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混在五零年代 > 第17章 去部队

混在五零年代 第17章 去部队

作者:逍遥冰冰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0-03-18 19:26:08 来源:文学城

散伙的当天晚上,许晓东给告诉大牛二牛说等几天再送柴,然后给了大牛二牛四个烤红薯,数个咸鸡蛋。自己要出去一趟,反正厨房的柴够烧一个月的。

张梅也腌了100多个咸鸡蛋,不过吃一段时间,许晓东就偷偷的忘里面续几个。

这次去部队,徐晓梅给许晓华准备的打包小包的,还带了4条腌鱼,30个咸鸡蛋。然后告诉叶林说去部队了,给丁浩说一声。

许晓东就匆匆的出发了,在路过包子店的时候,买了30个包子,部队别说包子了,白面面头一星期供应一顿。

许晓东走到路口正好看到军区的车回去,拜了拜手,正好开车的既认识许晓东。

“你是许团长的小儿子吧,这是去看你吧。”司机看着许晓东说。

“恩,我过去看看我哥。”许晓东说道。

许晓东上车后把框从背上放下来。这会还早,没有人跟着回来,车上至于一个司机,还有一个押车的。

车很快到了部队,许晓东一个人给了一个包子。

司机小张拒绝,但是没有忍住包子的香味,毕竟许晓东买的饿时候刚出过了,这会虽然凉了,但是还没有凉透,好久没有吃肉的小张没有忍住。

看着许晓东很诚意的给,就接住了。

回到部队家里也没有人,然后大门只插上,院子的所有门都是锁了的,部队,小偷没有,不过还是怕万一那个熊孩子就进来了。毕竟从军的人呢原来越多了,很多孩子,从农村回来,一个女人在乡下不好过,有的孩子的教育,没有做好,反正在乡下随便翻吃的已经习惯。

万一进来了,把吃的霍霍了,怎办。所以出去只好把门锁了。许晓东找到藏钥匙的地方,然后打开门,看了觉得快中午。就把咸鱼煮了,然后又加了一颗白菜,然后把包子热上。觉得不够,又挣了一大盆鸡蛋羹,放了10个鸡蛋。然后把扔进空间五个鸡蛋壳。

许爱国回到家,看到自己有人在做饭,以为大儿子回来了那,进去一看,小儿子在家,做饭。

“爹,你去把赵政委叫上,过来吃个饭,说说我学医的事情,我都上学一个月,二年级,期末考试第一名。你看?”许晓东掏出自己期末考试的成绩单说道。

真厉害,两个语文和算术都100。然后高兴的把许晓东的头扒拉来扒拉去,一般扒拉一边嘟囔:\"你在这脑袋怎么长的,怎么长么聪明,难道我老许家出现了文曲星,以后出个大学生。\"

\"爹,快去找,赵政委,一会马上开始吃饭。\"许晓东说道。

“你哥也在赵政委家学习那,赵政委媳妇教他文化课,本来叫你的,不过听说你上学了,就没有叫你。”许爱国说道。

“啊,我拿了很多东西,要不你给赵政委家送点。”许晓东说道。

毕竟自己哥跟着人家学习,怎么也送点拜师礼吧。

许晓东从自己框里面挑剔捡捡,拿了两条咸鱼,10个咸蛋,有打包了一份萝卜干。然后又装了5个热包子。

“恩,我拿着走了,马上回来。”许爱国说着快速向赵政委家走去。

许晓东趁家里没有人,怕包子不够吃的,从空间里面拿出了10个大馒头,拿出了一瓶酱黄瓜,把标签给撕了,瓶子做旧。

很快许爱国,赵政委,还有许晓华回来了。

兄弟两个1个月没有见,很是亲切。

见人来了,许晓华拿着一个大盆把锅里的菜都盛出来。

部队一个月不见肉味,离海边近,及时有咸鱼还留着过年吃那,平时也不吃找。

何况海域一盆蒸鸡蛋,就是赵政委自己也很多年没有吃过蒸鸡蛋了,这玩意金贵的很,都是给婴儿吃的,今天居然也能吃到。

“你这是不过了,败家孩子,吃包子还整那么多菜。”赵政委说道。

“啊,我不是怕包子不够吃的,拿菜灌灌封吗?”许晓东说道。

“来吃饭,一次吃个爽。”许爱国说道。

没办法,这话别人能说,请别人吃饭,就不能当着客人的面骂饭准备的奢侈吧。

“这包子,真好吃,比咱们食堂饱的包子好处多了。”赵政委说道。

“恩,包子离我家很近,祖传的包子店,每天都排队。”许晓东说。

“看了你过的不错,这段时间白了也胖了,还长高了点。”赵政委说道。

“恩,最近没有出门,天天在家呆着,我准备过完年上三年级,我邻居的孩子12岁上三年,天天一起玩,我都不好意思让他喊哥,不比他高一级,怎么也得平级吧。”许晓东说道。

“好,你这孩子有志气,你等着,我先给你一本汤头歌,还有一本医学入门,汤头歌一定要会背会。医学入门也要会背,然后不动的你来找我,这个基础我教你没有问题,等你学过差不多了,我带你去见我爹。人家都学西医,你就你跟别人不一样,学中医,连我哥都该学西医了。”赵政委说道

“我喜欢学中医,等学完中医在学西医,反正我只是给人治病的,那种方便用那种。”许晓东说。

“这本汤头歌是白话文,严苍山编写的,一共正房246首,附房(或加或减方),共196首,一共442首,等你背会了,我给讲解。”赵政委说道。

“谢谢,赵叔叔。”许晓东笑着说。

一顿饭大家吃的都很尽心,不但把包子吃饭了,还吃了三个馒头。

吃完饭,赵政委带着许晓华兄弟去自己家。赵政委的孩子也大了,因为都要上学,所以在爷爷奶奶家。赵政委媳妇叫李秀丽是军区医院的医生。

李秀丽是那种一看就知道年轻时,是个罕见的内人,因为年纪的增长,现在看起来虽不复当年,但是举止优雅得体。

看起来一点也不想医生,像个作家。

李秀丽看到许晓华兄弟过来,高兴的拉着许晓东手说:“这是东东吧,一看就很机灵。长的也好,浓眉大眼的。没事多跟你哥哥来我家玩,我家你那几个哥哥,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天天不着家瞎折腾,放假了也不来军区看我,到处跑。”

“阿姨好,你长的真好。”许晓东笑着说道。

“瞎说,都好老了。”李秀丽说道。但是眼里的笑意是瞒不住人,果然无论什么年代,什么年龄的女人都非常在意自己的相貌。

“看看,这本书,要背会,先读一边,不认识的字,问你李阿姨。我要去上班。”赵政委说道。

“好呀,你走吧,放心吧,我会在家好好学习。”许晓东说道。

汤头歌的书,并不够但是每个字都很重要,都是千人总结的精华。

因为是繁体字,所以里面确实很多字,不认识,有不认识的字,许晓东就请教许晓华,如果许晓华也不会的话,就在问李阿姨。这样许晓华也跟着多认识几个字。由于自己才小学二年级,所以应该不会认识很多,许晓东把字应该不认识的都问了一遍,所以学习进度并不快,

不过一下午的时间背会了补气中的三首。这进度已经算快的了,因为这个年代也没有拼音标注法。

根据许晓东二年级的水平,三首烫头歌里面的字,许晓东应该有一大半不认识,毕竟基本上都不是什么常用的字。

能背会三首,加上新认识那么多字,对一个孩子来说已经逆天了。

所以许晓东控制着每首背会的时间,及时会了,也多度几遍,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许晓东效仿清朝康熙朝的读书规矩,每一首歌都读一半边,及时会背了,也读,想乘法口一样,深深的记载脑海里,用的时候不用思考张口就来。

这样许晓东学习的速度虽然快,但是整整做了一下午都在读书,能背会三首,虽然特别聪明,但是也不算逆天。

在这个时代不需要太逆天,要一部一个脚印的学习。

因为有精神力,学习记忆力好,能记住,但并不代表,用的时候能随时反应过来。

及时会背了也要在仔细读,认真读,刻在心里。

在李秀丽准备做晚饭的时候,许晓东已经把三首诗背会了。所以就和里休息告别。

不过李秀丽才不让走,让二人留在家里吃饭。

许晓华拒绝不过,就留下来了。

“啊,多不好意思,我在你家呆了一下午,晚上还要蹭饭吃。”许晓东说。

“哪有什么不好意思,你下次在过来给我带点萝卜干吧,你家的萝卜干特别好吃。可是我也不会做这些。”李秀丽不好意思的说。

“好,我家今天做了很多萝卜干,你吃完让我哥去拿。反正家里就我和我娘,也吃不了多少。”许晓东说。

“阿姨,你有什么事情,让我哥帮忙,我去学习一下,头都大了,你出去吹吹风”许晓东说。

“我这里不用帮忙,你们都学习了一下午也没有休息,都出去玩。”李秀丽说。

“不用,我帮你洗菜,换换脑子,让东东出去玩吧。”许晓华赶忙说道。

“不用,菜都洗完了,做的很方便,就炒两个菜,主食一会去食堂买”李秀丽说道。

“那我去食堂吧,去买窝头。”许晓华说道。

“那行,给你钱,你去吧。”李秀丽说道。

“不用,我有钱,我之前打鱼,挣了点钱,在部队平时也花不着。”许晓华说道。

“那不行,我们家请客怎么能让孩子掏钱,让人听了笑话。”李秀丽是怎么也不同意让许晓华掏钱,最后许晓华无奈的接了钱,和许晓东一起出去。

“哥,我带了爆米花,我昨天自己做的,巧克力味的,我今天给你带了很多忘了,我去拿点给李阿姨。”许晓东说。

“巧克力好吃吗?一点都不好吃,有点苦,前几天李阿姨给我了一个,我吃着一点都不好吃,还没有糖好吃那。”许晓华说。

“也放了糖,放心吧,一点都不苦,特别好吃。如果巧克力是你没有吃习惯,吃习惯了就好。”许晓东说。

果然巧克力味的爆米花收到了,热烈的欢迎,李秀丽和赵政委都喜欢吃。问了做法后,说以后也要试着做。

“恩,冬天太冷,没有出去,我和邻居没孩子都汇集到我家,然后每个人捡一筐树枝,这样,人一多,烤火的话就够烤一天的,我还准备一个吊锅,在上面烧水。小伙伴从家里呆了各种各样吃的,我们换着花样吃,有的好吃,有的不好吃,反正好吃不好的,做出来,基本上一人一口就没有了。

所以总结除了很多好吃的方子,不过有的记住,有的忘了怎么做的,这个巧克力爆米花也是不小心做出来的。

烧的热水用不了的还能洗衣服,反正我邻居带了几个女孩去我家洗衣服,反正我家有热水,他们就轮流在我家洗衣服。

这样我和我妈的衣服也不用自己洗了。”许晓东介绍了一下自己最近的活动。

“快不得你都吃胖了。”许晓华捏了捏许晓东的脸说。

“这是个聪明的做法,部队的孩子怎么没有这个的,天天冻嘚嘚瑟瑟的,果然团结就是力量是没错的。”李秀丽总结的说道。

“我在这里天天挨冻,挨累的,你就在家这么逍遥自在,估计都快把我忘了吧。”许晓华看到自己不再,自己的弟弟混的风生水起的。

“我这不来了么,我爆米花一做完我就想到了你,今天就立马来了,怕你应该不够,还给你带了很多鸡蛋,我还给你买了那么多包子,其实都是给你买的,爸爸和赵叔叔都属于蹭吃的。”许晓东求生欲特别强的说。

“算你有良心。”许晓华说道。

蹭吃的许爱国……

蹭吃的赵政委……

“你看这两个感情真好,也不打架,小华爱护东东,东东对哥哥也好,兄弟就应该这样。”李秀丽说道。

“你拿那么多鸡蛋干嘛,我们这里也可以买到,你傻啊,大老远的背回来。”许晓华说。

“我哪里50个鸡蛋,我前段时间去集市上买的,估计那家养鸡的鸡蛋特别多,我就买了600个,5块钱,咱娘盐100多个,现在不咸我给你带了30个,等腌好了我再给你。今天出门的时候,咱娘又续进去一些。”许晓东说道。

“许团长,你家儿子真行,不想我家的孩子都是油瓶倒了都不知道扶起来的主。只要有吃的,傻事都不操心,从来不问食物的来源。”李秀丽说道。

“张妹子遇到你虽然很倒霉,但是有这两个儿子,也算有福气的了。”李秀丽说道。

许爱国尴尬……

赵政委:这媳妇怎么这么耿直啊

许晓东对着李秀丽伸出大拇指。

李秀丽朝许晓东使了个眼色,仿佛在说,看我在为你报仇了。

许晓华也面带微笑。

好在饭也吃饭了,许爱国连忙带着两个儿子落荒而逃。

“你今天怎么那么耿直,多不好。”赵政委说道。

“你还是政委那,当时怎么不劝劝许爱国,那个倪静不是个好的,以后结婚了,许晓华还好去当兵,许晓东怎么办。这先有后娘,在由后爹,虽然他娘能养他,可是他娘一个月才多少钱,许爱国多少钱,就许爱国两个孩子,本来许晓东能过的跟小少爷一样,说不住以后变成小白菜。我想象就心疼。”李秀丽说道。

“吆,才一下午,就感情这么深了,这么维护那小东西,爱屋及乌的也维护张梅。”赵政委说道。

“恩,你不知道,他才上二年级,也就是多,课本上才有多少字,你那个汤头歌,他几乎都不认识,但是一下午没有动,背会了三首,连着那三首的字也认识了,并且还会默写。你看咱家那个孩子,他那大年能做的主。”许秀丽说道。

“我当时被家属院的个别农村来的家属整怕了,真的胡搅蛮缠不讲理,还爱占便宜,养的孩子小偷小摸。我也怕许爱国的媳妇也那样,如果那样的话,许爱国作为团长,天天操心家事,哪有心思工作。”赵政委说道。

“我本来也听喜欢许晓华的,但是今天东东来了,我也喜欢,这孩子,心细,孝顺,聪明,做事有毅力,有主见。”李秀丽说。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反正都已经离婚了。我猜以那小东西的脾气,就算现在许爱国要复婚,许晓东都不同意。”赵政委说道。

“为什么,不是孩子都希望爹娘在一起吗?”李秀丽问道。

赵政委就把许爱国回到家的所作所为,然后许晓东的所作所为,提的条件,做的事情,都说了一半。

李秀丽吃惊的看着赵政委说:“按照许晓东这个脾气,更是当官,当官的话,估计比学医更有前途,当然了以他的聪明,学医也很有前途。许爱国会后悔的,及时现在不后悔,老了也会后悔的。就倪静那女人教不出什么好孩子,就算他生的孩子是个好的,等他长大了,许晓华兄弟都已经成才了。”

“恩,所以较好许晓东,许晓华没有坏处,许晓华也很聪明,好学,你看才15岁,名知道自己当兵了,还学习文化,部队的孩子要不爱学习的不喜欢当兵,当兵的就是为了摆脱学习,只有许晓华目光长远知道,以后的兵,有知识有技术才能在军中立足,他不是要在部队混,他有计划的进部队,目前明确,站在许爱国的肩膀上前行,超过许爱国,为自己的母亲和弟弟保驾护航。”

李秀丽听到这些,心疼了苦了,两个孩子,正式没心没肺的过日子的年龄,需要筹划那么多。李秀丽决定以后多帮这两个孩子。

“可惜,明天我就要上班了,不能继续教他们两个了。”李秀丽说道。

“可惜这么好学的孩子,可惜我认识的人都忙。”赵政委说着。

这边,许爱国父子三人到家后,许晓东最近在滋润管了,忽然在这么冷的地方睡觉,有点不适应,决定明天就走。

带来的东西,真是便宜了许爱国。

“爹,我明天就走了,明天李阿姨就上班了,正好我隔壁的邻居是老师,现在放假,我有不认识的字就找老师去。哥,不是也学习吗跟我一起走吧,”许晓东说。

“那行吧,你们回去要好好学习,小华别忘了跑步,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要怕吃苦。”许爱国说道。

许晓华听了弟弟的话,想着温暖的家,想着一个多月没有见娘了,也想回去,恨不得现在就回去。说:“反正功夫的套路会了,接下来多练练。”

“来,许晓东这次期末考试,第一名双百,所以奖励20元,然后你们在一人10块的零花钱,买些纸笔和书。”许爱国说到。

许爱国想着自己的一个月补助加津贴,一共120元,一下子就去掉50块钱,幸好就两个儿子,如果四五个儿子,一个月的工资都不够给儿子的零花钱。

想到四五儿子,伸手要奖励的场面,许爱国吓得甩了甩头。不过自己虽然孩子少,但是个个是精品,别人四五儿子加起来还没有自己一个儿子有本事。

许爱国想着倪静的事情,哎也不能这样拖着,那天把自己办了吧,反正自己的离婚了。

虽然儿子们不高兴,但是自己已经答应了娶倪静就不能反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