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侯门宠妻宝典 > 第25章 第 25 章

侯门宠妻宝典 第25章 第 25 章

作者:远芳古道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6-04 23:14:08 来源:文学城

第25章

纪安平时出外很少坐马车,都是一匹马出道,快而爽。如今因为要去考试,这才坐了马车,显得庄重不是?人都是要讲究排场,考试的时候,有些排场省不了。

阿云早在前几天就已经把东西备好,不但有吃的穿的,还有暖手的东西。县试相对宽松一些,管的不像乡试那么严,毕竟有很多的考生还年幼,所以不会太严格。

小四在前面赶着道儿,天还没有大亮。此时在县衙前面排满了考生,正有衙役在那边检查着每一个进入的考生。

纪安从马车里出来的时候,见到了不少熟悉的人。都是早些时候刚到临平时上门结交拜访的那些人,不过此时这些人都是过来送人的,也就只有纪安是过来考试的。他也不觉得羞臊,自己年近十八岁才想到考科举,那也不是他的错。他生在富贵人家,一出生就锦衣玉食的,要不是阿云说考个功名名下在言顺,他早就让自个老爹直接拿钱捐个官了。

不过,考个功名也好,正好检阅一下自己的水平。

考生里很多才七八岁或十来岁的孩子,由着家长送过来,而纪安在这群大孩子中算是年长了,他这个年龄很多都已经考府试了,也就是童生试。县试只是试点,说明白点就是考个名,进入童试的名单。只有经过县试选取,才能够格去参加童试。府试一般就在四月,所以连着考试就能省下许多时间,这正合纪安的心意。

现场中跟纪安认识的,都过来打了招呼。纪安也没有过去找专门休息的场子,而是坐在马车中等待。过不了多久就要进场,这不,检查的衙役已经陆续过来了。

很快就到点了,纪安整了整衣服,下了马车过去排队。队伍很长,考试的人很多。整整排了十个长队,每队有两个衙差检查,主要就是查有没有夹带。一经查出,就会被取消名单。

县试还是很认真的,查得也很严,因为这是很多寒门子弟走向朝堂的第一步。只有过了县试才能取得考取童生的资格,否则你就是读再太多的,没个身份你什么也不是?

很快就轮到了纪安,纪安身上没有别的东西,只有身份证明,校卡及准考证明。衙役检查了一番,在他身上摸了又摸,见没有夹带,就让他进去了。

纪安是在五十二号的考场,很容易找。考场是设在县衙的校场上,一排五十个棚子,每个棚子就能放下一个桌子及凳,其他没有了。县试连考四场,每场一天,考完一天是可以回家的,不用吃住在考场,所以不是特别的严格。

纪安找了自己的位子坐下,陆续的一些考生也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待所有的考生都到场后,县官和一些教官这才姗姗来迟。

县令作为主考官,就坐在堂中,后面站着各教官。说了一些场面话,唱了廪生及保生,待唱完,开始发放试卷。

纪安显得很平静,待试卷到了手上时,他也没有急着马上做,而是先看了一轮试卷,看有没有自己不慌的地方。一看没有什么难的,这才放下心来,认真对待起来。

考场很肃静,还是有些考生怯场的,如果阿云在这里就会感叹:考试永远都是精神紧绷,高压的。

昨平县的县令姓董,乃山西太原人,在这临平地界已经当了十年县令,一直都没有挪动过位子。至于为什么一直没有往上升,个中原因,难以启齿。

董县令也想往上升升,但是他时运不济。他当年考试的时候,正好赶上了大旱,一路考得艰难。这倒还好,至少他磕磕碰碰地倒也考到了举人。到了考进士那年,正好遇上了老皇帝驾崩,考试被耽搁下来,这一耽搁就是三年。他也是想要往上升的,哪个当官的不想往上升,但是不知道是他的运气太差还是怎样。要说没有做出政绩,却也不是,他每年评定都是优,但就是到了要升的时候,每回都被人顶上。

耽搁了三年倒也没事,至少三年后他考了进士,虽然是最后一名吊车尾进的,那也是堂堂正正的有功名的人不是?后来放榜,任官,运气还不错,放到了临平,江南的生活条件还不错。可是这一呆又是十年,他兢兢业业不敢有任何差池,结果这十年他没有丝毫往上升的。不是他业绩没有做出来,他每年都次次评优,但每次

如今又到了一年考取童试的日子,没想到在这一年竟然来了一个意外的人,那就是平阳侯府的小世子。

平阳侯府在京城或许没有什么,京城什么最多,那就是高官。像平阳侯府这样的承爵的侯府,没有十家也有八家,更何况平阳侯只是小小的五品官,更是扔下去都溅不起水花 。但是到了这小小的临平县就不一样了,哪怕在临安府都是要让知府出来迎接的人物。

董县令看着前面那个正在挥汗疾书的纪安,面上虽然冷静,其实心里早叫苦连天了。这小世子玩什么县试,想要童生的名单,直接问他要一个就是,结果非得老老实实地跟着一大帮考生一起挤在这小小的考棚中。

董县令指着前面正在考试的纪安,对旁边的考官道:“你们可曾知道,这小世子突然到我们这考试,是什么意思?”

这些考官,虽然都是文化人,但毕竟都没有见过大世面,自然也搞不明白这位小世子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纪安在那考场中如何考试,暂且不表。

花开两朵,先表一枝。纪安出了门考试,阿云在府里头倒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干。

她心里其实是挂念着纪安的,虽然也知道县试并不难,但是他这也是第一次考试,作为妻子哪有不担心的。

她早让丫鬟们备下了酒菜,待纪安一回来,便可以用上。纪安这人,向来吃不得半点苦,如今在那考试,肯定是苦着了。

她虽然不知道古代的考试是怎样的,但是经历过前世高考的她,如何能不知道,每一场考试必然是极其的艰难。何况她见过电视里演的,所有的考生都在一个个的小格子音里考试,吃喝拉撒都在那小小的格子音里进行。

二月的天气还很冷,阿云穿着厚袄子还觉得冻手,也不知道在那格子音考试的纪安会不会冷。

正在疾书的纪安突然打了个喷嚏,他揉揉鼻子,低声嘟囔道:“怎么回事?怎么突然打了喷嚏,这是感冒了?”

阿云自然不知道纪安在那边的那一出,她还在这边准备着一些事项。

她到这边已经有半年多了,从一开始的茫然加不知所措,到现在的慢慢的适应下来。

她看了看外头的日头,估摸着时辰,大概快午时了。她问春桃道:“少爷中午可还回来?”

“少夫人,少爷这一去,得晚上才能回呢。我听小四说,这还是县试比较简单,也没有那么严格,若是会式,听说要在要格子间一直呆到考。少夫人不用急,少爷肯定能通过。”

此时的阿云才想起来,纪安跟她说过,县试并不难。真是关心则乱,她不禁有些好笑,自己真是紧张过头了。

“春桃,你和小四似乎走得很近?”阿云突然找到了一个话题,想起来就问了一句。

其实阿云也没有存心要问出个三五九等来,只是随口一说。但是春桃却不一样,虽然她已经歇下了心思,不再打着人主子的主意,跟小四也确实热火。

她心里一跳,小心翼翼地看了阿云一眼,见她脸上并没有什么,倒是松了一口气。

“如果真的喜欢,我做主让你们结亲便是。”阿云也不是什么刁难人,喜欢自然也就会成全。

阿云自己没有办法,父母之命,在这个时代,父母的话那就是天。她曾经也想过反抗,但后来却不了了之。一,她人生地不熟的,反抗了之后自己又能怎样?二,纪安虽然不好,但至少还能给她一个身份。她要真不喜欢,纪安也拿她没办法,她还能够保下一个清白之身。三,如果纪安真的真心对她,与他好好过日子未偿不可。

人就是这样,被逼到一定境界,往往就会升华出很多东西。

“姑娘,不是的,我和小四哥并没有什么。”着急之时,春桃叫了没有出嫁前的称呼。

阿云却轻笑,春桃的心思她虽然不懂,但多少也能猜得一些。小四虽然是纪安身边侍侯的,但终究不知道性情如何?小四跟着纪安久了,只怕也会沾染上他那些不好的习惯。

如果小四还算老实,并没有那些花花肠子,将春桃嫁给他也没有什么不可,但如果小四学了一身花花肠子,那么对不起了,她再怎样也不会将自己贴身的人嫁过去。

“真的没有什么?”阿云狐疑地问。

春桃都快急哭了,主母要真的将她和小四凑成一对,那真的是要死人的。她对小四一点心思也没有,那小四长得尖嘴猴腮的样,一看就不是什么值得托付终身。再说了,她也想找一个情投意合的郎君,虽然不一定有家世,或许也只能找一个在府里头当差的。但这个人绝对不会是小四。

看到她那着急的样子,阿云笑了。她可以肯定,春桃确实不喜欢小四,既然不小四,她也就不乱点鸳鸯谱了。

“春桃,你可有喜欢的人?”

春桃想了下,摇头。如今,她正侍候着人,又哪有心思去谈这个?何况,她还小。她也就比阿云大了一岁,出年才十五岁,她还想着服侍着自家姑娘到二十岁,再寻门亲事嫁了,如果能再作为婆子行管家之权,那最好,如果没有,那也没事。

阿云道:“你如果有喜欢的人,我便备下嫁妆放你出府。如果没有喜欢的人,待得你十八岁之后,我便帮你选一良人嫁了。至于出嫁后你是出府还是依然在我身边,由你自己决定。但不管怎样,我都会给你备下嫁妆。”

自己身边侍候的人,她又怎会小气?

此时在考场中的纪安,正一门心事地考试。其实考试并不难,除了列举了一些四书五经中的一些典故作为试题,还考了一些诗句。这些都难不倒纪安,毕竟读了那么多年书。

纪安觉得不难,不代表其他人也觉得容易。还有一些是孩童,本来考试就是家长们带着来的,在这么严肃的场合中,竟然有吓哭的,被人带了出去。

纪安考好的时候,场中还有许多人没有考好。

县试虽说有四场,但如果第一场正场考了高分,后面是不用再考的。主考官当场评卷,取一优秀者作为第一名,称为案首。得案首者,可以不考府试直接进乡试,当然也可以去考府试。很多人都会选择接着考取府试,毕竟考试也是一种实践,考得多了,等到乡试会试就不会害怕了。

成绩没有当场出来,但是纪安自己心里有数,肯定是能过的,至于能不能得案首,这就又另当别论了。

从考场出来,小四就迎了上去:“少爷,您出来了?”又道,“就在刚才,少夫人差了人来,问了少爷可有考好。少夫人说,已经备了酒菜,只等少爷考完回去,就能吃上了。少夫人说,少爷刚考完,一定会饿。”

纪安心里很暖,有娘子就是不一样,虽然这些丫鬟们也能备好,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是不同的。他归心似箭,倒想早点见到阿云。

与人打了招呼,他就上了马车。二月的天气确实冷,他穿了这许多衣服,还是有点儿刺骨地寒冷。

县衙离纪家大院并不远,只一会儿工夫就到了。到了院门,就见到阿云已经候在那里,他道:“怎么在外等着?外面冷着,快进屋去。”

放榜的那天,天气很好。小四早早和去放榜的地方看着,只待榜文一出,马上回来报喜。

纪安和阿云坐在厅堂,倒也不见他们担心。虽然不知道会考取个什么名次,但是肯定能选取,这一点纪安还是很有把握。县试如果进不了,还怎么府试,更别说乡试会试了。

阿云正在拨弄着手中的花枝。前些天县令夫人命人送帖子来,说要举办一个花会,邀请各家有头有脸的夫人,过去赏花。她知道这是县令夫人想要结交各府夫人,阿云到了临平之后,倒也没有去各家走动,确实该走动走动,这对纪安的进学也有好处。

听说,这一天,李家夫子的夫人也会过去。李夫子学问很好,虽不是当代大儒,但是跟他结交好了,对纪安的考学帮助很大。

正想着,外面传来响动,是小四的声音。纪安和阿云对视了一眼,只怕是榜文的消息下来了。

小四奔进了厅堂,道:“恭喜少爷,您进了。”

“考了几句?”阿云还是关心名次的,如果能考个案首,就能引起各方重视了。

“是第三名,案首听说是一个十二岁的稚子,是李夫子家的孩子。”

纪安堂堂一个成人,竟然考不过一个稚子,说起来也是挺丢脸。但是他向来脸皮厚,对于这些名次向来也不放在心上,能考进,那就是有个童生的名单了,与秀才更进了一步。虽然他生长在富贵家,但能考取秀才,他还是很向往的。

阿云心里也大喜,至于名次,自然也就不再提起,毕竟男人再大大咧咧,还是需要面子的。只是心里想,这次县令夫人的帖子,接得好,等到赏花会的时候,一定要好好跟那李夫人套套近乎。纪安虽然不一定要拜什么名师,如果能得一指教,自然最好不过。

纪安因为四月马上就要府考,所以哪也没去。很快就到了县令夫人约定的赏花之日,阿云带了春桃便去了县令府上,此时府上已经来了不少夫人,都是各家主母,也有各家小姐。

县令夫人出嫁前虽也是贫户之家,但是因为董县令的高中,与各家夫人接触久了,自然也就有了仪态,又有管家婆子在旁指点,越发的地有了气质。

这些都不是阿云管的,身份地位什么的,在她认为都没什么。她自己都是侍女出身,不也一样嫁进了平阳侯府,做了纪安的妻子。

在你看不起别人的同时,或许人家也一样看不起你。只是人家不会将表情露于表面,自然也就无从得知罢了。

当然,阿云是侍女的身份,在上层社会中大家都心知肚明,但阿云嫁了纪安之后,没多久就回了临安府,并没有跟各家豪门的夫人接触。而到了这临平县,大家的身份地位都不怎样,哪怕有些世家,但是因为身份的原因,大家都不敢乱说。

那赏花会中,阿云更见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而正是这个人,给他们夫妻两人增加了不少的麻烦,同时竟也变相地增进了夫妻二人的感情,当然这是后话。

董县令家很大,房子三进三出,这在临平县已经算很大的庭院了。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话可不是平白说的。董县令虽为一县之长,但是多少也存有银子,不好说他是贪是清,但是当官者,两袖清风,古来虽有,但到底怎样,谁也不知道。

这时,县令夫人领了一人进来,笑着道:“这是南宫家的小姐,纪少夫人可能不识,却是个大家。”

南宫家的小姐?阿云心里一怔,抬眉望了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