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皇后看见弹幕后 > 第23章 太妃归家

皇后看见弹幕后 第23章 太妃归家

作者:齐氏孙泉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3-03-05 13:25:30 来源:文学城

元岫提议将有皇子的老太妃,送出去由其子侍奉养老。就连没有儿子的,也想给条生路。

朱慎尧从没听过这样的话,但好在他这人,喜欢元岫同他议事。

“此事不是儿戏,我知你一片好心,可若放出去,说是你我夫妻二人容不得人,不肯给庶母养老又当如何?”

元岫又道:“那这可是强制的?陛下下旨叫他们离宫?”

朱慎尧不答。元岫又道:“先帝皇子诸多,也不是都成年的。最小的老18才周岁。生他的周太嫔因为入住慈宁宫不得不母子分离。若是皇上封王赏赐府邸分出去,周太嫔晋升周太妃,一同出去养育小王爷,一来全了慈母之心。二来……也免去了先·帝之子长流皇宫的尴尬。岂不多处有益?至于无子的太妃……臣妾想法有些大胆。若母家愿意养,大可家去。”

如果前面说的有理,这后头就显得荒谬了。

朱慎尧不觉凝眉:“为何如此想?”

元岫道:“是妾身的一点私心。许是想家了,不由得想老太妃们入宫多年,再没见过骨肉血亲。他们已然侍奉帝王多年,如今身为未亡人,本就抑郁寡欢,何不往后余生顺遂一些?只要不改嫁污了皇家名声,哪里其实都一样的。”

又道:“皇上担心外人嚼舌头,以为皇上将太妃们当累赘。那皇上大可给了个恩典。凡是接回太妃的人,其骨肉血亲中,可封家中女儿为县公主。妃嫔入宫,多带着母族的荣耀。若回归也能给母族带来好处。那么那些原本为了名声委屈自己的人,也大可放心下来了。”

这是元岫病了几日所思所想的。

太妃里头出幺蛾子,只怕是太闲了。打发出去,既可让后宫安生些,其实也全了元岫怜悯她们年轻守寡的心思。

她争取不来太妃改嫁。这一入宫,生是皇家人,死是皇家鬼。元岫微末之躯无法改变。便叫她们活着时,过得再从容一些吧。

朱慎尧听进去了。思考片刻方道:“就是说家务事。你是个有心的。只是未必都有意。若有人认准了留下来又当如何?”

元岫早想过:“没有强求的道理,自然继续金奴银婢的伺候着。但也定有走的人。”

有一个离开这见不得光的地方,就是元岫积的一份德。

“那便听你安排吧。太后身子弱,确实需要静养。”

后宫干净,麻烦却频频出在太妃中。叫外人听了笑话。既然不能吃斋念佛的安心守寡,打发出去也乐的清静。

想一想,朱慎尧又补充了一句:“你刚提到想家。想来确实,你入宫后没再见过家人。你想见谁了,真安排入宫陪你几日如何?”

他们是夫妻一体,元岫作为正妻,母族亲眷方面本就多一层随心。

所以不必让皇帝特意安排。

“现下还不是时候。总有这样那样的要忙。等时机成熟妾身再行安排吧。”

皇帝呆了一个多时辰,与元岫一道用了膳。元岫尚在病中,朱慎尧虽舍不得,还是披了一身月光离去。

人一走,晚秋伺候元岫安寝。

元岫任凭晚秋给她擦着身子,沉思了片刻,才道:“晚秋,你今晚辛苦些,好好整理本宫嫁妆都有什么。最好加上外头庄子、店铺收益。明早我要看。”

晚秋点头称是,元岫翻身寻了个舒服的位置,一夜安寝。

次日清晨,元岫一早起来就在翻看账本。

晚秋昨晚熬了半宿,打着哈欠解释道:“前面的基本都是礼部采买的,娘娘入宫不久,几乎没动用过。娘家准备出来的嫁妆虽多,但多数不好带入宫中。除了银票地契和首饰,其余的基本还在元家未出嫁前的院子里。店铺每季度中送来一会银子,庄子一年一结算。道现在,也就接到了铺子送来的共计三千五百二十两银子。都在这了。”

晚秋办事稳妥,元岫放心。

“说回来,我倒是忘记嫁妆事情了。皇上下旨叫我入宫匆忙。好些从小攒起来的嫁妆都不适合抬入宫。当时只想着有空另行安排。结果入宫就忙到了今日。一会儿你递消息分别送巧云那儿和爹娘那里。让巧云回府整理的我的嫁妆,要尽量详细。最好再去那几家店铺转一转,看看什么情况。”

晚秋领命出去了,又过了两日,杨巧云身着元家丫鬟的衣服入宫。看着就与宫中宫女们的装扮格格不入。

重新踏入坤宁宫,巧云不觉四下看一眼。一切都那么眼熟。而她此时的心态完全不一样了。

明明被撵走的宫女竟然又以皇后娘家丫鬟的身份回来了。坤宁宫里的宫人们都十分好奇的打量巧云。却不敢上前攀谈。

将元岫要的都呈给了元岫。

元岫让巧云坐在下位饮茶,看账本的功夫抬眸瞧一眼这丫头。

没了宫中明里暗里的打压,这丫头人瞧着都多了几分明媚。

“这么看,这几处店铺都有点问题。”

巧云颔首:“我买通了几个乞丐帮我数着。就拿这个首饰铺子来讲,一日二三十的客人,至少一半都买了东西。就拿店里最不值钱的来算,每天也有几十两银子的进账。一个月就上千两了。就算刨去成本,一个季度也断不可能是他们送来的一百二十两银子。这还只算的最低进账。那些夫人小姐总不可能各个都只挑最便宜的买。”

这个首饰铺子还只是其一。元岫手里有七家铺子,其中问题不会少。

论理来讲,铺子只要准备好给女儿当嫁妆了,就算不会婚前交接,也会叫女儿先学着打点。元岫自幼跟着祖父在外面,婚前一年才归家待嫁。

这期间母亲狠下心来训诫她学好规矩女红。管理只限于宅院内,这些铺子都是母亲亲自打点。

元岫看账单越看眉毛凝的越厉害。

“之前我叫你出去待命。眼下算是有事情可做了。就这家店铺为首。你拿了本宫的令牌去接手经营。顺便打探一下其余铺子的掌柜、学徒、小二一类的来历。若你经营的好,这些铺子往后都会交给你。若遇到可用的人才,也大可举荐给我。”

巧云当即起身,激动的有些语无伦次。

“娘娘,我……奴婢定不辱使命!”

巧云只待了一盏茶的功夫便匆匆离去。

元岫也着手去安排太妃们的事情。皇帝同意后,还要与太后商议。太后自当不赞同的。不过她不是个有主意的。不然也不会被纯贵太妃利用。

一听皇帝也同意了此事,便撒手任由元岫折腾了。

皇帝要遣散老太妃的圣旨一下,几乎朝野动荡。

皇帝一人弹压了反对的众臣。与此同时,元岫也在太后处面对了几十位哭哭啼啼的先帝嫔妃们。

“诸位母妃若是觉得妾身私心藏奸,就未免把我想的太恨毒了。谁家没个老人,宫里又何时缺了赡养的银子?不过平心而论,当真好过吗?”

元岫的话过于直白了。直白到众人忙于表决心都显得虚假了。

一阵不可言喻的沉默后,一位虚弱的老太妃苦笑:“祖祖辈辈哪里不是这样来的呢?我们不过是比寻常寡妇多了几分尊贵罢了。”

元岫颔首:“自然再没有更尊贵的。虽尊贵,却也更多束缚。儿媳还是那番话,这并非是遣散。一切皆由自愿。太妃们伺候先帝尽心尽力,亦为皇家延绵子嗣,一生进献皇家。现如今也理当有些自如惬意的日子。不喜欢折腾的,留下来,喜欢清净的,去修行。想家的归家,念子的入王府。种种皆由自己决定,或是寻人商议,妾身哪里会干涉。”

太妃们没怎么再说话。却将这些听进去了。她们作为天下女子之表率,本该表现的对先帝忠贞不二。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被当金丝雀一般的在小小慈宁宫里窝着了此残生。

莫说是一群寡妇,就是好好的人,也抑郁着提不起力气来。

事情刚提,并没有什么水花。

直到圣旨袭来的第三日,与朱慎尧关系最亲近的十四王爷入宫,祈求恩典接走温太妃回王府赡养。

朱慎尧当场下了圣旨,赐封号温贤贵太妃,着吉日送入王府,让亲生的十四王爷承欢膝下,尽孝送终。

温贤贵太妃就如同一颗石子砸入了水面。很快就有了第二个。

最后除了二王爷的生母身体实在年老孱弱,不宜动身外。皇子生母们几乎都有了去处。反到显得不肯接生母入府的王爷不孝了。甚至出现过两位王爷抢一个生母的情况。

但朝堂众臣倒是没有接太妃回去的人在。只是王爷们纷纷接走王爷后,太妃们的家眷入宫明显频繁了许多。只是没人愿意做这个出头鸟。

最让元岫意外的是,先帝的四公主朱敏成入宫找到了皇帝,想要接自己的生母入住公主府。由她这个女儿养育。

“谁又说女儿家就不能养老的?再说,公主府本就是父皇给我建造的独属我一人的。驸马也与入赘无异。既如此,身为家主嫣有不养老人的道理?”

元岫从朱慎尧口中得知此事的时候,四公主的母妃已经被抬了一阶位份收拾行李准备出去了。

元岫其实没见过这四公主几次面,闻言不禁叹道:“有道是谁说女子不如男,我竟不知敏成有这般心胸。”

“就是不知此事为开始,其他公主会不会有动作。”

事实是朱慎尧想多了,四公主后,其他公主都安生的紧。也有动了心思的太妃联系亲生的女儿,但后头都不了了之了。

不过公主动身,对于前朝的官员来说也是信号。不多时便有官员陆续恭迎太妃回府赡养。

不论是真的心疼同胞女眷,还是为了那县主的晋封,归家太妃有着皇家太妃的头衔,回娘家后的余生,日子都不会太差。

又过两日,太妃们一批一批送出去,慈宁宫中几乎空了一半。倒是安静的十分适合太后静养。

元岫有空的时候,金太贵人捏着帕子来到这边擦着眼泪跟元岫商量。

“皇后,要不你送我去寺庙修行吧。”

这几日倒有太妃主动去的,但多是岁数稍大的。年轻人有几个受得了青灯古佛的?

“太贵人实在不像个能宁心礼佛之人。”

金太贵人更委屈了:“那也比家去强。亏我巴巴的等着他们接我回去。原来是想用我归家,给我继母生的那个妹妹换来个县主封号。她们待我不好,我也恨极了他们。就算去剃了头发当姑子去,也不要给他们便宜!”

那个~可能要V了,哎嘿

好像是第一个古言入V哎~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太妃归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