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红楼之逆贼薛蟠 > 第15章 第十五章

红楼之逆贼薛蟠 第15章 第十五章

作者:金子曰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3-17 20:29:30 来源:文学城

话说不明恭恭敬敬轰假卫若兰与周大人离开。周大人面色一沉,喝到:“大胆!”

假卫若兰慢悠悠吃了口茶,抬目看了不明一眼:“认识不明师父这么久,还没通报个名姓,仿佛有些失礼。”

“阿弥陀佛——”不明郎声道,“卫施主,贫僧以为,林大人既然没告诉贫僧卫施主之名,便是他觉得贫僧不知道更好些。林大人是个四角俱全的,贫僧相信他的判断。俗话说,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何必逼得大家没有选择呢?”假卫若兰若有所思。不明又微笑道,“其实贫僧不过是个商贾,有钱万事好商量。卫施主何不留个联系方式。东边不亮西边亮,万一有生意做呢?贫僧还欠着卫施主一顿斋饭呢。”

假卫若兰手捧茶盏子盯着不明;不明笑若春风拂面,许久脸不僵。半晌,假卫若兰放下茶道:“好一个商贾。”

不明合十道:“阿弥陀佛,好一个阔佬。”

假卫若兰哈哈大笑。乃站了起来:“也罢。”拂袖而去。走到门口忽然停步,“卫某会打发人与师父联络。”

“卫施主真真是个爽利人。”不明道,“卫施主放心,贫僧不做违法生意。祝咱们日后财源广进、合作愉快。”

假卫若兰转过身道:“师父是不是也送卫某一首好诗?”

不明思忖片刻,点头道:“好。”遂来到大条案前瞧了几眼,实在太乱铺不开纸。他便取了张雪浪纸拿到接桌上,将两只盆景推在边处,回身一手端砚台一手擎笔挪过来。乃提笔饱蘸浓墨一挥而就。

假卫若兰与周大人在旁看他写的是:

水流曲曲树重重,树里春山一两峰。

茅屋深藏人不见,数声鸡犬夕阳中。

二人齐声赞道:“好诗!”

假卫若兰看着不明含笑道:“好一个‘茅屋深藏人不见’,跟不明师父做生意想必稳妥。”

不明合十道:“施主放心,贫僧商德最好不过,一切以契约为准。”假卫若兰点头,命周大人收起那诗转身离去。

另一头,瘦矮老妇与书童已寻到朱氏小点门口。便看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子正在碾芝麻糖,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趴着玩蛐蛐儿。二人虽身着布衣,容貌皆昳丽,只是气度平平。有路人喊了一声“朱婶”,妇人答应着抬起头来,见来了客人忙过来招呼。

书童上去要了十几样点心,喜得朱婶连声向老妇道:“您这孙儿瞧着便聪明过人,日后必有大出息。老人家只等着享福便好。”又喊“二郎,快包起来!”那孩子答应一声,忙不迭的包点心。

书童伸头往里头瞧了瞧,问道:“上回那个穿蓝衣裳的小哥哥呢?”

朱婶顿时喜上眉梢:“大郎么?大郎今儿念书去啦!”

书童眨眼道:“呀,小哥哥认得字么?可是要中状元?”

“还早呢还早呢!你这孩子真会说话。”朱婶一壁连连摆手、一壁笑得见牙不见眼,凑近老妇低声得意道,“才刚念了几本书,连个秀才都没敢去考。哎呦呦,等他做官天晓得要等到什么时候。也不知道我活的到活不到那一日。”

老妇尚未答话,偏这会子有个三十来岁的妇人走了过来,笑嘻嘻道:“朱婶,给我来半斤云片糕。”

“好唻~~”小厮还在替书童包点心,朱婶已手脚麻利的称好了糕。

老妇书童见此处无甚可疑的,买好点心一人拎两串走了。而后他们几人便不再来骚扰不明。

数日后,伙计从益阳快马赶回。吴家乃益阳大户,吴逊之名尽人皆知。他族中并无叫吴天佐吴天侯的,吴天信吴天俭吴天修等叔伯有一大堆。薛蟠闻讯长出了一口气,赶到小西院。

小朱正帮着姑父收拾药材。薛蟠招手将他引到一旁低声说了半日,末了道:“这趟去了两个人,还有一个留在益阳详查。”

小朱思忖道:“如此看来,他们叔侄俩八成都是圣人的人。”

薛蟠点头道:“嗯。但是吴大人的亲家公高大人肯定还不是。”

小朱道:“高昉什么性子我不清楚。不论他是甲将军乙将军,依着林大人所言皆非那位的心腹,当是个颇有本事的官员,不曾入党争、不曾与圣人老圣人各家王爷有牵扯。不知郡主可知道她丈夫的立场?”

薛蟠哂笑道:“我猜她九成不知。吴天佑瞒着老婆偷偷投靠了圣人。”他顿了顿,“一个人为了考取功名不惜冒籍,可知是个爱官的。好容易得中进士、本欲大展其才,不想被郡主看中、一辈子只能呆在京城,混到如今也不过区区从五品小翰林。看贾雨村升官之快便可知地方上有多缺人手。”何况依着原著的意思四王八公皆为圣人眼中钉。“这个吴大人看老婆不爽可能很久了,说不得日后连妻族东平王府带亲家二王爷一锅卖了也未可知。另一个亲家高昉算添头。”

小朱瞧了他一眼。薛蟠忙问:“我说的不对么?”

“你说的极对。”小朱道,“我竟不知你知人心至此。”

薛蟠微笑挺胸道:“请叫我天才,谢谢。”

小朱望天摇了摇头,又道:“去年端午节,应天府尹陈可崇在府中设宴招待一众宾客。本来也给了栖霞寺诗僧不明师父一张帖子的,偏他谎称身子不爽利、没去。”

薛蟠苦着脸道:“千金难买早知道。我不是想着陪家人过节么?谁有闲工夫奉承他去。”

小朱道:“如今得先把当日的宾客设法查出来,看可有年岁模样相似的。”薛蟠点点头。小朱凝神半日,忽然轻声道,“我总觉得那人是司徒家的,不知缘故。”

默然了会子,薛蟠也轻声道:“第六感通常很灵光,尤其是你这种人的第六感。”

小朱幽幽的道:“若真是他们家的,你待如何?”

薛蟠道:“那会很棘手,只能借力打力。”

小朱哼道:“你倒是全然不把天家放在眼里。”

薛蟠正色道:“贫僧乃方外之人。害死人命者终须偿命,凭他姓什么。”

小朱怔了怔,撤身回到院子中接着收拾药材。薛蟠摸摸光头,总觉得这位大爷不大高兴。想了想跟过去帮忙。一时薛蟠弄错了两根,小朱一言不发将药材拿了回去。一没骂人二没讽刺,显见气儿不顺。薛蟠乃咳嗽两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最要紧是的真诚。若成日生闷气打哑谜,读书少的没文化的肯定猜不出来。你说是吧朱爷。”

小朱将手中的药材一扔,没好气道:“告诉赵文生一声。弄死一个姓卫的和弄死一个姓司徒的是两码事,让他仔细掂量清楚。”

“……老天!我没想到这一节。”薛蟠打了个冷颤,看着小朱欲言又止。

小朱拿起药材:“还杵着作甚。”

“……是,我这就去。”

薛蟠转身去了客院。赵茵娘跟着薛家的孩子念书去了,赵牛独自在院中百无聊赖。薛蟠乃上前低声道:“烦劳赵施主赶回扬州,问赵先生一句要紧话。”

赵牛忙问:“什么话。”

“今犯人很可能就是那个‘卫家’的子弟。烦劳你再跟他确认一次,如果是,还要不要报仇。”

赵牛立时道:“还确认什么?不是早说过了?”

薛蟠摇头道:“你们家独他一个儒生,有些事只有他懂。赵先生自是想替侄女报仇的,只是涉及‘卫家’,要冒的风险极大、要花的时间极长。须得他亲自斟酌,三思再三思再三思。茵娘先在我妹子院中住两日,你快去快回。”

赵牛见他说的慎重,只得答应。连衣裳也懒得收拾,径直命小厮套马车。薛蟠在旁嘀咕道:“你这身形竟然不会骑马,好生奇怪。”

赵牛苦笑道:“我们这样的人家哪里买得起马。”

“额,也对。是贫僧思虑不周,抱歉。”

次日起金陵便开始下雨,晨昏簌簌不歇。四日后赵牛回到金陵,进了门直奔薛蟠院中。薛蟠这几日哪儿也没去,单等着他。

只见赵牛头上身上尽是灰尘,目光黯淡满面疲乏。乃两步上前一把拉住薛蟠的胳膊,声音微颤:“不明师父,那姓卫的究竟是什么人!”

薛蟠立时明白赵文生之意,长叹道:“他这么决定……其实才是对的。终究你们家那么多人口。”赵牛眼睛直盯着薛蟠。薛蟠又叹,招呼他跟着走。

薛家花园里头有个十三曲桥。寻常人家爱在桥上修个水榭水亭,薛家这桥当中却是一片六丈见方的空地,只围着栏杆连个顶都没有。这会子雨半大不小,二人走到桥心空地当中立住,身上已湿了小半。

怔立了许久,直至二人都快湿透了,薛蟠低声清晰道:“那卫施主不姓卫,姓司徒。”

赵牛皱眉道:“姓司徒的很不好惹么?”

“也不是都不好惹,只他们家不好惹。”薛蟠道,“他们家碰巧出了几个皇帝。”赵牛霎时呆若木鸡。薛蟠等了片刻才接着说,“那人……极有可能是皇帝的儿子或侄子。一旦出了什么岔子,便是满门抄斩、诛灭九族。那就不止你们赵家几百口人命了,还有亲戚朋友街坊邻居、亲戚的亲戚朋友的朋友等许多不沾边的无辜者。赵先生自己敢舍下一身剐,却不能拿他们一道冒如此大险。”

赵牛登时掉下泪来,双目依然圆睁。分明他头上有雨水滚落,竟能分得清哪儿是雨哪儿是泪,无声无息。薛蟠看在眼里心如刀绞,忍不住跟着垂泪,愈发低声道:“也未必是他们家的。如今还未查明白。纵然是……也未必没有法子安然脱身。”

过了足有一炷香的功夫,赵牛不曾拭泪,向不明一躬到地,颓然道:“没有把握师父也不会急着让我跑这趟路。猴儿是个明白人。若只我们哥俩也罢了,脑袋掉了碗大的疤。既会拖累亲戚朋友,那就……那就……”他使劲儿摇摇头,甩掉脸上的泪和雨,偏立时有新的泪和雨滚下来。不知过了多久,赵牛猛的转身大步朝桥边走去。薛蟠立在桥心,双拳紧握泪如泉涌。

眼看着赵牛黑色身影拐过几道弯子走到桥边,他忽然立住不动。又过了会子,他竟折了回来。乃回到桥心在不明跟前立定,双目杳如深水,低声道:“师父,我若出家为僧,可算是断了与赵家的瓜葛?”

薛蟠道:“不好说,可能会被查出来。”他顿了顿,“不用这么绝望,不是没有法子。他们家人口极多,兄弟斗得极厉害。”

赵牛“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薛蟠微惊。赵牛沉声道:“我家与师父素昧平生,师父竟肯帮我家如此大事。我知道师父是位金刚菩萨。赵牛幸而没有妻小,想拜入师父门下剃度为僧。自今日起,这二百来斤就交给师父。师父怎么说我便怎么做,求师父指教。”

薛蟠思忖片刻道:“可贫僧眼下也不知该怎么做。只知道要花很久的时间、要计划得极周密,而且还不一定能成功。甚至不一定能查明。”

赵牛道:“纵然一辈子也罢了,我只要那贼子与我侄女偿命。”

薛蟠又道:“贫僧佛法真真不精,在庙中乃是倒数的。”

赵牛道:“那个有什么要紧。我本是为着报仇方便才出家的,又不想修什么佛法。”这汉子声音颇轻,“不过是不能让孩子白死罢了。”

薛蟠道:“贫僧原本也没打算放过那人。既如此……你出了家,咱们设法隐去你的俗家身份。日后纵然出了什么事也查不到赵家头上。只是贫僧年轻,你比贫僧大了许多,不便宜拜我为师。”

赵牛立时叩首:“弟子拜见师父。”

雨忽然大了起来。薛蟠呆了半日,负手而笑。如今这个时空,竟然也有理所当然不把皇帝家当回事之人。不拉来做同志岂非可惜?遂点头道:“也好。那贫僧就收个徒弟。”赵牛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雨声之中格外分明。

三日后,扬州人赵牛于金陵栖霞寺出家为僧,拜在僧人不明门下。法号却依着少林寺的辈份,唤作觉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第十五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