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嫁给首辅这个老男人 > 第13章 第 13 章

嫁给首辅这个老男人 第13章 第 13 章

作者:八宝凤梨酥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3-18 18:42:47 来源:文学城

难怪别人都说古玩这行当是要么不开张,开张吃三年。随随便便来个爷一出手就是五千两的真金白银......这边沈娆还沉浸在刚刚的那笔大买卖中。

此时,京城东市。

“老爷,咱们还继续逛吗?”阿元小心试探地透过帘子向轿中问道。这刚进一间铺子就付了五千两出去,可城中的古玩店、当铺大大小小的少说也有数百家,若都像这么花钱,恐怕太傅府要坐吃山空了。

虽说他们家大人是当朝首辅还兼理户部,另外又有那么多个官衔,但一年的俸禄、补贴零零总总加在一起也不过四千两。再有宫中经常会下赏赐,老侯爷留下的家底子也算丰厚,年节时各路官员商贾……但是,老爷还没娶亲,这聘礼、酒席……阿元一边想,一边在心中飞快地打着算盘。

正当他在替自家大人细细考虑时,那轿中之人吩咐道,“此事牵连甚广,让齐铎好好去查。”

“是。”阿元刚应下,又听自家大人说道,“那副字替我拿去装裱一番。”

想到刚刚买下的那幅米芾草书,顾禹同不禁琢磨了起来。方才那商家全然不懂书法,却拿出了许多字画卷轴,那店铺陈设虽是一新,但家具全是旧物。那掌柜的说好东西不会摆在前头,可店中的博古架皆是前代内宫之物。顾禹同越想越觉得那如意阁不简单。

而他与阿元所谈之事,本是不急于一时,甚至自己现在应该纹风不动,静观其变。但是,他刚想打探一二时,就有人露出了马脚,那铺子若是个马脚却也太过拙劣,留下的蛛丝马迹颇多,又像是个饵引人入局。

他想了片刻,随即抬手轻扣了两声轿门,示意轿夫启程。

沈娆回府后,眼看就快到了沈太师下衙门的时辰,她换了衣裳便往颐风堂去。

没想到,父亲今日回来这般早。“父亲大人安好。”沈娆跪地向沈伦行了一个大礼。

自打上次在这当着几乎全府上下人等的面哭了一大通之后,沈娆在父亲沈太师面前就乖顺的像只小兔。并且每每见父亲都要行过大礼,不仅礼数周全,问安侍奉样样不落,其严谨连沈长风都挑不出毛病,其孝顺就连沈妩都快被比下去了。

沈伦看了她一眼,随即放下手中的茶碗,这便表示他知道了,也接受了她的问好。

上回堂中之事,府中下人自然是一个字也不敢乱说,这沈太师虽然面上对小女儿还是一副不冷不热的态度。但是大家都看出来了,三小姐不仅可以时常出府,而且在颐风堂待的时间也是越来越久了。

其实,这也不能全怪沈娆。之前她来颐风堂,不是沈伦觉着她站在跟前碍眼把她赶了出去,就是两人因为什么事闹不愉快又吵了起来,然后沈娆自己气冲冲地出去。

现下,沈娆正跪在蒲团上给沈太师捶腿。“父亲,我看您书房中有许多名家字画,那些大家的作品都是从哪儿淘来的啊?”

“你近日可有好好读书?”上次叫她抄的二十遍书,那字写得也就比狗爬好一点,她还能和自己讨论什么书法。于是,沈伦直接避开了她的问题。

“当然有,我最近在读司马公的通史。”沈娆一边卖力地捶着,一边神情骄傲地说道。幸好她还有看书这一拿得出手的兴趣爱好,整天那么无聊除了读书、做生意还能干什么。

“可有什么心得?”沈伦当然知道她今天又偷跑出去了,只是现在不好说她。听她说在读史书,于是打定主意:只要是她回答得好,便不再深究。

“唔…….孩儿正读到魏、晋两纪,高平陵之变,太傅诛曹爽。”

“如何?”沈伦没想到她居然认真研读了,又听她提及那司马仲达,顿时起了兴致。

《通鉴》(注1)全文计二百九十四卷,自春秋战国开篇,述中原十六朝一千三百余年历史。前朝文人有云,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注2)。可见这《通鉴》一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历代帝王将相,贤臣鸿儒,文人骚客皆争读不止。一个深闺女儿竟如此好学,沈伦也想与她切磋一二。

“仲达多大略(注3)。”沈娆知道父亲是朝中保守一派,向来奉行中庸之道。虽然她平日里能说会道,但是沈家子弟对于读书一事都看得极重。此时又论及史事,她当然不敢胡言乱语,班门弄斧。

“此乃史家之言。今日你只当作与为父闲谈,不必拘谨。”沈伦笑道。

“是。”看来父亲不好糊弄,自己虽然一知半解,但也确实是读了书的。

“儒生皆言司马懿不如诸葛亮,几次北伐不是空城计就是避而不战。女儿却认为司马仲达能忍耐,又有足够的度量。他不与诸葛孔明正面对战并非胆怯,而正是高明的消耗敌军之策。”

沈伦闻之抚须而笑,又听她说道,“世人都将其比作王莽、曹操、刘裕诸奸雄,女儿觉得这评价有失公允,相国匡辅魏室,历事忠贞。”

“作何解?”听到沈娆认为司马懿为忠臣而并非奸雄,沈伦又问道。

“丞相与太傅乃是天壤之别。曹公之事皆仲达之子孙为之,而仲达则终其身未敢为之。曹公之忌先主,是欲除宗室之贤者;而太傅之谋曹爽,是特杀宗室之不贤者。丞相所为,弑主,害皇嗣,僭皇号,受九锡,而太傅未有之。”沈娆正说得起劲,并没有注意到父亲的面色已十分惊讶。

“依你所言,比孟德如何?”沈伦追问道。

“制其兵,出奇应变,奄忽若神,无往不殄,虽曹公有所不逮焉。(注4)”在沈娆看来,曹操与司马懿皆是执掌天下的风云人物,二人又被其后世子孙追尊为帝。她怎能随便评论先代帝王呢,但父亲考校功课,她只好老老实实地以自己的观点回答道。

“哈哈哈,好!”沈伦大笑道,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小女儿竟然有如此真知灼见。

沈娆从颐风堂回来时,她身后除了连翘、桑儿,还跟了两个小厮抬着一个大箱子。

看来父亲今天很是满意她说的嘛,不但没有怪她僭越诽议,还第一次大大地夸奖了她。沈娆喜不自胜,但是看着那一箱子书,她又有点笑不出来了。父亲这奖赏也太……虽然没说让她什么时候读完,但沈娆知道,有了这次考校那肯定就有下回。

她又想到,还是父亲老奸巨猾,棋高一招,这简直就是变相的阻止她出府啊。当时自己还说得兴高采烈,神采飞扬地停不下来,现在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己是喜欢读书,但那是打发时间用的,如此功课繁重,和考科举有什么区别?

沈娆走后,沈伦依旧坐在原处。他吩咐下人,不准任何人前来打扰。

他还在细细品味刚才小女儿所说的那一番话。

自己虽然是守成一派,但门下那些儒生平日所言大多迂腐,无一例外的只会歌功颂德。而顾禹同的革新之论,他认为太过激进,会触动立国之本,稍有不慎就是礼乐崩坏,朝纲动摇,乃至外忧内乱,生灵涂炭,所以他竭力反对。不过相比之下,那顾禹同的人倒是一个个能言善辩,多有谋略。

这一点他很是羡慕,曾经他也感慨过,若是能得之一二,此生何其幸哉。想不到如今自己的女儿也有如此见解,有女若此,亦是此生无憾。

看着那窗边的烛光微动,屋外好像又下起了细雨,他又若有所思。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注5)

又是一年之秋,其实他也曾经像女儿那样慷慨陈词过,读到文章精彩之处莫不拍手叫好,听闻边陲告急百姓有难便忧愤难安。而且绿衣捧砚,红袖添香,他与那人不仅一道焚香煮茶,弹琴赋诗,就连他所有的壮志、所有的抱负、所有的不甘和所有的无奈都曾一一与之诉说。但是……

唉,不想了。往事已矣,来者不可追。他慢慢地走到窗边,熄了那烛火。

--

菡萏居内,红灯高挂,彩绸翻飞。到处张灯结彩的好不热闹。

“小姐,这是有什么喜事吗?”连翘很是疑惑,虽然早上姑娘就吩咐下来,要她准备了。可她到现在也搞不清楚,小姐到底要做什么。

“当然有啊,大喜事!”沈娆说道。先不说她今天做成了五千两的生意,以及因为好好读书父亲夸奖了她。之前看了母亲的手札,她知道再过几日就是自己的生辰了。并且她的如意阁筹备许久也要开张了,简直双喜临门,她能不好好庆祝么。

“呆子,我们家小姐就要成大姑娘了。”不等沈娆卖关子,桑儿在一旁直接解开了谜底,这方面她倒是比连翘机灵许多。

“恭喜小姐。”院中的奴仆在秦嬷嬷、连翘和桑儿的带领下连声向沈娆道贺。

“我已命秦嬷嬷从我私库里拿出些钱来,这个月给大家再添一份月例。”沈娆高兴地谢过众人后宣布道。这等于是发了双倍的月钱,现下院里的人都十分乐呵,乍一看是处处喜气洋洋。

————————————————————

备注:

1、文中《通鉴》为司马光等人编写的《资治通鉴》简称。

2、“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新注》,胡三省

3、出自房玄龄,“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汉末大乱,常慨然有忧天下心。”“帝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晋书·宣帝纪第一》

出自司马光,“司马懿,少聪达,多大略。”——《资治通鉴·卷六十五》

4、制其兵,出奇应变,奄忽若神,无往不殄,虽曹公有所不逮焉。——《何博士备论·司马仲达论》,何去非

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李商隐

阿元:歪,户部吗?我要实名举报!

唐笠:老板,你手下说夫人开hei店......

顾禹洲:老弟啊,钱可不能瞎花啊!等结了婚,你就知道有私房钱是多么困难......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第 13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