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皇明天子 > 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件让皇帝愁容满面的案子

“叫他过来。zhongqiuzuowen”毛文龙紧皱着眉头。

黄石的脑袋上顶着个瓜皮帽,上身一个黄色的夹袄行褂,手里还提溜着一个鸟笼,带着三五个侍从,吆五喝六的来到了毛文龙的身边。

瓜皮帽,是一种没有帽檐的小帽,这帽子又叫**帽,取意**一统,天下归一之寓意,是一种很常见的帽子。

“拜见毛大帅,毛大帅吉祥。”黄石谄媚的笑道,拱手行了个礼,像是见到了财神爷那般。

此时的黄石,活脱脱的一个奸商的模样,眼神里,语气里充斥着铜臭味。

毛文龙一伸手,拽下了黄石的瓜皮帽,瞅着黄石郁郁葱葱的头发,再看看黄石身上的明黄色夹袄行褂,才一把把帽子扣到了黄石的脑门上,嗤笑着说道:“带个帽子,某还以为你剃了秃瓢呢。”

这明黄色的夹袄行褂,就是俗称的黄马褂,属于黄台吉为了赏给御前侍候的人,属于见官大三级的特殊服饰,就跟大明朝文武官员绣的禽兽补子一样,有着特殊的含义。

毛文龙还以为黄石在辽东做生意久了,为后金效力久了些,已经把自己的身份给忘了,但是摘了瓜皮帽,才发现并没有剃头,留那金钱鼠尾辫,才让毛文龙放心了一些。

黄石也不恼怒,笑着说道:“瞧您说的,我这在辽东走走商,老婆孩子老母老爹都在关内,这要是剃个秃子回去,还见不见人了?甭说其他,俺爹不把俺这腚给揍成八瓣,这事完不了。”

“我来问你,为何要买那些战俘?”毛文龙疑惑的问道。

黄石贼眉鼠眼的左右看了看说道:“三折,折给我,我把这些人,送到辽西去,能换赏钱,送到沈阳去,能换身上的这种行褂,以后在辽东做生意,也能顺趟点,毛大帅觉得这生意赚不赚?这一个个八旗建奴,可值不少钱咧。”

“关宁军?”毛文龙皱着眉头问道。

黄石不着痕迹的点了点头,深处一只手说道:“他们给五成,只要人头,一个人头二十五两银子,现场给。”

“嚯!”毛文龙略微惊讶的看着黄石,感情关宁军还有这样打仗的法子?

用银子买人头?

毛文龙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感情关宁铁骑的人头赏,都是这么来的,每年非阵斩的人头上,关宁军也能领不少的钱,看来只要是建奴一打仗,就会有闻着腥味的商贾蜂拥而至,赶去做买卖,发死人财。

“毛大帅砍了,我带走,这东西在辽西可是硬通货,甚至还能换出火炮来。”黄石抬了抬下巴,示意不远处推出的三号炮,笑着说道:“最新到的货,也有人能搞出来。”

毛文龙眉头紧皱的问道:“全大明连三十门都不到,你能搞得出来?”

“小人这张脸肯定不行,但是要是建奴人头加上大贝勒府货粮辽西走廊,这两样,搞出来并不是难事。左右不过是报丢损就是了。这东西总会用坏的,毛大帅您说是不是?”黄石炫耀的说道。

毛文龙噌的一声抽出了手中的单刀,抽了一半,又恶狠狠的送了回去,对着尚可喜说道:“你去!跟这黄石把买卖做了!”

“得了!谢毛大帅赏饭吃!”黄石唱了诺,也不耽误毛文龙做事,自己屁颠屁颠的跟着尚可喜去战俘营了。

这些人黄石不卖,也会有别的人卖,左右不过是人头的事,至于具体怎么卖,其实没人关心,要的人很多。

黄石打算直接拉到天津卫,送到京师,给毛文龙算上战功。

此时的朱由检压根就不知道,当初王承恩种下黄石这颗种子,还真的开花结果,出了一些成绩,本溪城里三千建奴八旗军卒的人头,对整个大明的局势有什么影响吗?

其实没什么影响。

但是送到京师,朱由检肯定乐开了花。

此时的朱由检正在准备去文华殿上朝,他手里握着一封奏疏,迟迟不肯放下。

“万岁爷,该去文华殿了,皇极殿前点卯已经点完了,廷臣们都到了文华殿候着了。”王承恩小心的提醒着面色不善的大明皇帝。

大明皇帝手里握着一本密谕,从昨天晚上一直看到了今天早上,似乎是在看奏疏,又似乎是在思考些什么。

“好。”朱由检将手中的奏疏,递给了王承恩,披上了件大氅,就向着文华殿而去。

朱由检罕见的没有坐在文华殿重重帷幔之后,敲钟玩什么上意不可琢磨的把戏,而是坐在了大黄色锦缎长桌之前。

“万岁安泰。”

朝臣们站起身来,行了个礼,施施然的坐下,孙传庭依旧在南海子的军营里,但是朱由检没让人撤了这第二十七席,也没人敢把椅子给撤走。

“今日廷议,第一议。户部尚书毕自严上言成立户部银庄,整顿京城私铸之风。议!”王承恩拿出了奏疏。

今天这议题的第一议,王承恩就擦了擦额头的汗。

“臣有异议。”吏部右侍郎周延儒站了起来,慷慨激昂的说道:“万岁!此策实乃祸国殃民之举,臣以为,户部此举怕不是为了盈私库,而不是为了整顿私铸,还请万岁明鉴。”

周延儒说完,看着愣神的大明皇帝,高声说道:“还请万岁明鉴!”

“啊?卿刚才说什么?”朱由检猛地回过神来。

“万岁,户部此策,臣以为乃是苛政之策,民寡而无百日之蓄,若是户部设银庄,敛天下之财,百姓困顿无以为继,介时,民不聊生,天下倾覆,臣以为,此乃祸国殃民之举,臣以为,此策甚是不妥。还请万岁明鉴。”周延儒只好重复了一遍。

毕自严刚要站起来,朱由检却挥了挥手,示意毕自严坐下,他自己笑着问道:“敢问周侍郎,古者四民,有士、有商、有农、有工。德能居位曰士,辟土植谷曰农,巧心劳手成器物曰工,通财货曰商。敢问周侍郎,这民不聊生,是哪一民?”

“自然是天下黎民!”周延儒一点都没含糊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朱由检反问道:“诸王、列公、官、吏、巨贾、豪商多畜奴婢,田宅亡限,与民争利,百姓失职,重困不足,陕西民乱四起,近闻湖广亦有响应如云,敢问周侍郎,诸王、列公、官、吏、巨贾、豪商,算是民的话,那这些民乱和如云的百姓,算不算民呢?”

“这……不过是一些刁民作乱罢了。”周延儒稍微犹豫了下回答了这个问题。

朱由检拍桌而起,大声喝彩道:“好一个刁民!”

“万岁……”周延儒瞬间就怂了,就差跪到地上请罪了,实在是这新帝登基以来,杀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衮衮诸公,朕问你们,你们也认为他们都是刁民吗?”朱由检示意周延儒坐下,他自己同样坐下。

无人敢应答。

二十六员重臣,噤若寒蝉的等待着大明皇帝的训话,今天的大明皇帝显然是带着气来的。

朱由检叹气的说道:“朕前段时间有个案子,亲自过问过,想来诸位也听说,有一驿卒,名曰李自成,被朕叫到了京师。”

“他邻居张老汉的驴,在缙绅门前拉了粪,缙绅逼着张老汉把粪给吞了,张老汉死了,全家都死于饥荒,这件事冤无头债无主,就落到了这驿卒身上,前些日子,代理顺天府事张方平处理了这个案子。”

“朕以为这样的事,朕听一次就够了,这一次,朕这里有个新鲜的。”

“东舍饭寺去岁冬,在城西捡了一家人,父亲害了病,没过冬,人就走了。就剩下母子俩,舍饭寺舍饭的日子过了,母子只能被迫离开,回到家中。因为家中壮丁死了,这田被村里的宗族长,将田许给了旁人,母亲受不住,去找人理论,还被打了。”

“这母亲上吊自缢,被家里的孩子救了下来,孩子自己去乞了些米,回到家中时,母亲还是吊死了。”

“这孩子十四岁,入夜潜入了宗族长一家,上上下下杀了三十七口人。现在羁押在顺天府里,诸位,这件案子,张方平请旨圣裁,你们说,朕怎么裁?”

朱由检左右巡视着朝臣们,却是无一人应答。

“说话呀!哑巴了吗!”朱由检忽然高声咆哮着,对着朝臣们大声吼道。

“万岁息怒!”哗啦啦臣子们都跪在了地上,整个文华殿的大殿上,只有朱由检和王承恩一个坐着一个站着。

“周延儒,你反对户部尚书毕自严的银庄,是因为你家开的钱庄,但凡是户部起了这银庄,你家的买卖就没得做了对不对?还是你们江南那群在大明开票号的人,都在你身后站着呢?”朱由检非但没有消气,反而火气越来越大,抓着周延儒问道。

“臣该死。”周延儒知道这个时候万岁正在气头上,说什么自辩的话都没用,索性直接请罪。

“这银庄之事,是朕准的。这件事,就这么定了。谁赞成,谁反对?”朱由检再次问道。

推行银庄的事,影响的哪里只是周延儒一家?

满朝文武自从这件事出了之后,连章上奏要求撤回此议,但是此时的朱由检,早就不是原来那个刚登基,毫无根基的皇帝了,此时的朱由检,自然不会再惯着朝臣们。

他是大明天子,他要做的事,尤其是在这京师,还轮不到朝臣们来反对。

他就是要拿着皇权压朝臣们同意这件事,不管在背后使多少坏招,万事,开头难。

只要朱由检把这个头开起来,毕自严自然会把银庄经营好,不用朱由检过多的操心,毕自严要这个能力也没有,就枉费了官场沉沉浮浮这二十年了。

但是这件事在朝堂上的阻力,朱由检首先得给毕自严开道,否则毕自严什么都干不成。

朱由检脸上阴云密布,银庄这件事,他本来不打算这么直接撕破脸,但是昨天晚上收到的密谕,这杀了三十七口的少年郎,唯有一死。

但是逼着少年郎杀人的到底是少年心里的恶魔,还是这该死的世道?

若是这该死的世道!

而这个世道规则的制定者和守护者,他,大明皇帝朱由检,又在其中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

他想了半个晚上,都没想明白,越想越气,越想越是堵得厉害。

“你们说朕,户部,与民争利,这民到底是天下黎民,还是你们自己!”朱由检盯着周延儒,却是对着朝中所有大员说道。

“万岁息怒。”

周延儒今天就不该做这个出头鸟,郑鄤的杖妹案子和他周延儒能脱得了干系,还是刑部公文伪造夹带案,他周延儒能脱得了干系?

大明皇帝还没顾得上找他的麻烦,他倒是自己主动跳了出来。

朱由检站了起来,平静的说道:“户部银庄之事,朕心意已决,此类奏疏文渊阁再不受理,诸位也不用写奏疏了。是非功过,跟你们没什么关系,大明官场腐朽,效率极其低下,你们手里握着那些钱庄,连公家的银庄都争不过,趁早卖了止损。”

朱由检回到了文华殿的后殿,呆呆的看着手中的小铜锤和钟。

一直以来,他都认为自己干的还不错,直到今天这十四岁的少年郎杀了三十七口人之后,朱由检才猛地意识到,他干的依旧是一塌糊涂。

这世界还是原来的那个世界,哪怕是天子脚下,依旧是挡不住这样的人间悲剧屡屡发生。

“潭峪岭先帝陵寝玄宫成竣工,礼部择期五月入殓,议!”王承恩见第一议过了,说起了第二议。

这一议,礼部照例宣讲了入殓流程,还有一系列的出行人员以及京师的一些护卫工作,这些都需要提前安排。

“万岁,臣有一疑,按制,大者派二百二十两,中者派一百零十两,小者派一百两,营建潭峪岭三大殿,此事,为何无议?”孙承宗见诸事都聊得差不多了,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先帝入殓,朝臣为了表示自己的心意,三品及以上每人二百二十两,从五品至从三品,都是一百零十两,五品以下,都是一百两,这是京官们的一些心意,也是京官们的殊荣,京外的官员,想例捐,还没那个资格。

“省了。”朱由检开口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