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皇兄登基后 > 第34章 任重

皇兄登基后 第34章 任重

作者:快乐肥仔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3-29 23:16:20 来源:文学城

虞咏怀闭着眼一言不发,熙宁帝也沉默不语。两人在寂静的车厢内静静相拥,耳畔马蹄嘀嗒,车轮滚滚,春风倏忽而过,此刻万物不扰,只有彼此的温度是最真实的存在。

不知过了多久,孙有福的声音传来,“陛下,殿下,顾家庄子就快到了。”

熙宁帝将虞咏怀抱回座位,又为她整了整衣裙发髻,“好了,下了车再加一件披风,好不容易捂热了,别风一吹又着了凉。”

虞咏怀已经平复心绪,此刻面色如常,不见半点端倪。闻言她点点头,想想还是小声说了句:“谢谢哥哥。”

分明是熙宁帝占了便宜,此时被虞咏怀这么一道谢,熙宁帝也不好意思起来,但再大的风浪他都已经见识过了,如今这样,只能算是小场面,不慌。

熙宁帝好似真的做了什么事关照虞咏怀一般,脸不红心不跳,一本正经地回道:“哪里,关心你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道什么谢。”

虞咏怀侧身望去,正好与熙宁帝四目相对,两人相视不语,突然又同时笑出声来。

一个心道:好不要脸。

一个思量:真不好骗。

不一时,一片庄园便出现在眼前。孙有福跳下马车,准备请熙宁帝与虞咏怀下车。

熙宁帝率先出来,孙有福一见便察觉到陛下心情甚好。

红香翠谷此时也迎了上来,熙宁帝见了她俩,便叫她们去给虞咏怀拿件披风来。

红香领命而去,翠谷留下等虞咏怀下车。

不只孙有福,虞咏怀的情绪也瞒不过翠谷。见她嘴角带笑,翠谷也不会天真地以为这全是自家主子即将与恩师久别重逢之故,定是陛下说了什么好话,叫主子如此开怀。

等红香取来披风给虞咏怀批上市,熙宁帝在一旁看着,却没有在亲自动手帮忙。他知道念念面皮薄,可不能在大庭广众下做出什么来。

天子登门,顾问之再是天子之师也不能安座高堂,只等弟子来拜。

见天子车架停了,他便带着家眷上千恭迎。

熙宁帝自然不会让老师再对着自己叩拜,手一伸便撑住顾老先生双臂,“多年不见,先生风采依旧。”

顾老先生年过半百,已是如今的长寿之人,更难得的是他多年周游四方,却不见风霜疲惫之相。如今一看,除了头发稍白,面容稍老,精神气度竟不弱从前。

此时被熙宁帝一扶,顾老先生便拱拱手,顺势起身。

虞咏怀等熙宁帝招呼完后,也在熙宁帝身侧给顾老先生行学生礼。

等认出虞咏怀来,顾老先生就更开怀了。

“殿下长大了,是个漂亮的大姑娘了。”

都说女大十八变,当年他告老还乡时康懿长公主还是个半大孩子,每天读书也认真,课业都有好好做,有时陛下在院子里练武,小姑娘就在屋檐下坐着看。他那时总觉得这两个孩子便如金童玉女一般,当真是难得的好孩子,如今一看,一个英武舒朗,一个秀丽雅慧,难得的是感情还是这般的好。

“好好好!”顾老先生一脸欣慰的模样,又连忙请他们进庄子里。

熙宁帝与虞咏怀随着顾老先生进了正厅,略见了顾老先生的几名子孙后,顾老先生又提议带他们在自己的庄子里转转。

“陛下久居宫中,想来没什么机会接触真正的农庄吧。”

顾老先生的庄子不同一般富贵人家的乡间别墅,庄子坐落在半山腰,山下便是一座小村子,从一处凉亭望去,还能看到连绵的田野与远处四散的屋舍。

山下有顾家的田地,山上还栽种着茶树果树。这座庄子既有山水之美,又能叫人领略田园之乐。

顾老先生不知道熙宁帝此次出巡能见到多少真实人间,但到了他这里,还没有人能弄虚作假。

如此拳拳心意,熙宁帝自然明白,因此他感激地点点头,“多谢先生为弟子劳心。”

“这又算得什么?”顾老先生摆摆手,说罢又转向虞咏怀,和蔼地问道:“殿下可要同行?”

虞咏怀轻轻歪了歪脑袋,在顾老先生面前,她永远都是当年那个听话懂事又带些天真娇气的小姑娘。

“自然是要与先生和兄长一路的。”

一行人先打算在山中转转,在顺势下山去田地中看看。

顾老先生到底不是年轻气盛、一整日读书行路都不觉累的年纪了。家中儿孙渐长,许多事也交由他们打理。此番顾老先生便叫上了自己的长孙,顾行作陪。

顾行年方二十,一问之下,才知他也有了举人的功名。

熙宁帝因顾老先生之故,待他也颇为亲近,“顾兄少年英才,既已有功名在身,何不再接再厉,争取早日金榜题名,为国效力呢?”

顾行为人温和有礼,听熙宁帝以“兄”相称,便恭敬拱手道:“陛下厚爱,然小生少不经事,只读了些圣贤书,却不敢说能兼济天下。故此准备效仿祖父,先行万里路,认识世情,再谈其他。”

熙宁帝点了点头,“顾兄说得不错,若不只会埋头读书,钻研锦绣文章,却不见百姓民生,那即便出仕,恐怕也难堪大任。”

随后熙宁帝又问他去过何处,又开了怎样的眼界。顾行便讲了讲他这些年的游历所见,听到有趣处,熙宁帝还会多追问几句。

两人相聊甚欢,虞咏怀便跟在顾老先生一边,同他说些京中趣事。顾老先生又问了些京中故友的情况,还不忘关心一些恒王世子的婚事。

说着说着,顾老先生又想起虞咏怀小时候就爱在宫中折腾花木的事来。

“老夫记得殿下自幼便喜欢观察花木,有时还亲自在宫中侍弄瓜果,不知殿下如今,可还有此兴致?”

虞咏怀便有些小得意,“先生还记得呢?我在京郊的庄子里也叫人种了不少时蔬瓜果,有外邦来的,也有京城没有而其他州府常见的。只是作物习性不同,好些不耐京中气候,有时一年两年,也难成气候。”

顾老先生对农事也极为熟悉,闻言便点点头,“此事非一日之功,耐心经营,才能见成效。”

虞咏怀有一大群兄弟姐妹,爱读书的爱骑射的爱写画本子的爱看画本子的,人人都有个别致的爱好,虞咏怀也能跟他们聊上两句,但一说到种花植木,大家的见识都还停留在富贵人家千金不换的奇珍品种上。除了红香翠谷常听虞咏怀念叨,渐渐也还能跟她说上两句,别人说了也只是白说。

好不容易遇到懂行的,虞咏怀便忍不住介绍起自己的园子来。

“前几年从外边的商人那里买了些葡萄种子,说是当地出了名的好品种,结果拿来一种,结出来的果子能把人牙都酸倒。园子里的农人又是施肥又是培土,盯了好几年,今年才算有了些成效。不过那些商人们都说这是产量大的,可我那几株结的葡萄还差点不够把长辈们都送够呢!”

顾老先生走南闯北,有些见识不是虞咏怀这样常年待在宫廷的人能有的,听虞咏怀这样一说,他先是点头赞叹,毕竟为农一事本就需要耐心,可随即又劝道:“时蔬花木本就各有天性,有些需要日晒充足,有些长在阴凉之地,有的耐旱,有的喜水。各地气候不同,有时也不必强求。”

意思是说有些植株实在种的不好,那是不耐别处气候环境,真要是培育不出来,也不必浪费时间。这也不是在叫人打退堂鼓,而是提醒虞咏怀应该把注意放在更有成效的事上。

虞咏怀点点头,她的园子里确实有很多南北各地多种植株,有些能培育出良种,有些几年下来还是要死不活,那是不是可以考虑暂时减少放在它们身上的精力,将人力物力转到其他地方······

两人相聊甚欢,等进了果园,顾老先生指着果树给虞咏怀看,还介绍起树苗栽培、病虫防治来。虞咏怀从前只知道他见识广、学问深,却没想到顾老先生致仕之后,连务农都如此下功夫。

虞咏怀见他讲得头头是道,便玩笑般地问道:“看先生将这果园打理得如此精心,不只一年下来收益几何?”

虞咏怀爱吃果子,京中不说富贵人家光吃不算,还有人偏爱用新鲜果子来熏屋子。除了这两样,还有用品相稍差的果子酿酒的。这样算来,家里有个果园,再用心经营,根本就不愁卖不出去挣不到银子。

可顾老先生却摇摇头,“殿下有数不完的人打理田庄,老夫家中也能顾得起长工做活。可即便如此,耗费多少心力,一年所得也只是将将够雇来的农人糊口罢了。遇上天灾,还得老夫自掏腰包补上差额。”

虞咏怀心里诧异,怎会如此?商队走南闯北,也不乏有果酒生意,看着账本也是进账丰富,怎么到了卖果子的这里却只能糊口了?

顾老先生便解释说,遇上病虫便是一道损失;等挂上果,赶上天灾是一道损失;收获后不能及时运出,堆在库里坏了又是一道损失······

从头到尾,稍有不慎,便是白忙活一场。而这其中,老天爷的心情最不好估量。

小有家资的商人多如牛毛,衣食无忧的农户却不常见。

虞咏怀看了看熙宁帝,觉得哥哥任重道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