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贾家楼 > 第100章 第十五章 风吹紫荆树下客,笑谈九酝春盎然。

一个要出家脱俗,一个就推诿不留,正闹得不亦乐乎。殿门“咣当”顿开,有人纵身而入,跳进个黑黑瘦瘦的小子来,他挥舞着皮囊向外吆喝道:“憨怂,猜哪达?”

随着他的召唤从门口探进颗圆圆的大脑壳,两只明亮的黑眼珠在审视着殿里的一切,那是只毛发油亮的小黑熊,分外扎眼憨态可掬,像个懵懂的小孩子,左顾右盼好奇地打量着周围,但此时的它好像眼神有些呆滞,晃晃荡荡地似喝醉了酒。

“灶户泽,脚底下的门槛,进来,作揖,作揖给你酒喝,这三勒浆可是皇上为国子监特供的。”

那小熊眼睛直勾勾盯住了酒囊,摆动脑袋跟了进来,它还真听话,连连作揖,“张嘴,饿再给泥一口。”黑小子坏笑着拔去塞子往它嘴里倒酒。

“住手!臭孩子,你把它灌醉啦。”不用看,是老太婆的一声断喝。

“饿滴摸啊,走社?吓死饿啦。”黑小子被吓得一缩脖子。

“大德子,过来!你跑哪儿去了?你受没受人欺负啊?”

小熊也看到了主人,四肢着地跑上前,向老太婆扑着。

“裴烈,你摔得怎么样?伤着没有?”同伴们呼啦围住他问长问短,黑小子像是个立功的英雄。

“木事,就擦破点皮,滚到草窠里睡了一觉,醒了见不到你们,往这来的娄设遇见了它。不说了反正,你们也没事?这就好。”

大块头一把抓过他手里的酒囊,使劲地摇了摇,“三勒酒全败乎光啦!你小子也不说给我剩点。”

黑小子嬉皮笑脸地向那边努努嘴,“全给它喝了,没有酒它也不跟饿走啊。”孩子们于是一阵哄笑。

除了黑小子,五个孩子也对小熊产生了兴趣,女孩子掏出阿月混子喂它吃,那小熊可能是喝高了,站在地中间见谁给谁作揖,只气得主人拍打着它的大脑袋。

黑小子被晒在一旁,自感没趣,往神坛下的蒲团上一躺,眼望神像自言自语道:“再睡一觉,天亮了就开斋饭了。华山三娘,先在梦里给饿送个大馍吃吃。”

大长脸颓丧地一屁股坐在另一个蒲团上,“小熊,你还有心吃饭,就是现在动身也赶不上早点卯了,等着回太学杨老头处治我们吧。”

裴烈一轱辘爬起来,极力反对道:“不吃饭就走?泥们走,饿可不走,泥们回去还能有午饭补上,饿可是得饿上一整天。饿血吃完饭再走,米有大不了的,大家不要怕杨丫丫,他还能把饿们都开除啊?”

大块头也凑过来蹲在裴烈的面前,不留情面地数落他,“小熊,谁让你考个零蛋的,杨老爷子停了你的公膳,饭没得吃,三勒浆没得喝,整天蹭我们的,拖累大家。要是脑子不好使,咱就别学啦,在家干点啥不好,耽误这闲工夫。”

“泥好,饿滴摸啊!不就是这回季考得个二分及格嘛,你那及格是怎么来的你心里清楚。”

“你说明白,我那及格有问题吗?”

“嗤,有没有问题,全务本坊里的人都知道,国子监沈直讲是泥姨父,就泥这智商,上次年考还能得个三分通晓。人家龙哥那才是真才实学,样样通晓,人家马上要从太学补入国子学啦。”

大块头被揭了老底,气得是脸红脖子粗,“你好!就像个大傻子,整天不是吃就是睡,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全,趁早回家吧,省得你那两个叔叔总被杨老头召见,我都替你丢人。”你一言他一语眼看就要动起手来。

沉稳的男孩子听见他们的吵嚷声回过身来,不偏不倚地指正他们,“你们是不是没事闲得慌,是三勒浆喝多了吧。朋友之间应该相互理解,相互鼓励;就算是普通同学,也要互相尊重,彼此团结。”

“龙哥说得对,你们因为是男孩子才有机会进太学,我和云雀想进还进不得呢,你们啊,一点都不知道珍惜。”

“梆、梆、梆、梆梆”清脆的梆子声打破了神祠的宁静,新的一天开始了。

“怎么这般热闹啊?”陈商从外面春风满面地走进来,“我当是谁?是你们几个淘气包呀!”

“陈叔叔!”六个孩子见是陈商都兴高采烈地围拢上去,礼部侍郎一一叫出他们的名字。

“楚龙,昨天还和你外公说起你,旬考一结束就没了影子,出京这么远也不告诉家里一声,多让人担心啊。”说得沉稳的男孩子羞愧地低下头。

“你们刚才在争论什么呢?那么大声。”陈商和蔼可亲地问着孩子们。

大块头和黑小子还蹩着劲,一言不发瞪着对方,大长脸左顾顾,右盼盼,还是把刚才的争执说了出来。

“你们这两个小鬼呀,太幼稚啦,为这个值当吗?不是叔叔说你们,遇事要成熟,不要什么话拿起来就说,这一点楚龙就比你们强。”

大块头不服气地指着沉稳的男孩子,“陈叔,你说他呀。谁能和他比,九岁了还不能说话,一张嘴就把他姥爷吓了一大跳,那是个邪乎人。”知道其中详情的人都抿嘴笑了。

“晓得,昔有楚庄王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咱楚飞是九年不鸣,更是不同凡响。”陈商一本正经地出着主意,“回京晚了不怕,如实说明裴烈舍己救人的英勇事迹,还有你们是如何团结友爱,满山遍野地搭救他,他还做好事帮老婆婆找回可爱的小熊,这些都可以说,我相信杨敬之老爷子会理解原谅你们的。”

黑小子无奈苦闷地问道:“那,要是杨丫丫米有理解原谅饿们呢?”

陈商摆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信心满满地告之,“不理解!那你就说是陈商说的,你救的那只熊是折中将军庄义方的。”

“庄义方,庄将军在哪儿呢?”几个孩子看上去是熟悉这个名字的,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锁定在义方身上,“是他!庄大哥,我们老早就想拜您为师啦。”大家欢喜地手舞足蹈,这个扯着他的袍子,那个拉着他的袖子,尤其是那个沉稳的孩子细说着他外公是如何如何敬重将军,是怎样急迫地让他向将军学习。

义方真诚地听着他们的孩子话,鼓励他们,激发他们,特别亲切地看着郭大奎和裴烈,“我可不喜欢不团结,小心眼,记仇的孩子呦。”两个孩子彼此看着对方,冰释前嫌,扑哧笑了。

上早坛功课的钟板响了,天已全亮,孩子们顾不得吃饭,套好寄存在祠里的车子,一溜烟地奔向北边的官道。

临行前黑小子裴烈摸着小熊的大脑袋,“小熊,可别让老奶奶再把你目噢。”小熊一见他揖作的更欢了。

斋饭后,大家回屋整理行装就此登程。不虚真人和老婆婆一直将他们送出神祠,恋恋不舍地来到通街上,婆婆本想随他们同去洛阳的,无奈小熊被三勒浆撂倒了,正呼呼大睡不知何时能醒。但她已向义方问得清楚,约好了来日追上。

公差们的背影就是翘着脚也看不见了,老道士早就返回祠里去啦,婆婆不开心地低头往回走。

“老姐姐,老姐姐,你来,你过来。”玄宗的大石碑后伸出个盘着大辫子的脑袋,婆婆不情愿地靠过去,“老姐姐,你看我临摹的字写得如何?”

老太婆撇了一眼地上的宣纸,“不怎么样,上不了台面,登不上大雅之堂。”听她这么评论自己,那独臂老人顿时急了,气急败坏地四下里寻觅着,“那块石碑呢,我记得这里有块汉碑呀!哪儿去了?”

离他不远处藏着个小小道士,寸步不离地监视着他,这时跑过来拦阻道:“道兄,你要干什么,又要砸石碑呀?”

“我记得这里原本有块汉碑来着,唉,怎么不见啦?”独臂人前后左右活动的范围更大了。

小小道士紧张地大喊道:“快来人啊!他又要砸石碑啦。”

先放下这边的混乱不说,那老婆婆早就走远了,此时已来到神祠大门口,从西面扬尘滚滚地来了一驾大马车,车夫吁的一声长音勒住了缰绳。

从车上慢吞吞地爬下来个穿戴讲究的老家人,他身后的帘子内传出苍老的声音,“龙安,你进去速速讨些水来,额们不能再耽搁啦。”

“是,老爷。”仆人答应着,看了一眼向他们张望的老太婆。

等下人进了祠内,轿帘一挑从里面钻出个老人来,那是个年过七旬的老人家,个子不高,花白的胡须,胖得富贵慈祥,他在车夫的搀扶下落了地,在车子旁来回踱步,伸展腰身活动筋骨。

他一眼看见祠门口的婆婆,便笑呵呵地走近了问道:“你是?哦,是个大妹子,你这是来进香的呀?”

婆婆报以微笑,“不是,是途经这里,正等着我的宠物睡醒了好上路。”

老人家理解地笑道:”大妹子,你可真有爱心,小猫小狗的还等它睡醒再走,呵呵,一看你就是个有菩萨心肠的人儿啊。”

婆婆没接他的话茬唠下去,很随便地问他:“老人家,你这是上哪儿呀?经过这神祠也不进去拜一拜。”

老人家显出忧心忡忡的样子,“有急事,顾不上了,还要赶去东都洛阳。”

“噢,你要去洛阳,我也正要前往,能不能方便捎带上我。”

对方是和蔼亲切,满口答应,老婆婆自是感激的很,一个劲地说着祝福话,“老人家,我还有个宠物,怕不方便吧?”

“大妹子,你太客气啦,出家在外就要与人方便。顺路捎个脚,举手之劳,额这车里够大,就是装头牛都成,快去抱来吧,额们还急着赶路咧。”

婆婆诚恳地说明,“没有牛那么大,比小猫小狗大些。”她高兴得转身就跑,两只胳膊向两边伸展着,像三月里半空中飘逸的纸鸢。

老人家眯起眼睛自豪地说:“大妹子,老夫柳公权,虽然年过古稀,额上了岁数,耳也背了,眼也花了,几年前额这脚还不利落了呢,可额这双手却麻利得很啊,真应了那句话用进废退呀。大妹子,你怎么不说话?怎么走啦?”

不多时,仆人龙安拿着水囊回来了,他扶着主人上了车,正欲吩咐车夫启动。

“等等,额还有个客人一同去东都。”老爷子拦住了龙安。

“老爷,我们这次是偷着出京的,还有重要的事要办,怎能搭乘陌生人呢?”

“额心里有数,天不是没塌下来吗?一个孤老婆子只身去洛阳怪辛苦的,额刚才已经答应人家了,不好食言,等她来了,你就不要再说话啦。”

片刻,婆婆带着她的宠物一扭一扭地爬上车,龙安见了身子一颤,下意识地向里急躲腾出位置,还不忘与婆婆打着招呼,“妈呀,是这家伙呀!”

婆婆让宠物靠外面蹲下,那小家伙倒是听话乖巧,不声不响地呆在那里。

“龙安,是大妹子吧?人家没那么老啦。大妹子,你这宠物的个头不小啊!这个头长得像个小孩子似的,不用说你待它很好,真是个有菩萨心肠的人儿啊。”

再说义方他们,放开脚力一路直奔洛阳,过潼关,渡孟水,入河清县,眼看得横水驿那恢弘的楼堂馆所,再往前面去就是东都洛阳。

进入横水驿站,出示转牒,用了客饭,驿卒暗自纳闷,这位侍郎一不驾车马,二不用差役,风尘仆仆,轻装简行,还真头一次看见。

饭后六个人暂作休息,让驿卒去马厩更换马匹,大家在正厅里候着等待赶路。

再说这驿站之外,大门旁有株大紫荆树像一把撑开的大伞,花期刚过枝条上又萌生出嫩嫩的叶子,树下席地而坐着两位老人,盘腿在平铺的垫子上用着午餐,身左依着树干拴着两头驴子。

“风吹紫荆树,色与暮庭春。”其中高大俊朗的老者偶尔抬头看着过往的行人,大声地夸赞着,“崔涯老弟呀,在这树下进餐可比去那驿站强多了。风风凉凉的,人来人往的多好。这回你岳父气也消了,老婆也回家啦,没了烦心事,我们两个趁这春暖花开之际,去京城里走一走,看望看望几位老朋友,岂不快哉?”

对面消瘦清秀的长者拿出一个小陶罐,打开来示意朋友品尝。对方用箸拨弄着,“什捂拔嗦,哦,扬州酱菜。”

“来哦,老东瓜,尝尝这乳黄瓜、宝塔菜、莱菔子头、嫩生姜、甜酱瓜、香心菜,呱呱叫。顺!”

高大俊朗的老者也拿起身边的瓷瓶子,分别给两个人的泥碗里斟满,“你也品品我这酒。”

长者端起碗来呷了一小口,咂巴嘴点头道:“哎呦喂,乖乖龙地咚,呱呱叫!”

老者自豪地仰脸笑了,“好酒吧?这是九酝春酒,亳州减店集天下名井酿制的好酒嘞。你闻这酒,喷鼻子香啊。”

他话音未落,只听马嘶人喊地过来了一群军士,为首的是员武将,那彪悍之人大咧咧地嘻哈道:“什么酒这么香?嗯,本将军我提鼻一闻,曹孟德他老家的九酝春酒吧!”

待他勒住缰绳,早有手下卫士四肢匍匐在地跪于马下,将军甩蹬离鞍,踩着卫士的后背稳稳下来,并将一杆大戟拋于随从。

“老二位好悠闲啊!在这儿喝着老酒,吃着小菜,风吹不着,太阳晒不着的,不赖嘛。你们喝的是亳州的九酝春酒吧?不知二位是哪方神圣,这是路过啊,还是本地人呀?”

两人上下打量着这个不速之客,见他长得的确魁伟,都快成四方形的肉墩子啦,秃眉毛,柳条眼,眼珠子仅露出一丝细线,在厚厚的眼皮后面不知在算计着什么。尤其是他颌下的那部短钢髯,让人担心能从牛皮一样的脸颊上钻出来是多么的不容易,两位老人从心里往外地看他不顺眼。

“是九酝春酒。”老者将碗里剩下的一口一饮而尽。将军骄傲地回身证实着自己的见多识广,“你们看看,本将军说得没错吧!我喝过的酒呀就像你们喝过的水,不管什么样的酒从我鼻子下一过,怎么样?都逃不过本将军的法眼。”

跟班的校尉们齐声恭维着,“那是!大帅您是谁呀?二郎神在世,脑门上长着能辨阴阳的神眼啊,是吧,彭将军?”

“是啊!任将军说得在理。谁不知道我们康大帅是当今的战神,手中一杆大戟威风八面呢。”对这些美誉将军是自以为是,哈哈大笑。

“喂,你们还没回答我呢,两位是何方神圣啊?看你们外表不是平凡之人啊。”

又是老者平淡地回答:“我们是路过的,张祜,是我;他叫崔涯。”

“张祜、崔涯,名字好熟悉呀。”将军绞尽脑汁极力收索着,他猛地想起,“噢,你们原来是江湖上有名的豪侠呀。天德军防御使康承训失敬了,哎呀呀,本将军就说嘛,第一眼看到老二位就感到非同一般,神采奕奕呀。”

随后又是一串放肆地大笑,笑声却半途戛然而止,他像是突然想起事来,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听说老二位在近期戏耍了李绅,那李绅做过宰相是个极其势利的人,一般的布衣平民是看不上眼的。你们以钓鳌客之名去见他,他问钓鳌时用啥做钓竿?你们说是用长虹;又问用什么做钓钩?说是新月;最后问拿啥做钓饵?你们回答就用您这小胳膊小腿的短李吧。结果李绅面子上敬佩,可心里懊恼,没过多日就淤气归西啦,有这事吧?”

“胡说,李绅没你说的那样小家子气,我们很谈得来,是诗酒之交。他是风疾复发而终,怎么还扯上我们啦?”老者很是不平,板着脸分辩道。

“张祜兄、崔涯兄,真是巧遇呀!”刚从驿站大门内牵马出来的六个人中有人朝这边大喊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