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化宋 > 第23章 生活不易

化宋 第23章 生活不易

作者:九州月下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02-19 19:49:13 来源:文学城

新年过后的第七天,是赵虎头四岁的生日,种氏亲自下厨,给小儿子做了一碗长寿面,而赵虎头为了回报母亲的辛苦,也指使着山水和种彦崇帮忙,给母亲做了一个可丽饼蛋糕,用羊奶打发出的奶油味道有点腥,但味道还可以。

唯一难受的就是种舅舅,他的两条胳膊在打发了半天奶油后,一整天都没能抬起胳膊。

但是这种新奇的吃食很让得府中女眷的心,嗯,赵老爹也很满意,父母之间为谁吃的更多还引起了一番争执,最后得到的答案是下次让儿子多做一点。

新年后的第二个月初一,府上的一位姨娘查出有了身孕,这意味着赵虎头在今年会多一个弟弟或者妹妹。

不过赵仲湜和种氏都没怎么把这事放在心上,因为家里子嗣真的太多了,他们喜欢虎头是因为虎头听话懂事又可爱还孝顺,至于其它的小孩子,他们并不会在幼小时就投太多心力——这个年代的孩子太容易夭折了。

种彦崇的到来,让赵虎头有了很大的自由,很多山水办不到的事情,这位小舅舅都能轻松解决,比如他私下里去密州的一个道观里购买了一个二手炼丹炉,在自己的客院里放着,并且自称喜欢炼丹,让赵虎头的爱好来源有了合理出处。

种氏和老赵都对此没有意见,反正家里的孩子学不学都有官做,发展一下业余爱好不是什么大事。

于是赵虎头就可以经常跟着舅舅,以买炼丹材料为名出门。

但是,出门没有一刻钟,就发生了一件大事。

因此他一时不想被牵着,就甩开了舅舅的手,然而,种彦崇就给他买杯汤饮子的工夫,他就被一个矮小的中年人捂住嘴抱到旁边的小巷子里。

好在种彦崇反应超快,立刻就追了过去,还没等那人威胁的话出口,他就已经拔出匕首,一刀把对方割喉,那血溅了赵虎头一脸一身,整个人都蒙了。

种彦崇却淡定得像杀了只鸡一样,小声说:“这事可不要让你爹娘知道啊。”

赵虎头没有回答他,而是看着那人的捂着喉咙,抽搐着倒在冰冷的泥地上,血染红了大块土地,那眼珠里是满满的惊恐,看着他们俩,一直到凝固。

看赵虎头没有说话,种彦崇忍不住戳了一下他:“怎么,神仙,你是被吓到了吧?”

赵虎头终于回过神来:“我还是个孩子啊。”

“这种人,不知害了多少孩子了,对了,你不会觉得我不该杀吧?”种彦崇有些小心地问。

“倒没有,只是现在,要怎么解决?”

“这还不简单。”种彦崇轻嗤一声,随后带着孩子悄悄去州衙自首,新的州官还没到来,衙门的坐班的捕头知道前因后果后,也没要什么证据,就把这事按了下去,表示绝对会办得漂漂亮亮——敢拐观察使大人家的孩子,那人死了都是便宜他。

事后,种彦崇和赵虎头都没把这事告诉家里人,一个怕挨骂,一个怕以后出不了门。

赵虎头花了两个小时平复了心情后,便又去了七里坡,他亲手设计了一座炼焦窑,正在发布施工要求中。

炼焦就是把原煤清洗之后,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加热,这样煤就会变成黏糊的液态,其中的硫、焦油会变成气体溢出,剩下的产品成冷却后,就是高质量的焦炭。

这种焦炭用于炼铁,就不会因为硫的存在而使金属延展性、韧性降低,简单说,是可以炼钢。

“这小东西真的可以炼钢吗?”种彦崇看着这个图纸上土气的小窑,略有怀疑。

赵虎头设计的这座炼焦窑小的可怜,直径两米不到,高度一米五,能放六千斤煤左右,图纸上看,像个圆形的坟包,实在让人找不到什么特别之处。

赵虎头从窑基里抬头:“要修大还不简单,我直径扩大到五米,就能一次炼几万斤煤,我敢做,你敢运吗?”

种彦崇于是闭嘴,如今是冬季,大雪封路、河水封冻,运输不易。他能买到几千斤已经是跑遍密州所有军器监,把能买的全买了。

赵虎头本来想做几个陶管和白铁皮管导出废气冷却回收,但一时半会,这些东西都弄不到,铁虽然已经不是专营,但也算是管制物品,铁匠行业都是要考资格证的,每月购买多少铁,打了多少农具,都要有记录,以防止私下铁匠私下铸造兵甲。

如今没有轧钢机器,铁皮需要匠人一锤一锤砸出来,他有心想用铜管来冷却回收废气,但却被种彦崇泼了一盆冷水,铜比铁贵二十倍,说只要他敢做,那就一定有人敢偷。

于是赵虎头只能忍痛把废气回收这事记上,先弄煤焦窑。

因为天冷,土窑里耐火泥干的慢,所以赵虎头交待一番后,见剩下的时间还多,就和种彦崇逛逛市场,买些炼丹的“药材”。

不过,这一次,他们遇到了一点麻烦。

“秃那竖子!给我站住!”那坐堂的大夫终于再也忍不住,大步从案几后走出,挡在他们面前,满面怒容:“这两月来,你们可知自己买空多少药材!可知如今这些药物上涨的何其厉害,可知其中多少是别人的救命药,那么多药材,便是秦始皇吃完了也该成仙了,你等还要买到何时?”

种彦崇有些尴尬,正要说话,赵虎头就已经抢声道:“这药吃有害无益,我买掉是救人于水火,没准他们还能多活些时日呢?”

那老大夫更怒,却没有和小孩一般见识,而是直直盯着种彦崇,仿佛在要他给个答案。

种彦崇低头看了一眼手中牵着的赵虎头,见对方摇头,便只能遗憾道:“大夫你医者仁心,但购此物,也是救人之用,实在不能退让,还望见谅。”

那老大夫气得面色青紫,却还是无可奈何,只能退回案后,不再多看他们一眼。

种彦崇于是牵着赵虎头回家——虽然赵虎头不是很愿意被牵着,但也无可奈何,如今这世道,孩子也是一种商品。

种彦崇随口问道:“那些药,真的会吃死人么?”

“当然,血肉之躯,服食金石,实为逆天而行,积累过多,必然不治。”

“……那,有什么真仙丹么?”种彦崇非常好奇。

“炼丹之道,以千年为纪,你我这辈子应该是等不到的。”赵虎头和他瞎扯。

“那就好。”种彦崇点头。

“嗯?”赵虎头满脸疑惑。

那样,当今陛下就吃不到了——当然,种彦崇这话只敢在心里想想,不敢说出来。

……

二月,春寒料峭时,海冰融化,赵虎头还在死磕炼焦窑时,七艘自南方而来的大船,停靠在了密州的市舶司外。

苏谦从南方焦急地逆着北风,乘船而上。

这几月来,他们集合了全部织户的力量,发现这种羊毛线积出的布有很多细短的绒毛,无法像丝麻一样光滑整齐,但这种细绒织出的毛布却反而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手感,在保暖上效果极为显著,极受老人和小孩的欢迎。

江南的天气虽不如北方那样滴水成冰,但也极是阴冷,尤其在冬季,双手稍微离开的火炉,便会僵木,这毛料,却是正可解此急,尤其是缝制成手套和袜子后,不少文人已经开始写诗赞美这物。

唯一可惜的,就是这次收到的货物太少了。

三千斤梳毛啊!织成的布也就一百多匹,这在丝织圣地的苏杭之地,都不用上市,找些相熟的老客户,就已经全卖光了,二手的布匹都已经被炒成了天价。

身为父亲的家主比苏谦还急迫,成天叨念他为什么不多买些回来。

这一次,父亲把家里的宅子、铺面、都抵押贩卖出去,带了几乎所有家资,北上前来收购羊毛,不仅如此,父亲知道自己吃不下这单,还邀请了其它两家势力强大的织户合作,约定一起经营,守望相助。

当然,货源必然由自家掌握。

为此,三家拿出大半家底,凑了一千两黄金,按一两金可以折十八贯铜钱,就是一万多贯,已经超过了许多小州一年财赋,听说那山水姑娘还想购买过炼丹之材,这次船上,也装满了产南方本地的廉价丹材,一共六千多斤,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能换多少,就换多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生活不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