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回到明朝当朱标 > 第303章 老朱的玩具

回到明朝当朱标 第303章 老朱的玩具

作者:会说话的眼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10-17 06:52:46 来源:转码展示1

常氏看朱标愣着,笑道:“喝一次也不打紧,你说呢,玉儿。”

太子面前,自然不能乱说话扫兴,玉儿磕头如蒜:“是,太子妃说的对。”

半夜,朱标拿了关于各地水灾的奏疏翻看,自己爹给布置的一些任务,明天要问的。

“去桌边看吧。殿下坐在这里不方便。”常氏劝解。

“不碍事。”朱标翻着各地的奏疏,细细查看,有的地方遇到灾害就有山贼打劫货物,有的地方学堂被淹,许多孩子不在读书。有些地方连大夫都稀少。

“太子妃,孤想为国士院招收些女医士,如此一来也很方便。”朱标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这次也是生孩子得到启示,女医士必不可少。

“殿下,臣妾不清白了。”常氏侧着头,用手指揪着朱标衣袖,可怜巴巴望着朱标。

“什么?”朱标放下奏疏:“只是让医士在产床边待了片刻,况且是女医施针处理的,这就不清白?

不要如此轻贱自己,别人轻贱不要紧,自己轻贱自己,可就真的轻贱了。行的端,坐的正,一生还很长,如果如太子妃这样活着,可就太累了,学学妙薇。”

朱标扬了扬手里的奏疏:“你好好歇着,孤要看看奏疏,事情还有很多要处理,明天还去见父皇,交功课。”

六月的清晨,热。

早朝也不用天天上,不然再好的牛也得累死,朱标让三宝扛着个铁杆子,拿着几个铁珠子,去找老朱。

路过的宫女内侍,看到新奇的事物,立刻打起精神,互相打听太子殿下拿的什么。

知情的人,知道是朱标让国士院设计的,叫什么高尔球,不知道的只看是和铁棍子和铁疙瘩。

老朱坐在亭子里忽然笑了:“你还真给咱扛来了。”

“老朱,给你找的乐趣,比下棋爽快多了。”朱标哐当一声,把铁棍子放下。

“有人可不能这样叫咱。”老朱看了眼远处的于一和三宝:“咱对你越好,你越没大没小。”

“咱小皇孙长的可壮了。”老朱今儿就跟马皇后跑到乳娘那里看孩子,想一堆乱七八糟的名字:“咱想着,该叫炽儿。”

“父皇,这太难听了,该让礼部……”

嫡长子起名就这么随意?不是该……

“日月为明,阳光炽热,朱允炽哪里不好听?咱的皇孙还轮不到别人起名字。”

朱标拿起铁杆看着,今儿给老朱的玩具其实就是从高尔夫来的灵感。

“往后你有了第二个儿子,咱都想好了。”

“哈哈,父皇你起的什么,说来听听。”朱标拿起球杆擦拭。

“叫朱允炆。”

“谁?”

咣当,球杆掉在地上,砸到朱标的脚指头:“父皇,你这也太积极了,这个名字不好,儿臣反对。”

“反对个屁。”老朱捡起地上的球杆:“怎么玩?”

朱标笑道:“随儿臣来。”

御花园的草地有一处很宽阔。

“父皇,你就把球打进那个洞里就成。”

“进洞?咱准的很。”老朱摆好姿势,球在空中划了道线,掉进草丛不见了。

“标儿,不见了?”老朱转过头看了眼朱标:“这也太不堪打。”

“父皇,你劲儿别那么大。”朱标吩咐内侍去捡。随后又拿了些球给老朱用。

“标儿,真的太好玩,咱就喜欢进洞。”老朱说道:“比跟那几个臭棋篓子下棋好多了。”

什么叫好多了?明明是他每次跟李善长他们下棋,只要觉得不满意就咔嚓给毁棋。

文臣跟老朱下棋,搞得还提心吊胆,赢了皇上,皇上没面子。输了吧,自己没面子。老朱和文臣都玩不痛快。

朱标就让国士院的理官,按照图纸做了这个东西。

看到老朱玩的高兴,朱标顺便提了修建学宫的事,在宫城之中修建皇室子弟的学宫,这样一来可以修身养性,鞭笞他们。

“修吧。”老朱放下球杆:“但做事一定要准,就像打球。”

“自然,学宫该修,让国士院的院士和国子监学士都进行教授,更正他们的言行举止。

另外儿臣还有件事。”

老朱放下球杆:“咱就知道你小子不吃亏,送咱个东西,必然要讨回去用。说,又让咱给你背什么黑锅。”

“父皇你不讲文德。怎么能这么说儿臣。”朱标做出痛心疾首的样子后,几息就开始恢复。

“到底什么事,咱问你呢。”

“父皇可记得直道和个县乡的皇明卫馆,这次儿臣想在卫馆旁边乡村建大明幼学。供各地满四岁的孩童去学习,学制为三年。

在县设中学,学制为四年。

在府设学院,学制为四年,分别立为商学院,医学院,农学院,律法院,理工元,技术学院。

这些人从学院毕业,直接可以国士院选拔考试,由国士院每年评选各府县乡的幼学,中学,学院等政绩。把学院招生,成绩,以及被国士院录取的的人数,作为各府的政绩衡量官员。”

教育是大明朝廷繁华昌盛,人才济济的第一步,这一点古今都是不可改变的事。

推广教育,把自己科技的思想传输给他们,普及给他们,等这些人长大为朝廷效力,都会成为朱标的左膀右臂。

幼学就是小学,中学就相当于初中高中,以此论推。成为大明的官办学校。完善好官办学院和学校制度。

“你提的这个,咱今儿回去好好想想,与李善长他们也进讨论,立一套完整的规矩来,往后也好办事些。”

“多谢父皇。”

“咱还没答应你。”

“是,儿臣记下了。”

朱标高兴,选入各地教幼学和中学,学院的,都是各地德高望重的人为老师,他们就是朝廷政策的传播者。

一传十,十传百,帮朝廷宣讲着政策,让老百姓慢慢的就接受了大明朝的政策和思想。

等这批学生毕业,大明的朝廷就可以换新血。以此来慢慢除掉以腐儒思想。

并不是说儒不好,而是不能让它锈蚀大明朝的脑子。

朱标弯腰拿起球杆,带着三宝转身离开。

“标儿你把那东西拿哪里去?”

“噢,父皇,儿臣把这东西替你保管着。明儿儿臣还要与你商议商议皇权下乡的新问题。”

朱标带着球杆,坐着马车去了国士院,今天是国士院招收女医士的日子,是很重要的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