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皇明天子 > 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明皇帝被算计了

皇明天子 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明皇帝被算计了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10-12 22:35:31 来源:转码展示1

孙传庭是标准的儒生,他对鬼神之说敬而远之,从来不谈起,那都是方士们挂在嘴边愚弄百姓的说辞。maixi9

但是万岁弄的雷光闪闪的大明皇宫,实在是让人太过印象深刻,每到雷雨天气,大明皇宫总是在雷光中勾勒出行装来,久在京师,孙传庭有时候也在怀疑。

现在的大明皇帝,难不成真的是天命之子,应运而生?

连天命之子,应运而生之人的大明皇帝,都对李自成忌惮,孙传庭左思右想,当然有过胡乱的猜测。

但是孙传庭从来不是一个为私废公之人,李自成很能干,出奇的能干,无论什么都做的极好,对此,孙传庭也委以重任。

但是该不喜欢,还是不喜欢,平日里两人从未有过交际。

而张世泽这个世子,却罕见的和穷苦出身的李自成成了好友,两个人形影不离,时常讨论辽东局势,天下之格局,见解上颇有独道之处,偶尔孙传庭也会召张世泽询问,对他们的一些说法,极为认可。

孙传庭和英国公张维贤通过气之后,也就不再管了。

万岁忌惮李自成不假,但是万岁爷可没杀他。

内操们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万岁真的想让李自成死,那根本不需要什么刻意吩咐,只需要一个眼神,王承恩就能把事办得妥妥帖帖,任谁都说不出理来。

但是李自成不仅活着,而且还活的好好的,大明皇帝从来不特意交代李自成,这种不表态再加上忌惮的态度,孙传庭也听之任之,任其作为。

孙传庭本能的觉得不太对,但他本人并非勋戚,并不理解为何张世泽这个世子,会和李自成成为好友。

其实张世泽本人不太拘泥于门阀是一方面,更多的是他爷爷张维贤的言传身教,回到府中之后,多次叮咛他要多结交。

这源于张维贤的一些对时局转变的理解。

大明的新帝,显然对勋戚大量豢养“家人”和“群小”十分的不满,而且屡次对勋戚出手,次数之频繁,让张维贤的骨子里有了危机感。

英国公府这两百年,并非一帆风顺,历朝历代,都会有一些奇怪的危险,两百年的时光,让国公府对如何避开政治倾覆之下的劫难,有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法门。

比如让张维贤做出褫世子封号的张之极,就喜欢与东林人结交,在信王登基之前,天启皇帝对此不管不问,一切交给魏珰去打理,魏珰张维贤是不怕的,所以张之极与东林人往来,张维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明显倾向于东林的信王登基之后,却横竖看东林不顺眼,这种诡异的局面,张维贤自然要有所表示,尤其是他儿子与东林往来频繁这件事本身,就容易引起万岁的忌惮。

勋戚,就老老实实做天子家眷或者勋贵,和朝中大臣往来太过于频繁,容易招致罪祸。

两代从龙之功在身的张维贤,对时局有着极其敏锐的嗅觉。

而现在,孙传庭、张世泽勇字营,卢象升的天雄军,锦衣卫的诛邪队,云集在了周奎周国丈的府门前,就充分证明了张维贤这种担忧和顾虑,并不是杞人忧天,而是正在发生。

门在张世泽叫门之时,缓缓打开,门房打着哈欠,对着张世泽作了个揖,一脸谄媚的说道:“张公子登门,真是失敬失敬,老爷吩咐了,快快里面请。”

张世泽扬了扬手中的马鞭,转身回到了孙传庭的身后站定,俨然和其余人一样。

“刘耳,走吧。”孙传庭带着一干人等,入了这深宅大院。

孙传庭、陈伯玉和刘耳走在前面,来到了正厅之前,《入兰房》的淫词艳语还在不断的从正厅不断的传来,还有周奎的笑声以及嬉闹声,丝竹之音,娓娓而来。

在这等喧嚣之下,是刘耳等辽民们脸色变得更加难看。

孙传庭将圣旨递给了内侍,笑着说道:“劳烦内操公公传旨之后,臣再拿人。”

“孙府丞言重了。”内侍赶紧接过了圣旨,挽着衣角进了正厅,各种喧嚣戛然而止,随之传来的是咆哮的爆喝之声:“什么!某乃大明国丈!你们矫诏拿人!不怕锦衣卫摘掉你们脑袋吗!”

声音大不见得有理,周奎再爆喝,也阻挡不了锦衣卫的缇骑们,冲进了周奎的正厅,将穿着不整的周奎缚于正厅之前。

“孙传庭!你作为天子鹰犬,居然敢动大明国丈,等着吃参吧!”周奎被两个锦衣卫拿着依旧在不停的挣扎,对着孙传庭咆哮着。

孙传庭挥了挥手,示意带走,随后锦衣卫的缇骑鱼贯而出,开始查封周府。

这也是圣旨里的内容,万岁爷要那些侵占的地契。

这东西是关键的证据,只要拿到地契,周奎的罪名就会被坐实,孙传庭之所以请了左镇抚司的锦衣卫来做这件事,完完全全是打算让锦衣卫们把地契带入宫中。

若是万岁不打算深究周奎,这地契万岁拿着,比旁人更加安稳。

若是万岁打算深究,左右不过是派个内操,送到文渊阁,这事也就板上钉钉了。

代为圣裁,那是嫌自己命长吗?

孙传庭皱着眉头看着从正厅中不断出来的伶人,这些复社、几社豢养的伶人、名角、瘦马,都是一等一的好货,用来进行暗地里的权色交易,简直是再合适不过。

“刘耳,某诓骗你了吗?现在锦衣卫都在籍家了,你还有什么要问的吗?”孙传庭反过来问着刘耳。

刘耳匆忙的连连摇头,说道:“没,没。”

“回去之后,把辽民组织起来,过去该种哪里的地还种哪里,一切如常就是了,若是无事,就带着等信儿的辽民回吧,折腾了这么久,也该筹备春耕了,刘耳你说是不是?”孙传庭继续乐呵呵的对着刘耳说道。

刘耳脸上笑的跟一朵花一样,连忙说道:“好,好,谢过青天大老爷为民做主,俺们这就回,这就回。”

“这是万岁的旨意。”孙传庭没有居功,事实上,周国丈之事,也只有万岁能决定。

刘耳琢磨了一下,仿若忽然想明白用哪个词一般,朗笑说道:“万岁圣明。那我这就带着辽民回去。”

孙传庭依旧乐呵呵的说道:“公务在身,多有不便,慢走不送。”

“留步,留步。”刘耳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国丈府。

孙传庭脸上的笑容一直停留到刘耳离开门槛之后,忽然变了脸,满脸都是冷漠的说道:“锦衣卫的诛邪队值守府内,除非万岁手谕,否则国丈府中任何一片纸都不能流到外面,勇字营在府外防备,不让任何人靠近。”

在面对百姓的时候,大明皇帝是做出过具体要求的,要笑,不能表现出官架子,也不能揣着身段,居高临下,否则本来就有些激奋的百姓们,很可能因为一两句话,彻底怒火中烧。

当年五人墓,京师缇骑去苏州抓人,被人撵到了粪坑里,人也没抓到,后来还是应天巡抚带着兵马,才把五个人抓到,在苏州给砍了头。

当时苏州的百姓被一些人煽动,缇骑们抓人,百姓们公然和朝廷作对,拒捕、追赶钦差,这放到哪朝哪代能说的过去?

但是当时的应天巡抚毛一鹭也仅仅是派了人将五个人抓了起来,按罪给砍了脑袋。

当时的缇骑做事,还是没有章法,激起了民愤,像现在这样,砍谁之前,紫金阁的邸报通传,全国张榜公示,将其犯下的罪行一五一十的和百姓们说清楚,哪里会闹到那种地步?

孙传庭挨个查看了封条之后,择了一匹快马,匆匆的赶往了京师,他要面圣,周奎之事,不仅仅是天子家事了。

这件事出在了他顺天府的地头上,但凡是大兴县民乱起,大明京师出了这等乱子,甭管孙传庭有多少圣眷,都会瞬间化为乌有,而且有极大的概率,他孙传庭得拿出项上人头来,给天下一个说法。

周奎侵占辽民垦田之事,他必须请万岁严查,辇毂之下,民乱起则天下动荡不安。

而此时的朱由检,手里握着两封奏疏。

一封乃是礼部员外郎吴昌的奏疏,这封奏疏,是为了一个名叫周顺昌的人平反。

周顺昌当年是礼部文选司员外郎,在任福州推官的时候,反对矿监收税,抓了当时在福州负责监察税收的矿监税使高寀的爪牙,因为得罪了魏忠贤,被捕入狱。

而当时魏珰进行了牵连坐罪,苏州五子,被同时缉捕,也就发生了苏州府天子钦差,锦衣卫缇骑、黄衣使者被百姓们撵到粪坑里躲着的事。

周顺昌和联合起来拒捕苏州五子,都死了。

此时礼部员外郎吴昌,为同为礼部员外郎的周顺昌鸣冤,为周顺昌请求谥号,也是应有之举。

这一切,在正常不过了。

但是若非黄立极这个人回到京师,处理紫金阁舆情之事,朱由检说不得这道奏疏就准了。

但是另外一份奏疏,是黄立极上的奏疏,是面圣的时候直接递上来的,也算是走的密谕的渠道。

这封奏疏上,详细的列举了复社的成员,这个定期举行大会的庞然大物,其当家人是张溥和张彩,而两人之下的第一个名字,正是这个礼部员外郎吴昌。

复社。

朱由检如雷贯耳,本来是东林党的口舌的复社,现在力量逐渐强大,东林对其的钳制越来越少,复社的人员也越来越多,而且也有越来越多的朝臣悄悄的加入了复社的名单之上。

黄立极怎么搞到如此机要的名单?朱由检不会去问。

黄立极这个人的脑子有问题。

朱由检对黄立极的观感还是不错的,虽然黄立极片纸要杀熊廷弼,但是当时的局势就是那样,身处滚滚大势之中,又有几个能够不随波逐流?

但是黄立极到现在都把自己定义为一个坏到流脓的坏人,行事也是以此为基准,但是在朱由检看来,黄立极现在做的一些事,哪一件不是为国为民?

贪财的黄立极连自己的荷包都打开了,在东西舍饭寺捐了不少的钱那算是刷声望的话,京师将近两千亩的良田,都无偿借给了因为金水河改道,灌溉不利南沙河和沙河流域的百姓们。

最近黄立极的名声可是很好,虽然诸多笔正们不写,但是百姓们可不傻,招子放着光咧,但只有黄立极自己不知道,依旧把自己当成个坏蛋,做事肆无忌惮。

黄立极这份名单,搞过来肯定用了不少的阴毒的手段,朱由检也不问,让他自由发挥。

复社是推动这次周顺昌以及苏州五子平反的幕后推手,而且朱由检手边还有一份《五人墓碑记》的传,写的那叫一个神采飞扬,慷慨激昂,堪称一篇雄文。

这篇《五人墓碑记》的底稿,自然也是黄立极用了手段为大明皇帝搜刮而来。

朱由检将手中零零散散的资料汇集到一起,算是明白了自己差点就做了复社张溥和张彩手里的枪,被人利用了却不自知。

周顺昌冤枉吗?

反对、阻拦矿监税使收税、抓捕矿监税使、又联合苏州五子联合拒捕、煽动苏州百姓与朝廷为敌,这一条条,有哪一条是冤枉周顺昌和苏州五子的吗?

难不成苏州的百姓都听说苏州五子贤德,天使抓人,都自发的聚集在了一起?

苏州城的百姓有几个人认识这苏州五子的尚未可知,就跟普天之下一的大明百姓一样,又有几个平头百姓知道县令的名讳?

但是拒捕却是真实发生了。

周顺昌和苏州五子,一道看似政治正确的平反奏疏,和一篇早就准备好的雄文,都是一换扣一环的陷阱。

朱由检摸清楚了其中的道之后,这平反的奏疏,也是越看越怕。

周顺昌和拒捕被抓的五个人,站在大明皇帝的立场上,可是一点都不冤枉。

宋徽宗的时候,江南钱引未能如数押解入京,大宋禁军直接出了京师,奔着苏州扬州等地,十抽一的杀的苏松地区,血流成河。

那时候苏州扬州刚刚经历了方腊起义,宋徽宗对这地方,岂止是忌惮?

大明皇帝没有那么决绝和恶毒,对自己的百姓下手,是万万做不出来的,所以只是抓了苏州五子而已。

“这复社胆儿也太肥了,居然设局设到了朕的头上。”朱由检紧蹙着眉头说道。

“万岁爷,孙府丞到了。”王承恩撇了一眼奏疏的名字,就知道万岁爷在说什么,倒是没多言语,说起了正事。

王承恩多少知道一些复社的事,这群脱胎于东林的家伙,可是比东林还要难缠的角色,这简单的一封奏疏,万岁爷批复,他们就是大获全胜。

不批复,那就是大明皇帝没有识人之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