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第二十二章 卸甲镇整编

回到清朝做盐商 第二十二章 卸甲镇整编

作者:独孤赏月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11-18 14:49:22 来源:转码展示1

战后的布置,比董书恒想象的要忙得多,相对而言,之前的战事倒是显得颇为轻松。

曾公受委派去江北大营琦善那里报捷,临行的时候带走了二十万两白银,这些银子只是敲门砖。后面肯定还要继续投资,只要能换会想要的利益,这些钱花出去都是值得的。

何老爷在负责募集股份的事情,各家的份额怎么分配还得扯皮。但无论如何,董书恒都会占有51%的干股,这算是保护费,也是大家的共识。董书恒也很识相,没有白拿,一下子注资50万两白银,主要是因为自己最近发了几笔小财,嘚瑟起来了。最后大家筹集的资金会成立一家完全仿照西方银行模式的银行以及一家实业公司。

水师按照命令在乔家尖设立高邮湖基地,以后这里将会建成一个永久性水寨,以拱卫扬州段的水道。同时,董书恒命令水师清理高邮湖零散水匪,以打代练,要水兵轮流熟悉轮船的驾驶维护,火炮的使用,做好人才储备。

整个水师的干劲很高,因为董书恒答应拿出缴获的50%给水师置办新船。之前缴获的80几艘水匪船只挑了10艘结实的新船送到上海改造,给水师过渡使用一下,其他船只划给了淮海集团组建新的运输公司。旗昌船坞已经改名为淮海造船厂,并且准备进行扩建,一应设备已经通过美国的洋行从其国内运来。船厂的重心将转移到靖江。留在上海,董书恒总不是很放心。

美国北方生产过剩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这时候迫切需要订单。这次淮海公司的人得到了美国公使的亲自接见,因为淮海公司准备从美国整体进口一套钢铁冶炼设备以及一个水泥制造设备。这笔订单将达到20万两白银。美国在中国的贸易份额比英国低得多,所以这笔订单将大大提升公使在总统心中的地位。

东台方向,除了现有的工程继续以外。董书恒让武装部再招募新兵,由留守的教导营士兵和普鲁士教官负责训练。采购部在上海前前后后采购了1000支老式来复枪,已经到位,将作为训练枪使用。

之前跟普鲁士定制的枪支及火炮已经在海上了,这次随船发货的还有一整条德莱塞步枪生产线。同时还会有一个退役军官团前来,董书恒将以30两每月的月薪聘用这些普鲁士退役军官。因为他准备组建一个江北武备学堂,现在最缺的就是师资力量。

卡尔已经不在教官团工作,他成为了董书恒的私人代表返回普鲁士,这次他将代表董书恒去收购一家叫克虏伯的工厂,董书恒的要求是即使收购不成功,也要请其到中国来合资建厂。同行的是一个中国通译,名字叫做王韬,原名利宾,今年25岁。是最近淮海书局从上海洋人传教士开办的“墨海书局”挖来的人才。他精通德语、英语,将作为卡尔的副手一同去普鲁士,同时还将负责考察普鲁士制造业发展情况。

刘青南负责在高邮招募1000新兵组建一个守备团,在地方士绅的配合下,征兵工作很顺利。对于世家大族想要安插人进来,董书恒的意思是你只要能通过考核,我都给你进,但是都要从底层做起。

知州衙门后院。

“书恒,你都想好了吗?你这样一不小心可能把自己赔进去。”魏源对董书恒说道,旁边的魏玉珍也是一脸的关切。

“师傅,您这么些年研究国内外的形势,难道还看不出来吗?”董书恒反问道,“清廷已经名存实亡,如果清廷还有战力的话,凭着对汉人的猜忌,无论如何也不会放权地方编练团练。从金田起义开始,清军就没有打过胜仗,唯一的几次胜利都是地方团练打的,现在的江忠源的楚勇,曾国藩的湘军,哪一个不是地方上的武装,这些人没有拿清廷一分钱,会真的忠于清廷吗?现在清廷唯一拿得出手的两只野战部队就是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而这两个大营只能龟缩防守太平军。所以只要清廷觉得我们不会马上推翻他们,他们只会有通过别的途径来制衡我们,比如扶持湘军,或者再练新军,而不会直接跟我们翻脸,因为他们顾忌的东西比我们还多!”

“师傅,说实话,假如我现在手上有五千淮海团练,我就有把握打下北京城。但是我不能那么做,这么做只会便宜他人。我们最大的敌人是洋人,是西方的列强,他们就像一群狼,随时想趁着中国虚弱的时候过来撕下一块肉。现在清廷在,中国还是一个整体,西方列强还不敢一口吞了中国,一旦清廷没了,我们又没有足够了的力量来对抗西方列强,那么他们就会马上扶持各自的代理人,来瓜分中国。”

“那时法国人会把云贵分出去,英国会分走沿江的省份,两广也会被单独分出来。美国人可能会占据福建台湾……”董书恒不断地诉说着。

魏源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董书恒,仿佛在听一个真实的恐怖故事。

“书恒,不得不说,你分析的很有道理,我们必须暂时维持好同清廷的关系。但你如何维持住这种平衡呢?假如我们的力量壮大了,清廷一定会想办法打压我们。”魏源问道。

“师傅,就像我刚才说的,清廷会想办法制衡我们,但是我们也可以制衡清廷,比起我们这些军阀,太平军才是他们的大敌,而我们制衡他们的手段就是太平军,只要太平军一日不灭,我们就能埋头发展,等到他们回过头来时,我相信那时我们一定已经积攒了足够的力量。”

“书恒,我想我们要加快书院的建设了,还是要有充足的人才,才能够把基础打牢。我想等朝廷的旨意下来,召集复兴会的同仁们聚一下,到时候你最好参加一下。”魏源说道。许多以前自己不敢想的事情,现在有了董书恒,他可以慢慢规划起来了。而开创新学,复兴中华,一直是魏源的愿望。他现在对做官不感兴趣,留在位子上也是为了董书恒的计划。董书恒现在需要他的身份。

说完,魏源离开了后院,他要去书房给自己的复兴会朋友写信。就好像他故意把董书恒与魏玉珍两个人单独就在后院花园。

董书恒冲着魏玉珍挤了个眼神,好似再说:“看,你爹同意的。”他很自然的拉着魏玉珍的手向小竹亭走去。魏玉珍的脸刷的一下红了,她不明白董书恒做出拉女孩子手这种事情为什么这么自然。想着想着,她竟然忘了把手收回来。

“你是不是经常拉女孩子的手?”魏玉珍嗔怪地问道。

“对呀,我最喜欢一边拉一个呢——在家的时候俩妹子走路都是让我一边牵一个的。”董书恒笑着说道。

“哼……登徒子一个!”

“书恒,说正事,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为什么我就没想到呢?”魏玉珍已经被董书恒的厚脸皮折服了,不再陪他演了。

“这个可能因为我对国内外的大势了解的多一些,所以看问题宽一些,所以就能触及到这些点?”

“最近书局怎么样?”董书恒继续问道。

“人员、设备基本上已经到位了!就是还没有具体的出版计划。”魏玉珍答道。

“这样吧,书局最近先刊印老师的《海国图志》,我知道这有百卷之多。囊括了世界地理、历史、政制、经济、宗教、历法、文化、物产。这是一本很好的看世界启蒙书籍。这本书好了之后我们就可以发行报纸了。通过报纸征文,发现那些思想开放的人才。”董书恒说道。他对书局给予了厚望,这里以后将是他的文化阵地。

淮海团练现在已经全部回到卸甲镇修整。在知州衙门后花园,拉了半天小师妹的手,董书恒终究没敢有进一步的动作。主要是魏老头有搞突然袭击的前科。

傍晚回到军营,董书恒把所有士兵都召集起来,现在手下的人还不是很多,他还能在所有士兵面前都露露脸。

“弟兄们,这一战你们打的非常好,没有辜负我对你们的期望。如果说以前你们是团练,那么现在你们已经成为真正的军人了。”董书恒大声说道,“从今天起,我们将正式成立淮海军,你们就是淮海军陆军的第一批军人……”

……

1853年4月25日,淮海军成立,董书恒自任总统制,刘青南任总参谋长,现有的部队将扩编为一个教导团2000人,下辖三个步兵营一个炮营,以及一个直属骑兵连。

两个步兵团,每团2000人,包括一个教导营,三个步兵营,以及直属骑兵连。

五个守备团,每团1000人,主要担任地方守备任务。他们将会以地方城防营的名义分别驻扎在海州、盐城、淮安、高邮、海门,他们将是这次董书恒控制淮扬地区的钉子,为此他制定了一个“鸠占鹊巢”计划。这个计划主要内容就是收买整个地方官府官员,安插自己人进去实施地方管理职能,而那些拒不配合的,则会有特战队去拜访他们,毕竟现在地方民乱那么多。

还有一个内河水师——“淮海水师”。董书恒计划将现有的两艘轮船定为长江级炮艇,计划再建8艘,这样水师将会有十艘同级炮艇,如果这次和克虏伯的合作顺利,他会船上的火炮全部更换为克虏伯后堂舰炮。同时他准备这次从普鲁士及美国聘用造船专家,研制一千吨以上的铁甲军舰,为未来海洋舰队计划做好准备。这次占据海州,董书恒准备在那里建设一个大型港口,这里就是后世有名的连云港了。这里将会是整个苏北地区的入海口。

最后就是论功行赏了。这次出征每名士兵都会得到一笔奖金。而且这次不对扩编的规模很大。大部分人都成了军官。可以看到整个军营洋溢着喜悦的气氛。

“总统好!”董书恒在军营中闲逛,身边不时传来士兵们的问候。不知道谁起的头,好好的“总统制”就变成了“总统”。不过这称呼也不错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