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皇帝的恶毒白月光 > 第19章 明哲保身

皇帝的恶毒白月光 第19章 明哲保身

作者:山楂酪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12-03 21:42:54 来源:文学城

楚若英的人查到最近与许郎中走动频繁的兵部侍郎,赵万和。

此人最近一次提拔,还是荣国公的左膀右臂魏勇副将提携,私底下二人来往密切,显然赵万和早已投靠三皇子麾下。

听完下面的人回话,长公主发了好大脾气,栖霞阁的花瓶摆件遭了殃,噼里啪啦,碎了一地瓷的器片。

还是头一次瞧长公主生这么大脾气,小厮墨守缩缩脖子:“驸马爷,您也不劝劝长公主?”

楚若英面色平静,稳坐钓鱼台:“不妨事,她现在不撒火,回头要跑宫里头撒火。我们本来占理,要是真闹起来,反而不那么占理。”

下一秒,就见长公主随手抄起一只青釉鱼形瓶,楚若英再也不能维持平静,唤了一声公主,对上李明蕙的目光,他觉得如果能让公主出出气,似乎什么都不那么重要。

楚若英小心叮嘱:“我只是担心公主,莫要伤了自己。”

长公主这才意识到自己举起的是驸马最爱的一件瓷器,刚才差点气昏了头,将物件小心放回原处,她理了理裙摆:“本宫现在进宫,找皇兄评评理。”

楚若英拉了她手肘一把,将人拽回:“公主消消气,无凭无据,你觉得皇帝会听信吗?”

驸马的温言软语,将长公主一腔暴脾气生生浇熄:“难道,任由别人往公主府泼脏水,构陷我们女儿,这口气本宫咽不下。”

楚若英温声道:“公主,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夫妻俩说了会儿话,长公主被安抚下来,没有嚷嚷着进宫面圣。

公主府鸡飞狗跳,市井上关于清平县主唆人行凶的流言愈演愈烈。大理寺一把手刚被皇帝叫到宫里回话,得知案情并无什么进展,皇帝下了死命令,又着刑部也一起参与调查,限定半月之内要破案,否则要他辞官回乡卖红薯。

盛京主街,沿路摊贩叫卖声不绝于耳,骑着高头大马的大理寺卿头一次遇到职业生涯上的低谷,脑海里幻想与夫人寒冬腊月里卖红薯的凄凉画面。

一个穿长布衫的中年男子,与他擦身而过。

中年男子身上布衫老旧,微弓着身子,东张西望,确认身后无人注意,最后走进了一家当铺。

听到当铺掌柜的问话,中年男子肯定道:“对,这是我家祖辈传下来的,要不是家里老娘要抓药吃,实在没办法,只好把它当了。”

中年男子刚离开,掌柜便派店里伙计去顺天府报官。

什么祖传物件儿,这分明是皇宫内庭御造的物件儿。

顺天府衙门捕快赶到时,将刚熬好药的中年男子抓回,府尹拿着累丝嵌宝石的如意簪横看竖看,对身边的府丞道:“的确是大内御造的物件儿,按规制,这应该是公主品级才能用的,怎么会流通到坊间?”

府丞想了想,道:“听闻前朝有太监宫女盗窃主子的东西,通过各种渠道拿到宫外偷卖,其中牵扯了许多人的利益,横竖不是什么好事。”

府尹听得后背发麻,宫里的那些管事太监,看着如草芥不起眼,实则背靠大树,轻易得罪不得:“本官最近也不知道走了什么霉运,这可如何是好?”

府丞沉吟了下,又道:“那人说赃物是在朱雀大街的七弯桥拾到,恰恰许郎中爱女在附近出事,大人何不将此事一并推给大理寺。”

府尹眼神一亮,捋一捋细长的胡须:“是啊,本官怎么没想到。这个主意好,快,找两个捕快将人押去大理寺。”

盛京,城西。

大理寺梁秉打了个喷嚏,不知道是谁在惦记着自己,扫见书案上的补气养身的一盅人参汤,不由得想起家中夫人。

连续一天一夜翻看案卷,还是找不到丝毫线索,正一筹莫展,听到顺天府府丞羁押了个偷东西的人犯,这等偷鸡摸狗的小事,也要提交到大理寺?

梁秉埋怨顺天府府尹无能,什么人都往大理寺送,正挥手赶人,突然提取到了什么信息,出声:“等等,你刚才说什么赃物是在七弯桥附近,呈上来给本官瞧瞧。”

下属捧着一只木制托盘,大理寺揭开红布,拿起累丝嵌宝石的如意簪细瞧了瞧,越看越觉得眼熟:“速速备马,本官要去一趟宫里。”

从宫里出来,大理寺卿立时清点了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出发到公主府。

彼时的楚长宁,刚用了一碗冰糖银耳莲子羹,正准备去沐浴更衣,听到外院传来的嘈杂声,惊讶:“外边出什么事?”

冬青自告奋勇去打探,没一会儿小跑回来,气喘吁吁:“县主,大事不好了。”

春盈费了不少心思,这两日都在房里伺候楚长宁,自然得了些脸面,激了一声:“好端端的,胡乱说什么晦气话。”

冬青瞥了春盈一眼,眼见二人又要别苗头,楚长宁出声打断:“到底是什么事?”

冬青朝春盈抬了抬下巴,福了福身子,恭敬谦卑:“回县主的话,大理寺卿派人将公主府团团围起来,说是要请县主走一趟。”

楚长宁略一沉吟:“大理寺卿不会无的放矢,可是案子有了什么进展?”

冬青“啊”了一声,羞怯道:“我一看大事不好,急急回禀县主,没有问。”

楚长宁拿过手边托盘里的帕子擦了擦唇角,起身将衣摆理顺:“是该出去瞧瞧。”

来到外院,果然看到公主府外围了数十位穿铠甲佩弯刀的侍卫,火把将前院照得灯火通明。

长公主和驸马先一步到来,此刻正与大理寺卿僵持不下。

听到身后的脚步声,长公主侧身,几步来到女儿跟前,一把握住她的手:“快快回你的拂月阁,今儿有阿娘在,没人敢把你从公主府带走。”

楚长宁翻手握住母亲的手:“阿娘,梁大人也是秉公处事,我问心无愧,这就跟梁大人去一趟大理寺。母亲和爹爹在家要保重身体,等着女儿回来尽孝。”

爱护如珍如宝的女儿,要到大理寺那种鬼地方受罪,长公主一颗心揪了起来,还是驸马一把拥住她的肩膀,安慰:“长宁乃县主之尊,自然跟普通人待遇不同,你要不想看到我们女儿受苦受罪,赶紧叫几个婢女打点行李,一道送去大理寺。”

长公主有了主心骨,连忙吩咐身边的得力心腹:“倚翠,你领着拂月阁的几个丫头们去准备,手脚都麻利些。”

大理寺连夜围起公主府的消息,第二日便传遍了盛京,有人欣喜,有人惋惜。

惋惜的,正是大皇子李玄烨。

此刻他正与宁远侯对弈,食指与中指从棋罐里捻起一枚黑子:“得天独厚的一颗棋子,成为死棋,倒是可惜了。”

书房外,有人叩了叩房门,就听见外面传来小太监的声音:“大皇子,方才长公主与驸马一道出门,好像是去宫里的方向。”

大皇子沉吟片刻,将黑子扔回棋罐:“今儿这局棋怕是下不完,改日再约舅舅对弈。”

大皇子匆匆赶到皇宫,长公主与驸马在太后慈宁宫,皇帝也在,皇后与四皇子姗姗来迟。

“不过是一只簪子,这只能说长宁恰好去过七弯桥,并不能证明别的什么。皇兄怎么能下旨叫大理寺到公主府拿人,金尊玉贵长大的县主,她到了大理寺那种地方,得吃多少苦头啊!就算国法无情,可到底亲疏有别,长宁可是皇兄的亲外甥女啊!”

大皇子来时,就听到姑姑福慧长公主向父皇诉苦。

李玄烨看向欲言又止和不动声色摇头制止的皇后,心下了然,立在一旁不做声。

就在这时,主位上不惑之年的皇帝指了指大皇子:“弘烨,你说说看,朕是该依照律法,还是该为一己血脉之情偏私容情?”

猝不及防被点名,李弘烨知道这是一个亘古难题。

若他答偏私,那么就是不重律法,将来何以依法治国。若是答依照律法行事,难免会被指责冷血无情,为君需有仁德之心,冷酷薄情,那是暴君。

李弘烨拱拱手:“这个问题,儿臣答不上来。”

同样的问题,皇帝又考校四皇子。

李巡往皇帝身边的皇后看了一眼,回:“国有国法,律有律法,律法不外乎人情,在公平公正之于,在条条框架的冰冷律法里,可以酌情,但不可枉法。”

大皇子心里嘀咕,这番话说了等于没说,可不知为何父皇似乎满意地点了点头。

最后,皇帝看向角落里跟个空气人似的八皇子:“在国子监读书已有几载春秋,你也说说自己的看法。”

直到这时,大皇子才发现原来八皇子也在,反正这个八弟不受宠,大皇子根本没放到眼里。

李筠从角落里站出,恭敬执礼:“回父皇的话,儿臣自小听过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若是儿臣犯了法,父皇要治儿臣的罪,儿臣欣然接受。可如果换作儿臣,儿臣定会偏私自己所在意的人。”

说罢,八皇子退至一旁,感觉有两道视线落到自己身上,他抬眼,对上长公主和驸马善意的眼神。

李筠抿了抿唇,头低得更深,只盯着脚尖。

他尚且年幼,说出的话,父皇只会觉得一团孩子气,不会真的放到心里,如果运气好些,还能留下几分重情重义的印象。

皇帝多看了几眼八皇子,揉了揉眉心:“边关刚递来几封要紧的折子,这件事,还是等大理寺出了结果再议。”

皇帝走了,长公主一心牵挂女儿,匆匆与太后说了几句话,其他人倒是想与太后亲近,奈何太后推说精神不济,要去补眠,更是没有逗留的理由。

坤宁宫,主殿。

皇后将后背靠在贵妃塌,见下手的四皇子吞吞吐吐的表情,道:“你是想问,方才本宫为何打断你?”

李巡回:“母后想让儿臣与公主府联姻,如今清平县主出事,如果我们雪中送炭,岂不是更能博得长公主与清平县主的好感?”

皇后不赞同摇摇头:“如今事情还未明了,贸然开口替楚长宁求情,万一楚长宁真干了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这把火最后可能烧到我们自个儿身上。在皇宫想要生存下去,就要懂得明哲保身的道理,不求无功,但求无过。”

说着,眼神扫到殿内最显眼的一座红珊瑚摆件,皇后眉心跳了跳:“凝秀,还不赶紧将它收起来,瞧着就碍眼。”

四皇子:“……”

走出坤宁宫,四皇子回望,摇头一叹:“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明哲保身,可有一日我们出了事,又有谁会从中斡旋,会伸以援手?”

绿草芳华,三月春风,吹得人心口冰霜一样的冷。

“县主,是我。”

盘腿坐在绸缎铺就的贵妃塌里的楚长宁,从书籍里抬头,将面前的人辨了辨:“卫探花,你不是在翰林院当值,怎么……?”

怎么穿一身大理寺官服?

卫青云提着食盒,观里头空间狭小,但光线通透,地面打扫得极为干净,有桌有椅,长条案焚着好闻的檀香,很是清雅。

看到她悠然自得的模样,他心里才稍稍松了一口气:“我在翰林院修撰史书时,帮大理寺破了一桩陈年旧案,然后就调来大理寺任职。不说这些,我到天香居买了几样糕点,县主要不要尝一尝?”

楚长宁的目光重新回到书本,语气淡漠:“如今全盛京的人都在背后唾弃本县主,卫寺正以后不要再来,省得被连累。”

卫青云有千言万语要对楚长宁说,可一见到她,那些话就好像揉碎了的云,淅淅沥沥在心口下起了小雨。

他喉咙发堵:“下官不怕,只要县主安好,下官不怕被连累。”

等了片刻,楚长宁一页未翻,卫青云又道:“我翻过卷宗,看到里面的证词。县主找借口故意将玉镯让给了那位许小姐,我就知道县主是一个嘴硬心软的好人。”

“好人。”楚长宁干脆将书籍扔到一边,来到他面前,隔着一扇实木牢柱,她掩唇轻笑:“这是本县主听过最好笑的笑话,现在所有人都以为我唆人行凶,人证物证俱有,怎么,你觉得我是无辜清白的?”

清澈如湖水的眼眸一眨不眨,文弱的青年男子坚定道:“只要县主说没有,卫某就信你。”

楚长宁本没抱什么希望,当卫青云说信她时,仍是没忍住抬眼去看他。

二人对视,走廊里响起了轻浅的脚步声。

拐角处的少年一身劲装黑衣,他漆黑的眸子如浓墨一样化不开,直直盯着面前一高一低的两道身影。

朝阳偏斜,两道影子被拉长,投射到地面,好似依偎在一起。

他侧脸的棱角线条分明,目光锐利而深邃,盯着卫青云。

前世,他终于荣登大宝,忙完国丧,举行完一系列祭祀等活动,得知楚长宁和卫青云已到了嫁娶的阶段。

他宣旨命楚长宁进宫,将她软禁起来。

卫青云在朝堂上破口大骂,骂他为君不仁,骂他有夏桀商纣之相,骂得可欢可难听了。

他是真想把卫青云拖出去砍了,但一想到楚长宁,他忍住没砍卫青云的脑袋,把他贬到偏远地区做个七品县令。

在亲娘以命相逼时,卫青云才娶了县里一位秀才的女儿,一年后有了儿子。

得到消息的程玄差点从龙椅上栽下,当时就跑去见楚长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

可惜楚长宁面色平静,看不出心里到底是痛快,还是不痛快?

这章剧情好难写,今天4000 哦

大理寺官员等级:

大理寺卿大理寺卿,正三品

大理寺少卿,正四品

左寺丞,正五品

寺正,正六品

寺副,从六品

评事,正七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明哲保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