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即鹿 > 第十九章 酸士最负人 露布振民心

即鹿 第十九章 酸士最负人 露布振民心

作者:赵子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3-26 23:24:49 来源:转码展示1

说话这人,一口浓重的蜀地腔调,可不就是杨贺之么?

张韶讶然说道:“杨丞,这话从何而出?”

杨贺之瞪了赵染干一眼,转过头来,冲张韶行了一礼,说道:“督公有所不知,在那肤施城外,诱得肤施的氐秦守军出城以后,这赵染干却不按督公的军令行事,自作主张,他非但没有严遵军令,立即撤退,反而召聚部曲,试图进攻出城之氐秦守军!

“督公,他这腿是怎么摔断的?他对督公说是撤退途中,堕马而断,其实不然!是他在进攻的时候,堕马而断的!

“督公,好在他被他的亲兵抢回,这才乃诱得肤施守军到了咱们的设伏之地,要是他没有被抢回呢?如是他死在当场,那肤施守军难道还会再向北追赶么?督公伏兵之策,岂不落空是轻,势必会导致我军无法顺利夺占肤施,此之为重!是以下官进言:当斩赵染干,以肃军法!”

张韶还真是不知此事。

击败了肤施出城的守军后,张韶马不停蹄,继攻肤施,直到进城之后、设此宴庆功之前,他一直都在指挥战斗及安排战后的清尾事宜,忙得很,老实说,也的确根本没时间去知晓此事。

这会儿听了,他顾问赵染干,说道:“将军,杨丞所言,可是实情?”

赵染干十分惊奇,想道:“我在肤施城外做下的事,这杨贺之是怎么知道的?我帐下将校皆我铁弗各部之小率,俱我之心腹人,断然是不会向杨贺之告密的,那这杨……”想到这里,忽然想到一人,心道,“是了,他娘的,一定是这狗东西向杨贺之告的老子的密!”拿眼旁看,去寻参军杜琅。杜琅也在席上,此时畏畏缩缩,把身子藏在邻座之侧,躲避赵染干的目光。

赵染干猜得不错,这个“密”,正是杜琅偷偷报与杨贺之的。——杜琅之所以“背主告密”,原因很简单,便是因为他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跟着赵染干,是没有光明前途的,而且说实话,他也早已是受够了赵染干平时对他的粗俗无礼,是以他欲改换门庭,换个靠山。

张韶又问了一遍,说道:“将军?杨丞所言,是否实情?”

赵染干说道:“末将不知杨丞是从哪里听来的这鬼话!末将敢以人头做保,向督公保证,绝无此事!”

杨贺之怒道:“你睁眼说瞎话,当着督公面前,还敢谎言欺哄,说没有此事?”

赵染干乜视杜琅,话向杨贺之而说,说道:“敢问杨丞,是从谁人处听来的这些话?我从来都是谨守军令,是哪个混账东西,如此辱蔑於我!可把他叫出来,我愿与他当面对质!”

杨贺之扭脸,去找杜琅,却看到杜琅不知何时,伏於案上,竟是做出了一番大醉的模样。

杨贺之心知,这必是杜琅畏惧赵染干,因是不敢出来作证。

他心中想道:“这赵染干,一来自恃数有战功,二来自恃朔方是其铁弗故地,督公须得用他安抚境中诸胡,遂自我到朔方以今,当真是见他日渐骄恣!於今乃至到了居然敢不从军令的地步!……杜琅个胆小的,不敢出来作证,你赵染干以为我就无法於你了么?”

却是杨贺之对此早有后着,他於是对张韶说道:“督公,奋威问下官是从谁人处听来的这些话,他愿当面对质。下官斗胆,便请督公传令,召堂外的‘对质之人’进来。”

张韶问道:“堂外何人?”

杨贺之说道:“督公把他们召入,即可知也。”

张韶就下令,命把杨贺之所说的这“对质之人”放进来。

不多时,进来了三个人。堂中诸人一起看去,有的认出了是这三人是谁,有的不认识。然就算不认识的,从此三人的发式、衣装,也很快就判断出来了他们的身份,是此战的氐将俘虏。

赵染干见此三人入来,心头一跳,想道:“他娘的!唐儿狡诈!这杨贺之居然还有这一手?不用说了,这三个俘虏,定是当时亲眼看到我没有立即撤退,反而召部进战的了!”倒是光棍,不等那三人与他对质,忍着断腿之疼,滚落坐下,伏拜在地,说道,“督公,末将知罪!”

张韶方才讶然,此时哑然。

赵染干说道:“督公,末将所以在肤施城外,诱得守军出来之后,没有立即撤退,绝非胆敢违令,更不是因为贪功!末将这么做,是因为末将琢磨,如果末将不战即走的话,肤施守军没准儿会生疑心,这样一来,他们就有可能会不追。如此,督公与杨丞的设伏之策,恐怕就会落空。故此,末将遂佯装进兵。……督公,也正因了末将的佯进,这不才把之诱入埋伏么?”

杨贺之冷笑说道:“刚才说的,愿以人头担保,绝无此事?还敢花言巧语,假话狡辩?”向张韶说道,“赏罚不明,为将之大忌也。敢请督公严惩赵染干,以明军纪、军法!”

朔方与陇州之间,隔着大漠,要想把这块地方守住,有两点是必须要做到的。

首先一条,就是军纪严明。这很好理解,军纪如果不明,底下的将校、兵士都指挥不动,或者个个自行其是,那不等敌人来攻,只怕自己就先乱掉了。

军纪严明之外,其次一条,还得团结地方。若是郡中各县的胡酋、豪强不与张韶一心,一旦有事,不仅得不到他们的帮助,他们还背后反插一刀,那这朔方自然也是保不住。

从军纪严明这一点说,是应该严惩赵染干。

而从团结地方这一点来说,铁弗匈奴作为朔方县的地头蛇,又不好严惩赵染干。

张韶沉吟多时,心道:“老杨啊老杨,你这是抛了个难题给我啊!”

一人这时起身说道:“督公,以末将愚见,杨丞所言甚是,军纪自当严明,但正如杨丞所说,‘赏罚’、‘赏罚’,奋威将军的功劳也不可没。不管怎么说,奋威将军这回是成功地把肤施县中的守军给调出来了,这是大功!不瞒督公说,末将对奋威的这份大功,那可是眼红的很!”

说话之人乃是安崇。

他最后一句话明显是在开玩笑,是在缓和气氛。

张韶问他,说道:“安校尉,那以你看来,此事该当如何处置?”

安崇说道:“末将有个小小的愚见,斗胆进与督公,至於能不能用,当然还是得督公做主。”

“你说吧。”

安崇说道:“末将的愚见便是:等打下龟兹,督公向朝中奏捷之时,不妨在为奋威报上功劳之外,再如实地把奋威之过,也报与朝中。具体是赏、是罚,如何处置,便请由朝中斟酌。”

张韶问杨贺之,说道:“杨丞,安校尉此言,君以为何如?”

杨贺之亦知赵染干此人的价值,知道安定朔方,暂时来讲,还是需要他的,因他方才的那些话,看似严厉,其实究其根本,他也不是想要当场惩治赵染干,他主要为的是借机敲打赵染干。遂在听了安崇的这个建议,得张韶询问之后,杨贺之顺势下坡,说道:“悉从督公决断。”

张韶说道:“安校尉所言,吾以为然。杨丞若无异议,那就按安校尉的此言,暂断此事吧。”下到堂中,扶起赵染干,温声说道,“将军腿伤,就不要行此大礼了!”亲自把赵染干扶回到胡坐处坐下,示意侍吏,取自己的酒杯来,接住了,盼视堂中诸人,笑道,“君等请饮此杯!”

安崇等人纷纷举杯,大家齐饮。

一场风波,就此告一段落,暂得化解。——至於朝中对此事,接报后会是何种决断?包括杨贺之在内,众人实际上都心中有数,最多是口头上训诫赵染干几句,真格的惩罚料应不会有。

但杨贺之请求张韶严惩赵染干的这番举动,却也不是毫无作用。

这夜酒宴散后,赵染干回到营中,与左右小率说道:“听说蜀人性子执拗,这杨贺之还真是如此!以后你们都小心点,不要被他抓到错处!就连老子的脑袋,他都敢砍,况乎尔等!”想起了出卖自己的杜琅,问道,“杜琅那狗东西呢?”

一个小率答道:“酒宴散后,见他跟着杨丞去了。”

赵染干恨恨说道:“酸士最是负人!这狗东西吃我家的,用我家的,我家养他了十来年,到头来他却是把老子卖了!怎么,以为跟着杨贺之就能保他周全了么?老子早晚要手刃此狗!”

且不必多说。

第二天,张韶遣兵出城,北攻龟兹,未多费劲,即把此县拿下,又西北而进,打下白土县。至此,奢延水以北的上郡诸县,除掉西边的奢延县以外,余下的俱为张韶占据。

张韶一边布置各县,尤其肤施的城防,并遣兵扼守奢延水北岸,肤施周边的各个渡口,以备氐秦反攻,一边往奢延水南广散斥候,打探氐秦对此的反应,同时,遣人去谷阴,呈送捷报。

呈送接报的使者,张韶派了两拨。

一拨从朔方出发,过大漠而向谷阴;一拨从肤施出发,沿奢延水西行,向谷阴去。

从朔方出发的这路使者,路上比较安全,没有敌人,但所经之地多为漠区,道路不太好走;从肤施出发的这路使者,路上不太安全,到西边的黄河东岸以前,沿途皆是氐秦之地,但比之穿越大漠,虽需翻过一些山岭,可相对而言,道路却是好走一些。

朔方出发的使者,光明正大而行。肤施出发的使者,乔装间道而走。

张韶这么安排,是出於杨贺之的提议,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看看在占据肤施后,能不能打通一条与谷阴联系的新路,如果可以打通,那再以后,同谷阴之间的联系就会快捷许多了。

那从肤施出发的使者是个会说匈奴、氐等语的唐人,他改换发型、衣着,解开发髻,把头发编成粗辫,打扮成个氐人的模样。

却说此使,带了几个一样扮成氐人的随从,出了肤施,顺着奢延水,一路向西,行二百来里,到了奢延县外。奢延县中的蒲秦守军已知肤施失陷,然其城中兵马不多,因不敢出城往战,紧闭城门,固守而已。绕过奢延县,前行不远,是块大泽,名字便叫奢延泽。泽边水草旺盛,有许多的匈奴、杂胡及氐羌等等胡牧在这一带放牧。又绕泽而过,继续西行。从白於山的北麓穿过,行二三百里,到高平。高平已属陇东郡。陇山就在高平南部。再从高平向西,约行三四百里,前头河水滔滔,已到了黄河东岸。到了河东岸,回顾之前行程,差不多**百里之远。说来路程颇远,然所经过地区,多是地方人稀之处,因而倒是这一路之上,有惊无险。

渡过黄河,进到定西的东南八郡,亦即定西新设的河州地界,一来,道路好走得多的了,二来,已非敌国,而是己国之境,也就不需要遮遮藏藏的,这支小小的报捷队伍,行速顿时加快。不仅行速加快,且按张韶的命令,“露布而行”。露布也者,即是把捷报的内容写在旗子上,举之而驰,让所凡路过郡县的士、民都能看到,换言之,就是“广而告之”。这一下子,登时他们所过之处,无不引起当地官吏、士人、百姓们的轰动。“征虏莘公令下,武卫将军张韶攻占上郡”这则消息,不胫而走,短短的时间里,就传遍了河州,甚至远传到了秦州。

河州郎将府的府主张道崇,正在招待一位远道而回的客人,——便是出使建康归来,刚刚率领使团,行到河州郎将府所在之金城郡的高充,於闻得了这个捷报之后,他大喜不已,摩拳擦掌,对高充说道:“高君,唐使君在陇西进战天水,慕容瞻、秦广宗勉强唯守,今武卫复获上郡大捷,民心必然大振!於今暮秋矣,可以料见,明春参加武举的壮士,十之**,数量会超过今年,并我底下来进一步扩招府兵此务,也会大大地好做了!”

高充以为然。

两人俱是赞叹,佩服莘迩这些年的用兵如神,几战无不胜。

这些且也不需多言。

只说那报捷的使队渡过湟水,出了河州界,继续一路的招摇过市,行四百里,这日到了谷阴。

——从朔方出发的使者小队还没有到达谷阴,却是这一路使者小队领了先。

不过,朔方的使者小队虽然未达,这肤施使队却也不是头个到达谷阴的,在他们之前,就在他们入到谷阴的前一日,有一支比他们使队规模要大得多的使团刚好抵达谷阴。

这支使团,正就是奉蒲茂之令而来的蒲秦之使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