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祭魂 > 第7章 第七章

祭魂 第7章 第七章

作者:随我了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28 14:07:20 来源:文学城

沐恩礼毕后,石台上的修士正式宣布那教徒成为第七位引教人,并询问他的愿望。那新任引教人先是激动而虔诚地表示自己有幸成为引教人,日后定会虔心侍奉天神,为昭理教鞍前马后。而后见他一把掀起自己的衣袖,将自己的一双手臂完全暴露出来。

月光下,众人可见那双手臂上布满斑驳的疮痕,粉嫩的新肉上隐约可见细密的血丝,与黑褐色的疮痂交互交错,瞧着令人十分不快。

这人竟是得了什么怪病,浑身上下不停地有脓疮长出,直至破裂,流出浓稠的黄色脓液,血肉随之绽开,让人疼痛难耐,生不如死。不过奇怪的是那人常年露在衣物外面的双手,脖颈以及头颅却教人完全看不出有病症。

石台上的修士见此怪状毫不惊诧,平静地说:“你既已受沐恩礼,天神便知你诚心,传神力于我,解救你于苦痛。”

随后见那修士凭空变出一个掌心大的玉瓶,交代那引教人饮下瓶中之物。引教人连忙照做,药效立竿见影。他能感觉到在药水起效的时候,自己全身好似有清凉的流水淌过,带走了一切的痛苦。同时在外人看来,他手臂上的疮痕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很快双臂便恢复如常。

那引教人见此近乎神迹的愈合速度,千恩万谢。围观的其他引教人则带领在场所有的新教徒,开始郑重地进行跪拜仪式,以此作为今日沐恩礼的结束。

跪拜礼过后,那修士与其两位帮手又是端着一副高人的模样,轻飘飘地离去了。剩余众人,各自怀揣着或震撼或激动的心情四散而去。

吴老伯依旧来领着祁宁一同回去。林致桓和封明竹则如来时一样,默默地跟在两人身后。

回去的路上,祁宁又谨慎地打探了一番,得知那修士被教众称为掌教人,负责传递天神旨意,代天神赐福于教众。那两个帮手则被称作副教,辅佐掌教人行事。倘若祁宁想要治好他二弟的病,就要像今日那人一样,受沐恩礼。而想受此礼,祁宁能做的只有在掌教人通知下一次沐恩礼前,为昭理教招揽到数量胜过所有其他普通教众的新教徒。

除此之外,祁宁还探得一个重要消息,那便是半月后的礼祭日。

礼祭日作为昭理教中最为重要的日子,到时会有全部引教人在场,一起进行沐恩礼。能参加礼祭日的普通教众,只有经引教人们认可的于昭理教最有贡献的二十人。祁宁若想参加,想来是极难的。

“今夜所见,令我想起了一种术法。”回到住处后,祁宁第一个开了口。

“也令我想起了一种术法。”林致桓立刻接上他的话。

只有封明竹依旧摸不着头脑,见这两人这般有默契地打着哑谜,忍不住催促起他们:“师兄,祁前辈,你们怎么都能想到什么,而我却脑中一片混沌,快和我说说,你们到底想到了什么。”

“祭魂术。”祁宁和林致桓异口同声地说出了这三个字。

听到对方回答的一瞬,两人的目光也恰好交汇,惊讶中又带着一些了然。林致桓很快转开了脸,开始对双目放空的封明竹解释何为祭魂术。封明竹此刻可谓是一惑未解,又添新问,已经几乎放弃思考了。

原来祭魂术出自一本奇书,名为《密通阴阳混沌**》。此书来历已不可考,只是有传闻称此书由多人所作,后人将其归纳成册。书中所载可谓五花八门,其中符咒,丹药,术法皆有涉足。不过此书虽然看起来像是本不限内容的杂书,但其中有个隐藏的联系,那便是这些内容都与魂魄息息相关。或是符咒可以施于人魂魄之上,或是丹药可损人魂魄,既有利人之物,也有损人之物,看起来非正非邪。

因此,虽然诸多修仙门派中都有收藏此书,但大多列为**,可又不会太过严苛地限制门派弟子阅览。有些门派干脆将其中有利的内容单独提取成册,剩余那些损人或难辨正邪的内容就一起封禁了事。有些比较有用的符咒丹药,在外流传甚广,久而久之,倒令人忘了其真正的出处。

书中所记载的术法,比较诡异的是,大多看起来令人觉得太过损己而不大有利于人。比如祭魂术,由施术之人以血为引画下献祭的图纹,唤施术对象名讳,许下愿望。

如果能知道对方的生辰八字或有其随身之物燃成灰混入血中,则有助于将施术对象精确指向那人。若两者为血亲,就更易成事了。

其次,施术对象须得是已死之人未入轮回的魂魄,且其生前心意与施术之人相通。而心意相通这一要求十分玄妙,没人能说得准确,只能大致理解为两人的执念有共通之处。

若是得施术对象回应,祭魂术成,那人魂魄便可入施术人肉身,操控其身体达成施术人所求之事。事成之前,施术人受施术对象生前的执念和记忆影响,难以维持神志清明。而施术对象则因本人已逝,已无法保有其生前的状态,只记得要去达成施术人的愿望。故而术成之后的人,在外人看来,极易状若癫狂,或痴傻呆滞,成了只会执行命令的傀儡。

献祭对象若生前是个修士,便可以施术人的魂魄作为力量的源泉,恢复生前修为,恢复程度取决于施术人献祭的魂魄之力的多少。据传闻,世间万物的魂魄乃是灵气于冥冥之中自然积聚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与修士的灵力本是同源,故而祭魂术才能有此成效。

因施术人大多抱着决绝之心才会施展此术,且术成后神志不清,往往会毫无保留地献出全部魂魄,拼死实现心中所求。祭魂术失效的前提是施术人的心愿达成,或是魂魄已完全献祭转化为灵力,再无多余的力量维持术法。若是后者,施术人从此魂魄尽散再不入轮回。即使是前者,也会因为献祭而对魂魄造成损伤,就算有幸得以继续轮回,也很可能投成死胎或是有各种先天不足,可见施术代价极高。

施术之人不仅限于修士,即使是毫无修为的人,只要本人出于强烈意愿,按照步骤来,也完全可以成功施展此术。因此,有关祭魂术的记载,少有流传于世间,以免有人,尤其是对术法了解甚少的非修真界人士受不怀好意之人蒙蔽,在不知其后果严重的情况下轻易施术。

封明竹听完祭魂术的介绍,陷入沉默,不知应说些什么。恍惚了一阵后,他突然反应过来:“师傅的藏书中我记得并没有此奇书,师兄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你忘了我爹娘也是修士?我家书楼中恰好有此书,而我又闲来无事恰好看过罢了。”林致桓答。

“也对,听说两位长辈在继承家业行商前喜欢四处游历,搜罗各种新奇之物,能得此书倒是不奇怪了。”封明竹自顾自地接了下去。

眼见着话题有些跑偏,祁宁却不急于纠正,只是在一旁静静听着他们师兄弟的对话,似乎还很有兴趣的样子。

“如此说来,吴老伯他们劝说其他完全不知实情的人加入那居心不良的昭理教,岂不是在害人?我实在不明白吴老伯那样好的人为何会如此心甘情愿,明明那些仪式看起来就处处不对劲。”封明竹忍不住拧起了眉头。

林致桓看着封明竹这副纠结不已的模样,温声开口问他:“明竹,你还记得你是因何拜于师傅门下的吗?”

“自然是记得的,因为师傅给的一个大鸡腿嘛。”封明竹不假思索地回道。

祁宁听到这出乎意料的回答,有些忍俊不禁。

封明竹接着开始回忆起自己的经历。

在他年纪尚小的时候,家中本是寻常农户,后遭逢大变,遇上旱灾,不得不举家随大流开始逃难。因家中只有这一子,逃难路上他的爹娘宁可自己忍着饥渴,也想要尽力保全他。半途中,他的爹娘便相继逝去,只剩他孤身一人,举目无亲。若非遇上恰巧路过此地的师傅,想必他也很快会随他爹娘而去。

在见到师傅时,他已经饥渴至极。他们的师傅便不知从哪变出了个水壶,先让他喝些水缓缓。然后又变戏法似的弄出了个药瓶和一只肥美的蒸鸡,给他服下丹药,确认他的身体状况在快速好转后,才扯下一只鸡腿,吩咐他慢些吃。封明竹因此得救,师傅又想到自己那三个徒儿一个赛一个的省心,想必再收一个丢给他们一起看顾也没什么大碍,这便用另一只鸡腿收买了封明竹。原本封明竹的爹娘都唤他明儿,师傅便保留了他的姓氏和这个明字,再添了一个竹字,愿他此生为人如松如竹,坚毅而正直。

后来封明竹才知道这个救了自己性命的人居然是个修士,那只蒸鸡本是师傅特地要带给自己的徒儿们尝尝的。自此,封明竹有了一个师傅,以及同门的两个师兄和一个师姐。而他差不多是被师兄师姐们带大的,因此同门间的情谊格外深厚。

“在当时的你看来,师傅是什么样的人?”林致桓问。

“恩人,好人……值得信任的人。”封明竹略微思索后答。

“好,那么你觉得在吴老伯看来,在绝望之中救了他孙女吴玥性命的昭理教又算什么?”林致桓接着问他。

封明竹这便明白了林致桓此番问话的意图,可还是忍不住犹疑着说:“可师傅与昭理教不同,从未做过此等害人之事。”

林致桓依旧是一副温和的模样,对自己仍在纠结的师弟说:“可在吴老伯看来,昭理教只是行事不同寻常,却未曾有过恶行。那日沐恩礼你也瞧见了,昭理教还治好了一个教徒的病,甚至算得上在行善。”

听闻此番话,封明竹开始有些羞愧地低了下声:“是我思虑不周,忘了吴老伯身在其间,所见所感与我们这些旁观之人并不相同。”

停顿了下后,他又问:“师兄你说,吴老伯会知道张大哥他们失踪之事吗?”

“至少现在,我相信他并不知情。”林致桓说。

“嗯,那我也愿意相信吴老伯。既然他是被人蒙蔽误入歧途,我们可得帮他看清前路并非正途才是。”

至此,封明竹才重新振奋起了精神。

在旁的祁宁一直默默无声地看着林致桓他们,直到封明竹想明白了这些事情,他低垂了些眼,掩住了眼中的欣慰,嘴角却不自觉地弯起,显露了他此刻还不错的心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