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贾家楼 > 第122章 第三章 风卷大漠孤烟直,云开长河落日圆。

先把程将军放在营帐里,让他独自呆一会儿,再说离这儿不远的湖边,不知什么时候像是从沙堆里爬出来了一队人马,偃旗息鼓,狼狈不堪,拖着疲倦的身体,蓬头垢面地蹒跚向前。

突然他们看见那一波懒洋洋晶莹透澈的湖水,好似坠下山崖的绝望者,看到了一株孤零零的探头松;又如饥肠辘辘的迷途客,拾见一块干巴巴的羊羹馍。所有的人不约而同地奔向一个方向,那就是湖!

当清澈之水洗净盔甲外的沙土,当甘甜之露浇灭心田内的浮躁,当有气无力的士兵重新展开无精打采的旗帜,土堡里的人们兴奋地驿动起来,“官军!白大帅的队伍。”

不错,队伍中的门旗上赫然写着招抚制置使白敏中的名号,最扎眼的是驾辕的四匹高头大马,明眼人一看便知是渤海国进贡的良马,长颈、短足、长脸、竖耳,这马不但有汗血马的长处,还有回纥马的粗壮。

马后面牵引着一辆绛红色大轩车,车轴两端露在毂外,末端套有黄铜軎头金光闪闪;帷幔是用金银丝线镶嵌成的美丽纹饰,做工精细异常华美,珠宝瓔珞、宝铃流苏交相连缀璀璨妖娆,随着大车的行进,轭上的銮铃叮咚叮咚地发出悦耳的响声。本应极其奢华气派的仪仗,可让人看了很是凄惨可怜,惋惜之处是那轩车的大蓬顶子,它不知是被哪阵狂风卷夹得无影无踪。

御者拉紧缰绳,驾车的骏马停下步伐,他在车轮前塞入楔形轫块,把大车停稳后放好下马凳。稍后从车里走下三位官人,虽然满脸的倦容和灰土,却掩盖不去高贵的气质和踌躇满志的兴奋。

他们相扶相搀地来到水边,蹲下身子,双手汲水,洗了几把脸,清凉的甘露唤起了几个人的兴致,其中年龄最大的长者望着西垂的落日朗声道:“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他凝神往西眺望许久,又意味深长地对身旁的两人说,“景商老弟、蒋伸呀,想当年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大胜吐蕃,诗佛王维奉玄宗皇帝圣旨出塞赴凉州宣慰,他出萧关,经灵州,往凉州,应该走的就是这条路,而且也是这个时节。老夫从前在关内每每读到此诗时,只醉心于塞外沙漠的壮丽奇观,是何等的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原以为诗中的孤烟指的是狼烟,这回才晓得是大漠的风暴。久闻龙卷风了得,今日得见真是立地连天、惊悚骇人,就连那土生土长的向导也被卷上天去了,估计是必死无疑啦。”两个副手像是在回忆恐怖的经历,脸上布满忧虑无望之色,频频点头称是。

“景商老弟、蒋伸呀,此次西平党项,老夫是借用前辈裴度的法子,择廷臣为将佐,专门点了你们的将,二位可是跟我吃苦啦!”

“哪里的话?白老哥,我们都是国家的臣子,身负皇上的重托,出生入死,肝脑涂地是份内的事。何来苦不苦呢?自武宗发兵讨伐党项以来,反反复复,连年无功,而馈饷不已,党项不平久为边患。我皇圣主,仁惠抚百姓,恩泽加海内,洞察得悉党项骚扰系由边将侵掠羊马,妄行诛杀,使庶民不胜愤怒,遂起兵搏命反抗。遂任命右谏议大夫李福为夏绥节度使,选用儒臣以代边将之贪暴者,安抚党项,此乃英明之举。我孙景商身居左谏议大夫,有幸受老哥抬爱,荐为平西行军司马,愿效犬马之劳辅助老哥建功立业,做出一番不弱当年郭令公、裴度前辈的盖世功勋。”身旁花白须发的官员侃侃而谈。

另一位中年官人同样激动地慷慨陈词道:“恩师,孙司马说的极是!我蒋伸虽是黄麻、知制诰文官,整日只知起草诏令,手无缚鸡之力,肩无扛柴之骨,但也有一颗为国为民的赤胆忠心,今为恩师的节度副使理当尽心竭力,为老相爷鞍前马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望恩师用不朽功绩再耀朝堂,让崔铉、郑颢他们看看,什么是功高盖主主不疑,权倾朝野臣不忌。”

白敏中谦虚地摆着手,可他红润的圆脸上是顾盼自雄,无比受用之象,“你们说的过誉了。老夫有何德何能敢与郭老令公去比呀,那是我朝中兴的中流砥柱、有再造大唐之功的护国良将啊!大师李淳风、袁天罡所著的《推背图》中就曾说过令公的功绩,第六象预言到‘非都是都,非皇是皇,阴霾既去,日月复光’。还颂曰“大帜巍巍树两京,楚舆今日又东行。乾坤再造人民乐,一二年来见太平’。后来一一被其说中,极其灵验。”

“恩师真乃深藏若虚、辞尊居卑之人啊。您受命才出帝都,征旗指处所向披靡,叛逆便抱头鼠窜望风而逃,这正是恩师的赫赫威名之功。”中年人一副大公无私的样子侃侃而谈。

白相和蔼地看着门生,“这倒是真的,老夫武有高骈、义方在前奋勇杀敌,各路节度使通力合作;文有你们二位心思敏捷,出谋划策,才取得节节胜利。想出征之时,圣上御驾安福楼为我们送行,颁玺书慰劳,赐通天玉带,以神策军护送,允开府命士,礼遇是何其隆重,我们为臣子的不能辜负所托,势必竭尽全力确保秦陇的长治久安。至于人家在背地里说些什么,你我是管不住的,我相信当今圣上是贤明之主。老夫私下和你们说,就在离京之时我去紫宸殿专程拜见过圣上,不为别的,就是当年为万寿公主选婿那档子事,郑颢一直如鲠在喉、如刺在心,从没停止过对老夫的诽谤诋毁。你们猜我把心里的忐忑顾虑说完了,圣上怎么说?”

“皇上如何说的?”那两个付手好奇地凑近了问。

白敏中无比敬佩地释怀道:“圣上说这事知道很久了,你怎么才说呀?便命左右从禁中取来一个小柽木匣子,郑重地赐予我,说是里面装着郑颢诬陷谏言的书笺,让我放心出征消除顾虑。”

“圣主啊!”

“开明之君!”那二位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白敏中眼望东南,满怀感情地说:“是呀,皇恩浩荡啊!老夫恨不能腋生双翅,扫平西北之患,效先贤以得胜锣鼓告慰当朝。一诏皇城四海颁,丑戎无数束身还。戍楼吹笛人休战,牧野嘶风马自闲。河水九盘收数曲,天山千里锁诸关。西边北塞今无事,为报东南夷与蛮。”

“贺拔惎!贺拔惎!”相爷向队伍后面高声呼唤着。

话音未落,有人应声而来,来的是一老一小两个人,老的身材高挑,样貌潇洒不拘,小的也不年轻,三十岁开外模样,一身北方靺鞨人的穿戴。

白相爷见他们靠近,心事重重地吩咐道:“老兄啊,你看那龙卷风把粮食辎重都卷走了,我们已是无米下锅,等着挨饿吧,你得快些想办法解决这燃眉之急呀。还有引路向导要抓紧寻找,没有人指路,我们在大漠里就是瞎子,转来转去只能被困死。”

老官员不以为然地答应着,“敏中,你就放心吧,我已经派那个谁谁谁去找啦,可这黄沙漫地的上哪儿去寻啊。”

相爷不无埋怨地说:“贺拔惎啊,你空有文才,年轻时就任性率直、狂放无羁,不求细节,这越老还越糊涂啦。睁开你那昏花老眼,望见前面的土堡了吗?堡里应该有人家百姓,向他们讨要些应应急该是可以的,再顺便找人来带路。”

贺拔惎豁然开朗起来,“哦,那个谁谁谁去土堡里看一看。”闻声便有手下人答应着去了。

白敏中又转向靺鞨人,由衷地夸赞道:“小乌,你这渤海国贺正使来聘,可真是及时雨呀,如果没有你们大彝震郡王送来的渤海良驹,恐怕我们是走不出那片沙地的。”

姓乌的渤海国贺正使爽朗地笑了,“白相爷,喃败酱式儿,俺基到俺们贺正来晚了,但是事出有因啊。国内出了点岔子,杨氏逆贼欲架空大彝震大王,这帮无赖,想干横么?简直是反天了!多亏王弟大虔晃,内么儒雅的银介回也激眼了,他力挽狂澜,铲除奸佞,保俺忽汗州永世太平。故此正月贺正来晚了一个月,俺们到了长安,就遵照皇上的意思把马匹送来了,不敢耽误工夫,以确保战事需用。”

他说着拍打着身上的沙土,“今儿个吹毁了,没见过这么大的风,白相爷,喃看看这些渤海马可真是抗造。原本这天好死了,哎迈呀!不大写工夫,大风刮得墨黑墨黑的,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啊,血变就变跟银的命一个样。内杨氏叛逆之前是多么地飞扬跋扈,不可一世,一银之下,万银之上,贪心不足蛇吞象。服法处斩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可他儿杨公子可是无辜滴,俺们打小在国学还是老对儿呢,唉!现在他亡命天涯啦。”

乌姓贺正使紧皱双眉地感叹着,突然他睁大了眼睛惊呼道,“相爷,喃看内块儿!介小棍宁撩得风快,葛那干横么呢?”

众人随着渤海人的指示向西面望去,确实是,眼见个党项族的少女似受惊的小兔子在戈壁上飞跑着。

“像是从敌营中出来的,没想到那座空寨子里面还会有人。”这一幕真真出乎孙司马的意料之外。

贺拔惎抢先命令道:“我派人把她抓来,来人!那个谁谁谁。”

“且慢,一个小姑娘就让她去吧,她们本应是远离战场的,看被吓得像一只惊慌失措的小兔子。贺拔惎呀,你这点可要跟孙老弟学学,他有一颗菩萨般的心肠。”白敏中顿起怜爱之心,一面阻止好朋友去追,一面紧盯着那姑娘消失在地平线上。

从河边站起一位官员来,他抹去脸颊上的水珠,“白相爷,出了什么情况?”问话的正是新任夏绥节度使李福。

待他疾步走过来,孙景商把事情经过说于他听,李福先瞅了瞅空无一物的远方,又瞧了瞧近处悄无声息的营盘,“白相,若依下官之见,我们不妨到营中探探,或许还能寻得些惊喜呢。”

空荡荡的营盘,物件、兵器散落一地,乱糟糟地让人见了便能想象到当时溃逃的党项人有多么的仓皇狼狈。“人都跑光了,怎么会有什么惊喜?”走在前面的贺拔惎两只眼睛不住地扫视着。

跟上来的李福好像没有听他说,弯腰拾起地上的大铁扫帚,双手抱住挥动几下,吃力地做清扫状,“这吃牛羊肉的就是有蛮劲,扫地都用这铁家伙。”

毕竟是读书人出身,只几下已是气喘吁吁了,“贺拔老兄,我们这些人里数你最有力气,还是留给你吧。”他随手将扫帚递了过去。

贺拔惎满不在乎地接过来,撇嘴看着这铁家伙,“李福,你说得对!我想当年可是侠肝义胆,就爱打个抱不平,在洛阳时你老哥李石是知道我的。尤其是在无锡那次,几十个彪形大汉围攻我,我全没放在眼里,施展拳脚都给打进上湖,沉到水里去喂王八了。皇上最了解我,敏中知道我的能力,不是他诚心诚意执意挽留,我早就逍遥江湖,立万扬名啦。”

原想用力颠上一颠,耍上一耍,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说那个谁谁谁,送给你了。”贺拔惎扭头把扫帚送给身后的校尉,那手下高高的个子、大脸盘、重眉毛、大眼珠子黑灿灿的,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下巴大了些,把整张脸拉长啦。

大家往牙帐走去,大帐前面的旗杆光秃秃的,不知因何从中间折断,剩下半截孤立当央,散开的拴旗绳在风中任性地摇摆着,“人都跑光了,怎么会有什么惊喜?”贺拔惎又如斯说。

身旁的李福又好像没有听他说,弯腰拾起地上丢弃的牙旗,端详了一阵,又去看那伏地旗杆上随风飞舞的拴旗绳,“这么大的营盘跑得倒是干净,粮食和酒水是来不及带走的,这就是我说的惊喜。”大家恍然大悟,满是佩服地夸赞李褔的心思缜密。

白相爷高兴地大声说:“看看,看看!皇上真是英明啊,一改旧规,派文韬武略的儒将任方镇节度使,就是比那些只会打打杀杀,粗暴蛮干的武夫强啊。我说那个谁谁谁,带人去各个帐子看看,把能用的物资收集起来。”

贺拔惎也随声附和着,“对,那个谁谁谁,你们都去!要仔细查看,不留死角。”真是军令如山倒,长脸黑大个带着一干人等瞬间消失在各个营帐中了。

不大会儿的工夫,将士们满载而归,从帐子里查找出的粮食辎重可真不少,连抬带扛地堆成了小山,看得几位官人脸上笑开了花,嘴都合不拢了。

“贺拔官爷,快来看啊!”偏帐里突然大喊大叫起来,还是那个长脸黑大个的声音。

白敏中是老大的不高兴,数落着既是老朋友又是下属的贺拔惎,“那个谁谁谁怎么这般不经事?看见什么了至于这般大喊大叫吗?”

贺拔惎也为下属的没见识感到丢人现眼,“没出息的东西!”他骂完便快步走入偏帐,阴沉着脸欲加以训斥。

人刚进去同样是大呼小叫起来,“敏中啊,快来看啊!这就是李福说的惊喜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