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畸形天堂 > 第4章 三 纸样兄弟(上)

畸形天堂 第4章 三 纸样兄弟(上)

作者:魂动师之导师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4-03-29 02:07:01 来源:文学城

三纸样兄弟(上)

朱老四家是做白事生意的。

朱家铺子开在棺材铺子旁边,人们通常都以为朱家铺子和棺材铺子是一家,其实不是。棺材铺子生意要打响,里面得有几口“压箱底的寿材”,木头名贵不说,最好还能有点官家上的人脉。

你哪怕棺材是顶顶好的南海沉香木、小叶紫檀,也比不过里面躺着个家里出进士的、当大官的,若是能有什么皇亲国戚,更是能上一个档次。

所以棺材铺子也是要本钱的,年成好不死富人,或是灾年死的人太多用不起棺材,都不成;压钱压货不说,不光要买名贵木头,还要走人脉。

朱老四家的产业则轻上许多,叫做“纸扎生意”,家传的街上叫“纸扎匠”“纸糊匠”。

做纸扎铺子不在乎家大业大,成本低洛阳纸贵,再贵贵不到哪儿去,竹条篾条更是可以自己上山砍、浆糊自己捣;但也不是什么人都做得来的,要有一双巧手,几分“才气”。

可以没吃过,但不能没见过,不能没有想象力,现在,叫“设计人才”。

就比如说吧,教你扎个童男童女,你得扎得富贵喜庆;要你扎个月中仙娥,你得扎的活灵活现、最好是美如天仙才行。就仇贵儿家铺子,有一阵也想竞争,结果大前年,他给县太爷他二舅爷扎的美女,摆在孝堂里,迎头倒把县太爷吓得一个屁股墩,差点没一个跟头翻过去,跟他二舅仙去了。

用县太爷的话说,“那是仙娥童女吗?好心去送送我二舅,差点没把老爷我自己送走。”

朱老四家的铺子就不一样,朱老四和他儿子朱小六,都有一双天生的巧手,用纸糊的东西,鲜花仿佛是刚开的,都能闻见香味了,蝴蝶蜜蜂都被唬住停在上面;要是要一对石狮子,就真糊得虎虎生威;这朱小六脑袋灵活,还不知道从哪儿个旧书摊上淘到半本样式雷家的图纸样子,

从上面,他学会了打底图。用两片生宣夹两片熟宣,生宣硬,熟宣韧,他把纸头打湿了,再弯在竹片上,绑成成想要的样子,晾干。这纸片子仿佛听了他的急急如律令似的,要它变个砖就变个砖,要它变个塔就能变个塔。就连北海的那个圆鼓鼓的喇嘛塔,他都能弄出来。

他还能把须弥座上的花纹拓出来。

这可好了,老虎添了双老鹰翅膀,是从云从雨又从风了:

什么?你要个王爷府,他就能给你糊个王爷府,房梁还用绿颜色和蓝颜色画着阑额;你想要月亮上的汉白玉亭台楼阁,人就能给你糊出个亭台楼阁;你要是舍得钱买朱砂和金漆,他能把太和殿也给你糊出来,虽说有点僭越,可现在咱也烧天地银行的冥币,皇帝老儿也管不了纸糊匠啊!到时候,你就烧吧。

烧下去,保管阎罗老儿都眼馋,怕不能用自己的阎罗殿来换这座紫禁城的太和殿。

这不,县太爷他老娘头七的时候,那一路,纸花、纸钱,天兵天将、童男童女,盖着红纱的马车,盖着白花的牛车,堆着金银珠宝的大船,满载七色水果蔬菜的大车,纸糊的青瓦五晋大宅子,里面纸糊小人,杂耍的、说书的、唱戏的,还有烙烧饼的、扯面的,还有孔雀、仙鹤,看得人眼都花了,皇家园林也没这么奢华,可给抠搜了一辈子、下面汤也不舍得搁荤油的县太爷他老娘来了场大的——

就这,也就一百刀宣纸 ,管够!

*

这一下,朱小六可出了名了,整县里没有不知道他的,都背后叫他“神笔马良”。给他接生的王婆到处吹嘘:“这小子可是我接生的,先天又有些神术在身上!

都说贾宝玉是嘴里叼着玉石生出来的,享福的命;孙悟空是个石头猴子;这就叫什么人什么命干什么行当,老天都是定好的!这朱家的小六哥,天生就有神仙本事——他生出来的时候,手上可就抓着个纸人呢!

这说明,老天叫他下生,就是干这个的!

该他老朱家赚着这份钱!”

*

这个故事在众人的嘴里传着传着,越传越玄乎,传到后来,就成了:

这朱小六下生的时候,身边有天兵天将、童男童女,但最厉害的,是他身边有个双胞胎的纸样兄弟。这对兄弟原先是天上的神仙,有个法术,看见什么,就能把什么变成纸样、纸扎。他看一眼天兵天将,天兵天将就变成了纸扎人;他看一眼飞禽走兽,飞禽走兽也变成了纸糊的。

他就这么看啊看啊,把天庭的亭台楼阁、蟠桃仙园都看成了纸糊的,眼看也要把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的瑶台看成纸糊的了。

王母娘娘于是想了个法子,给了朱小六的纸样兄弟一面镜子。这小娃子不懂其中的厉害,对着镜子照了一眼,霎时,这法术就反弹到他自己身上了,就由一个胖乎乎的男娃娃,变成了薄薄的一片纸,上面五官、肋骨还都清晰可见呢!

两个娃娃剩了一个,灵力减半,天兵天将这下子一涌而上,把两个娃娃擒拿住,罚下去投胎了。

朱小六和他的纸样兄弟于是被罚出天界,投胎到了朱老四这普通人家。朱小六下生的时候,手里还攥着这张人形的纸哪!这纸样兄弟就像个招魂幡,上面附了这个法术给他,所以朱小六才有这么一双巧手,也是看见什么好东西,就能把什么好东西变成纸样子扎出来。

也就是因为生下这对神仙,大损了阴德,他俩的娘才承受不住,早早没了的。

*

其实大家愿意说纸扎铺子一句好,主要还是因为朱老四是个厚道人,虽然纸扎生意不是什么大本钱买卖,可是待人都客客气气的,从来不偷工减料,也不会因为谁家出钱少就甩脸子、摔摔打打。钱多了咱们用洒金箔宣纸、徽州纸,钱少了咱们用当地产的粗纸。

只是就算纸张一般,纸面粗糙,这勾缝也挺刮、纸瓦也油黑瓦亮的。

就比方说,十几年前年老李秀才还没考上秀才,他老伴死的时候,正碰上李家拉饥荒(欠债),能掏出来的钱不多,但是老李童生自诩是个读书人,死要面子,非要扎三进三出的黑油瓦白粉墙大宅,宅门前还得放两个黑色的石狮子。

朱老四好心,纸钱都让老李童生赊的。粉墙黑油瓦的纸房子抹的油油亮亮,只是气派了外面,少不得就得在材料上裁减裁减,用的都是放过了年的细竹棍,比新的便宜些,只是容易断。能省下点钱来,再添一对美貌的纸人丫鬟,不至于在下面孤零零的,让老李给老伴的大事办得更风光点。

秀才寒酸了半辈子,别说丫鬟了,他老伴活着的时候,连口白面也没吃上。

不过便宜没好货,抠门遭报应,老李童生老伴下葬那天,刮大风,这风一大,细竹棍就顶不住风力,纸宅里的大梁断了几根。办白事的里长很有眼力见——都是用来烧的嘛,阎王爷爷又不知道。赶紧塞进炉膛里,烧成灰了事。

但是仿佛这场风光大葬让老李童生的祖坟真的冒了青烟,三年又三年,他就过了乡试。

*

这几年,考上秀才的老李秀才终于混上了个乡绅,攒下点家私,知道承了纸扎铺子家的情,一听说这次叫县太爷大满意的是老朱家的小朱,就要把侄女李秀娟说给朱小六当媳妇。

说也奇怪,自从朱老四攒了些钱,就想着给他儿子说门亲事。奈何说了四五门,这朱小六愣是没看上。

但这李秀娟一上门,朱小六就看对了眼——这李秀娟正当豆蔻年纪,不但长得秀气、水灵,还跟着老李秀才念了几年学塾,能识几个字,最重要的,是算的一手好账,会画画。要说这个有里有面的好大姑娘为啥耽误了这么多年还没嫁出去?等这李秀娟从炕上下了地儿,站起来,就露了馅儿,这姑娘腿有点跛。虽然她要面儿,浑身上下拾掇得整整齐齐的,站起来也竭力控制自己的肌肉,但还是能看出点来,她两条腿有点不一样长。

朱老四有点不大愿意,奈何朱小六坠入了爱河,非李秀娟不娶——再者说,也许嫁给纸扎铺子是李秀娟最好的上上之选。纸扎铺子虽然说出去名声不咋吉利,但总是有门手艺,旱涝保收;而朱小六也盘算过,学扎纸人的活儿,讲究的是个心灵手巧,李秀娟能写会画会算账,是个好内人,况且扎纸又不是重活,功夫在手上,腿不大要紧。

但朱老四有点不情愿,老李秀才亲授锦囊,教给侄女一个妙计。

起因是,这天朱老四晚上做梦,迷迷糊糊地觉得自己走进一座大林子中,密林苍竹掩映,他跌跌撞撞地走了几步,看见前面挑起两盏灯笼,走近一看,是一座粉墙黛瓦的气派大院,于是上前敲了门。

开门的是个年轻女子,面容姣好但脸色苍白,没有血色,仿佛在哪里见过。这女子很热情地将朱老四迎进大宅子。朱老四道了谢,赶忙问这女子是不是大宅子的主人。

这女子笑着掩面,道朱老四,她家的主人是个老妇人,能在这里过上富余日子,当年还多亏了朱老四,于是主人派她一个姐姐到人间报恩。

只是当年这宅子建得不大牢固,大梁断了几根,掉下来,砸断了她姐姐的一条腿。

朱老四做完这个梦,就和他隔壁豆腐铺子的老石说了。老石说,这梦觉得大有深意,应当去庙里算一算,朱老四就听了,去了。却不想,老石老婆正是接生婆王婆,这是老李秀才、王婆为了说成这门亲下了一个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