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贾家楼 > 第14章 第十二章 佛门本是清净地,本末倒置又奈何。

在尚家庄众兄弟的盛情款待下,秦靖自是不好推脱,一住十几天便过去了。眼见那六月十九就在眼前,四位庄主与玉昙和尚又是送行酒,又是离别宴,顿顿丰盛,席席热闹,一直挽留到前一天才放过他们。

也是这葫芦脑离百丈山不远,起个大早,庄里能出来的都来了,在庄口站满了黑压压的人群,互道珍重,抹着眼泪,挥手告别,直到车子转过山去看不见了。

东边的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在晨曦中秦靖带着四个孩子驾马车疾驶在向西的大道上。

这百丈山位于洪州城西二百里,远远看去似一尊卧佛,天下称百丈山的名山大川不下五个,为何此地一枝独秀呢?正应了刘禹锡的那句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这个仙就是继承了禅宗六祖惠能、南岳怀让、马祖道一的南宗法嗣,始创禅宗戒律,树立百丈清规的九祖怀海大师,也就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马祖开道场,怀海立清规”的怀海和尚。

远远就听到山里传来的阵阵钟声,到了山脚下秦爷谢过了赶车的庄丁,便领着四个孩子寻路上山。

初夏的清晨,山风里夹带着丝丝的凉意,漫步山中,山上峭壁耸峙,危崖突兀,怪石磋峨,雄杰葱秀,毛竹杉木遍布山间,鸟语花香萦绕身前,晨夕岚光四溢,山涧泉瀑飞泻,百丈山上丛林散布,三寺五庙四十八庵烟火鼎盛。

今天是六月十九开法会的日子,走在结着露珠的山道上,前前后后不乏熙熙攘攘起早的香客,盘山土道时曲时直,回荡在耳畔的是庙里早课《金刚经》那清净肃穆的梵声。

“师父,和尚念的经真好听。”义方抬头望着山顶说,“是谁写得这曲子呀?”

秦爷微笑着回答他:“是陈思王曹植,依鱼山岩谷水声以作梵呗。”

义方懵懵懂懂地问:“是那个‘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曹植吗?”

“就是他,曹操的三公子。”

秦爷话音刚落,逍遥抢着说:“我知道,师父跟我说过,他作的《洛神赋》里有一句‘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我们的轻功就是从中由感而生的。”

励儿琢磨了一阵忍不住要弄个明白,“逍遥姐姐,为什么袜子落尘土了呢?不是在水上嘛?”

逍遥推了他一下,故意笑话他说:“没有知识太可怕了,这个尘不是你那个尘土的尘,是雾气。”

励儿和义方两个孩子互相捅着,闹着,喊着,“看我的轻功。”追逐着向前跑去了。

秦爷在后面大声地提醒着,让他们小心慢行,注意脚下的路。

励儿和义方跑了一阵,看师父他们被远远地抛在后面便放慢了脚步。

励儿行在山路之上,凭栏俯瞰,山峦起伏,悬崖料峭,不觉激动呐喊道:“百丈山!我们来了!喔呼呦!”接连数声回荡谷间。

“小兄弟,你们是第一次来百丈山吧?要灵芝吗?刚从山里采的。”不知什么时候旁边贴上来一个山民模样的男人。

他背后的篓子里放着药镰、小锄头和砍柴刀,手里握着两支五彩艳丽的灵芝,“拿回家去给老人吃了延年益寿、返老还童,每支一百个钱,看你们是孩子,便宜你们八十拿去。”

两个孩子相互使了个眼神,摇摇头走开了。

几百步石阶对他们来说是小意思,噔噔噔地跑上去绝对不会喘的,在路边大岩石旁,一个妇人怀抱个不大的孩子在卖山货,听她伤心地述说着:“这是孩子他爸从山上采来的,为了这灵芝把腿都摔断了,等着钱治病呢,哪位大爷行行好买去吧?七十个钱不贵呀,真正的赤芝啊!包治百病。”那孩子在她怀里咿咿呀呀地哭闹着,这场景确实叫人看了揪心。

励儿摸出自己那仅有的六十个钱,一看不够,回身向师弟说:“小三,借我十个钱。”义方赶忙取出钱交给他。

励儿将钱全部递到女人的手里,“这是七十个钱,大婶我买一□□妇人是百般感激,一个劲地作揖说着“好人啊”。

义方很是敬佩二师兄的仗义之举,两人一边上山一边摆弄着这支赤芝。

到了半山腰,顺山路又向下行,前面飞瀑前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爷子正在大声吆喝着:“紫芝,快来买,稀罕物啊,拿回家炖小鸡子,来年抱个大胖小子,过了这村可没这店儿了,九十个钱一支啊。”

瞧这小哥俩手拿赤芝停步观看,老人对他们神秘地说:“抹子,你们是河南道的吧?俺也是济南的,俺们是老乡呀。这紫芝可推好了,比你那赤芝好啊,它不苦,药力大,给没孩子的吃了,一准能子孙满堂;给病人吃了,能蹦着下床。爷爷还能骗你们,你们准备拿它干么?”

义方的心思被说动了,一边翻看着,一边暗自琢磨道“师父、师娘膝下无子,若是真灵该多好呀”。

“抹子,你撒么么呢?”老爷爷拿起一支大个的让他看,义方拿定主意,把剩下的九十个钱掏出来递过去,“老爷爷我就要这支。”

过了瀑布,山路又向上行,前面是个小集市,路两边有十几家商铺和散摆的摊位,香、烛、鲜花、供果和各色山货种类繁多。

这时秦爷他们也赶上来了,义方举着黑色的灵芝给逍遥看。

就近有个茶棚,师徒几个人进去歇歇脚,茶博士殷勤地倒上茶来,瞟了一眼励儿的赤芝,贴近耳边小声问:“小哥,多少钱买的?”

“七十。”

看人家抿嘴在笑,励儿心里顿时起疑忐忑地问,“怎么了?它是假的吗?”

茶博士看看四周无人,边抹桌子边悄声说:“假倒是不假,可你这是陈年的,挥发得差不多了,跟木头一个样。”

“那我的这个紫芝呢?”义方递过去着急地问。

茶博士诡异地笑着说:“你这个比他的要好,最起码有药性,可它不是紫芝,而是赤芝,是赤芝被蒸过后变黑,来冒充紫芝卖高价的。”

励儿和义方大呼上当了,嚷着要去理论,那茶倌不屑地劝道,“理论个啥呀,山上山下都是一伙的,去了还要吃亏,花钱买个教训,吃个哑巴亏吧。”

励儿后悔地说:“不如在山下买那山民刚采的新鲜灵芝了。”

茶博士听了更笑了,“山下的新鲜?那连灵芝都不是,那是树舌涂的颜色。虽然叫做平盖灵芝,可它是蘑菇。”

这哥俩坐在棚子里正生闷气呢,一个叫花子蹩进来理直气壮地吆喝着,“王掌柜,该交点钱了。”

这茶博士赶忙掏出十个钱递了过去。那叫花子看了看坐着的几个人,没说话,往柱子上贴了个葫芦形的纸片,转身去了第二家。

德儿问王掌柜:“这儿收点钱!点钱是什么?”

茶博士一脸无奈地回答:“小哥你不知道,一个铺位就是一个点,我们这里做买卖的每天要向这些乞丐交保护费,不交你就别想开张。他们是代县衙门收的,留一半给自己,就是卖你们假灵芝的也是他们的手下。他们在这百丈山说一不二,一手遮天,几十号人叫什么天乞会,你看那不二门坊下坐着的就是他们的帮主。”

几个人往王掌柜努嘴的方向望去,二十几个乞丐坐在上山入口处那“不二门”石坊下,乘着阴凉,说着玩笑。

坊下放着个大簸箕,簸箕前戳着一个木牌子,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上山一钱”。每有上山的人都要投入一个钱,不然呼啦一声几个乞丐便把他围住,谁想找这个麻烦呢?

这时,从山道上走来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头戴竹笠,上身穿蓝色粗布对襟衫,下套蓝色大裆裤,足蹬华月履,一看就是“司豫流人”的子弟。自西晋“永嘉之乱”后五胡乱华,原居住在河南中州及山西太原、长治一带的汉人在衣冠士族的率领下南迁,到达浙江、福建、广东等南蛮之地,因与当地土族格格不入,自成一系,而称“客人”。

这少年行走矫捷穿坊而过,这坊下的乞丐可不干了,一个披头散发的汉子砸吧着嘴喊道:“小伙子站住!你走城门啊,不认识字吗?拿我们当空气视而不见啊。”

蓝衣少年听后退步返回,眉头紧皱,略一迟疑向怀中摸去。摸索后抱歉地说:“不巧,铜钱用光了,下回加倍给你们,好吗?”

“不好,你是在耍我们,铜钱用光了,你还有什么硬货,是金子还是银子?拿出来我给你找零头。”那披头讥笑着说。

“那好,给你。”少年从怀里取出一个青色的布袋,解开抽手绳,拿出一块黄澄澄的金块子,递过去高声说:“我这是五两的金铤,你拿去兑吧。”

这一下可把乞丐们镇住了,这五两金子可是要兑五万个铜钱呀,披头扭头去看坐在板栗树下竹椅上的乞丐头。

这天乞会会主头顶微秃,小个子不高,但长得结结实实,上身袒露的肌肉线条清晰硬朗。

见他点头,披头来了精神,命令两个小乞丐,“去,上库里把铜钱全抬来。”

不多时两人吃力地扛着扁担抬来一竹筐的铜钱。“还差点,狗子去把魏嫂和老白头叫来。”

一会儿,那卖假灵芝的老头和抱孩子的妇人急匆匆地赶过来,拿出各自的钱袋子悉数交于披头,他数过后满意地说:“就差一个钱正好五万枚,一手交钱一手交金子。”

少年把金铤抛了过去,披头紧忙把它递到帮主的手里,帮主接过来放到嘴边一咬,笑着点了下头,又把他抛给披头收着。

披头乐了,指着竹筐幸灾乐祸地说:“小伙子,它们是你的了,拿走啊。”这些乞丐看着这筐三百余斤重的铜板放肆地狂笑着。

“不急。”少年一摆手,抓了一把铜板向市集里的人群喊道,“哎,请老乡们帮个忙,这五万枚铜钱我是拿不走了,那我今天在百丈山下行个财布施,求个福报。不管男女老少每人两手各抓一把,不论多少全归你了。”

这一喊透着劲力,把每个字都传到了最远最偏的角落里,所有的人都听得真真切切。秦靖端着的茶碗不觉抖了一下,大为震惊地低声道:“风柜涛声。”

他定睛向那坊下的少年望去,想看清楚那是怎样的人物。此时想望见他可是难了,人们都在朝坊下涌去,伸出双臂抢着去抓铜板。

逍遥强拉着德儿也跑了过去,励儿和义方正为又看见那两个骗子暗自运气呢,听到这么一喊也不甘落后,看着这四个孩子相继离去,秦爷无奈地摇了摇头。

转眼间,筐里的钱已被抓走了大半,排到义方抓了,他先笑嘻嘻地说:“谢谢哥哥。”

然后指着那妇人气愤地说,“你鬼话连篇。”

又指那老头,“你为老不尊。”

他把是怎么上当受骗的经过说给大家,人们都鄙视地数落着这两个人,可骗子们还不服气地梗梗着脖子。

蓝衣少年问清被骗钱数,从筐里取出全数递给他们,两个孩子为失而复得自然高兴不已。

几个乞丐也看得眼馋,一个忍不住上前问可否也让抓一把,少年笑了,态度平和地说:“人人有份,拿吧!”

几个人高兴得你争我抢,手指缝间都夹满了钱,生怕漏掉一个铜板。

唯有披头手拿着金铤,褂子里面又没有口袋,不知该将金子放到哪里。

少年笑咪咪地看着他,把那个布袋子撑开,真心实意地建议道:“老哥,这个袋子给你,把金铤装在里面,挂在腰上,不就腾出手了吗?”

乞丐如梦方醒,感激地将金子放了进去,接过袋子扎紧抽绳,小心谨慎地挂在腰间。

他半举着两只手给少年看,用商量的口气问:“老弟,我可不可以抓两次,我的和我大哥的。”

少年瞟了一眼竹椅上打着呼噜的会主,迁就地点了点头,披头乐颠颠地抓着满手的铜钱跑来跑去。

少年弯腰把筐里还剩下的几枚钱拾起来,分给身边的小孩子,抻了抻衣裳,笑着环视周围,穿过坊门径直向山上而去,并快乐地唱道:“钱财好,钱财好,世人看人钱眼瞧;父母贪财儿不孝,弟兄贪财不同胞;妯娌贪财不和睦,邻里贪财要争吵;亲戚贪财不来往,朋友贪财两不交;妇女贪财舍身上,男人贪财住监牢;官儿贪财掉纱帽,臣宦贪财要乱朝;贪财犹如断肠散,贪财又是寸钢刀;你若贪财总无厌,身败名裂路一条。”

“这个大傻子,我说五万就是五万啊,一时哪有那么多钱呢?”众乞丐附和着是一阵哄笑。

披头不服气地向山上高喊着,“这世上谁不贪财?没钱恰什么,穿什么,孩子拿什么养?没钱,地里都旱出口子了,庄稼都给虫子吃了,我那老爹老妈一家子就得饿死。没钱,疾医给看病吗?裁缝给做衣服吗?对了,大哥,你再给我做衣裳能不这么省料子吗?多给我缝几个袋子嘛。”

会主此时正抻着懒腰,接过话说:“行了。别跟他一般见识,他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当年孔圣人周游列国在陈国断了炊,还是我们祖师爷范丹救济他才没有饿死呢。不是没地方放钱吗?明个我给你找八个九个搭子,让你背着。老二啊,快把那金子拿来饿再瞧瞧,活了这么大,还真没看见过如此大块的金子呢。”

乞丐忙摘下腰间的口袋递了过去,会主解开抽绳往里一看,惊得呼地站了起来。“刘庆,嫩搭到了头啊!这是金子呀?”

披头接过布袋,把里面的东西倒出来,落在手心里的已不是那黄澄澄的金子了,而是块朴实无华光溜溜的石头,几个乞丐都像被五雷轰顶不知所措了。

会主搓着双手,万念俱焚地自言自语道:“月底衙门就要来收钱,这可怎么办呢?”气得乞丐们破口大骂那少年无耻,简直是狼心狗肺,阴损缺德,后悔因小失大被人调了包。

大家正为上交的钱没有着落犯愁呢,还是披头主意来得快,给会主献上一计,这会主听了颔首称好,于是披头找来笔墨在“上山一钱”的一字上下又加了一横。

秦爷他们歇够了,起身向“不二门”坊走去,不知是什么时候坊前堵了许多人在争吵着,“你们要这么多钱,根据什么吗?太不像话了!”

几个乞丐叉着腰,拦着道嚷嚷着:“这是衙门下的规定,山路是官家修的,上山就得交过路钱;这树是衙门养护的,看景也得交看景钱;上面的寺庙也是衙门准许建的,烧香拜佛也得交香火钱。这三项共三个铜钱,我们是替官家收钱,依律办事,谁要闹事就抓谁进大牢。”

有几个香客实在是忍无可忍,要带头硬闯过去,乞丐像输红了眼的赌徒强加阻拦,双方便推推搡搡撕扯起来。

也怪刚才的怨气没处撒,乞丐们下了狠手,把一个老人打翻在地,口吐白沫昏死过去。

以多欺少,恃强凌弱,这样的事在众小英雄面前你就歇菜吧,没等秦爷说话,四个小的“嗷”的一声直扑上去。

真是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别看乞丐们人多势众,只抵抗了两下就已招架不住了。

板栗树下的乞丐头子当即不干了,打雷般大喊一声,“在我刘暀刘大棒子的地盘上撒野,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兄弟们操家伙!”

他一马当先,手举一根齐眉棍扑了过来,身后的会众们也抓来棍棒、竹杆吆喝着将四个人围住。

这会主劲大棍沉,挑,刺,劈,撩招招凶狠,小英雄各抽兵器临危不惧。励儿看乞丐头向自己而来,挺枪分心便刺,却被大棍压住,会主真没把这孩子放在眼里,瞅着他嘿嘿冷笑。还没等他笑完,那大棍子已被挑上了半空,接着是枪杆“落叶归根”一式急扫,这会主两腿没折全亏励儿手下留情。

眼看着会主倒地,那披头不知从哪里摸出两把钢刀,气急败坏地大呼小叫,“孙子们,让你们见识见识追魂刀的厉害。”说罢他劈空砍向德儿。

练家都知道“单刀看手,双刀看走。”这披头是真人不露相,双刀使得勇猛矫健,有股舍得性命同归于尽的劲头。

这双锏敌双刀,碰上不要命的还真得加些小心,德儿三五下找出破绽,双膀一较劲将刀磕开,并肩上步用锏柄狠砸他的肩窝,“当啷”两声双刀撒手落地,披头的两条胳膊麻木得抬不起来了,再看其余的乞丐正被逍遥打得满地找牙呢。

那角落里幽灵般靠上来两个人,一个拎着笤帚,一个手举扁担,向励儿的背后砸去,听到风声励儿气贯臂膀,使出铁布衫的功夫,咔嚓一声扁担折为两段,回头一看是卖假灵芝的老头和妇人。

逍遥指着老头喝道:“你这么大岁数了,我们说你什么好。”

又指着刚想扔掉笤帚的妇人,“你们今后如若再坑蒙拐骗,不改邪归正,再让我们看见,不跟你们废话,决不轻饶,就以这枚铜钱为证。”

她向义方一努嘴,义方心领神会将手里的铜板弹了出去,不偏不倚正射在坊上门字的正中间,“不二门”变成了“不二问”了。

励儿一脚踢飞了地上的簸箕,带着众香客理直气壮地大踏步往山上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