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贾家楼 > 第102章 第十七章 俱夺珠树之鲜辉,全掩非烟之奇色。

骨碌碌,骨碌碌,前面的林子里钻出来十几驾大马车,车上装着是满满的货物,车夫脚夫的身手敏捷矫健,一看就是江湖道上的老客。

“并肩子,留下那丫头的黑马再走!”红绦郎君的一声大喝在这昏暗的山林里传得极响极远,字字听来真真切切。

“你们是合字上的朋友?还是鹰爪孙?”车队护卫的伙计呼啦涌上来排成一线,抽出刀枪严阵以待。

“留下那丫头的黑马再走!”跟上来的陈头、李头也帮衬着命令。

有人在回应,“三位朋友,灯笼扯高一点,我们这是个黄草窑子,水做的!”

另有些并不客气地斗狠道:“朋友,踩宽着点,过来是条子扫,片子咬!”

孟捕头这阵势见得多了,不慌不忙地抽出金蛇剑,一道寒芒似闪电照亮阵前,有冲动的家伙咆哮着,“并肩子,亮青子,招呼吧!”就要冲上来拼杀。

“且慢动手!”队伍里是一声大喊。这些江湖汉子散开道路,相互之间窃窃低语,“三瓢把子过来了。”

从队伍前面大踏步走来一人,只见这来人骨骼俊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头戴绿头巾,紧身披挂,背后双插短戟,站在人群中是威风凛凛,相貌堂堂。他的身后紧窜出三条猛犬,耳尖牙利,体毛纯白油亮,如临大敌般跃跃欲试。

再后面跟着的就是在集子上看到的丫头,全身皂衣,身背长剑,□□骑着那匹黑色骏马。她英姿飒爽、容貌清秀,年纪十六七岁的样子。

“三叔,我不认识他们。”女孩子莫名其妙地瞧着这四个大男人。

头领示意她不要说了,一抱拳平和地问:“朋友,不知是哪路英雄?如果我们有冒犯之处,还望多加担待。在江湖上讨口饭吃不容易,赏个脸行个方便。”

孟寻常不动声色地说:“好,瓢把子既然说了,我也卖个人情,放你们一马。不过,放可是放,那丫头的马得留下。”

“朋友,怎么看上我们丫头的坐骑啦?这乌骓是我侄女的心爱之物,能不能通融通融。来呀,拿两吊钱来。”他当即吩咐着伙计。

小胖子捕快嚷嚷道:“你打发要饭的呢?我们头儿是看上这匹马啦,你给也得给,不给也得给。否则今天你这趟活可就走不了啦。”

“陈头,别跟他废话,这些人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东西。车上拉的是什么?押到官府去别说是匹马啦,连你们的小命也得搭上,赶快把马交出来。”大个子不耐烦地叫嚣着。

“朋友,你这话说得就不入耳了,还讲不讲道上的规矩。”头领指责道。

一高一矮两个捕快满不在乎地嘲笑着,“什么规矩?我们老大就是规矩,我们说的就是王法。”

头领动怒了,浓眉倒立,反问对方,“我要是不给呢?”

“不给,官爷我是不会轻饶你们的!”大个子自知说漏了嘴,赶紧用手捂住。

可对方已经听得明白,七嘴八舌地吵嚷起来,“原来是官衙里的鹰爪孙啊!那还装神弄鬼干吗?亮青子!”绿头巾汉子大手一挥,周围的众人鸦雀无声地看着他。

“翅子顶,走,咱俩钉孤枝!”头领用手指点着孟寻常。

两人二话不说,手持兵刃各显本领交起手来,红绦郎君的剑是金光灿烂,通体为蛇形盘曲而成,蛇尾勾成剑柄,蛇头则是剑尖,蛇舌伸出分叉,攒刺勾锁,倒拖斜戳,步步为营,招招刁钻奇绝。头领抽出双戟舞动如轮,口中念念有词,身法飘逸,忽收忽展,看他的招式不像是在搏杀,却似行云流水闲庭信步间。

付捕快用嘴吹开额前的一缕垂髻,真心钦佩道:“绿巾真君的功夫好帅呀!”

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孟寻常听得真切,红绦郎君心思稍一走神,只听一句“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眼见得对手凭空踏起,高过头顶,双戟向下以泰山压顶之势左右横扫,就是有铁头功也招架不起。孟捕头缩头曲膝,身子向后成板桥之式,想要化解躲过。

哪知接下来对手又说:“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半空中的身子翻滚砸下,一戟杆重重地抽在他的腹部,幸亏提早运行气功加以抵挡,才没有伤损内脏,但也疼得豆大的汗珠噼啪落下。

刘捕快、李捕快看的清楚立即驱马上前营救,对面的众人也不示弱一哄而上,把他们三人团团围住,这真是偷鸡不成惹得被鸡叨。

这时,留在后面的陈商和义方赶到了,因为见他们久久未归,放心不下怕有个闪失,这才跟过来。“付捕头,这是怎么了?你怎么不出手帮忙?”陈商焦急地询问着。

冷峻的付捕快用嘴吹开额前的一缕垂髻,不痛不痒地回答:“本来就是不义之财,贪心早晚都是病,别人是治不好的。”

”刘头、李头,小心那狗!”这是被包围在阵中的孟寻常的提示声,此时他不知在想什么?可能为起初视人家为小毛贼的轻敌而后悔吧。

“翅子顶没一个好东西!老子运点海砂子,你们还要捞一把。三瓢把子,一不做二不休做了他们。”不只一个人在喊。

又有个姑娘的大声教训道:“你们真是有眼无珠,欺负老百姓欺负惯了!三叔,别放过他们,让他们知道知道我们天乞会的厉害。”

义方本来是准备出手解救的,可听到天乞会的名头,还有三瓢把子的称呼,不觉欣喜地冲人群中高声询问道:“你们是天乞会的兄弟吧?绿巾真君刘从简刘三哥在里面吗?”外圈的伙计闻声向后看去,见又有人来以为是援兵,手里挥动兵器扑了过来。

还没等义方发力击溃,就听孟寻常在人群里大声提醒着,“庄将军,小心那狗!”话音刚落,三条白光似利剑划破山林中的昏暗,成鼎足之势将义方围起,团团兜转,义方立在中央不做招架,任其扑嗅。

前面的伙计放慢了脚步,幸灾乐祸地对狗儿喊叫着,“大虎,你们咬死他,这些翅子顶就是欺软怕硬,见到你们都不会动啦。”

从人群里纵马上来那个丫头,她疑惑不解地端详着,“不对吧,那几只狗好像是在和他玩呢。”这帮人正是原本百丈山天乞会的手下,只是投奔明州后帮众增多了不少。

三爷刘从简与义方久别重逢自是高兴异常,那三个颇为狼狈的官差拖着疲惫的身体到一旁歇着去了。

绿巾真君问了义方的近况,知道他要去洛阳公干,惋惜地说查踪寻贼大虎它们正是强项,自己这趟私盐买卖要运到长安去,怕路上有闪失离不开,否则定当陪他去东都走一着。

忽然他看到身旁的丫头,“灵芝,灵芝。”他忙向义方介绍那姑娘,这孩子叫刘灵芝是大哥刘暀的闺女,可让她带上三只白犬帮着破案,事成后在洛阳等他返回。

义方知道这灵物的本事,有它们相助更是如虎添翼。比义方还高兴的是那丫头,刚和三叔刘从简分离,就像小燕子似的飞奔在头里。

“真是匹宝马呀!”一边额头上鼓个大包的大个子赞叹道。

“那壶不开你提那壶。”一只眼睛被打得铁青的小胖子埋怨道。

红绦郎君眼睛死盯着黑马的屁股,狠狠地赌气说:“玩了一辈子鹰,还被鹰给啄了。这丢人的事回六扇门可不许说呀!”

“不说行。就怕没有不漏风的墙啊,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付捕快习惯地用嘴吹开额前的一缕垂髻。

一路下山暂且不说,天色擦黑的时候,六位京城钦差和一位姑娘,还有三条白狗紧赶慢赶地来到东都城下。

这洛阳外城东、南、北共有八门,唯独西面郭城未开城门。“前面就是东都北门徽安门,抓紧啦,要关城门了。”红绦郎君催促道,还很顺利,在徽安门三道大门咣当关严之前总算进了郭城。

可他们飞驰到皇城西门丽景门时,还是来晚了一步,眼瞅着大门吱嘎嘎地合上了。

“等一等,让我们进城!”大个子招手大吼着。哪里有人去理会他呀,守门的官兵已登上闸楼将吊桥慢慢地拉起来。

“娘们是姓韩吗?”护城河对面灯笼光亮处有几个校尉在问。

“我们这里没有姓韩的,兄弟,我们去东都留守衙门,有重要使命要见李德裕,行个方便吧。”陈商着急地请求道,就连三条白犬也跟随起劲地吠着。

当听到否定的回答,小校不容置疑地拒绝道:“回去吧!晡时关城门这是雷打不动的法令,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能坏了规矩。留守衙门此刻也关门啦,明天再进城吧,不要为难我们。”

红绦郎君不死心地向对面高喊,“我们是京里来的钦差!这位是礼部侍郎陈商,那位是十方折冲府的都尉庄义方将军。是奉旨为东都太庙送至尊香炉的,这只香炉可是汉武帝当年封禅泰山的遗物,是当今皇上特意为太庙献上的一份心意,只有宪宗之上的先祖才有资格受用。”这声音传得够响够远。

“有圣旨吗?”那边的人在问,这趟出来是皇上匆忙派遣的,哪儿有圣旨啊?见沉默不语,校尉们无奈地劝道,“没有啊?那就别在这儿磨蹭啦,天都黑了,绕到东门宣仁门外清化坊的都亭驿,找个歇脚的地方将就一晚,明日再来吧。”几个人再三恳求也无济于事,人家只顾向远处望着不再搭话。

能做的就剩下掉转马头,往来时的路上寻找客栈了,“韩复、韩宾,是你们吗?你们也来洛阳啦?”陈商看着迎面驶来的马车眼熟的很,再看车夫更加确定了。

“哦,是陈侍郎。我和复哥临时改变了主意,想进洛阳城呆两天再回长安。”韩宾从车窗里露出头来。

“进不去啦,皇城城门关了,明天再进城去衙门吧。”大个子捕头生怕他们走冤枉路好心告之。

“不怕,我们去试试。”水部郎中催促车夫前行。

六扇门的捕快们是一个劲地说不可能,车上的两位却一味要去碰碰运气,陈商和义方见他们拗着不肯妥协,“好了,我们一起去再碰碰运气。”可能是天太黑的缘故,他们没有注意到那两个堂兄弟的脸上是老大的不情愿。

大家返回护城河的西岸,还没等他们喊话,另一边的校尉先开了口,“来的是什么人啊?”

韩宾撩起帘子面无表情地回答:“韩宾。”

虽然只有两个字,却胜过了千万句拜年话。对岸顿时热闹起来,“是韩老爷到了!”

“快,派人上闸楼放吊桥。”

“你去,让城上的弟兄把城门打开。”

不多时,吊桥被咣当一声落下来,城门也吱嘎嘎地重新被大敞四开。几个校尉涌上吊桥迎着马车,“让你们等久了吧?”这时韩宾才挤出笑容。

“韩老爷,应该的,应该的,韩判司吩咐我们在这里迎接您老人家和老伯父,府尹衙门里有事判司走不开。”

车上的老哥俩点着头。“小牛就是这么忙,复哥咱们先进城去衙门吧,等他忙完了再去找那老小子。老学士来了吗?”他见军官们摇头,低声吩咐道,“你们留下两个再等等,老学士可能也快到了。”

马车重又启动,校尉们正欲拦阻身后骑马的几个人,韩宾用手向后一比划,“他们都是和我一起的。”

进了丽景门,大道两侧是省、府、卫、堂、馆、局、台、寺等办公场所,林林总总的各色衙门,真是陪都!相应的附属机构是五脏俱全,一个不少。两伙人在此分手,韩家兄弟在军士的引领下去往河南尹衙门,陈侍郎他们一行的目的地是李德裕的留守府。

圆月高悬,皎洁的银光撒在留守府的大门上,这个时辰哪里还有人办公啊。几个人在衙前下了马,还没等刘捕头走到大门口去叩打,就听里面有人大声吩咐道:“外面有马声,是三弟回来了!快开大门。”

大门从里面嘎吱吱地打开,一群人簇拥着一位年近六旬的老官人,他身穿便装,满头白发,面如朗月,气宇轩昂,三缕长髯飘于前胸,两目之间悬针纹深刻,“抓住了吗?得手了吗?”

当看清眼前的来人时,老人惊喜地放声大笑,“是陈商老弟呀!小义方也来了?你们这千里迢迢的是那阵风给吹来的呀?”

陈商诸人同样是满脸的笑容,上前施礼问候,“老相爷,您几月不见,别来无恙啊!”陈商亲切地端详着老官人。

这位正是半年前由荆南调至洛阳任东都留守的李德裕,“贤弟,可不要再称呼老朽相爷了,几天前刚刚被免去中书门下平章事,现今已经不是宰相啦。至于身体吗?”他偏头望向义方,“在棣花驿如果没有小义方的搭救,我这条老命早就见阎王去了,说不定现在正和先帝喝茶聊天呢,义方可是我的救命恩人啊!”

义方谦虚地微笑着,“走,你们都跟我去后堂,我那傻婆姨要是知道小义方来了,不知要多高兴嘞。”李德裕一手拉着一个,迈着大步向后院走去,“唉,陈商,你此次大驾前来是有什么要事吧?”

当留守听完礼部侍郎的细致诉说后,立即俯身跪地,向着长安的方向三拜九叩山呼万岁,跟随的属下也不知原委一同大礼参拜。

大家进入后堂落座,彼此寒暄互诉离别之情,“义方孩儿,义方孩儿。”老管家引着老夫人赶过来,夫人的鬓角全白了,但还是那样慈眉善目、举止端庄,眼神里越发地透着股坚毅与不屈。

她身边少不了那个机灵乖巧的义子刘邺,他蹦蹦跳跳地欢喜得不得了。

“致柔啊,你瞧陈商兄弟和小义方看我们来了。赶快叫人准备夜宵,走这么远的路一定是饿了。”夫人笑盈盈地拉着刘邺下去张罗了。

“陈贤弟,你们来的正是时候,太庙灵牌丢失的案子就快查清了,凶犯马上也要被擒拿服法啦。”几位钦差不禁为如此神速破案兴奋起来,都以钦佩的目光凝视着李德裕。

这位昔日叱咤朝堂,指挥过千军万马似玩于股掌之间的名相,看起来有好久没有这般舒心得意啦,他胸有成竹地低头抿了口香茶,从容不迫地解释道:“只是略施小计,诱敌深入,抓住其心理使其就范。他不是只留下穆宗、敬宗、文宗、先帝的灵牌吗?其它诸皇的全部偷走。那说明他对这四位皇帝被另设供堂有怨恨不满之心,以此种行为公然向当朝挑衅示威。好,我就向外宣称明日十五的望祭将由我亲自主持,灵牌的摆放仍然将四帝移出,另立别室,又令太庙斋郎大张旗鼓地布置起来。然后我让三弟李德禧去调集河南尹的官军,暗自埋伏于各个通道,让他有进无还,定成瓮中之鳖。”他说到高兴处得意地扬起眉梢。

“歹人不会识破玄机,不来了吧?”小胖子陈捕快担心地提示。

李德裕似料事如神般不容置疑地说:“我已掌握了此贼的性格,争强好胜,桀骜不驯,今晚他必来,你们就等着看好戏吧!”

夜宵端上来了,是极普通的食材,几样做工细致的小点心和米粥。“我这里可没有大鱼大肉,山珍海味,我们一家人都吃素食,倘若抓住了凶犯,我坐东请诸位去董家酒楼吃水席看优戏,假如你们再晚些回去,我带你们去我那龙门之南的平泉山庄看牡丹。”

他陶醉地咏叹道,“那花开得好啊。其盛也,若紫芝连叶,鸳雏比翼。夺珠树之鲜辉,掩非烟之奇色。攸忽摛锦,纷葩似织。其落也,明艳未褫,红前如脱。朱草柯折,珊瑚枝碎。”

他用眼神与大家交流着,“老夫观前贤之赋草木者多矣,靡不言托植之幽深,风景之妍丽,追赏之欢愉。唯牡丹未有赋者,便于六年前在长安时写下此赋聊以状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