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皇明天子 > 第一百三十九章 礼贤下士

皇明天子 第一百三十九章 礼贤下士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9-22 21:59:51 来源:转码展示1

大明的皇帝国事为先!这就是倪元璐发现的大明皇帝最大的弱点,但凡是以国事相要挟,必然令皇帝中圈套!

倪元璐是浙江人,属于苏松一带,按着大明祖训,倪元璐是不能到户部上班的,但是有些人,嘴上说的道貌岸然,但是身体十分诚实的按时到了户部去点卯。jiujiuzuowen

在大明皇帝和户部尚书毕自严的眼中,他们是在想苏松地区的百姓释放一个信号,苏松税赋过重的问题,大明的皇帝和户部已经在商议如何解决。

江南的赋税过于沉重,最需要理清楚的其实不是朝堂,而是地方。如何保证充足的粮草供应,那只能将手伸向大户。

这其中的政策调整,毕自严还在户部进行部议,暂时还没有定下具体的章程,而任命倪元璐为户部的右侍郎,其实目的也是在于让倪元璐将这种信号传递给苏松地区,安抚地方。

在配合上大明皇帝直接拉下了脸面,直接接见了海盗郑芝龙和蠎二郑芝虎,开辟了新的财富路线,苏松重税已经是铁屋里看到了一丝丝的曙光。

江苏松重税,其实从北宋时,就已经初见端倪,在南宋的时候,已经成为了一个南宋一百八十余年的主要社会矛盾之一,而南宋朝廷的官营制度,补足了朝廷的财政困难,南宋朝时,只要苏松旱涝,就会免一部分税赋。

南宋朝廷阔气,可是大明朝廷实在是太过于贫穷,没办法免除税赋,才弄的现在这个局面。

而在倪元璐的眼里,他这个户部右侍郎的职位,代表着大明皇帝的妥协,为了安抚自己不再去长陵哭坟,皇帝做出的妥协的举措。

他的确是这样认为的,所以,他才会继续前往长陵哭坟,待到哭坟的热闹没有人再看的时候,倪元璐终于想起了廷杖,也是可以刷声望的好地方。

而在正旦时,在皇极殿举行的正旦大朝会,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当然倪元璐并没有打瞌睡,让皇帝抓住,扔出去廷杖,那样不是美名,而是骂名,身为千员京官之一的明公们,在正旦大朝会上打盹,传到仕林里,也是恶名一桩。

毕竟这还是崇祯元年,并未到了那礼乐崩坏,以恶为善的时候。

“臣自荐。”倪元璐拉着长长的尾音,掷地有声的当庭喊出了他一直想要找的机会。

朱由检一愣,徐光启一愣,孙承宗、袁可立也是一愣,连刚刚监刑的王承恩刚走进皇极殿,也是一愣,他们呆若木鸡的看着倪元璐。

还有这等事?!

倪元璐志得意满的看着皇帝,既然大明皇帝犹豫不决长达六个月,迟迟没有确定内阁首辅的名录,现在当殿宣布,肯定是筹谋了很久。

他这个当殿自荐,就是担当,传到仕林里,都会被人抬着手说一句,勇夫也。

而大明皇帝筹划了这么久的内阁首辅,肯定不肯这么轻易罢休,只要和他倪元璐开始讨论首辅之位,不管最后是不是徐光启当选文渊阁首辅,他倪元璐就赢了!

而且是大胜特胜的那种,仕林里谈起此事,都会抬手说一句,谋国者慧。

倪元璐信心满满的看着大明皇帝,他此次当庭发难,胜券在握。

朱由检似乎是被倪元璐震惊的目瞪口呆,老半天没有回话。

朱由检看着倪元璐长约半尺的美髯,这倪元璐作为明公,长得人模人样,捣乱倒是真的会挑时间。

自从《三国演义》在大明风行起来之后,人人以蓄胡为美,因为在三国里的关云长,有二尺美髯。

朱由检沉默了很久,才轻声说道:“准。”

倪元璐一看到皇帝说话,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说辞拿了出来,高声说道:“万岁,相臣任天下之重,行谊刚方,膺殊宠,履鼎贵之位,应竖震世之勋,皆大略相埒。第不幸而以相倾之材,处相轧之势……”

“打住!朕说,准了!”朱由检一听倪元璐的这连环炮,立刻喊停,他不是听不懂,只是倪元璐说的都是废话。

既然倪元璐愿意跳这个火坑,他自然不会拦着。

“万岁,相臣……等一下,万岁准了?”倪元璐呆呆的看着御座上带着好奇的皇帝,痴痴的问道。

大明皇帝这不按套路出牌呀!!

大明皇帝怎么就可以准了呢?

这可是相臣之位!履鼎贵之位,就因为他这三两句话,就准了?!

“是的,爱卿没听错,此国朝存亡危急之秋,爱卿敢站出来,承揽此要务,朕心甚慰。王伴伴,看赏。”朱由检非常满意的说道。

大明首辅的位置,在大明的任何时候,都是一个美差。

正如倪元璐所言,鼎贵之位。

但唯独在崇祯朝,不是如此。

大明皇帝指名道姓让韩爌做这个首辅,韩爌为何推三阻四,甚至不惜装病,都不愿意进京?

这个首辅要是好做,韩爌早就背着铺盖进京来享福了。

历史上的崇祯皇帝就是一个独裁者,一言而决,十六年换了十七个首辅,谁不听话就换谁。

此时的朱由检并不打算如此,他打算弄一个牌坊,就杵在文渊阁,当应声虫和人形盖章机。

袁可立和孙承宗早就看明白了大明皇帝现在的处理政务的方式,所以在推荐首辅的时候,才会慎重又慎重,这是个受苦又受气还要受埋怨吃挂落的差事,不管谁上去,都是受罪的命。

在一众重臣之中,选来选去,唯有徐光启最好欺负,吃苦受罪的事,只好徐老师父上了。

为此袁可立还专门找了几个笔正,寻了不少的人,才弄出了那么一套把人捧上天的说辞,把徐光启捧上天,就是生怕徐光启不接这个差事。

可是倪元璐站了出来,主动挑起了这个担子,跳进了这个坑,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皆大欢喜呀!

“赏,朕前段时间得了一方宝砚,赠予倪文公。”朱由检乐呵呵的看着倪元璐说道。

“万岁,臣……”倪元璐机关算尽,唯独漏了万一大明皇帝答应了怎么办……

“爱卿有何定国之策吗?”朱由检非常认真的问道。

倪元璐这个人是朱由检极其讨厌的那种人,沽名钓誉之徒。

但是这个人的确有些才华,虽然有笏板打黄台吉的暴论,但是一些观点之上,朱由检也是比较认可。

比如前段时间毕自严说要铸钱,而倪元璐对于此道,还是很有研究,并且写着一些相关的文章,朱由检看了也是深受启发,和毕自严一样,都是持有劣币驱逐良币的观点,而解决方法,就是树立朝廷威信,推行大明通宝官方货币,用良币驱逐劣币的煌煌正道。

一千双眼睛,就有一千个不同的大明世界,朱由检并非开着天眼,天赋异禀的神人,他并不能真的明察秋毫,若是倪元璐有定国之策,简直是意外之喜了。

“臣没有。”倪元璐有些懊恼的说道。

朱由检失望的点了点头,有些叹气的看着倪元璐,问道:“那爱卿为何吞吞吐吐,今日正旦大朝会,有话直言即是。”

“臣……”倪元璐有些支支吾吾的说不出来。

钱谦益拿着笏板站了出来,看着倪元璐冷哼了一声说道:“万岁,倪元璐,倪文公是不想做这个首辅罢了,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想学清流,又东施效颦,可笑可笑。”

钱谦益和倪元璐在城门口可是有过旧怨,此时站出来落井下石,一来揭了倪元璐的短,平日里放放嘴炮就行了,倪元璐真的敢拿着笏板带着五万儒生去塞外平定建奴吗?

就是倪元璐敢,那五万儒生答应吗?

二来,钱谦益也是琢磨透了万岁爷的性子,得顺着万岁爷的心思来,否则他得天天吃廷杖,这人受得了,腚可受不住。

而且吃了板子,还没捞到名望,他找谁说理去?

既然要做真小人,那骂人就要揭短,打人就要打脸,钱谦益看出了倪元璐的心思,直接当殿指了出来。

而皇极殿内约有三百余大明京官,钱谦益的话一出,满朝文武,一片哗然!

议论鼎沸,整个皇极殿若是沸腾了一般。

朱由检坐直了身子看了眼王承恩。

王承恩立刻高声喝道:“肃静!”

议论纷纷的朝堂终于慢慢安静了下来,大家终于不再小声议论,而朱由检则是探着身子问道:“倪文公,钱侍郎所言可否言中?”

“万岁。”倪元璐真的有些慌了。

他开始还以为万岁在玩以退为进的把戏,可是看着大明皇帝如此认真的模样,这是要玩真的吗?

朱由检一拍桌子,厉声说道:“爱卿自荐,朕心宽慰!此时却又要推辞不成?此乃国事,岂可儿戏之!”

这可是首辅之位呀!你跟这闹着玩呢?

倪元璐才想起来,当今万岁,想来是一个一言九鼎的君王,从来未曾食言而肥。

既然万岁在正旦大朝会上,答应了倪元璐的请求,任其为首辅,那岂有反悔的可能?

而此时的倪元璐才想起来,他这套刷声望的计划里,唯一漏掉的就是大明皇帝答应了怎么办?

可是大明皇帝怎么可以答应呢?

朱由检恨铁不成钢的看着倪元璐,抻着手问道:“倪文公,回答朕,这首辅之位,你是坐还是不坐!”

倪元璐脸色阴晴不定了很久,才俯首说道:“臣才疏学浅,远不及徐老师父,还是请徐老师父匡正社稷才是。”

朱由检嘴角一撇,对倪元璐的评价又低了几分,摇头说道:“那就归列吧。”

他没有处罚倪元璐的意思,皇极殿议事,朱由检不打算做那闭塞言路的事,既然是议事,有什么话说出来就是。

本来他还以为倪元璐是一个勇于承担责任之人,在议论首辅的时候站了出来!

倘若倪元璐真的是一个有如此勇气之人,朱由检并不会太在意他去长陵哭坟这些腌臜事,只要能对大明好,被骂两句也无所谓。

当年李世民被建成太子旧部魏征骂的还少吗?

还不是只要有利于大唐,就听之任之?

朱由检是一个很有容臣之度的人,他希望朝臣们能够为了大明永昌这四个字,竭能尽力,但是让他失望的是,倪元璐并不是一个有担当的人。

对于大明永昌的这个口号,最先响应的是大明的军卒。

“是。”倪元璐心灰意冷的回到了队列之中,他之前去长陵哭坟所有累计的声望,都被大明皇帝用巧力破了。

倪元璐到现在还在认为,大明皇帝在以退为进,以大明相臣之位,对他极限施压,逼迫他就范。

显然,朱由检是一个很有容臣之度的人,而倪元璐却是一个以己度人之人。

“伪君子。”钱谦益志得意满的回到了队列之中,你倪元璐什么人,也敢染指大明鼎贵之位?

徐光启有些失望的看了一眼倪元璐,这个人拿走这位子多好,他事情很多,哪里有空去文渊阁修闭嘴禅?

徐光启可是经历四朝的重臣,他早就看出了大明天子锐意革新的决心。他要是这点政治嗅觉都没有,还混什么大明朝堂?

本来打算回来推广下番薯,应对这些年来多次的干旱和京中粮食不足之事,翻译下金尼阁的七千卷书就归老的徐光启,有些苦涩,他这辈子估计是离不开京师了。

“那就有劳徐老师父了。”朱由检站起了身子,走到了御座之下,走下了月台,来到了徐光启的面前,王承恩抬了一把太师椅,还端着两杯茶,侍候在左右。

拜相是有礼仪的。

张居正当初就为了这事和万历皇帝闹出了不小的乱子,最终以万历皇帝妥协,行了半礼,也算是大明朝的常例之一,每有入阁的老师父,都会喝一杯皇帝的茶,算是规矩。

但是徐光启万万没想到,大明皇帝居然在正旦大朝会,当着三百多人的面递茶。

“臣必万死不辞,以报君恩。”徐光启接过了茶,象征性的抿了一口,颤颤巍巍的行了一个大礼,高声喝道。

朱由检搀起了徐光启,作为一名君王,礼贤下士,这种基本操作,朱由检还是会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