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嫁北方的狼 > 第8章 第 8 章

嫁北方的狼 第8章 第 8 章

作者:一把野火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7-23 19:36:10 来源:文学城

天未亮,尚书府外排满了人,今日卫家三个女儿出阁,老百姓都来讨喜饼。

从来没有哪家三个女儿同一天出阁,而且嫁的还是三位君侯,这是古往今来的第一件大喜事,昭元帝特意下旨今日文武百官不必早朝,还免了今晚的宵禁。

按照大周的婚俗,成婚的吉时在黄昏,因此直到午后迎亲的车队才浩浩荡荡赶来。

李星回的长安侯府在京畿东郊,离尚书府足有近一个时辰的车程,长安侯府不大,人手只有二十多人,但他的北狄族人知道王子今日成亲,因此男性便都来迎亲,女性则留在府里收拾菜肴,准备迎接新妇子。

迎亲的马匹全部是北狄名种骅骝,高大矫健,赤红色的皮毛被梳洗得光光亮亮,精神抖擞,甚是威风。

约摸有七八十人簇拥着喜车,喜车按照中原的风俗制作,披红挂彩,吹锣打鼓,突出喜庆吉利。

“王子。”

一名族人刚开口,旁边就有人提醒他。“不能叫王子,要叫君侯。”

“对对,是君侯。”

李星回戴着冕帽,身着二品官职的公服,上为玄黑色,绣有华虫、火、宗彝图案,下为绯色,绣有藻、粉米、黼、黻图案。

公服比朝服略简单,无须挂繁琐珮饰、蔽膝等,但比常服要隆重端庄,历代以来被用作成婚的礼服。

腰间束着革带和大带,悬挂着一把用牛角做成刀鞘的弯刀,益发显得李星回身姿雄伟,英气勃发,与众不同。

“那个就是长安侯,真俊!”

沿途不少人瞧他,议论纷纷,无不是夸赞他俊朗不凡。

其实自从大周以来,来京畿的胡人众多,老百姓对奇装异服,甚至相貌迥异的胡人已不感稀奇,只是李星回过于英俊的相貌吸引了他们的注意。

快到尚书府时,遇到赶来迎亲的王琅琊,王琅琊与李星回品级相当,因此着相同的公服,不过他是门阀士族出生,比较着重礼仪,在公服上悬挂金玉之类的饰物,另外挂了佩剑,与朝服无异。

前几日送聘礼时,王琅琊曾相助于他,李星回对王琅琊甚有好感,但迎亲不便说话,只好遥对拱手,并示意王琅琊先过。

王琅琊自然也让着李星回先过,两人相持不下,这时朱律带着迎亲队伍过来了。

当中正好让着路,朱律一马当先,竟先过去。

王琅琊瞥了朱律一眼,朱律用兵就和他的为人一样,不讲任何礼节,也不拘任何办法,只要能赢便行。所以,朱律才不会顾忌先后。

“长安侯请。”

最后还是王琅琊坚持礼让,李星回只得先行一步。

等到尚书府前,只见朱红大门紧闭,屋外无一人,朱律的下人贴着大门倾听。

“君侯,里面有动静,让小的们一起喊。”

朱律挥手点头。

他带来了几十名迎亲的仆从,众人站在门前运足气,一齐喊道:“新妇子,新妇子,新妇子。”

声音震天动地,绕梁不绝,但依旧无人来开门。

众人再喊数声,仍是无人搭理。

王琅琊心中暗笑,向朱律拱手,道:“安平侯,新妇子正在里面梳妆,你既然催不出来,就由我来催妆了。”说着,他便令下人喊门,喊得声嘶力竭,大门分毫未动。

“看来要等长安侯来喊门了。”王琅琊笑道。

李星回本来对中原的婚俗不了解,自从昭元帝赐婚后,便请了一位老妪来府中教导指点,倒也知道这是迎亲中的一个礼节,意即新妇子不是随随便便可以娶走的。

“赤骨,你们喊吧。”

这叫赤骨的北狄人是李星回的近身随从,他虽然通中原话,但族人们却不懂,从昨日起赤骨教他们说中原话以便催妆。

“新妇子,新妇子,新妇子。”

他们身形魁梧,喊出来更有气势,只是腔调不够准,有点跑调了。

大门自然还是未开,看来光喊是喊不开门的,这下就只能用催妆诗来催了。

王琅琊下了马,向朱律和李星回拱手,道:“长安侯,永平侯,某不才,先试一首催妆诗来喊门。”说着,他整理了衣裳,走到大门前。

“传闻烛下调红粉,明镜台前别作春;不须满面浑妆却,留着双眉待画人。”

这诗极为别致新奇,是首好诗,可意外的是门里的人并没有开门的意思。

王琅琊俊脸稍稍发红,转而一想这本是成婚中的一个礼节,女家要难自己当然不会轻易开门。

在王琅琊赋诗时,朱律也腹内占出一绝,见王琅琊失败,他便也走到门前,吟道:“昔年将去玉京游,第一仙人许状头;今日幸为秦晋会,早教鸾凤下妆楼。”

这首催妆诗也是妙趣横生,可同样没打动大门里的人。

“长安侯,恭候你的催妆诗。”朱律向李星回拱手。

李星回回礼拱手,遂至门前,吟道:“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阳台近镜台。谁道芙蓉水中种,青铜镜里一枝开。”

诗里用了宋玉《高唐赋》的典,描写出新妇子如同芙蓉的惊人美貌,比起王琅琊和朱律的催妆诗又高出一截。

普通人听不出这诗句中高下,但王琅琊和朱律是听得出的,只是王琅琊不甚在意,李星回既然师从天下第一才子钱山岩,文采在他们之上是理所当然的。

何况他们并非文臣,不必在文采上有争长短。

但朱律不这样想,便认为李星回存心卖弄,在催妆诗上要压他一头。

这时大门发出吱地一响,向两侧缓缓开启,众人都瞪大眼,催妆诗真的把门催开了。

于是朱律更气,他和王琅琊都作了催妆诗,里面的人不开门,反倒是李星回赋诗后这门就开了。

朱律胸中怒火万丈,直想要把开门的小人给教训一顿。

“啊——”

门开了,从里出来的不是尚书府的管事,也不是下人,而是一名年轻男子。

那男子容颜俊俏,一袭青衣,真乃从画中走出来的翩翩佳公子。众人一见到他,都惊叹世间竟有如此温润如玉的美男子。

他手中握着一柄扇子,那扇子也比普通的扇子大许多,显见不是寻常扇子。只见他目光掠过众人,便在李星回的面孔上停留。

“你就是李星回?”

“正是。”李星回不认得他。

“我是长缨的阿兄张击衣,你要想娶她,今日打过我才能迎娶她。”

男子如此一说,李星回才知道他的身份,听闻长公主李元青在下嫁卫尊之前,曾与晋国公的长子张南蔚育有一子。

“朱律,王琅琊,你们想娶走我两个妹妹,也须得打过我才行。”

张击衣的目光又扫向朱律和王琅琊,当然这两人只是幌子,不然就显得针对李星回。

不过李星回确实非常引人注目,在人群中张击衣一眼就看到李星回,并且认定他就是李星回。“他倒真是一表人才,怪不得长缨要嫁给他。”

此心一生,张击衣便有几分嫉妒,原本只是单纯想难一难李星回,现在他却想击败李星回。

“你们三个一起上吧!省得我费工夫。”张击衣淡淡地道,话音一落,他手中的扇子一甩,扇面便打开,只听哧哧几响,从扇面上竟伸出数个锋利的铁刃。

原来这把扇子的扇骨是铁制,中空,安装有尖刃,一按下端机关,藏于扇骨中的尖刃便会弹出。

众人哗然一声,谁也没想到一柄扇中竟也会有刀刃。

朱律也知张击衣的身份,道:“张兄,你未免太不把某放在眼中吧?某一人便可。”朱律见他身形风流,肤色白皙,像个读书人,但他的这把扇子兵器看起来挺有分量,应该是个好手。

“那你先来,先赢先进。”张击衣伸手作出请的姿势。

朱律挥手,示意其他人退后,他的腰间悬挂着青玉剑,这是他平日征战时所用之剑。武人对兵器的痴迷,那不比权力少,因为兵器能助他们建功立业,即使是迎亲也会携带。

“点到即止。”朱律当然也不去伤张击衣,不管怎样张击衣可是他的大舅子。

张击衣点头。“请。”

朱律解下佩剑,一手按在剑鞘上,一手按在剑柄,他拔剑很慢,毫无声息,但迅息之间一声清脆的龙吟,青玉剑已经拔出,他几乎没有任何迟疑,一剑向张击衣的胸口刺去。

霎时众人惊呼起来,只道这俊逸男子要丧命在朱律剑下。

张击衣举扇相向,朱律的剑招虽快,但以他的身手抵挡措措有余。但他的目标不在朱律,因此张击衣举扇相抵后,便装作不胜其力,向后连退几步。

“这小子就是徒长一张俊脸,功夫却是稀松平常,还敢放言一人迎战我们三人。瞧他这把扇子也是虚张声势,差点被他唬住。”

朱律暗忖,思绪一动,第二剑便又向张击衣刺去,他要在三招之内击败张击衣,赢得第一个迎新妇子的机会。

第二剑更快,剑光所照之处寒光点点,张击衣仍是举扇阻挡,仿佛不受力地再次后退。

“第三剑来了。”朱律提醒他,但剑势太快,张击衣居然来不及举扇,那把剑便直指张击衣的胸膛。

隔着一寸的距离,朱律收了剑势,拱手道:“承让。”说着,他大步流星进入朱红大门。

顿时如雷的掌声响起。

人群的最后面有两个人形止奇特,其中一人白面有须,浓眉俊眼,虽穿着布衣,但眉宇之间甚有威仪,瞧其年龄应过四旬,但面上却无一条皱纹。

与他一起的也是名男子,约摸三十有五,五官普通,但竟未留须。

“朱律的行事如同他打仗一样,他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赢。”布衣男子低笑。

若是换作别人,至少会与张击衣多过几招,给这个大舅子一些面子,输得也会好看些。

“主子,依小的看,张击衣分明是让朱律。”

“是么?你怎么看出来是让?”

“张击衣虽装作不敌,但他退让之间气息丝毫不乱,甚至比朱律还要稳,分明是让朱律。而且他所使的那柄铁扇,恐一般人使不动。”

布衣男子没再说话,他的这名手下是江湖中成名数年的高手,若是这样说定不会错。

“他这样做是何意?”

“料得是拦门,故意为难他们几个,但也不能太过份,过几招就完事。”

在他们谈话间,王琅琊和张击衣也交上手,王琅琊不像朱律那样犀利,在十招内胜了张击衣。

“好,李星回,现在轮到你,赢了我就能进去。”

张击衣铁扇直指李星回,这一指之间劲气直逼李星回,李星回身形微微一动,但没后退。

李星回一直在关注他们比试,他倒看出张击衣功夫不错,也以为只是稍作留难,毕竟中原有拦门这个习俗,但张击衣暗运劲气袭击他,这似乎并不是稍作留难,而是真正的留难。

他身高体壮,天生的皮厚肉粗,竟硬生生地用肉身挡下来。

张击衣也一愣,但神色迅速恢复如常,李星回也须得有些本事才能让卫长缨相中。

“你来吧,不然就误了成亲的吉时。”张击衣满脸笑容,虽然试出李星回功夫深,但他并不担忧,在这中原他大概是没有敌手的。

李星回看着天色,时至申时,果然不能再耽误。

他取下腰间佩戴的弯刀,这把弯刀是他十岁时亲手打造,帮他打败过不计其数的敌人。

刀从牛角里拔出,两面皆有刃,阳光照在那把弯刀上,在刀尖滴聚的寒气宛若青色的血。

这时站在人群最后面的两个人又开始议论,他们说话很小声,没有人听到他们的声音,那相貌威仪的布衣男子饶有兴趣地注视李星回。

传闻烛下调红粉,明镜台前别作春;不须满面浑妆却,留着双眉待画人——出自徐安期《催妆》

昔年将去玉京游,第一仙人许状头;今日幸为秦晋会,早教鸾凤下妆楼——出自卢储《催妆》

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阳台近镜台。谁道芙蓉水中种,青铜镜里一枝开——出自贾岛《友人婚杨氏催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第 8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