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画缘 > 第18章 第十八章摸索

画缘 第18章 第十八章摸索

作者:都广建木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7-24 20:36:20 来源:文学城

元洲有很多山脉,或者说,山才是陆地的主流,平原只是山系与山系之间的缓冲,以及河流冲刷泥沙淤积的产物。

太昊琰幼时看过的书很多很杂。

太昊侯在立了嗣君后卫嗣君选了一位好老师——崇潘。

崇潘出身底层贵族,但经历一点都不单薄,聪慧好学,但西荒的教育资源太贫瘠了,因而十二三岁时他便学无可学了,为了求学甚为不怕死的卖了所有家产收拾包裹出了远门。

跋山涉水去了冀州,先是在轵邑求学五年,后又跑到玉都与蒲阪各求学十年,名满天下,被中原的许多大国以国相之位相待,但崇潘挥一挥衣袖,包袱款款的回西荒了。

回到西荒,崇潘各个国家的跑,却一直没定下来,直到来到太昊国,与太昊侯相处得还好(不需要担心太昊侯会不会琢磨自己的脑袋),这让他在太昊国呆的时间长了点,再后来太昊侯让他给嗣君当先生。

崇潘彼时的想法不得而知,但他接受了,并且非常认真的教导嗣君,给嗣君灌输自己的治国甚至西荒共同体概念。

嗯,西荒共同体。

这家伙的目标从来都是任何一个国族,而是整个西荒,他觉得最好的西荒是只有一个国家,哪怕是次点,西荒人族对外也只能有一个声音。

这野心大得....无怪乎没留在繁华富庶的中原,哪怕是跑回了西荒也生生蹉跎了近二十年才安定下来。

很多时候太昊琰都忍不住对崇潘表示佩服,答应太昊侯担任嗣君师时都快耳顺之年了,不算帝国历史上那些有非人族血统的神裔氏族之人,崇潘可以说出仕年龄最高的老当益壮代表了。

年龄虽大了些,但崇潘仍旧精力旺盛,并且大有保持这种状态到死或是心愿达成的意思。

太昊琰的教育在成为嗣君后都是崇潘一手安排的,阅读大量的杂书便是崇潘很长一段时间给太昊琰的安排。

未来的国君,最擅长的该是如何用人,但这不代表别的东西就不需要涉猎了,不仅要涉猎,还要涉猎得非常广泛。

不需要精通,一个国君若是对用人之外的任何技艺精通,只能说明这个国君不负责。

任何一门技艺想要达到精通的境界,需要投入的时间与精力绝对不会少。

除非是生下来就天赋异禀,不管学什么都一学就会,一学就精通,不然一个国君将大量精力投入到与治国无关的事情上,这是负责吗?

不管什么乱七八糟的都样样精通的国君,在崇潘看来无疑是最应该上断头台的国君。

不需要样样精通,但也不能一无所知,必须各个领域的基本常识要掌握,不然以后被人骗了都还不知道自己哪被骗了。

如此教育成功导致了在太昊侯诸多子嗣中,不乏天资出众者,每个都有自己拿得出来的本事,但身份地位最高的嫡长太昊琰却完美诠释了何谓样样通样样稀疏。

唯一的优点便是,什么都知道一点。

太昊琰在爬大雪山时便想起了很久以前看过的一卷据说是从玉宫流出来的古籍杂书,有传言说是某一任巫女所著。

杂书上说大地并非神创造的,而是从海底隆起的高山,便如同海上的岛屿,往下潜便会发现岛屿只是海底山脉露出水面的部分,陆地不过是更大的岛屿,所以才会崇山峻岭遍布。

至于那些肥沃宜居的平原,全都是河流的泥沙淤出来的。

这种说法毫无疑问的让这卷书有个**的称号,但太昊琰看了后却觉得说得很有道理。

西荒是人族的发源地,太昊氏是西荒最古老的氏族,西荒几千年来的沧海桑田变化便是活例子。

湖泊群变成了辋川海,而大型河流入海的地方,泥沙淤积,陆地向海伸出了触角。

还有她从未去过的漓水与云水下游平原,据说几千年来平原面积增加了至少一半,比如漓水下游,传说原本的入海口是海湾,但如今....海湾没了。

地表地形一直都在变化,大雪山无疑是元洲整体地形中难得的变化较小的,哪怕西荒都整个抬起从曾经温暖湿润的平原变成了如今的高原,大雪山却从古至今未曾改变——高度增加了不算。

太昊琰曾经觉得大雪山的巍峨庞然不曾有变化挺好的,高山为岸,深谷为陵,若无大雪山的阻隔,那西荒人族北方最头痛的就不是千里马贼,而是马贼加龙伯了,因为往来太方便。

可自己真的来爬时,太昊琰又觉得,委实没必要如此高。

稍微矮点也没关系的,道路没那么艰难,商贸往来自然不可避免,想弄点种子和消息何至于如此艰难?

终于看到向导说的雪莲田时太昊琰感动得感觉眼睛都有点湿润,但很快就意识到是差点雪盲的后遗症,赶紧低头。

没办法,这鬼地方只要抬头张望很难不看到皑皑白雪,而雪看多了,雪盲症跑不掉。

龙伯族很擅长农耕,住在雪山里都还能将雪莲这种野生药材变成了种植的作物,再用种植的雪莲同南北两边交易需要的生存物资。

太昊琰原以为最多就是一个小寨子,结果穿过用来指路的雪莲田后看到了一座城邑,城邑不大,只能算一座小型城邑,但这高海拔的严寒雪山中出现一座城邑本身就很不可思异。

这里是大雪山,是生命禁区,至少是智慧生物的生命禁区。

怎么能建起城来?

在向导介绍莲城到了时,太昊琰想了想,问:“莲城?是哪个莲?”

“自然是雪莲的莲。”向导想也不想的回答。“不过他们也种雪参的,但种得不多,种植最多的还是雪莲。”

太昊琰看向城邑周围,能开垦的地方全都被开垦了出来种植着雪莲,据向导介绍,若是雪莲花季的时候到来将会看到漫山遍野的雪莲花,每一株都是花茎超过一尺的美丽花朵,更有甚者能超过两尺。

“雪莲花季长吗?”太昊琰问。

向导想了想,说:“雪莲从发芽到开花需历五年,但听莲城的人说,实际上雪莲实际的生长期不到两个月。”花期自然更短。

太昊琰闻言虽惊叹却又觉得合理,大雪山这环境,植物还能像温暖平原的同类那般生长才有鬼。

正惊叹着便因为走进了而发现了这座城最大的特殊。

这座城的居民除了龙伯还有许多的人族,能看出来双方相处得非常不错,一些人族稚童是骑在高大的龙伯肩膀上的。

龙伯与人族的种族恩怨....太昊琰头回意识到原来两个种族也能好好相处。

“雪国王庭知道这里的情况吗?”太昊琰好奇的问。

底层能好好相处可不代表上层会支持。

向导不是很确定的回答:“应该不知道,这里太偏远了。”

太昊琰希望是不知道,那代表雪国王庭对族民的实际掌控力没那么强,但也知道凡事最好做最坏的打算。

若是知道却没管,必是有所图。

而能有什么所图。

太昊琰略一思索也能猜到怎么回事。

龙伯族若是南下显然不可能将西荒所有人族都给杀干净,一来不靠谱,很容易再次陷入种族大乱斗的泥沼,二来发展文明需要大量的人口,而龙伯族的人口——荒原的环境一直限制着龙伯族的人口上限,再考虑一下长生种的繁衍能力....

很长的时间里龙伯族都会需要人族的人口补充自身,哪怕这么做有文明被同化的风险。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元洲的种族大乱斗从有史以来持续到如今,不同种族坐下来好好的和睦的相处....抱歉,委实没有先例可以参考,若脑子坏掉了想尝试,自己摸索当先驱吧。

莲城,有一定可能是龙伯族用来摸索的试验田。

太昊琰心中微叹。

虽然不太希望是如此,但直觉告诉她大概率。

人族不会考虑百年之后的事,实际上能考虑十年之后的人族在人族中就已是很有远虑的了,但长生种....这些寿命超长的家伙考虑得更远,远得连千年以后都会考虑。

这也是生理寿命决定的,人族活不到一百年后,我死后的事与我何干?智慧生物普遍有这种潜意识,除了个别例子,自然不会有人考虑百年以后。哪怕真洪水滔天,收拾烂摊子的也不会是自己,但长生种必须考虑,因为他们一定活得到一百年以后,制造的烂摊子最后都得自己收拾。

这也是人族一直以来同长生种战争中的劣势。

比即时战略,人族很多时候能赢长生种,但一旦比长期战略,人族必输。

不过,太昊琰望着近在眼前的杂居城邑,时代改变了呢。

几千年前不同种族之间根本没法和平共处,也不会考虑和平共处,更没必要思考和平,整个元洲深陷种族乱战的泥潭。

如今,终于有人开始走出摸索和不同族类正常相处的道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