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后宫生存日常 > 第9章 妆奁

后宫生存日常 第9章 妆奁

作者:长庚启元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3-17 09:17:13 来源:文学城

二则她也没有什么太过值钱的东西。首饰匣里,一金一银两套头面、一个金项圈外、三对手镯,一金一银一玉,此外就几根簪子和几副耳环项链,和一些过年过节长辈赏的金银锞子罢了。

至于她这些年来每月一两半的月例银子,都被她用来修炼武道和打赏下人了。不然你以为老太太屋里的丫鬟会对她如此殷勤?就算是林家家风严谨,可若没有银子开路,那些丫鬟小子们也只会做分内的事,再多的就不要想了。

加上绿萝弟弟被查出有练武天赋后,林依兰也少不得接济了一些,否则以绿萝的她家那个家底,即使有朝廷的补助也是不够的。

俗语说的好,穷文富武,练武需要消耗大量的肉食,时不时地还要进补一些珍贵的药材,若不然,还没等修炼有成,人就要垮了。

只是这样一来二去的,就弄得林依兰愈加穷了。满打满算,林依兰明面上的现银居然还不足20两。

现在她只希望她空间里的那几样东西能卖个好价钱,否则她真的要穷死了。

林依兰想着,就不知不觉地睡过去了。

这一夜,林依兰睡的格外好,早起一查识海,空间果然又大了一点。

虽然这个空间有点鸡肋,但能变大也是好事,保不齐哪天量变引起质变,会发生什么改变呢?

接上来的二十几天里,林依兰就在学规矩和修炼武技中度过。

她虽然灵魂是现代人,但规矩从幼时学起,已经是刻在了骨子里了,加上修炼有成,以前还觉得有些累的动作现在做起来是一点难度都没有了。

难的是武技。虽然只是一部粗浅的掌法,但因为没人教授的缘故,她学起来很是艰难。直到起身前两日她才稍稍有了点突破。

五月三十,卯时一刻,老太太屋中。

夏天天亮的皁,加上老人家觉少,严氏一大早就起来了,坐在里间的榻上,吩咐宋嬷嬷把这次进京给二小姐的东西给她过目。

宋嬷嬷捧来一个檀木的盒子,轻轻地放在老太太身旁的桌上,然后打开。往里一看,竟然是一沓一百两面额的银票。

看到盒里的东西,严氏微微点了点头。

宋嬷嬷接着说道:“二小姐这一路上,一应换洗的衣衫都备下了,从里到外都是新的,夏秋各四套。另外前日还叫银楼的师傅们给小姐打了两件首饰,都是选秀时穿戴的,保证不会逾矩。”

严氏点了点,“你办事,我放心,车马呢?”

“也已经备下了,这次选秀比较急,各省的秀女们不能统一安排,就让各家秀女能单独上京就自便,不能的各个府衙再做安排。咱们家也不缺这几个钱,还是单独去的好。”

“不错,这也罢了。”严氏双眼微闭,脸上露出不屑的表情,“人多的地方是非多,谁知道有没有那种下贱胚子,自己没本事中选就去害别人。还是单独去的好,左不过走的是官道,住的也是驿站,太平盛世的,想来也没有什么危险。”

想了想,严氏还是有些不放心,“虽说如此,还是安排个护卫跟着吧!”

宋嬷嬷笑道:“这还用老太太说,老太爷已经安排王家老二跟去了,王老二有着后天四重的修为,一般人绝不是对手的。”

“这老东西倒是心疼他孙女。”严氏听到是自己丈夫嘱托,有些好笑地骂道。

说起来林老太爷有两个儿子,两人加起来给他生了近十个孙子孙女,他都不怎么亲近。唯独和这个庶出的二孙女很投缘。林依兰修炼的功法和武技,都是老太爷托人找关系弄来的。否则以大周对功法武技的严格管控,她就是有钱都买不到。

严氏接着说道:“家里头就两个护卫,他就这么大方地给出去一个,一个月可近十两的月例银子呢,回头给账房说了,把这老家伙的月例都扣了,在他头上补。”

普通后天初期的武者一般每月就能挣个二三两银子,养家糊口是足够了,但也说不上有钱。可一旦进入后天中期,这收入就成几何倍向上翻,大周武院培养出来的武者大部分都是武官和军队的后备役,轻易不会被私人所招揽。就是民间出来的后天中期的武者,也能弄个低阶武官当当。一个月十两的月例银子真的不多,若不是林老太爷有大恩于王家兄弟,也不至于能让他们兄弟留在林家做一名区区护卫。

“是,老奴等会就去账房吩咐了。”宋嬷嬷笑着答道。

她自然不可能真的这样去做,只不过是主仆间相互打趣罢了。

“可是,老太太确定要给二小姐带这么多银子吗,这已经超出咱们府上庶出小姐出阁的份例了,就是比之大小姐也不差。”宋嬷嬷有些迟疑道。

此次进京,老太太拍板让官中出了一千五百两银子,这已经是林家嫡出小姐出阁的嫁妆银子了,通常庶出小姐只得一千两。加上老太太又从自己的私房里拿出五百两银子,凑了两千两给宋嬷嬷带过去。若是中选了,这些银子就给她进宫傍身;没中的话,这些银子也给她,就当林依兰的嫁妆。

不要看着两千两银子少了,林府的情况宋嬷嬷是知道的。一年各项收入加起来也能有个三四千两银子。按说也不少,可家里养了那么些下人,这些人穿衣、吃饭、月例都是银子;家里的那些主子每个月也都要领月例,还经常地添置一些笔墨书本、胭脂水粉、衣衫首饰的,又是一大笔开销。再加上过年过节人情往来,这一年支出就将近三千两的银子。

这么算下来,一年也就几百两银子的结余,这一下子就带去了家里几年的结余,也是不少了。

再说了,这田里的庄稼的收成,谁又能肯定的了的呢?

从先帝中期开始,这天就格外寒冷,自然灾害不断,粮食减产,也不知道伤了什么阴鸷。

不只是大周,这样的极端的天气同样也出现在北方草原,北方持续低温、干旱,草场退化,为了改善处境,不少异邦之人沦为强盗,频繁南下,抢夺粮草和物资,若不是大周武力强盛,现在坐在龙椅上的不知道是谁呢。为此先帝在位的时候数次举行祭天仪式,并降下罪己诏,以祈求上天原谅,保佑大周风调雨顺。

天气如此反复,古代人不知道原因自然就往神灵上推。若是林依兰在这里,她自然知道,先帝那个时候就是原时空著名的明朝小冰河时期。

这一时期的年平均气温都很要低,夏天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冬天则奇寒无比,连广东等地都狂降暴雪。可以说小冰河时期的到来是造成原时空明朝灭亡的大重要原因。

现在明朝虽然没有了,但是历史的进程却不会改变,小冰河依然如约而至。

若不是大周朝凭着强大的武力,震慑了一直蠢蠢欲动的满清和不甘为奴的蒙古,恐怕大周又要走上原时空的老路了。

可就算抵没有大规模外族的入侵,拜这极端天气所赐,老百姓的日子也不怎么好过。林家虽说是官宦之家,饿肚子是不可能的,若是老天真的不赏脸的话,不说结余了,家里上下都要消减开支了。加之这两年府里的少爷小姐们陆陆续续地大了,也开始相看人家了,这花费的银子就更多了。

这么算下来的话,两千两对于林家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了。

林老太太严氏也是知道家里的情况的,摆摆手道:“无妨,这笔银子是我和当家的都同意了的,毕竟是老头子疼了这么多年的孙女,偏疼一些也无妨。这天气虽说前些年不太好,所幸咱们家田里的出息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再说我瞧着,新帝即位之后,这天就更好了些,想必也会越来越稳当。加上这两年海运投资的分红也稳定下来了,每年少不得有二三千两银子的进账。多给她一点也不打紧。”

大周明文规定,官员不准经商,所以官员最大的收入就是俸禄和房铺田产的出息了。为了防止土地兼并,从周仁宗起就颁布了新的土地法,并推行了摊丁入亩的政策,同时规定了不同品级的官员最多能购买多少亩的土地,多了的话就会缴纳重税。

因此在大周朝,官员通过买地来能发家致富是不现实的。

既不能经商,又不能多买地,那些官宦人家想要维持体面的生活,也只能另辟蹊径了。这些年海运多了起来,海外带来的一些东西都成了紧俏货,因而海上投资时兴起来。许多官宦世家的后院女眷们,在丈夫的同意下,拿出银子出来投资。

海上运输不比内陆行商,虽然市场大、利润多,但风险太大了,船毁人亡的事常有发生,稍不留意本钱就打了水漂。

先帝期间,大周对于海运并不是很重视,官办船只不是很多。可是大周世家子弟对海上的很是稀罕,因而这方面的缺口很大。官府因此也鼓励民间自行建船出海。精明的富商自然知道海上利润不小,可所伴的风险也成正比。再说了,大周那么大,自己的买卖有的是地方做,没必要冒这个险。

因而现在投资海运的都是一些孤注一掷的亡命之徒和一些小商家。对于官宦家眷的这种投资,相关部门也是默许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妆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