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红楼之庶女男当 > 第22章 第二十二回 忽闻丧讯年难过 中

时间往回倒两刻钟,荣国府的门房管事王进被急促的敲门声吓了一跳,虽说因为过年有庄子的人送账簿和商铺的人送货,但也没哪个人弄出这么急躁的声音。

门房还想着是不是账簿或者货物出了问题,这才急着入府请示。万没料到一开门,便是几个身着孝服的人,一时间不知作何反应。

“你们,你们是怎么回事,这是时节上门寻晦气是不把我们府里放在眼里了吗?”眼看着就要腊八了,也到了紧锣密鼓准备过年的最后阶段,要是把这些人放进去,他这门房也甭干了。

为首的人也知道这身不合适,可十万火急的也容不得他们更衣换装,一路奔骑早已筋疲力尽,于是便拱手弯腰道:“小的常起,是府上大姑奶奶的管事。”

“大姑奶奶的管事,那你们这身是......”王进一惊,这才想起每年过年的时候自海疆而来的年礼。

常起叹了口气,也幸好他是贾氏雇来的管事,否则早就被那钱家发卖了,为了报恩他便收拾了家当,带了几个家人一路北上,要不是这身丧服,都不知道被打劫多少回了。

“我们大姑奶奶于下元节当日难产而亡。”有些话是要对主人家说的,常起想当面看看这府里的人会不会为贾氏做主,也好为自己日后的行事做准备。

王进也知道常起有所保留,当然有些事也不适合他知道,于是也跟着叹了口气,“大姑奶奶可真是命苦,你们稍等片刻,我这遣人去通报。”王进刚说完就转了口风,“算了,还是我亲自去吧。”他好歹是门房的管事,若换了其他人难保不被迁怒,太太对大姑娘的漠然他可是都看在眼里的。

门房的其他人听到王进这么说,眼里都是感激,报喜事还能得个赏钱,报丧事得个冷脸都是好的了,于是剩下的人将常起等人迎进了门房的待客室。

而那边去的王进却有些犯了愁,也不知道该将这个消息告诉谁,按理说应该是先告之父母。可他知道太太也不过是轻描淡写的一句知道了,再狠点说不定还会瞒着这个消息。

老太太已有了春秋,真要瞒上几年也不是不可能的,到时候太太再安排人重新报次丧,谁又能去海疆查证不成。而告诉老太太,还是年纪的问题,万一老太太受不住可怎么办?

也是王进幸运,在路上碰到了因为腊八节而休沐的国公爷,便一五一十的交代了。而贾代善就是再对妻子愧疚,那也是因为纳了妾,对女儿还是疼爱的,毕竟是给他凑了好字的女儿。

听到这个噩耗,一时间有些颓唐,他的长女比长子还小了几十天,怎么忽然就难产而亡,前面不是都生过两个孩子了吗?不对,不对,肯定有隐情,贾代善可是知道妻子生贾敏时已经是高龄产妇了,也没费多大事呀!

思及此,贾代善的脸顿时沉了下来,“王进,去把那几个人带进荣禧堂,我亲自来问。”

“是,老爷。”王进看贾代善没迁怒他,也是舒了口气,急匆匆的又返回了门房。

看到王进满头大汗的样子,常起急忙起身,“劳烦足下了。”

“什么劳烦不劳烦,那也是我们府里的大姑娘。”王进随便抹了抹额头上的汗珠,说道:“你们跟我来,老爷要见你们。”

常起听到老爷二字,心里也有了计较,若是国公爷要给大女儿打抱不平,他就原原本本的说,若都不在意,说出来还算桩丑事,他也就不引火上身了。

这么一路跟着走过去,常起的心里却打起来鼓,看这府里的气派就知道明显不是那种落魄贵族,怎么会把女儿嫁入一介商家呢,那他到底该不该坦白呢!

正思索间,就听到王进说了一句“到了”,这才赶紧敛了神色,恭恭敬敬的带着人进了悬有荣禧堂三个大字牌匾的正厅。

“见过老爷太太。”王进虽说在路上已经说过众人的相貌,但是出错了也是麻烦,于是在看到上首的贾代善和贾母时便率先行礼,心里还庆幸老太太没在。

其实老太太作为超品诰命是可以住荣禧堂的,只是老国公已逝,贾代善又是正经的国公爷,老太太便搬到了荣庆堂,除非有大事才会被请到荣禧堂。眼下看来,贾代善也是怕老太太承受不住,这才没有请老太太过来。

常起几个人则跟着跪下磕了头,尽管他和贾氏的雇佣关系已经结束,可他一介平头百姓见了贵人自是要下跪叩头的,否则一个以下犯上他们也吃不消。

而贾母乍一听到这个消息,暗自唾了一声晦气,大过年的偏弄这么档子事。不过面上却是悲痛万分,当下就泪流满面,扯着帕子不停的擦拭,一开口就是颤颤巍巍的声调。

“你们快快起身,还请仔细说说怎么回事?”贾母为了显示自己的慈母心怀,不等贾代善开口就急切的开口。

贾代善见状,心里也舒服了许多,要是个妾侍死了,妻子无动于衷他也不会有什么想法,可大姑娘毕竟是自己的孩子,若是如此,他肯定会心生不满。

所以说,贾母也是很了解贾代善的,否则也不会把两个庶女远远打发出去,更别说这两个庶女也就走个年礼,贾瑚贾珠和贾瑶的礼可从来没走过。

其实这也是贾母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贾代善,毕竟老太太不管是很久了,媳妇管事的念头又太短,在接收到两个庶女的年礼时,她就重重的回礼,然后再说这两个女儿到底是泼出去了,一点也不惦念着父母。

毕竟这两个庶女没了姨娘在府里周旋,一来二去的在贾母的影响下,礼节就越走越轻,还被贾代善说过是白眼狼。说实在的也是郑氏刚接手时不清楚贾母的态度,禀过了老太太就给这两个姑奶奶走了起来,这才还剩下个年礼遮羞。

这也是贾母想换了郑氏的缘故,瞧,这不是就给她找事了吗?本来死了也就死了,反正这两个姑娘都被打发回自个姨娘家了,这也是贾代善放心两个女儿的原因之一,更是说两个女儿是白眼狼的缘故,他认为两个女儿在姨娘的教导下亲了舅家。

至于常起听到贾母这么问,一时间也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他好歹也是个大管事,真情假意还能分辨出来的,也就座上的国公爷是身在局中了,于是便装作不经意的看了一眼国公爷。

而贾代善下意识的就顺着常起的这个眼神说了话,“你好好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国公府的姑娘不能这么不明不白的没了,日后人还当我们国公府没人给姑娘撑腰了。”

可不是没人撑腰嘛!常起和贾氏定了十年的雇佣契约,还真没怎么和国公府打过交道,不过看贾代善怒气横生的模样,心里还是松了口气的,毕竟贾氏死得也太冤枉了。

一旁的贾母听到贾代善这么说,面色倏然一紧,那两个庶女要是还活着,她不管也就不管了,要真是死得有隐情,她要是这么按下去了,日后她还怎么给自己的嫡亲姑娘出气。

再者若真是和那贱丫头的夫家搞僵了,那贱丫头所出的贱种还不被她的夫家是为眼中钉,自然也就没好日子过了,这么一回转,贾母倒是真心实意的希望贾代善好好给那贱丫头撑腰了。

“钱家很没规矩。”常起知道贾氏死亡的真相时也是难以启齿,他根本就想不到这是钱家作为贾氏的亲舅家会这么作践人。

说到贾娴的舅家,贾母是最清楚的。当年她怀着贾赦时被老太太说了句不方便,就赌气给一个陪嫁的丫鬟开了脸,这个丫鬟就是贾娴的生母钱氏。

而钱氏根本就不是史家的家生子,不过是从南边逃水灾被卖进史家的,因为颜色好才被选为陪嫁。其实一般的家生子是不会被开脸的,因为盘根错节的很容易掣肘主母,所以,贾母才会选择钱氏。

再一个就是钱氏外头还有一大家子,要想家人过得好,就得讨好她。不过贾母没想到的是,钱氏倒是个好生养的,好在是个目光短浅的,想着娘家肯定不会苛待自己的女儿,便求老太太给订个娃娃亲。

老太太能答应就怪了,就算贾娴是妾生女,那还是国公爷的女儿呢,低门嫁女也不能低成这样啊。于是贾母就想了个办法把钱家稍稍扶了起来,因此短命的钱姨娘越发坚定,留下遗嘱要把女儿嫁回娘家去。

一个姨娘的遗嘱,按理说是没人当回事的,老太太可不管钱姨娘入棺是不是瞑目了。可贾母则暗地里让贾娴和其母家接触,到底是如了贾母的愿,嫁了低户不说还被她顺利的打发回原籍了,这才去了一口恶气。

让那个老太太有口难言,想指摘都找不到借口,而贾代善对大女儿也是失望的,因此也就没有过度关注大女儿的生活,只是贾代善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了贾娴在钱家的生活。

刚成婚的时候,钱家对这个国公府出来的外甥女兼儿媳妇还是很尊敬的,可是好景不长就被贾母设计赶回了原籍,之后和国公府的来往也不频繁。

刚开始回到原籍后还能仗着国公府作威作福,时间长了当地的人也没见到国公府的人给撑腰,便试着奚落再打压,最后钱家靠钱姨娘发起来的日子慢慢跌回原样,贾娴的日子也就难过了起来。

而常起则是贾娴在回海疆时候救下来的,给贾娴维持了十年后便再也经不住钱家人造了,而贾娴一尸两命的原因也很简单,那个孩子不是贾娴丈夫的,而是小叔子的。

“大姑奶奶把东西都交给小的变卖,就想着给钱家小少爷说亲,只是没想到那钱家小少爷辱了大姑奶奶。”常起说起贾娴的日子也是满目被色,他作为外□□本不可能常见贾娴,妻子去看望得到的却都是过得好的消息。

哪能想到连贾娴带过去的人都倒戈了,上下一心的把他们几个瞒得死死的,只是那些下人也是报应。贾娴逝世后,钱家为了几个钱就把那些人都卖了换钱,天南海北的这辈子都别想一家团聚了。

“大姑奶奶郁愤成疾,所以才会一尸两命,而大小姐业已记事,就被钱家人卖了。”常起说着跪下磕了个头,“小的无法,便将大少爷偷了出来。”

“欺人太甚,岂有此理。”贾代善一拍桌子站了起来,还没想好接下来怎么办,就听到门外的尖叫声。

“不好了,老太太晕倒了!”尖叫的正是老太太的大丫鬟。

这一喊可把贾代善吓得是心惊肉跳,倒是一旁的贾母怔了一下,眼中露出喜色来,为防旁人看到,急忙拿帕子捂了脸,抽抽噎噎的跟着贾代善出了荣禧堂。

主更此文,谢谢支持,喜欢的话请收藏,O(∩_∩)O谢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第二十二回 忽闻丧讯年难过 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