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贾家楼 > 第224章 第八章 改朝换代一瞬间,风吹旷野纸钱飞。

在王府的上房里摆着一张大床,这床与众不同之处是圆形的,是由郓王李温突发奇想亲自设计,优点就是无论你怎么折腾,折腾到哪个方位,都不用去管哪里是床头,哪里是床尾,呼呼便睡直到自然醒。

此时的床上,主人们并没有呼呼大睡,正喜笑颜开地谈论着。“太神奇啦!我大闺女能说话了。我的小美人,你掐我一下,我不是在做梦吧?”男主人长得器度沈厚,形貌瑰伟,正伸出胳膊让女人去掐。

同床的姬妾更是美若天仙,妩媚多情地笑着,用凝脂般的纤手捏了一下男人的手背。

“你怎么不用劲呀?使劲喔,再来。”男人感到不过瘾,又伸直了要证实所见的一切不是在梦里。

女人笑得合不拢嘴,用手抚摸着伸到胸前的拳头,“看把你高兴的,从来没见过激动到如此程度,刚才蹦起来差点压塌了床。”

“你不高兴吗?我看你这当娘的更兴奋,是谁一轱辘爬起来搂着闺女一通亲的?”当爹的心里面是无比的舒畅,“真好,十年了,梅灵不会说话这病像块大石头堵在我的胸口上,一想起来就郁闷压抑。这回好啦,敞亮了,老天爷开眼眷顾我们啊。”

当妈的也是眉开眼笑道:“是呀,亲哥,真是想也不敢想的喜事呀。都十年啦,怎么就说出话了呢?这回好了,你奶奶再也不会一口一个哑巴孩子地叫咱,父皇会不会一高兴给灵儿封个郡主,哪怕是县主也行啊。”她双手抱住男人的胳膊憧憬着。

男人听她提起奶奶和父亲,反而脸色阴沉起来,“别提他们,一提我就烦!他们心中还有我这个孙子、儿子吗?我可是长子长孙,却把我一个人丢在十六宅,这不是羞辱人吗?”

女人用手指堵住丈夫的嘴唇,不让他继续说下去,“我没什么可怕的,让他们听去好啦!既然相中四弟,就立他为太子嘛,我是不会争的,也没本事争,更不稀罕。唱唱小调,谱个曲子,蛮好的!活得无忧无虑,潇潇洒洒。”

女人将娇美的脸蛋贴在男人的臂膀上,幽怨地叹了口气,“亲哥,你是想开了,与人无争,可人家还时刻提防你呢,怕你坏了他们的好事。你忘了武宗是怎样对待父皇的?当初他老人家也是韬光隐晦,一味地忍让示弱。可结果呢?还是千方百计地加害,置之死地而后快。”

丈夫情绪平和了些,温柔地抚摸着小妾的秀发,“所以你就怕他们暗地里向我下手,每每进食时总要先尝尝,我的小亲亲,这世上唯有你和梅灵是我的贴心人啊。”

他把弄着她的发梢,“我想父皇不会把我怎的,毕竟虎毒还不食子嘛。对外来的食物你也太多顾忌了,就拿大妹送来的松仁蜜枣来说吧,你大可不必私下埋掉,她毕竟和我是一奶同胞啊。”

“一个妈生的又如何?广德公主还是与你一奶同胞呢,人家和四皇子可比你走的近,你不要忘了玄武门之变啊。万寿公主送来的蜜煎就万无一失吗?防人之心不可无。尤其是大妹夫,跟父皇一个鼻孔出气,父皇病重之后,他是天天焚香祈祷,整天弄得愁眉苦脸的,比你们亲生的都心焦,他还蛮有情谊的。”

郓王李温心里也是有戒备的,只是总以为亲情更浓些罢了,“郑颢是这样的,我抽空得开导开导他,别愁坏了身子,现在可不比以前,大妹身怀有孕,非常时期呀。哼,都怨康季荣那蠢材,去徐州不满一年,治军残虐致使士卒哗乱。多亏父皇令左金吾大将军田牟三镇徐州,才平息了事端。没曾想父皇一怒一急之下毒火攻心,一病不起。所以说治理国家要会识人用人,才不至于惹出乱子,像父皇的那首《泰边陲曲》中唱的,海岳晏咸通。”他轻轻拍着郭氏雪白的后背,有板有眼地打着拍子,抑扬顿挫得意地唱了几句,忽然停下来略带伤感地自嘲道,“治国安邦的事与我无关,我只会寄情于音律佳酿之间矣。虽然不能效仿晋国大夫师旷,为了登峰造极用艾叶把眼睛熏瞎了,也励志洞晓音律犹如天纵。《论语》说,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我同样能达到。先祖玄宗当年设立了梨园和教坊,训练出三百人的乐工组成乐队,亲自传授丝竹之戏,这也是我的理想。”

郭氏抬起身子心有不甘地说:“亲哥,弹琴唱曲就是你的理想啦?可你是黄龙转世呀,是我亲眼所见,唱曲是鸟儿们的事,龙是要腾云驾雾,大有作为的。你这样沉沦下去,净与些教坊的乐工来往,只会吚吚呀呀的,能有什么作为?你看四皇子结交的人,不是文坛泰斗,就是封疆大吏,全是万岁赏识的红人。特别是和十方侯庄义方处得那叫一个好,比你这当哥哥的都亲。眼下万岁还健在不能怎样,可万一将来有个不测,人家继承大统,只怕不会再让你逍遥自在啦,到那时让我们娘俩可怎么活呀?”

“我的小冤家,可不要再说什么黄龙、白龙的,让别有用心的人听了去会惹火烧身的。唉,我是长子长孙,我是老大呀!说起来叫人寒心,我母亲过世得早,父皇面前没人给说好话。我也不是自不量力之人,从哪方面讲我也没有争储的可能,低声下气处处忍让,时时警醒自己不要去争,铁板钉钉子是争不来的。可就是这样,他们还不依不饶地羞辱我,编排我。事至如今非我所愿,没想到会被挤兑到此等地步。我的小心肝,你放心!到时候我不会像父亲那样一走了之,撇下你和梅灵不管,去当和尚的,一家人要死也要死在一起。”王爷更加伤感起来了,像是已嗅到了血雨腥风的味道,“对了,刚才梅灵说什么来着?”

郭氏方才也是光顾着高兴,没听懂女儿说的意思。正当她尽力回想时,从屋外传来女孩子甜甜的呼喊声,“达、娘,快起床哩,宫里的人到咧。”她像只欢快的喜鹊飞奔进来,“饿达要当皇帝哦,今日可得活咧!”

“就是这句,今日可得活了。”女人对最后一句最是敏感。

李温却浑身一哆嗦,像似被雷电击中一下子震撼住了,呆若木鸡不知所措,“太子!谁当太子?”

郭氏同样惊骇地挺起身子,“灵儿说的,说是接你去做太子。怎么可能呢?不会是孩子的戏言吧?”

“我大闺女不会骗我的!宫里出事啦。”随即两人慌乱地四处抓取衣裳。

“姐姐、姐夫,宣徽北院使齐元简在府门候着呢,说是奉左神策军中尉王宗实之令,迎接姐夫入宫做太子的。”是小舅子郭敬述在门外禀报。

李温正等着郭氏往自己的腿上套着棉袴,嘴里翻来覆去地念叨着,“大闺女是我的福星,这下得活了!”

郓王李温被太监们一溜小跑地送至浴堂殿,于父亲的灵柩前痛哭流涕,伤心委屈了一场。随即在王宗实一干人等的拥立下,将先皇的棺椁移至太极宫太极殿去,矫诏册封为太子监国。按惯例将名字改成李漼,以造伪诏罪斩王归长、马公儒、王居方三人。

四天后登基即位,成为大唐第十七位皇帝,他传下第一条旨意,诛杀医官李玄伯、道士虞紫芝、山人王乐等狂徒;又令丞相令狐綯摄冢宰,料理先皇身后事宜;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追封已故尊母晁昭容为元昭皇太后,以王宗实为骠骑上将军。又先授郭氏为美人,后为淑妃,封大闺女李梅灵为同昌公主,真乃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来年,改元年号为咸通,取励精图治,延纳谠言之意。可惜事与愿违,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还没正正经经地上过几回朝,认认真真地处理几件国家大事,便恶习复发,游宴无度、骄奢淫逸、任人不能,倒行逆施惹得浙东、安南、徐州、两川相继发生动乱,“大中之治”的硕果尽数付之东流。

尤其是衍生而出的政治**,民不聊生,激怒了三位顶天立地的英雄豪杰,裘甫、庞勋、黄巢像三只愤怒的铁拳,一拳比一拳来的迅猛有力,一拳更比一拳打的地动山摇,使那垂死的帝国支离破碎,分崩离析,最后轰然倒地,化为乌有。

这是后话咱们暂且不表,先说说新皇临政后第十年的事。“乌啼鹊躁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又是一年的寒食、清明两节接踵而至,从冬至后屈指数到第一百零五天,此后连续三天为寒食节。民间都说是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可正儿八经地定下成政令,还是等到了唐玄宗开元二十年,特敕寒食上墓。

为了便于祭祖扫墓缅怀故人,还特意给公务缠身的官员们放假七天。而清明节据《历书》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所以从字面上看得出,这两个紧挨着的节日主题是不同的,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

今天是寒食节的头一天,长安城里城外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那些有事脱不开身的,或远离家乡在外谋生的,只能束缚在宅子里缅怀,于宽敞的正屋设立供案,将包袱放置案中,前设牢丸、糕点、水果等供品,烧香秉烛,全家依尊卑长幼行礼后,即可于门外焚化。焚化时,在地上划一大圈,按坟地方向留一缺口。

若是大姓家族人丁兴旺,正屋自然显得局促了,便要采用祠堂祭,一个宗族的人聚集在祠堂里共祭祖先,祭完后要开会聚餐,搞得热热闹闹。

而那些墓地近在咫尺的人家,无论贫贱富足,都是要亲自到坟茔去祭扫的。这时你若信马由缰出了城,在开满迎春花、玉兰花、桃花、杏花的郊野间,随处可见上坟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往来不绝,一路之上人们保持着庄重的神情、沉稳的举止,携家带眷,或是乘车坐轿,或是徒步简行,只为了离故人近一些,使自己的孝思亲情得到更好的表达和寄托。

出行的日期也要掌握好了,既不能早去,也不要晚到,通晓阴阳的术士明示世人,必须前七后八,每日正午之前,否则亡故的人是收不到你的祝福的。

上坟的过程都是相似的,为坟墓铲除杂草,培上新土,压些纸钱,彰显先祖后继有人;折几枝嫩绿的新柳、柏、松枝插在坟上,企盼后辈兴旺发达;把带来的酒水撒在坟前的地上,假想亲人正隔着一层土的阴间开怀畅饮呢,然后双膝跪倒,各自念叨着心里话,最后叩头行礼祭拜。

仪式过后,所有人的心情会豁然开朗起来,像是了却一件记挂很久的心事似的,忘掉忧愁,除去烦恼,一下子全身心地融入到眼前这处于仲春与暮春之交、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里。妇女和小孩子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亲朋好友席地围坐,聚餐畅饮。还不忘将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同伴的头上,谓之“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这一典故是出自唐高宗游春渭阳时,赐群臣柳圈各一,谓戴之可免虿毒。

更有巧手的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秋千,纵身跃上荡漾在半空里;有人还嫌弃它荡得不够高,扯只风筝放飞云端,出人意料剪断牵线,任凭清风将其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做是能除病消灾的。

还有踢蹴鞠、玩马球、插柳、打毯、斗鸡子,节目五花八门,尤其是斗鸡子,小儿互相撞碰鸡蛋作为游戏,所持鸡蛋多是染色、雕镂过的,十分精美让人垂涎。

同是这一天,礼部侍郎王凝坐着马车要出城去,轻松惬意的好心情更被眼前的喧闹所激发了,他饶有兴致地撩起车厢的帘子,喜滋滋地向外面望出去,不经意地问着同伴:“图图,刚才接你时,送出坊门的那个孩子是谁?小家伙长得好聪明伶俐呦。”

“哦,老师也看那孩子不简单哇?恓惶的可是个好孩。他是永州刺史郑史的二儿子,与饿同院而居,叫做郑谷。自小颖悟绝伦,七岁便会写诗,将来当为一代风骚主啊。”提起邻居的孩子,年轻同伴甚是兴奋。此人三十出头的年纪,比王凝小上十几岁的光景,相貌堂堂,态度谦逊。

“小小年纪就会写诗作赋,真是个神童啊。作诗!诗也有平庸飘逸之分呢。”年长的随口赞叹着,两只眼睛没离开道路两旁,那里不时有大人孩子在折取嫩绿的柳枝,想是要编圈戴在头上,或是拿回家去插于门檐驱鬼除病吧。“谁家按舞傍池塘,已见繁枝嫩眼黄。漫说早梅先得意,不知春力暗分张。似拟凌寒妒早梅,无端弄色傍高台。折来未有新枝长,莫遣佳人更折来。图图,你还记得吗?当年在绛州刺史府,你就是带着这首咏柳诗来见我的,诗写得真好,我一眼便相中你这后生啦。”

对于王凝的由衷褒奖,同车的男子连忙低首感激地回话,“老师,多回也不会忘的,那年吹天饿还是个默默无闻的乡间小子,斗胆荷着这首拙作去拜望您,得到老师的夸奖鼓励,使饿增添信心。学生照目又您的提携,怎能有今日之荣光?登龙榜,入仕途,如此的顺畅。”

“欸,还是你有才!即便今年知贡举不是我,你也一样鱼跃龙门,榜上有名的。在前几日的谢师宴上,我就毫不避讳地对归仁昭、林慎思、欧阳玭、刘邺他们说,本人今年之所以担任主考官,的确是因为司空图一人而来的,如果没有司空图,我是不肯来担任这个主考官的。更可以不客气地讲,今年的榜帖是专为司空图一人而已。”座主说得慷慨激昂,门生听得感恩戴德,“图图,老师向圣上保举你为殿中御史使,你可要珍惜把握,尽职尽责啊。”

看学生毕恭毕敬地点头称是,礼部侍郎满意地望向前面,“时不我待,美好的是留不住的,一定要珍惜眼前,享受人生。我就喜爱你的那首,有诗有酒有高歌,春色年年奈我何。试问羲和能驻否,不劳频借鲁阳戈。谁能让羲和驾驶的太阳神车停下来?咱们可没有鲁阳公的长戈呀。前面快到启夏门了吧?”

做学生的见老师问自己,即刻伸长脖子向窗外望出去,“奏哈。是了,是了,老师,顺着这条该前面便是启夏没。只达贾家楼咧,若不是今儿个砸去崔府游门,学生当请老师下车或一杯。都清明咧,这天还有些凉哈。”

路东是座大酒楼,门眉之上的匾额龙飞凤舞地写着“贾家楼”三个字,落款是已故白敏中白老相爷的名头。

寒食三日禁烟改火,惹得各家酒肆生意异常兴隆,曲江池北以京城第一家自居的这里更不例外,只见酒楼之外店家迎来送往,食客络绎不绝。

“做回事?欸,他们俩在只达。”听学生一声惊呼,老师也侧脸看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