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也要想办法才是。zuowenbolan”
黄克缵看了一眼韩爌,语气有些无奈的说道:“这件事情我们怕是插不上手。兵部在孙承宗的手里面,百工院在徐光启的手里面,咱们想要插手就要从他们的手里抢权力,怕是不容易。”
“何况旁边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参谋处,咱们想要进一步,太难了。”
“是啊。”韩爌也点了点头说道:“不过事在人为,总归还是有机会的。在辽东那边下点功夫也就行了,无论是辽东的王在晋,或者是熊廷弼,我们都可以接触一下。”
“朝中不行,就想点其他的办法,办法总归是人想出来的。”
“如此也好。”黄克缵点点头说道:“只是此事不能够操之过急,我们当前的重点还是皇家书院改革。派人盯着一点,不能骂崔呈秀功劳捞得太高,也不能把事情搞砸。”
“如果事情搞砸了,换我们的人来也没什么不好。”韩爌想了想说道。
黄克缵摇了摇头,沉着脸说道:“这件事情得罪的人太多,难度也太大,我们的人来做实在是得不偿失。先让崔呈秀好好做吧,一旦后面有了成就,我们再伸手也来得及。毕竟谁都知道皇家书院的改革难点不在于京城,而在于江南。”
“真到了改革与受阻之时,咱们也有回旋的余地。让冯从吾他们做好准备就行了,这件事情有的是机会。只要不被人下了黑手就可以。”
“你说的有道理,就按你说的办吧。”韩爌点头说道。
“时间也差不多了,咱们也该出去了。”黄克缵放下手中的茶杯说道:“想必外面的人也该等急了,不知道咱们在里面说什么。”
“随他们去想吧。”韩爌语气随意的说道。
两人从屋子里走出来的时候,正好碰到了孙承宗和徐光启。
四个人互相笑了笑打了一个招呼,便又各自分开了。
大家心里面都明白,新的斗争已经开始。
至于孙承宗和徐光启,两人本身也没有什么太深的矛盾,合则两利。
再说了,在朝堂之上本就是今日合、明日分,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倒也没有人觉得奇怪。
他们各怀着心思回去继续工作,一时之间,内阁也就安静了下来。
此时,皇宫之内。
朱由校正在沉思。
想了想,朱由校转头看着陈洪说道:“召集参谋处的人议事。”
“是,皇爷。”陈洪连忙答应了一声,转身向外面走了出去。
自从参谋处成立以后,朱由校虽然带着他们去了山东,也一直在扶持他们,可是在实际的权力上面,参谋处还差得很远。这并不是朱由校想看到的。
比如这一次辽东的战报,先报的就是兵部和内阁。这虽然看起来是一件不起眼的事情,但实际上这代表着权力。
想要改变这一点,还需要额外花一些时间和气力,因为这是从上到下的改革。
不过有一件事情,朱由校倒是可以做了。
时间不长,陈洪又从外面走了进来。
他恭敬的说道:“皇爷,关于辽东的战报,锦衣卫那边送来了新消息。”
虽然说是新消息,但其实并不是捷报。
朝廷的捷报用的是快马,走的是驿站,所以速度非常的快。
锦衣卫虽然也用快马、走驿站,速度上是可以追得上的,但因为不是报捷,内容要详细的多,时间就要晚一些。
这是一份密奏。
朱由校伸手就拿了过来。
一边翻看着密奏,朱由校一边看着陈洪问道:“参谋处的人都来了吗?”
“回皇爷,已经来了。”陈洪连忙答应道。
朱由校点了点头。
在这一份密奏上,锦衣卫详细地叙述了辽东的这一次战事,从人员调配到人员安排,再到整个作战过程,可以说是毫无疏漏。
看了这份密奏之后,朱由校的心里面终于松一口气。
显然,熊廷弼并没有贸然出战,而是做好了准备,并且没有考虑战胜,而是先考虑了战败。这点就让朱由校心中很满意,比较符合自己大方向上的安排。
而且在大胜之后,熊廷弼也没有贸然出击,而是继续保持着该有的态势,谨慎的心态也没有改变。这一点很好。
放下手中的密奏,朱由校说道:“让他们进来。”
时间不长,参谋处的几个人就从外面走了进来。
参谋处的人都有一些激动,这还是参谋处成立之后陛下第一次召集议事,尤其还是辽东打赢了之后这个时间节点上。显然,这一次议事的意义非同寻常。
朱由校的目光扫过几个人,说道:“诸位爱卿免礼吧。”
参谋处的几个人当中,有英国公张维贤、成国公朱纯臣,还有袁可立和李之藻。
至于孙传庭,此时已经不在参谋处当中了,而是去了西亲军统领衙门。
所以现在参谋处之中,也就只有眼前这四个人了。
等到张维贤他们都坐下之后,朱由校说道:“这一次朕找诸位爱卿来,是有一件事情想和你们商量一下。”
张维贤四人听了这话,连忙坐直了身子,等着自家陛下继续说。
“想必辽东的战事,诸位爱卿也已经知道了。”朱由校的目光扫过张维贤等人说道:“这一次辽东能够打赢,朕的心里面很高兴,可见熊廷弼调配得宜,辽东上下将士用命。”
“朕想和诸位爱卿商量的事情,就是关于辽东将士的赏赐。”
张维贤等人听了这话之后,脸上的表情没什么变化,但是心里面都不禁有一些狐疑。
这件事情还要商量一下吗?
陛下不是已经让内阁来做这件事情了吗?
难道说陛下想把这件事情交给参谋处?
这的确是一个好事情。能够从内阁拿过这个权力,对于参谋处来说绝对是好事情。
先不说内阁愿意不愿意给,即便是愿意给,现在是不是有些晚了?
不过既然陛下这么说,张维贤他们也不能说什么,只能等陛下把话说完。
“自大明立国以来,大明的爵位就只到伯,这一点想必诸位爱卿都很清楚。”朱由校继续说道:“朕的意思,就想改一改爵位。”
听了朱由校的话,所有人的脸色都是一变,实在是有一些绷不住。
爵位,一直都是非常敏感的事情。
大明的爵位曾经也很多,后来废除的只剩下了伯爵,再往下就没有了。所以大明朝的勋贵,数量上确实没有那么多。
还有一点很关键,那就是当年太祖皇帝可是杀了不少勋贵。如果不是成祖皇帝造反之后又封了一些勋贵,恐怕勋贵的数量比现在还要少很多。
现在皇帝又要动爵位,不得不让人心里面没底气。
陛下这是要做什么?
朱由校也没有绕圈子,直接说道:“朕想要重开子男的爵位,就从这一次辽东开始,用来重奖辽东的将士。”
这件事情在朱由校的心里面盘旋了不短的时间。他琢磨了很久,只不过一直没有恰当的机会用来实行。
这一次既然辽东有了这样的机会,朱由校怎么可能放过?
公侯伯子男,大明没有后面两个,对爵位的控制一直也比较严格。
不过朱由校也不觉得这是什么好事情,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所有东西不动就会显得特别死板。而朝廷之上的这些爵位,自己也不可以轻易乱动。
这个世界上无论什么东西,只要多了,它就变得不值钱了。贬值就是这么来的。
朱由校想要扶持新的勋贵,爵位就必须要动一下,同时也要给军中的将士们一个希望。公侯没有办法给,但是子爵、男爵还是可以想一想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必然会使军中涌出一批拼搏的人。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大丈夫博的就是封妻荫子。
而且新的勋贵崛起,必然会冲击到老的勋贵。到了那个时候,就会铆动起来。朝堂上的这些老家伙,自己也可以看着收拾。
收拾了老家伙他们,也有人接替,军中的势力也会有了阶梯。不会担心收拾了老家伙,后面没有人顶上来会出什么乱子。
这是一件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朱由校唯一担心的可能就是要多支出一点俸禄。
可是朱由校根本就没有把这个放在心上。所谓钱这个东西,拿到手了就是要花的。皇帝不能够做守财奴,花钱只是看能不能创造更大的利益。如果可以的话,那这个钱就可以花。
朝廷本就花钱养了一堆没有用的闲人,比如勋贵,比如勋戚,又比如宗室。
再养一些有功的将士也不算什么大事情,只要自己这一次能成功,后面再想开刀那就容易的多了。
预先取之,必先与之,这个道理朱由校很明白。
张维贤等人没想到皇帝说的居然是这件事情。不是要动大家的爵位,而是要重新给男爵和子爵。
听起来好像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的确是一件好事情。无论是对在外征战的将士,还是对他们在场这些臣子来说,这都是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