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红楼之庶女男当 > 第24章 第二十四回 心有余悸的猜想

红楼之庶女男当 第24章 第二十四回 心有余悸的猜想

作者:凤绯楠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10-13 22:11:31 来源:文学城

其实在得知老太太曾晕倒的时候,夏恒忽然有了一个细思恐极的推测,时间还要再往回倒一倒,定格在他穿越而来的那一天,试想若是夏恒未还魂,府里该是何种光景。

第一,贾瑚的死亡。若是贾瑚溺亡,那么郑氏承受不住打击就会流产,一下子没了两个孩子,别说郑氏作为母亲会伤心欲绝,就是老太太和贾代善恐怕都无法承受。

上了年纪的老太太经此一击,很难说能不能挺过来,而贾代善恐怕更甚。他要面对的可不光是嫡长孙和嫡长孙女的亡故,还有对郑氏父女的愧疚,毕竟郑氏是他亲自求了友人定下里的。

本来郑氏无事的话,说不定之后的郑家也不会在原著中提也不提,偏生老太太和贾代善是绝不可能看着大房没有嫡子的,于是郑氏生了贾琏后香消玉殒,换谁看到女儿为夫家而亡,怀恨在心也是可以理解的。

第二,贾姮的死亡。就算贾姮是个小透明,但是和贾瑚一起死了,老太太和贾代善可就受了三重打击。他觉得老太太很难坚持下来,谁会承受得了家里接二连三的死人,还都是小辈。

而对于原主跟前伺候的夏嬷嬷倒是好事了,还省得那两母女亲自动手了,就算贾家真的借看顾不力发作了,正好如了夏嬷嬷的心愿,就算真被发卖,她的女儿女婿也会把她买回去了,正好脱身。

说不定还会把原主的小库房洗劫一空,原主的亲娘的苦心绝对会被糟践得一干二净,那户籍和地契房契在说不定在夏嬷嬷一家的操作下,变成了夏嬷嬷一家成为小地主的筹码。

不过贾姮的死亡,对贾代善母子来说就没那么大影响了,但是重叠之下打击还是有的,说不定还会脑补一番是不是自家祖上杀人太多造的孽。

第三,贾娴的死亡。说不定根本就没传到贾府里面,就算因为前两件事让贾母休养,也就是变相的闭门思过,但是临近过年,作为太太不可能不出面,过年在古代来说可是大事。

繁琐细碎的事情显然不是王氏以及贾敏这两人就能安排的,老太太和郑氏经此打击怕是还在卧床,因此贾母自会被放出来。而贾母的出现,作为儿媳的王氏自然会受到掣肘。

再说王氏和贾敏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发生一些摩擦,导致姑嫂的嫌隙越来越大,之后王氏不待见林黛玉就又多了层原因。

在此时常起等人上京报丧,贾母绝对不会放在心上,说不定为了自己手中的权利,还会隐瞒不报,老太太和贾代善恐怕至死都不知贾娴的死亡。

而贾婉过得好不好,还不是全由贾母来说,毕竟老太太和贾代善没有像这次一样,因为得知贾娴的憋屈而去为贾婉撑腰。

说到贾婉,夏恒就不得不说贾母对软刀子的应用,让人望尘莫及。贾娴的姨娘钱氏是贾母从娘家带过来的,贾婉的姨娘则是贾府因为贾代善成婚采买的。

荣国公到贾代善才第二代,所以还没有家生子的概念,知道贾母成为老太君,下面枝繁叶茂后才有了家生子的概念。其实家生子一开始也是采买的,之后过惯了好日子,自然就不想出去了。

贾婉的姨娘赵氏就是这么一个例子,因为要给家里的弟弟说亲,她就被卖了进来,乍一见府中富贵也就息了赎身的念头,踏踏实实的做起来婢女。

本来她这么做下去,说不定也能混个管家婆子啥的,可钱姨娘的开脸让她意识到,原来还有这种富贵可享。于是偷偷筹谋了许久,直到贾母再次怀孕,便趁机爬了床。

其实赵氏根本就想到,钱氏是贾母带过来的,再怎么样也不会一下子打死。她可不一样,不过是个买来的死契丫头,就是打死了安个偷盗的罪名往官府一报,也没人会追究一个婢女的死亡真相。

当然,贾母是不会落下话柄的。首先伺候主母是妾侍的本分,所以贾母毫不客气的使唤着钱氏和赵氏,再加以心理折磨,不过十来年的光景,钱氏和赵氏便相继病亡。

而老太太再怎么对贾母有意见,也不会为个妾侍说话,不过是两个庶孙女的姨娘,死了也就死了。之后贾母便引导着贾娴依赖亲舅家,和表兄来了个青梅竹马,老太太和贾代善除了失望一下便也同意了。

总不能坏了门风吧,所以老太太因此才对贾婉的婚事上了心,还专门着人打听京里家世低一些却家风不错的人家,嫡子是没想过,差不多的庶子也行。

万没料到贾母不知和谁搭上了线,给贾婉定了个满族小官的嫡子。说到满族,也是因为西宁王金家的缘故,因此有不少大家族都走了科举的路子,而每到春闱时节,就能看到不少满族人拖家带口的来到京城。

一是为了科举,二是为了见世面,第三就是万一走运留在京城了呢!说到这个,夏恒也是挺惊奇的,现在朝堂上海真有个满族的官员,对清史稍加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个人,辅佐康熙计擒鳌拜的索额图。

不过想在清朝一样做什么议政大臣是不可能的了,现在正在礼部任职,专门负责少数民族的各种事务。这种同化也是皇帝喜闻乐见的,因此每年都会录取几个少数民族的考生,然后放到各个地方去给自己派去的官员做副手。

而贾母就是看准了科举的机会,把贾婉许给了一个满族的同进士,这个同进士的父亲在东北做了个小官,听说国公府的女儿下嫁,恨不得沾个光全家迁进京城,自然是万分满意。

所以老太太还真说不出不好来,官宦之家的嫡子,还是个同进士,年龄也不过五岁之差。就是皇帝听闻贾代善要嫁女给满人,还夸贾代善为民族团结做贡献来着,所以根本就没法反对。

当然,贾母是不可能让贾婉留在京城的,这不,这个同进士被封了个小官后,又给发送回老家了。而这次贾代善遣人去探望贾婉后,倒是真的打消了贾婉消极的念头。

不管是史书还是野史,甚至电视剧里都说了,满族可是一夫多妻制的。贾婉在成婚第二年生了女儿之后再无所出,而贾母的态度又决定了贾婉夫家的态度,因此早就有了抬侧室的念头。

说实在的,贾婉相较贾娴幸运了不少,钱家因为卖了的女儿做了姨娘才有了好日子,在京城里小门小户的也惹他们不起,可回到海疆瞬间被打入原形,这才对贾娴帮不上忙日益怨恨起来。

而贾婉不一样,夫家本身是做官的,官员还是要名声的,何况东北距离京城也不是很远,万一传了消息过去,他们家可受不了国公府的怒火。

直到这些年国公府对贾婉不冷不热的态度让夫家安了心,这才敢冒头让儿子迎侧室。还好贾婉的丈夫没有那个心,只是再没娘家人撑腰,贾婉可就顶不住了,婆婆想整儿媳妇那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

因此贾婉得知眼前来看她的人是贾代善的亲信,那叫一个喜极而泣,整个人都明亮了许多。其实生孩子是要好心情的,因为第一胎生了个女孩,压力本就大,还知道了满族是个多妻制的民族,生怕丈夫弄回来一个平妻。

这下好了,公公婆婆对自己立马转了态度,也不提侧室妾侍之类的了,还当场打发了赐下来的几个丫头,对着来探望她的人也是热情有加,心里虽然畅快到底意难平。

不过当她知道这些转变却是因为大姐的死亡时,忽然就对眼前发生的一切厌烦起来。大姐姐因为没了亲娘,只能跟着自己姨娘过活,大姐姐对她还不错,但姨娘对大姐姐确实不屑一顾。

而她又太小,不知道怎么安慰大姐姐,所以大姐姐在重重压抑之下,才会把钱家当成救赎。自己姨娘没了的时候,还是大姐姐照顾自己,安慰自己,怎么就没了呢!

明明在她出嫁的时候,大姐姐还写了信添了妆,说好的常联系,因为距离太远也就时断时续的,她今年还盼着姐姐的来信,却没想到盼来的是死讯。

送走了报信的人之后,贾婉再也提不起心劲和公公婆婆打机锋了,只扯了料子做了孝服。她能庆幸因为国公府的招牌,家里没人敢说大过年的晦气吗?

而报信回来的人禀了贾代善二姑奶奶的情形时,老太太在听得直念佛,贾母自是做出一副劫后余生的表情,还自夸了下自己的眼光不错,二姑爷是个好的。

老太太还能怎么说,只能顺着贾母的话头赞了下,毕竟贾代善可是挺满意贾母的态度,还说大姑娘和她的姨娘就是执拗了些,要是让太太挑哪有这么多事。

夏恒要是知道了绝对会送呵呵两个字给贾代善,贾母指不定现在多后悔呢,她就想着东北是个苦寒的地方,可没仔细考察过男方的人品。

现在报信的人越说二姑爷的好,贾母心里就越不得劲。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他这只小蝴蝶的缘故,扑腾了一下小翅膀,事情的方向就与原来的差了十万八千里,想想还觉得挺荣幸的。

就如现在,因为常起一家在荣国府挂了号,想在京城立足,自然少不了和荣国府打交道,日后若还是抄家。呸,干嘛咒大嫂和大侄子,哦,还有侄女,有了这一家,荣国府应该不会落到日后的下场吧。

毕竟老太太和贾代善都还硬朗着,再活十来八年的是没问题的。说到贾代善,就不得不说,时间真的个让人猝不及防的东西,尽管因为贾娴的去世,这个年并没有过得多闹腾,但是大年初一是个特殊的日子,可不是能随便打发的。

谢谢读者“幻月”的营养液,O(∩_∩)O谢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第二十四回 心有余悸的猜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