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嫁皇叔 > 第14章 第14章

嫁皇叔 第14章 第14章

作者:西朝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6-07 00:37:34 来源:文学城

寄瑶还在抽泣着,闻言愣了下,一口气堵在嗓间,好半晌才哽咽着缓了过来,满眼的不可置信:

“你……说真的?”

“我说到做到。”

裴殊度见她果真抑住了哭泣,心下了然,揽在她后背的手掌收了收,将她扶坐直身。

“西北不适合你这样的女子,你也不适合做我的妻子。既然不适合,就不该强行凑到一处。”

寄瑶还有些发怔,睁大着眼望了他片刻,随即又回过神来,“可圣上的旨意……”

裴殊度沉默一瞬,移开视线,慢慢站起身来。

“圣上身体的状况,你也清楚。太子继位,应该等不了几年。在这之前,你我和平相处,耐心等待便是。”

这话……

怎么听上去有点耳熟?

寄瑶抬手抹了下眼泪,情绪渐渐平静了几分,取而代之的,又有些许的尴尬。

嫁来西北这么久,这好像还是第一次,两人在谈话中提到了太子。

过往种种,那些竭力控制着不去想的人和事,霎时充斥思绪。

裴殊度将寄瑶的反应尽收眼底,却见女孩并没有像自己想象的那般欢喜雀跃,反倒显得有些怔忡,眉梢眼角的几许忧愁、亦难遮掩。

这样绵软哀愁的神情,倒是沈寄瑶从未在他面前所流露过的。

对着他,哪怕是眼泪汪汪的仿佛受尽了万般委屈,眼底里都会闪着一丝倔强……

裴殊度收敛思绪,将注意力集中到眼前的危机上,起身查看了一下突厥兵的尸体,取回箭矢,拭净,重新装入弩匣,转身对寄瑶道:

“这里不能待了。”

寄瑶也明白轻重缓急,慢慢撑着石壁,站起身,跟着裴殊度走出了洞口。

洞外有几匹军马,应是这些突厥兵的坐骑。

裴殊度选了匹脚力上乘的,带着寄瑶坐了上去。

或许是他刚才的那番话起了作用,寄瑶的情绪平静了许多,只还有些不自控的微微抽气,在马背上扭头问他道:

“现在去哪儿?”

裴殊度被翻身上马的动作牵扯了伤口,后背顿时又是一阵浸湿感,默然了片刻,方才低声迅速道:

“往北,去泰临郡。”

泰临郡,是隶属高昌国的一个属郡。

寄瑶曾在史书上读过有关泰临郡的记载。

泰临的初代郡王,是百年前高昌与柔然对抗时期,因为军功而被赐封的异姓郡王。后来几经承传,昔日的死敌柔然早已被突厥所取代,泰临郡王府曾经的功绩也就黯淡了意义,高昌王室便动了撤郡的念头。

过去数年西域的战乱之中,泰临郡因为缺乏王室的庇护,曾几度陷入危险,处境并不十分理想。

寄瑶有些不解,待马匹奔出了林间,行到一段空旷的山道上时,又扭头问裴殊度道:

“其他人也去泰临郡跟你汇合吗?”

她原以为,遇到了这样的变故,裴殊度应该先返回之前落脚的烽燧或者营地,再做打算。

泰临郡身处高昌政斗的漩涡,他们这些魏国人跑过去,岂不是自找麻烦?

身后的裴殊度,没有答话。

寄瑶垂了垂眼,视线落在他握缰的双手上,借着微弱的夜光,见他裹着手掌的布条,似乎又浸出了一团深色。

这人就是这样的性子,既疏冷又生硬,除了在山洞里昏倒时流露出一瞬的脆弱,平时完全就是武将作派,说话做事都把人当他部属似的,遇到了什么事,也不屑跟人商量!

不过……

这样的性格,倒也有板有眼。

或许之前他说的那些话,确实会言出必行,将来与她和离,送她回京?

裴殊度开不了口,竭力将注意力都集中到控马上,不敢有片刻的分心。

他能感觉到自己伤势的恶化,意识也在不断地向下沉陷,若不能尽快赶到安全之地,两人难保不会再次陷入险境。

他强撑住一口气,纵马疾速奔驰,直至晨曦微露,方才减缓了速度。

不远处,是两山交界的一片村落。

谷间土屋鳞次,黄土垒起的院墙里,远远可见骆驼高耸的脊背。

裴殊度在村口勒了马,僵硬的手指几乎被鲜血与缰绳凝在了一起,努力撤开手,想要先送寄瑶下马,自己却猛地眼前一暗,跌下了马背。

“这是咋了?”

村口一旁的土墙后面,早起拾掇粮草的老伯快步走了过来,神色紧张。

坐在门口的老妇也起身跟了来,“出啥事了?”看清状况,“我是说好像听见有马蹄声,还以为是咱家骆驼在刨地……”

寄瑶下了马,见裴殊度昏倒在地、面色煞白,心下无措,只得向两位老人求助道:

“我们在路上遇到了恶人,不知二位家中可有伤药,能救一救他?”

两个老人都是热心肠,闻言张罗着先把裴殊度扶进了土屋,又去请了村里懂医的人过来。

老妇瞧着寄瑶眼角泛红,将她扶到一旁,安慰道:“丫头莫急,咱村的大夫医术不错,肯定能救好!”

从老妇的口中,寄瑶得知这村子里大部分人都姓阚,隶属高昌泰临郡的辖区之内。

如此一来,突厥的追兵忌惮着高昌,理应不敢再轻易进犯。

寄瑶心中稍稍松了口气。

阚大娘也没过多追问寄瑶遇险的经过。边境一向战乱不休,姑娘家又生得这般容貌,没遇上歹人反倒奇怪了!

另一边,阚大爷请来村医,给裴殊度拔了断箭,处理伤口,敷了药。

村医啧啧称奇,出门对诸人道:“这位郎君也是不简单,箭头磨着骨头插进了筋络,常人稍微抬一下手都得疼得哭爹喊娘,他竟然还能一路策着马跑下来!好在没伤到要害,多休养一阵就能好起来。”

他开了些伤药,又叮嘱了一番外敷内服的步骤,便告辞离去。

高昌一带多用胡药,有些类似苏合香之类的镇痛药材,贩到中原价格皆要翻十倍不止。阚老夫妇家中尚有些余存的药材,二话不说都拿了出来,按着村医指示配药煎煮。

寄瑶出身京都门阀,自幼被教导着辨识各种利益牵连,只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然由利益绑缚,就算是家中奴仆,亦是要施一份月俸恩惠、握一张身契拿捏,是以刚才在院外向阚老夫妇开口求助时,她其实很有几分忐忑。

眼下见两位老人家倾力相助,她心中由衷感激,跟着进了灶房,想要帮些忙,可环顾四周,却又好像没什么事情是自己会做的。

阚大娘见寄瑶一双手细白柔软,就知道是个没吃过苦的富家女子,招呼道:“你不用管,坐那儿就行!”

寄瑶有些窘迫,见大娘弯腰给灶台添火颇为吃力,遂拢了拢裙摆,坐到旁边矮凳上,学着她的样子帮忙给炉里加柴。

老妇人笑了起来,越看寄瑶越喜欢,一面在灶上忙活着,一面开始絮絮叨叨地聊起了家常。

从谈话中得知,阚家的两个儿子,常年在商道上帮人跑货,如今刚巧都在外面。

阚大娘道:“边境上穷人日子不好过,年轻人只能帮人跑货,赚点钱。前些年日子更艰难,突厥人一路打过来,西边的商道也断了,整个村子的人都没了生计,又怕突厥兵打过来,只能弃了屋子,跑去南边的山里躲着!幸好后来魏国的兵马过来,把突厥人赶了回去,咱们这才又搬了回来。”

寄瑶学着之前阚大娘的动作,将柴薪折断成小枝,一面疑惑抬眼,“魏国的兵马,为什么会帮着高昌打仗?”

魏国和高昌的关系并不算好。

早些年,还因为争夺北新道的归属,打过几次不大不小的仗。

阚大娘埋头搅着药汁,“到底都是连在一根绳上的!咱们泰临郡的人,大部分都是汉人,祖上也都算是魏国的百姓,后来边境战乱,朝廷节节败退,把我们丢在西域,慢慢就归顺进了高昌国。凉州的魏国缙王,是个讲理的人,知道只要边境老百姓日子过好了,无论对那个国来说,都是好事。所以他就派兵赶着了惹事的突厥人,重新恢复了边境和商道上的秩序。”

说到这儿,略微压了些声,语气八卦地笑道:“不过也有人说,那魏国缙王是咱们泰临郡主的情郎,所以才愿意出兵帮咱们,嘿!”

寄瑶添柴的动作,顿了一顿。

阚大娘看了眼若有所思的寄瑶,想起之前一直想打听的事,借机问道:

“听你口音,应该也是魏国人吧?我瞧你们马背上挂着兵器,夫君人也生得英武,猜他是官家的军爷,对吧?”

寄瑶回过神来,“嗯,我们是魏国人。”

心里消化着刚刚大娘提供的八卦,点了点头,“我夫君他,确实是边关烽燧上的官差。这次,是带我来泰临……探望朋友的。”

女主:噢,原来如此,难怪他想和离呢……

男主垂死病中惊坐起:打击民间谣言,共建清朗家园!

_______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阿白 5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第14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