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皇明皇太孙 > 第55章 坐镇一方

皇明皇太孙 第55章 坐镇一方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1-06 21:03:51 来源:转码展示1

不能说是举国之力吧,但是在朱雄英的手里确实有着这个时代最出色的一批人,这些人的能力也得到了足够的证明。

依赖于这些人的能力和专业,再加上朱雄英有些先知先觉的提点,收获到了一些令人开心不已的事情。东瀛最大的银矿,要提前几十年进入大面积的开采了。

这座银矿巅峰时期,每年向大明朝贡四十吨,这是百万两白银。而除了向大明朝贡之外,也要与葡萄牙、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往来。这座银矿,可以有着当时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白银产量。

老朱老怀开慰,他的宝贝孙子带来了太多的惊喜。

此前的市舶司可以说是小打小闹,只是老朱给他的孙儿练练手。其实现在市舶司带来的收益,就让老朱相当的满意和惊喜了。

而现在就不一样了,这是更大的惊喜,一个此前根本不敢相信的惊喜。

醉醺醺的老朱看着朱雄英,得意说道,“标儿,咱的孙儿就是了不得!谁能想到那小小的东瀛,那等蛮荒之地居然有如此银矿!”

大朱也很开心,打了个酒嗝后说道,“父皇,英儿想要开海禁,你私下里可没少牢骚!要不是儿臣劝着,我大明哪里有如此银矿!”

是的,在老朱和大朱眼里,东瀛的银矿现在已经姓‘明’了。

前些年东瀛国主无法约束倭寇,这是罪名。大明立国后,东瀛岛国居然没有称臣纳贡,这也是罪名。再说了,小小东瀛也敢称‘天皇’,明明就是‘汉委奴国王’。

当浮一大白,这是天大之喜!

对于老朱来说,这不只是大明的银钱多了一个来源,也是因为自家孩子出息了。

这几天也陆陆续续的接到了一些信息,其实那座大银矿,早先就被东瀛土着发现。只不过对于当时的东瀛开采和精炼是一项高难度作业,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无法大规模展开,又受到战乱的影响,石见银山的开采时断时续,长期默默无闻。

这绝对是一座大矿,起码就目前得到的一些消息,那些番子要是没有为了功劳虚报,绝对是一座难以想象的巨大金矿。

什么不征之国都是假的,只要有足够的利益,这也就足够了。

“英儿,以咱看,如今那东瀛虽然战乱,不过到底也有点底气。”老朱看着地图,说道,“咱先占了银矿,以后咱再从高丽这边出兵,就好彻底打下来这块地。”

在地图上的显示,石见银山处在日本本州日本海侧西部,大概也就是以后的岛根县。

虽然现如今大明的水师实力强大,只不过跨海作战从来都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想要全面的发动进攻,自然也就需要一个跳板。

暂时的占据岛根县,这自然没有什么问题。只是想要全面的掌控那边,高丽就是一个跳板了,就像以后岛国发动对高丽的攻势,越过对马海峡就好,难度自然就降低不少了。

朱雄英也笑了起来,指着地图说道,“皇爷爷,辽东新附。我大明边军兵强马壮,迟早也是要对那边用兵的。从辽东攻高丽,我大明水师也可从海上出发,占蔚山为基地。”

蔚山,这就是以后的南韩釜山,和东瀛隔海相望。而现如今,那里是倭寇猖獗。

老朱笑了笑,朱雄英说的没错。只是在老朱看来,朱雄英的想法太简单了。想要直接征服这两地,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想要全面发动灭国之战,需要准备的事情可不少。

想起来了什么,老朱问道,“为了这座银矿,咱也该动兵。英儿,你此前说分封诸王,咱给允熥封个倭寇王如何?”

朱雄英立刻露出傻笑,好像听不懂的样子。

老朱没好气的轻轻拍了一下朱雄英的后脑勺,说道,“你的弟弟,就舍不得他去蛮荒之地吃苦。那你皇叔,就该去那边?!”

朱雄英还是听不懂,继续傻笑。只是眼看傻笑过不了关,朱雄英才说道,“皇爷爷,允熥年纪太小,而且没有领过兵。”

“咱不跟你说笑,咱想着若是合适,让你六叔去高丽。”老朱笑了起来,也不开玩笑,“你六叔懂军务,咱也放心有他在那边镇守。”

朱雄英的六叔,就是现如今的楚王朱桢。

这可是一个颇有战功的藩王,平定了云贵不少地区,镇压了不少诸蛮族叛乱。这样的一个藩王在战事起的时候,当时率领的可是信国公汤和、江夏侯周德兴。

这也是老朱的一个策略,名义上,亲王不得干预地方事务。但是在紧急情况下,亲王可调遣王国所在地的镇守兵。

每有军事行动,诸王都要带领护卫随军出征,那些在疆场上叱咤风云的将帅,虽身为大将军,有时也要受到亲王的节制。

大明初期的藩王实力可不弱,可不是朱棣篡位后将藩王当猪在养。

朱雄英想了想,说道,“东瀛这边,就让四叔去吧?”

“老四?”老朱想了想,说道,“你四叔还不行,银矿兹事体大,咱不放心他。”

不放心朱棣,不是担心朱棣造反之类的。而是现如今的朱棣虽然颇有一些军武之名,此前也镇守北平、练兵,只是朱棣的实战经验还是比较少。

朱雄英则不这么认为,直接说道,“皇爷爷当初让四叔镇守北平,自然是四叔能力出众。这银矿实在是太过重要,而且一旦现在兴兵,必然困顿。四叔能力不缺,自然去那边合适。”

其实老朱对朱棣的能力还是比较认可的,要不然也不会让朱棣就藩北平。可以说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算得上是老朱儿子辈当中最会打仗的,这也是他们一个镇守山西、一个就藩北平的原因。

老朱看着朱雄英,笑的很开心,“英儿倒是办了一些好事,这些年在水师投了不少银钱。要不是英儿这些年坚守,咱真的要撤了好多水师。”

这也算得上实话,大明开国之初,水师的实力确实很强大。只是前些年的禁海,让水师的实力有所下降,好在朱雄英及时的‘止损’,让水师的实力在不断的恢复。

朱雄英有点小得意,这个时候就没必要谦虚了,因为他确实做了一些比较有利的事情。

比如说现在,要是没有一点坚持,要不是朱雄英一直在练水师、建新船,现在就算找到了银矿,也无能为力。

朱雄英忽然间觉得担心起来,也有些着急,“皇爷爷,水师之事,孙儿估摸着是插手不了。那我接下来,接下来要做些什么?”

老朱看着朱雄英,拍了拍床榻说道,“英儿,你是不是很喜欢练兵?”

看到朱雄英点头,老朱说道,“本来咱想着,也该和你一起去北平,让你父王留在应天府。只是眼下,咱要清理锦衣卫、整顿吏治,咱还要迁都,事情太多了。你父王,也要处理朝政之事。”

老朱有些舍不得,随即说道,“你去北平吧,以后咱要打高丽、东瀛,都该从海津镇出兵。”

海津镇,其实就是未来的天津,这里在元朝时成为漕粮运输的转运中心。

朱雄英想了想,随即问道,“皇爷爷,该是要整顿朝堂了吧?”

“还是英儿知道咱的心思,过些时日你带些人走,去北平练兵、筑城。”老朱拍了拍朱雄英的脑袋,说道,“过两年咱就过去看你,这两年咱忙、你父王也忙。”

朱雄英摇头,很肯定的说道,“皇爷爷,可不能是这样。年节的时候,孙儿还是要回来的。记得到时候给孙儿下旨,别是孙儿回来了,结果是没有奉诏!”

“你又不是藩王,想爷爷了就回来。”老朱笑了起来,对朱雄英说道,“咱再给你几张圣旨,来回不方便,你就自己写!”

什么是亲孙子,这就是亲孙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