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回到战国当赵括 > 第186章 赵括要占领舆论高地

回到战国当赵括 第186章 赵括要占领舆论高地

作者:石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6-07 14:17:05 来源:转码展示1

一个多月后。maixi9

夏日的白天,恼人的蝉鸣声不停响起,从四面八方向赵氏庄园之中的每一个人耳膜侵袭。

赵括悠闲的坐在让人特意打造出来的躺椅之中,不远处是赵谦和田婉欢快的笑声,再远一点的地方,侍妾秋儿抱着一个小襁褓,一脸宠溺的喂奶。

一阵微风吹过,让弥漫在空气之中的暑气散去不少,赵括拿起就在身边的冰镇酸梅汤,一口清凉到底,不由长出一口气:“舒服啊。”

夏天怎么会有冰镇酸梅汤?

冰镇饮品的好处可是早在几千年甚至更早之前就被地球人发现了,贵族们作为世界上最喜欢追求享受的阶层,能够弄出专门用来储藏冰块的冰窖其实一点都不意外。

就在前几天,赵国王宫之中还特地赐下一批冰块给文武百官们,算是夏日福利呢。

赵括静静的品味着这一幕,终于深切的理解为什么常有人说“老婆孩子热炕头”就是男人人生的终极需求了。

被人依靠,被人温柔以待,被人视作是顶天立地的擎天柱,能够凭借着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最亲爱的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这难道不是一个男人能做到的极致吗?

不过,赵括觉得单单是这样其实还不够。

本侯是谁?

穿越者,独一无二的那个人。

我的孩子,我的血脉也应该成为这个世界上最独特,最尊贵的那群人。

统一天下是赵括的愿望,统治整个天下是赵括将来交给自己孩子们的最大荣耀和责任!一阵脚步声响起,李斯快步出现,先是朝着田婉、秋儿、赵谦等人行礼,然后来到赵括的面前:“君候,臣的老师已经到了。”

赵括睁开眼睛,坐了起来,笑道:“请荀大夫过来吧。”

李斯快步而去。

田婉看了赵括一眼,柔声道:“既然夫君有事,那妾身就先告退了。”

赵括站起来,将田婉搂在怀中亲了一口,笑道:“去吧。”

虽然早就已经习惯赵括的出格行为,但田婉还是被这样的动作给闹得羞红了脸,低声娇嗔:“孩子们都在看着呢!”

赵括哈哈大笑。

片刻之后,李斯带着他的老师荀况出现在了赵括面前。

正所谓大家交情好不好,全看笑声响不响。

既然是有“孔孟之后儒家第一人”之称的荀况荀子亲至,赵括自然是早早就站了起来,笑声更是远远的传了出去。

“大夫光临,本侯礼数不周未能亲迎,恕罪,恕罪啊!”

几个月不见,或许是因为安定下来的原因,荀况此刻显得比之前更加的儒雅从容,闻言不由笑道:“君候说的哪里话?

荀某不过是大夫,怎能劳烦君候亲迎,那才是失了礼数呢。”

从荀况的角度来说,他其实并不是很在意赵括的军功,毕竟荀况现在也是华夏界顶尖的大能人物,从名声上来说其实一点都不比赵括差。

荀况之所以和赵括如此客气相对,最重要的乃是因为赵括对荀况不余遗力的支持。

就比如说赵括即将和荀况商量的这件事情。

赵括笑着对荀况说道:“昨日在廷议之中,本侯向太后提出于邯郸之中建立一座类似于齐国稷下学宫的新学宫,以在大赵之中更好的吸引诸侯国的人才。”

荀况深吸一口气,有些紧张的问道:“太后可曾答应?”

饶是荀况已经一把年纪,但此刻他依旧显得颇为紧张。

俗话说的好,是男人,那就必定要面子。

荀况当年可是被儒家逼到不得不辞去稷下学宫大祭酒之位并离开齐国的地步,要说他心中一点意见都没有,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一直以来荀况都想要建立一座比稷下学宫更大、更有名、更出色的学宫,向稷下学宫之中那些占据了主流的死板儒者们证明——我荀况的道路和思想才是对的!为了这个目标,荀况先去了楚国,然而楚国令尹春申君虽然也给了荀况一个兰陵令的职位,但却在楚国之中建立学宫这件事情上避而不谈。

于是荀况又回到了赵国,希望能够在祖国实现这个梦想。

但在和赵王的一番谈话之后,冷酷的现实再度击碎荀况的梦想。

赵王一心只想和秦国争霸,哪里顾得上什么学宫之事?

就在荀况几乎要绝望的时候,赵括出现了。

在赵括的支持下,整个局面终于峰回路转,到了今天这一步!看着满脸期待的荀况,赵括微微一笑,正色道:“荀大夫放心吧,太后已经答应了建立学宫之事,并且让本侯全权负责此事!”

荀况身体剧震,随后整个人长出一口气,彻底的放松了下来。

荀况站了起来,恭恭敬敬的朝着赵括长揖及地:“荀况,多谢君候大恩!”

李斯不敢怠慢,同样站起来一起行礼。

赵括端坐不动,坦然受了荀况这一礼。

虽然对面是名满天下、载入史册的儒家第三圣荀子,但这一礼,赵括认为自己确实当得起!赵括为什么要搞一个赵国的学宫?

这要从两方面说起。

首先,赵括希望能够把战国时代这种百家争鸣的盛况给保持下去。

原先百家争鸣的盛景是在齐国的稷下学宫之中,但齐国在被乐毅险些灭国之中元气大伤,稷下学宫同样也随之一蹶不振,虽然还是华夏思想界的领头羊但已经不复昔日盛景了。

赵括觉得这很可惜。

众多周知,思想的碰撞往往能够擦出更加闪耀的火花,而这些火花很多时候就是引领社会产生进步的最佳催化剂。

一旦思想界被压抑,被打压,那就像中国自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那样,两千年都只能在儒家的圈子里打转,根本无法跳出这个框架取得进步。

历史已经证明了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作为穿越者,赵括觉得自己有这个责任为华夏族来修复这个错误,不让后代子孙因为这个错误而落后,而挨打。

其次,修建学宫其实也有助于赵括本身夺权以及一统目标。

众所周知,舆论是一种很重要、看不见摸不着但却能够杀人于无形的东西。

当整个世界的舆论都在说一个人是坏人,那么不管这个人做了多少好事,他也一定也被所有人视作十恶不赦的坏人。

反过来若是舆论无脑吹捧一个人是好人,那么这个人再怎么做十恶不赦的事情,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人还是觉得他是好人。

在这个没有网络,信息交流十分不通畅的时代,舆论的重要性就更加强大。

如果有一天整个华夏的舆论都觉得赵括才是天命之主,才是最应该统治这个世界的人,那么赵括就必然能够坐到王位之上,并得到天下人的拥护和爱戴。

这就是舆论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舆论现在掌控在谁手中呢?

答案很简单,并不是各国王室,而是掌控在思想界士人们的手中。

换句话说,就是掌控在荀况这样的思想界大能,掌控在稷下学宫这样的思想界至高学府手中。

一旦赵括能够在赵国建立起一座比稷下学宫更强大的思想界至高学府,同时又因为此事和荀况结成了紧密盟友,那将来这个由荀况和赵国学宫主导的舆论对赵括的态度还需要多说吗?

赵括当然知道为什么太后会同意自己主持学宫之事,为什么韩徐为、蔺相如乃至平原君都不反对,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他们觉得赵括就应该像现在这样操心学宫这种“乱七八糟”的事情,离军队越远越好。

你们以为这样就是对本侯的削弱?

很可惜,你们只想到了第二层,而本侯早就已经到了第五层!赵括愉快的笑了起来,站起来亲切的扶住了荀况,正色道:“荀大夫不必激动,我们坐下来细谈,细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