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槲寄生 > 第29章 椒房殿

槲寄生 第29章 椒房殿

作者:YUKISAM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15 06:43:46 来源:文学城

经四宫典侍和掌侍的甄选,采女们都有了归属的宫司。

书沐宫共纳了四名采女,其中一名,是裘霁春曾与陶昭南说过的,大典星家的小姐——任沅。

若将三位世家小姐的性格比喻成花,周妙人是墙头争艳、开得明艳热烈的凌霄,而宋章知则是凌寒傲骨、气质脱俗的梅花。

这位任沅小姐,更似清丽淡雅、皎洁柔和的栀子。不欲与百花争艳,又不若寒霜枝头梅花的孤傲,更加温柔娴静。

这样的人,既不冒尖出头,又非惹人嘲弄的末流,是人群中最不打眼的。

然而,三人之中,陶昭南最在意的,就是任沅。

依照宫规,入宫的采女不光要身世清白,更要是家中的嫡女,庶女是不能入宫做女官的。

这三位出身世家的小姐,虽然都是嫡女,但是身世背景却很不相同。

她从裘霁春的口中打听到,宋章知是京兆尹家的嫡长女,她的母亲在她年幼时就因病离世。宋章知的父亲丧妻满三年后,很快就娶了另一名小官家的女儿做续弦。

宋章知在家里空有嫡长女的身份,实则并无依靠,生活过得还不如许多人家受宠妾室的儿女。难怪她做事亲力亲为,事事周到。

因此,她入宫,是为自保,为自立。

而户曹尚书家的周妙人,她也是嫡女,在家中排行第五。她的母亲,户曹尚书夫人,育有二子二女。她的上头还有一位同父同母的亲生姐姐,已经嫁做人妇,嫁了个门当户对的官宦人家。

传闻中,户曹尚书品行风流,妻妾成群,儿女成行。即使周妙人的母亲是户曹尚书的原配,可她的父亲宠妾灭妻,疼爱庶子庶女胜过嫡子嫡女。

成日被庶子庶女压一头,依周妙人的性子,定然是忍不下这口气的。

户曹尚书在京算不得什么大官,周妙人的婚事大抵也同她的亲姐一般,再高嫁门第也高不到哪里去。但若是能与皇子或是高门子弟结亲,成婚后,她在娘家自然是挺直了腰杆,说话都有底气,还能狠狠气一气那些仗势欺人的庶子庶女们。

周妙人性子眼高于顶,入宫怕是存了攀扯贵人的心思。

至于任沅,她是大典星的嫡长女,亦是唯一的嫡女。

她的父亲官任大典星,当今圣上尤信卜卦占星之术,受皇帝倚重。大典星是太史的属官,如今太史被诛,太常左迁,她的父亲是极有机会升任太史的。将来,兴许还能坐到太常的位置上,位列九卿。

有这样光明的前景,又无家宅不宁的糟污,任沅的亲事完全无需她自身操劳。况且,任沅也不像是想要借机嫁入皇室的虚荣性子。

任沅为何入宫,陶昭南思来想去都未能找到合适的理由。

也正因为猜不透她入宫的缘由,陶昭南格外在意,担忧她会成为自己筹谋中的变数。

“典侍大人有要事要忙,便由我领着各位观览书沐宫。”领着她们的,是书沐宫的掌侍。

书沐宫入目最显眼处便是成排高过头顶的书架,架子上整齐归列着竹简、函件和纸笺。

殿中央的空地上摆着低矮的桌案,书沐宫的女官们坐在软垫上,执笔抄录,空气中可闻见纸墨香。

一踏入殿中,就令人不自觉地屏息静气,放轻脚步,恐扰了殿内的安静。

掌侍走在前头,开口冷静肃然:“百蕴阁四宫殿,珍宝宫藏有天下奇珍,万乐宫热闹,常有机会在贵人面前露面,有所谓的‘机缘’。”

她的话藏有深意。

“食苑宫辛苦忙碌,却有恩赏。而书沐宫看似清闲,也最安静不惹人注目,难有泼天的富贵。”

“但这并非代表着,书沐宫不如其他三宫重要。”

掌侍停下脚步,视线落在跟在她后头的四个人身上。

“书沐宫掌后宫出纳文簿文书,收录典经藏书,审阅出入信件,是最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差事。”她停顿数秒,打量四人神色后继续说道。

“自然,信件中不免有宫中贵人们的私密。”她沉下语气,警示四人,“若是管不住自己的口舌,就莫要嫌自己命长了。”

“奴婢们谨遵掌侍大人教诲。”

在书沐宫的日子平静无波,每日同一时辰起同一时辰休息,日复一日,让人快要忘记时间的流逝。

若非陶昭南时刻谨记着自己的命还握在骆禅檀手中,每夜都要悄摸着数着解药过日子,她还真觉得这样的日子,也不错。

陶昭南一等初入书沐宫的采女所能接触到的文书皆是最不要紧的。每日抄录,差事枯燥乏味,能到各宫殿走动的机会少之又少。

便是她有心想要接触太子殿下,也寻不到合适的时机。

偏偏这件事还急不得,一急就容易出破绽,惹人怀疑。

她虽然险入了书沐宫,但还并非是书沐宫的女官。她的身份依旧是无品无阶的采女,与宫中那些低等宫女并无差别。

尘埃未定,陶昭南须得按捺住性子。一个月的审查期未过,她只能安分守己地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更不可节外生枝。

许是掌侍见她这段时日本分老实,做事又认真仔细,一日忙碌时,将手头给椒房殿送账簿的差事交给了陶昭南。

再过两月就是年末,是宫内最忙碌的时候。书沐宫的女官们都各司其职,给各宫送书簿信件的活计都交给了采女们。

给椒房殿送东西的差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毕竟椒房殿内住着的,是后宫之主,皇后娘娘。

掌侍亲自将账簿交到陶昭南手中,并嘱咐她:“切记,到了椒房殿勿四处张望。没有人问你话,不要多言。送完东西就回百蕴阁,知晓了吗。”

“奴婢明白。”陶昭南双手接过垒着账簿的承盘。

这是她能接近太子最近的机会了。

太子是皇后的嫡子,兴许她会在椒房殿遇到太子殿下。就算是不能近身,她也能知晓这位太子殿下,究竟是何模样。

日后再寻机会巧遇或是见面,也有了明晰的目标。

“皇后娘娘,书沐宫差人来送您要的账簿了。”

“宣人进来吧。”

“诺。”

陶昭南在殿外候着,直到椒房殿内皇后娘娘的宫女前来宣她入殿,她才挪步。

入殿后,她始终垂着脑袋,遵照着掌侍的嘱托,不敢四处乱看。

“拜见皇后娘娘。”她跪地行礼。

有人从她的手中接过承盘,听见皇后让她起身,她才从地上站起,但依旧垂眸,没有抬头。

她的余光扫见殿上,没有瞧见男子的身影。想来,太子是不在椒房殿的。

也是,想要见太子一面,哪是那样容易的事情。

她恭谨地站在殿中央,等着皇后的吩咐。皇后娘娘没有命她退下,她便不能动。

高坐在殿上的皇后扫了一眼侍女放到她手边的账簿,又轻飘飘地瞥了一眼静默站在殿下的宫女。

她问道:“平日都是由你们书沐宫的掌侍亲自送账簿,今日怎么换了人。”

“掌侍大人有要事在身,一时抽不出空来。又恐误了娘娘想要看账簿的时候,便差奴婢代为送来,还望娘娘恕罪。”

皇后见她回答得妥帖,也并未为难她:“本宫不过是纳闷,也不是什么大事。”

“既如此,回去转告你们掌侍。这账簿本宫审阅过后,便会命人送回书沐宫。”

“诺。”

后宫的采女甄选与女官擢升都要经由皇后首肯。眼前这位面生,瞧着身上的服制,当是今年刚入宫的采女。

方才入宫就能受到书沐宫掌侍的青眼,把给椒房殿送账簿的差事都交给了她。

皇后对她也起了好奇,问:“本宫从未见过你,你叫什么名字。”

“奴婢陶昭南。”

陶昭南,是由豫贵嫔举荐到百蕴阁的女子。听说她在清水县对明家姑娘有过救命之恩,豫贵嫔也正是因此才出面。

豫贵嫔在后宫向来是个省心的,皇后对她的印象不算差。

“你就是陶昭南。抬起头来让本宫看看。”

就算是皇后命令她抬头,她也是不能抬眼与皇后对视的。

她抬起下巴,眼神朝下,所以没有瞧见皇后脸上露出的惊愕神色。

皇后一手握住座椅扶把,不安地眨动双眼,往喉咙里吞咽了口口水。

盯着陶昭南的脸数秒,皇后胸口闷着一口气,不上不下。终究是高坐后位多年,她强压下心中的慌乱。

“好了,你回去吧。”

陶昭南看不见皇后的面容,只听声音,也听出了皇后语气骤然从和善变得不悦。

她不知为何,只是乖巧地低头应了一声,便退出了椒房殿。

盯着陶昭南离开的背影,皇后呼吸变得沉重,右手不禁捂上胸口。

那张脸倒也罢了,只与骆清乐有三分相似。

可是那眉眼,却有八分相似。

豫贵嫔是否知晓些什么,她想做什么。

很快,皇后自己便打翻了心中的猜疑。

不,豫贵嫔入宫晚,与贵妃公主都交往甚浅。这应当只是巧合。

可为何会如此巧合。

“皇后娘娘。”跟着皇后入宫的孔嬷嬷把茶水端到她手边,“喝口水稳稳心神吧。”

那些年发生的事情,孔嬷嬷亦是知晓的。

皇后因何惊慌失措,她自然也是能理解的。

“孔嬷嬷,你说,她是不是有人刻意安排入宫的。”

她抬头看向孔嬷嬷,皇后最信任她,也只有她的话,可以令她心安。

孔嬷嬷语重心长说道:“娘娘,您贵为皇后,而眼前的宫女也不过是个宫女。”

“若娘娘担心,便随便找个由头打发了她,何须如此不安呢。”

听了孔嬷嬷的话,皇后小幅度地点了点头,才端着茶杯饮了口茶。

“若是直接处理了她呢。”皇后的眼神忽地变得阴鸷,握着茶杯的手倏地攥紧。

孔嬷嬷连忙开口阻止:“不可。”

“这个宫女是豫贵嫔送入百蕴阁的,若是惹出人命,只怕反而会引人注意。”

“娘娘,为了太子,您也要三思啊,不能被人抓住把柄。”

“嬷嬷说得是。德妃对后位虎视眈眈,大皇子也是与安儿针锋相对,是本宫一时慌了头脑。”

皇后叹了口气:“传人去告诉百蕴阁的胡掌仪,寻个由头让她去照顾太妃吧。”

去照顾太妃,那些太妃个个脾气古怪,不光是个苦差事。

太妃们的居所远离东宫,也能防止太子见了和公主模样相像的陶昭南,再生出事端来。

“诺,奴婢这就亲自去传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