地,御敌前沿,你正面是南昭肆意践踏的铁蹄,你背后是手无寸铁的黎民百姓、妻儿老小,你们私自叛逃,有没有想过接踵而来的危险?还说是思乡心切,我看全是为了自己的安逸快活。你们不满一驻六年,无人问津,心生怨恨。可是否知道?有多少戍卒撇家舍业,长驻边疆,一守又何止六年!有的血撒沙场为国捐躯,做了他乡的孤魂野鬼。就拿我自己来说,心坚胆壮箭头亲,十载沙场受苦辛。力尽路傍行不得,广张红旆是何人。还有多少像前安南经略使蔡袭一样为国捐躯,他在交趾城破之时左右皆死,徒手力战,身中十箭,溺海而亡;同日,荆南将元惟德率各道戍边将士四百人,不辱使命,绝地反击,全部英勇殉国。”

“朋友,我们不是不为百姓的安危着想,而是忍受不了官府的残酷欺压,他们心如蛇蝎,没有一丝的怜悯之心。”徐州人不耐烦地打断他,满腹委屈地为自己辩解着。

黑衣人摇头并不认同,“你口口声声说别人没有怜悯之心,请扪心自问自己又如何?当你们手刃王仲甫时,可曾想过他也有父母妻儿,只是听令当差出于无奈呢?”

“不对!他是我们的敌人,为保住官职不惜出卖同乡。我们义军兄弟向来是相亲相爱,情同手足的。”义军头领一听急了,声嘶力竭地加以反驳。

对方踏阶而上逼问道:“好!暂且把他当做敌人。那尹勘、杜璋、徐行俭三人也要视为敌人喽,他们身为都押牙、教练使、兵马使,乃幕僚辅官,顶多是个谏言不当、居心不良之错,罪不应死吧?你们却攻进徐州,不分青红皂白大开杀戒,开膛破肚,碎尸万段,灭其三族,三人的亲朋好友有何罪过?残忍手段让人发指,徐州人真是有仇必报啊。那些死难者又向谁讨回公道呢?这些外人都要如此歹毒,对自己人也同样痛下杀手。我来问你,庞勋诱杀丰县守将孟敬文是怎么回事?宿州守将梁丕仇杀姚周又当如何解释?”

“孟敬文是卑鄙小人,苞藏祸心,想要谋害庞将军,取而代之,理当诛杀。而梁丕心胸狭窄,和大将姚周素来有隙,其不顾大局公报私仇,应当惩治。然不能因为几个小人作恶,就贬低义军的好名声。”吴将军自认为几条臭鱼腥不了一锅汤。

“若是就几个卑鄙小人也罢了,据我所知,如今的庞勋自以为无敌于天下,手下许佶之流多是惯匪盗贼出身,日事游宴,四处征伐,凶残暴虐。占据寿州,围困泗州,掐住运河咽喉,致使关中粮价飞升,物资匮乏,百姓无以果腹。尤其是同他在桂州举兵的将领们更为骄暴,夺人资财,掠人妇女,无恶不作。如此丑恶行径怎能称为义军?请问,你们是为百姓在讨公道,还是要重演让黎民流离失所的安史之乱呢?还有这位岛主,您以百岁之身,德高望重,还是昔日反抗暴秦英雄吕臣的后人。看你得此宝图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四处煽风点火,着意偏袒徐州叛军,唯恐天下不乱,难道想借机重温张楚霸权吗?此等居心叵测心怀鬼胎,何以取信于江湖?还有这位钟盟主,你偏听偏信,不辨是非,让人玩弄于股掌之间,岂不要把整个武林置于万劫不复之地呀?”

黑衣人的一通指责说得吴迥、吕喆恼羞成怒,

“血口喷人!”

“胡言乱语!”

明教教主钟太元虽没说什么,但脸色也异常得难看。

“徐州兵乱怎能与古人相比?当年阴阳大家楚南公曾预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其后来的反秦领袖陈胜、刘邦、项羽皆为楚人,世人都以为是天地注定,实则全因始皇一时疏忽,一部过期的《戍律》成了虐民恶法。战国鼎立之时,秦国方圆不过百里,只需用十多天就能到达边境;而六国归一之后,戍边对于楚人来说,简直是要了他们的命,一路之上千里迢迢,疾病缠身,盗贼横行,虎豹猖獗,要想按期平安抵达只能祈求神灵保佑,倘若逾期必遭砍头,楚人不造反那才奇怪了。可庞勋八百戍卒是一气之下,任性而为,擅离职守,哗变北归,全不把国家大义放在眼里。各位英雄有所不知,就是这样肆意妄为,朝廷也未为难他们,遣中使高品、张敬思宣旨赦免戍兵之罪,并一路护送还乡,各道府衙官吏不得阻拦,可谓是仁至义尽。孰料庞勋、许佶竟然造谣说若到徐州要治罪灭族,鼓动大家打造甲兵贺帜,召集银刀军余孽,提出嚣张苛刻要求,揭开自治对抗的序幕。一味说这里不公,那里也不公,只要有你们在的地方就有不公,难道你们是公正的破坏者吗?”

黑衣人还想滔滔不绝地陈诉下去,却被一声大喝从中打断,“驴日哈滴!你是何人?胡佛呢么。竟然如此颠倒黑白,为李氏暴政涂脂抹粉,李唐的历代皇上都是些虚伪卑鄙,无情无义之徒。”跳出来的是高迥的随从,一个方脸招风耳的汉子,他那细眯眼不仔细观看看不到黑眼仁,浑身上下透着股孤冷高傲的劲头,“今日的李唐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狗皇帝任用奸佞、赏罚不明,任意行事,乱象横生。阿家主人米宏米掌柜是多么好的人么,却被宰相杨收的家奴陷害入狱,霸占去财产,含恨屈死咧。如今当官的没有一个好东西,据说路岩的亲信边咸受贿的钱财富可敌国。阿高京园投奔义军,就是要为主人讨回个佛法么。”见他是真情表露,无比地痛心疾首。

单家兄弟随声赞同道:“言之有理!皇上轮流坐,不是他姓李一家的,也该换一换啦。”

另一个胖大的随从安慰着高姓汉子,“高义士,莫难过,徐州义军就是要搏出个新天地。在座的各位英雄,当今朝廷昏庸寡德,官逼民反,徐州人再不对其抱有幻想,庞勋大哥几日前已自封为天册将军,要与李氏彻底决裂,誓要拼个鱼死网破。我李园身为义军一员,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所作所为可以说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中对得起徐泗百姓,誓要铲除邪恶,再造清平世界。这位朋友,你一上来便咄咄逼人,极力为李唐暴政辩解,不知是何方神圣啊?敢不敢报出名姓来?”

黑衣人毫无怯懦,挺胸抬头回复他,“在下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乃静海军节度使高骈,从安南奉旨返京路过此地,听闻君山有大事要发生,特意前来一探究竟。原来是有人唯恐天下不乱,欲助长宵小猖狂气焰,蔓延战火,危害百姓。天下有识之士绝不能答应!”

这真是人的名、树的影,听说他是高骈,院里院外轰动不小,这个惊呼“他是平党项,抗吐蕃,收复交趾的高骈啊!我说见他气度不凡呢”,那个感叹“是一箭双雕的射雕英雄啊!他不是镇守安南任静海节度使吗?怎么调回京城啦?”

“哈哈,原来是皇上的红人、朝廷的新贵呀,失敬,失敬,我还纳闷这位英雄怎么这般替朝廷说话呢?你是国家的大功臣,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可惜这里不是含元殿,没人听你们官老爷吆五喝六的,凡事都得由众位江湖朋友商量着办。刚才我们大家一致同意把宝图送给徐州义军,你个局外人不得再横加阻拦,请你退出云梦山庄,不送!”老岛主看来是早有计划,谋略于胸,铁了心要站在庞勋一边了,“吴将军,带上宝图回徐州吧,不要耽误了正事。克非,替我送送义军朋友。”少岛主代替父亲护着徐州人往外就走。

“休想出这院子,把宝图交出来!”高骈拉开架势拦住去路,“吕岛主,你这是助纣为虐,一意孤行,难道要与叛逆勾肩搭背,与大唐、天下百姓为敌吗?”他的两个同伴也紧随其后做殊死一搏状。

“岂有此理!朝廷的鹰犬敢在君山撒野?全不把武林英豪放在眼里,来人啊!把他们拿下。”在吕喆的呼喊之下,不仅涌出十几个庄丁,还有响应的豪强们,将三个军官团团围住,各施本领动起手来。

堂中有个黑大汉腾地起身大喊道:“都住手!听我鲁守国说一句!”他摇晃着一柄三尺长的三头钢叉,欲要阻止住双方的厮杀,可并没有人理会他。

几个回合之后高骈他们明显处于下风,勉强招架无还手之力。尤其是单旺、单盛的两杆大枪似蛟龙出海于左右同时刺到,高骈刚刚躲过吕克非的一掌,推开李园的凌空一脚,实在是躲避不开斜入两肋的攻击,若被扎中必是命丧当场。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单氏兄弟分别大叫一声,大枪随即脱手飞了出去,像是有一种无形的力量硬生生地打到枪杆上,再怎么抓紧也是徒劳的。

“单家叔叔!切莫伤了高骈将军。”从角落里跃起一个男子,不顾安危用身体挡住高节度使,当他摘去头上的草帽,有一些人立即认出他来。

“五浮浮!是庄浮浮。”大喜过望的是襄阳霸王寨小字辈的南门孟虎,

“南门孟虎!”对方同样欢喜地招呼着。

堂上的五个寨主立即起身离席,上前招呼相见,“找求不到兄弟也在这里呀。”五寨主尹默走在头里,与庄义方热情相拥。

“义方!义方!”太湖三十六家总头领鲁氏兄弟笑呵呵地走出堂来,“义方,你小子若是不蹦出来,我们老哥俩也会阻止的,谢老爷子的宝贝不能轻易地被人拿走啦。”

在场的各路乞丐们自然是恭敬地施礼问候,滑州和字团子大爷黄南猋、邺城净衣门赛师旷赵颐方、东都仁义会的乞丐丐头何有佳、扬州丐头常青,还有临安杆子会的双花红棍钱广等等,呼啦啦聚拢过来一大堆。

“小伙子,别来无恙啊!”明教教主欣喜地喊道。

他身后的属下光头大耳的汉子抑制不住激动之情,双手舞舞喳喳地比划着,“是庄都尉!是他。”

而另一个,脸上泛着黄,像一只枯树枝上的蚂蚱,瘦高个头的汉子却没他那般兴奋,嘲弄讥讽地嘀咕一句,“又来个朝廷命官,可惜是过了气的红人。”

邻桌北苍龙的身后弟子中,有人惊呼出声来,“师兄,庄将军揍啥呢?”相问的人是个小个子,皮袍皮帽,帽子下面长长地拖拉着一根不知是老虎还是豹子的尾巴。

随后有人发出一声透着深厚内力的低吼,“咦,庄将军,俺们奏是有缘,又相见类。看见恁可得劲儿!”这位年纪不小了,胡须皆白、精瘦骨感,头上戴软脚幞头,身穿黄色直裾,足踏草履,一对铁尺插于腰后,正是斩蛟堂的老堂主澹台诸己。

徒弟是十分高兴,师父却是分外恼怒,将黑白相间的脑袋转过去,“唉我说,可有什么得劲儿的?他就是你们说的十方折冲府都尉庄义方吗?刚才他喊的南门孟虎一定是那个小兔崽子喽,我还没找他们师徒俩算账呢,倒是自己送上门来了。”

“大师兄,三师兄,星是我年纪大眼花了,学莫半天也没瞅着侄小子呀。”徒弟中有人提出疑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