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第十六章 花园之中畅未来

回到清朝做盐商 第十六章 花园之中畅未来

作者:独孤赏月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11-18 14:49:22 来源:转码展示1

高邮府衙的后花园占地不大,也就一亩见方,魏源的妻子已经去世,魏家三子一女,只有魏玉珍跟着老魏身边,其余三子皆在外为幕,这是老魏家的传家行当了,读书、做师爷、考科举。

四月时节,花园中春意盎然,梅花已谢,桃花盛开。园中一汪小池,睡莲吐出粉红的花骨朵,各种飞虫在荷叶上飞来飞去,引来柳树上飞鸟的觊觎。池边围着一圈迎春花,开满了金灿灿的小花。花园的一角甚至还有一块菜圃。里面种着几种种时令蔬菜,打理得跟花圃一样整齐。

董书恒独自一人走在这花园中,内心无比地安静。他走进池边的一个小竹亭坐了下来。从衣兜里拿出了一个陶制的小玩意,它有一个嘴和一个圆鼓鼓的肚子,上面有六个孔,下面有两个孔——这是董书恒在东台时找陶匠帮他做的一个陶笛。

他把陶笛放在嘴边试了一下音,吹起一首《故乡的原风景》,六孔陶笛那悠扬的声音响起。

“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

乐声中充满了无尽的乡愁,这个乡愁穿越了时空。自己怎么也是见义勇为,再加上自己的警察身份,也许地方政府和单位会给自己定一个烈士称号。希望前世的父母在哥哥姐姐的照顾下能够走出送走自己的阴影。

来到这里已经两个多月,他每日都有忙不完的事情,再也不能像前世一样做个快乐的宅男,通过自己制服的更换来辨别季节的变化。

……

“劈啪”一声,身后的小径上有一根树枝被人踩断。董书恒应声看去,只见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出现在一缕绿丝绦之后,碧绿的柳条映着她鹅黄的长裙,散射出迷人的光彩,正是魏玉珍。

她刚刚听着音乐,看到了董书恒坐在亭中。不知为何,看着正在吹奏奇怪笛子的董书恒,她呆在了原地。此时,她感到这个男人身上充满了故事,令自己那么的着迷。

两个人四目相对,竟然都一时无语。仿佛在抓紧时间打量彼此,将对方脸上的每一个细节刻录在自己的脑海里。这时两人的眼睛中不断地闪烁着相见恨晚、惺惺相惜,种种不同的情绪。

“你……”两个人突然间同时开口,打破了长时间的沉默。但是又产生了新的尴尬场面。

“你好,师妹!”还是董书恒率先打破了尴尬。出于某种情节他已经熟悉了“师妹”这一称呼。

“师妹的女装可是比男装更加迷人呢!”董书恒真心说道。

魏玉珍俏脸一红,没想到董书恒的话说的那么直接。瞪了他一眼道:“哼……你是不是早就看出来了,当初在寺庙之中为什么假装没认出我是女儿身?”

“哎呀……师妹不要激动,假如那天我点出你是女儿身,你肯定是羞红着脸跑掉,咱们又如何相谈甚欢相见恨晚呢?”董书恒解释道。

“你会跟我爹提亲吗?”魏玉珍突然间低头细语道,声若蚊呐。

这突然间的转变让董书恒一时呆愣当场,竟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魏玉珍抬起头看着董书恒的脸。这时董书恒才郑重地对她道:“我会的,很快就会,当我觉得我有足够的力量保护你时,就会向你爹求亲,当我跟你在一起时就不会让你再受一点点的危险。”

“书恒,我刚才听你的曲子,充满了哀思。我相信那肯定不是凭空而来的。你能跟我分享吗?无论是悲是喜。”魏玉珍看着董书恒的眼睛说道。她本就不是一个传统矜持的女孩,就像她从未缠过的天足一般,封建传统的糟粕没有在她的身上留下烙印。

“师妹,其实我在思念梦中的故乡,在我的那个梦中,我们推翻了满族的专治,建立了百姓当家做主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是华夏民族的一员,我们的国家像汉唐时期一般傲立世界,没有哪个国家敢欺凌我们;那时候男女平等,女人可以和男人一样做工做官;所有的孩子要参加免费的义务教育;我们的军队心中只想着保卫国家、保卫百姓;我们的工人能够生产世界上所有的东西;我们的商人沿着丝绸之路把生意做到全世界;那时的人们出行可以开自己行驶的车子,火车三个时辰就能从南京跑到北京……”

魏玉珍静静地看着眼前的男人,听着他的诉说。她知道董书恒所说的不是故乡而是他的理想。虽然,有很多地方听不懂,但是看着董书恒向往的眼神。她也觉得这样的未来真的很迷人。

“书恒,我能帮你吗?帮你到达你梦中的故乡。”她温柔地说道。

董书恒轻轻地抓住了她的手,一种柔软温暖的感觉顺着指间传来。魏玉珍就这样给他抓住,竟然没有丝毫的反抗,也没有丝毫的反感,虽然这是第一次有一个男人这样抓住她的手。

“谢谢你,师妹!”董书恒郑重地说道。

“师妹你有没有看过报纸?”董书恒觉得不能再暧昧下去了他担心自己把持不住,这毕竟是在老魏家的后院,他可不想给一个老头拿着菜刀追杀,于是他岔开话题道。

“这个我知道,上海那边有洋人的报社,也有许多华人在那工作,爹爹经常会让人捎回一些洋人的报纸,我偷偷地拿来看过。”魏玉珍说道。

“那么你知道为何师傅一直宣传“师夷长技以制夷”,却始终没有多少人认可他呢?”董书恒继续问道。

这次,魏玉珍摇了摇头。

“那是因为,大家没有办法接触到师傅所宣扬的思想。假如我们也有自己的报纸,有自己的书局,我们就可以把这些思想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认可我们。人多了才好办事。当支持我们的人多到一定程度,那么我们的理想就更容易实现。”

“书恒,我觉得你说的很对,可是你为什跟我说这些呢?”魏玉珍不解地问道。

“因为我想让你来主持这个书局。”董书恒郑重地对她说道。

“什么?我……可是我是一个女子。”魏玉珍一脸的惊讶。

“师妹,这可不像是你说出的话,谁说女子不如男呢,而且你可是继承了师傅的衣钵。我觉得只有你可以把好这个书局的方向。当然,如果师傅同意的话,他也许会帮我们找几个帮手。但是我希望你至少是那个掌舵人。”董书恒劝道,这个家伙坏的很,跟人家女孩子说正事时还不时地揉了揉人家的手心。

魏玉珍可能是发觉到了什么,连忙收回了自己的手。红着脸说道:“我当然没问题,但是必须得爹爹同意。”

“什么需要我同意啊?”这时,那个熟悉的坏老头的声音又响了起来了。只见,魏源已经走到了花园之中。

“哦,是这样的,师傅,我与师妹在花园偶遇,于是我们商量着办个书局,把您的思想通过书籍报纸传播出去。”董书恒抢先说道,他知道魏玉珍被父亲撞见又开始害羞了。

“哦,书恒,你说的事我们大清从来没人做过,我也知道西方的报社。而且办报出书可是要花很多钱的!”魏源说道。他的心中对此是不抵触的,换做哪个文人不想自己的思想传播啊?

董书恒接着说道:“钱的问题,不难解决,况且刚才不就有人要给您送钱来了。”

“咦,这你都猜到啦!”魏源欣赏地看了董书恒一眼。

“所以师傅,我们现在只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人的问题,书局开起来肯定需要许多编辑,这些人要有一定功底,还要对我们新学有一定研究。另外一个就是朝廷的问题,朝廷不会允许底下的人操持舆论,所以我觉得应该先把书局放在我们控制的地方。当然清廷是暂时没空管这些小事。所以现在也是我们开书局的最佳时机。”董书恒详细地说道。

“人的问题好办,我推荐两人,一人是黄立平,一人是周祥。这二人在上海的洋人报社做编辑,有经验。而且我与二人有师徒之谊,他俩算是你的师兄。至于地点可以先放在高邮,这儿至少现在还是我说的算。”

说办就办,魏源立即写信,董书恒也派公司采购部的人到上海与二人汇合,采购相关的印刷设备。同时魏源让人在高邮城寻找修缮用作书局的场地。

书局的名字叫淮海书局,下设一个翻译馆,除了翻译外国书籍,还能够培养外语人才。书局将主要出版魏源、龚自珍的书籍,以及翻译好的外国书籍,让国人能够通过书籍看世界。另外,书局还会出版一份周报,以后条件允许还会改为日报。周报的名字就叫《复兴报》。

三人就在花园敲定了这件大事。魏源还是没同意魏玉珍去主持书局,最后讨价还价,只同意她偶尔去帮帮忙。

说完这些,魏源才想起来告诉董书恒,下午士绅要到军营商谈保护高邮的事情。时间紧急,董书恒赶紧回到军中准备一下,该做的表面文章还是要做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