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红楼之美丽人生 > 第2章 放手一搏

红楼之美丽人生 第2章 放手一搏

作者:爱玲粉丝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3-28 18:25:42 来源:文学城

夜深人静,窗外隐隐传来和尚念诵经文超度亡魂的声音。奶娘看着坐在床上发呆的玉芬忍不住低声的说:“姑娘怎么这样命苦呢?说起来以前老太太是严厉了些,谁知太太却是这么小心眼的人。这个事情,都是当年婆媳面和心不和,一点点的小事情积累下来的。谁知最后却是害了姑娘。”

奶娘和玉芬说起来事情的前因后果。当年邢步文考中了举人,得了个小小的检校的职位,老太太张罗着娶了张氏进门,张家没什么根基,祖父曾经在邢步文的祖父手下做过个小小的官儿。奈何儿子不争气,只是个秀才,在京城外面的庄子上读书种田,也算是书香门第。本来相加老太太不怎么看得上张氏的,认为门户不当对。但是现实残酷,邢家祖上虽然也显赫过,但是现在人丁不兴,孤儿寡母,那些豪门大户不肯结亲。

因此张氏进门的时候,老太太看着儿子中了举人得了官职,越发觉得张氏高攀了。张氏那个时候是个新娘子,见着丈夫年少有为,对自己也很体贴关爱,整个人都沉浸在初为人妇的喜悦里面。在婆婆跟前难免露出来娇嗔得意之色,叫老太太更加认为张氏是个轻狂的女子。

婆媳本来关系微妙,老太太对张氏先入为主,认为张氏需要好好地教导,才能去掉身上小门小户的轻浮之气。因此婆媳关系越发的紧张起来。邢步文刚步入官场,哪有心思管母亲和妻子之间微妙的小摩擦。有孝道礼法压着,张氏没少吃亏。但是张氏生性泼辣的,也不会任由着婆婆摆布自己。因此婆媳两个看起来是上慈下孝,其实各自施展手段,斗得不亦乐乎。

邢玉芬出生的时候,正是婆媳两个斗得难舍难分的关键时候。邢玉芬刚出生就被老太太抱走了。按着老太太的话说就是:“好好的姑娘可不能教坏了。跟着个没见识的,能学出来什么好。”老太太理由很充分,张氏自己出身小门小户,家里的事情料理的乱七八糟,怎么能教导好女儿呢。玉芬是长女,还要给弟妹们做榜样,帮着母亲教导弟妹。更别说等着玉芬长大成人,出嫁了还在婆家管家。张氏不足以教育出来个完美的大家闺秀。

老太太决定亲自养育玉芬,省的张氏耽误了孩子。刚出生的女儿就被抱走了,而且老太太理由冠冕堂皇,直戳张氏的痛处。张氏对老太太的怨恨更深一层。婆媳两个矛盾更深一层,张氏不会坐以待毙,老太太也不会束手就擒。可怜的玉芬就成了老太太对付自己儿媳妇的一个工具。

时间长了,加上张氏很快又生了一个男孩子两个女儿,对着玉芬的感情更加淡漠了,最后张氏竟然把玉芬看成了老太太化身和代表,把对婆婆的怨恨全放在了女儿身上。

随着时间推移,老太太的身体越发不好,她也就慢慢的退出了婆媳争斗的战场。张氏经历了这些年的磨练,生儿育女,管理家事,逐渐磨练成为支撑起来一个女主人。玉芬的日子也越来越难过。张氏从状似无意的忽视慢慢的发展成为明晃晃不喜欢和偏心。

玉芬很小就明白母亲不喜欢她,眼看着母亲对兄长和弟妹们疼爱有加,她也伤心过,认为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好,但是无数次的努力,只换来变本加厉的淡漠甚至是嫌弃。人心都是势力,别说家里的下人了,就连着亲兄妹们,对着玉芬也是很冷淡。老太太已经上了年纪,对自己养大孙女,也值有心无力了。她除了劝说,再也什么别的办法。

后来邢玉芬明白过来了,她不管如何努力都不会改变张氏了,只能寄希望自己长大了出嫁,离开这个冷漠的家。谁知张氏如此丧心病狂,玉芬心里冰凉一片,她很想抓着张氏问清楚:“我什么也没做,你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我就不是你的孩子吗?”

“姑娘别伤心,这门亲事没成功未必是坏事。林家清贵,而且深受皇帝恩宠。以前咱们家老太爷在的时候,和他们家还算是勉强登对。如今这个萧索的样子,老太太又没了,老爷眼看着要回家丁忧。姑娘就是赶着现在嫁过去,。婚事必然仓促。俗话说得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姑娘何必过去受气呢。当年若不是老太太认为太太高攀了来,也不会闹出来那么多的事情。听说那个荣国府贾家已经请了北静王妃去说媒的。”邢玉芬打断了奶娘的话:“我不是非要攀林家的高枝,人贵有自知之明,我是个平淡无奇,普通的不能普通的人了。真的要到那样的人家去,我才真的担心呢。我是伤心,太太为什么这样对我。”

奶娘拍着玉芬的肩膀,忍不住眼圈也红了:“姑娘这些年受的委屈我都看着呢。老太太上了年纪,开始看媳妇的脸色了,也不敢怎么为姑娘说话。要说实在是太太是钻了牛角尖。那个媳妇不是熬出来,时过境迁,老太太也老了,她稳稳当当的一个当家太太,生儿育女也都长大成人了。老爷的官运和好起来,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姑娘怕是要耽误了终身了。眼看着姑娘就要十六了,要是再守孝三年,那个时候姑娘就十九岁了。可怎么还有好亲事呢。我听着太太已经加紧叫人预备大爷的婚事了,催着给罗家送信,叫他们家赶着把姑娘送来京城完婚呢,大爷只比姑娘长一岁,太太竟然没一点为姑娘打算的意思!”

玉芬的兄长邢玉森,只比她年长一岁,前年早就定下来婚事。现在张氏赶着要罗家把姑娘送到京城完婚,就是为了避开接下来守孝三年耽搁了。邢玉芬忍不住苦笑了下:“老太太没了,那里还的顾得上我。这个时候我竟然想那些,成了什么人了。明天还有一整天呢。接下来,更有无数的事情。算起来老爷回来还要五六天呢。”老太太没了,亲友们肯定要上门吊唁的,接下来一个月停灵,超度,招待亲友。邢步文一时半会还赶不回来。邢玉芬知道明天肯定是忙上加忙的一天。

她两个妹妹还小呢,大哥也没什么经验,而且邢玉森是个最没用,平日说话办事慢吞吞,哪里能担起重任呢。玉芬肯定要帮着张氏打点里面的事情,好叫张氏腾出手去处理外面的事情。

“唉,姑娘的孝心没的说,只盼着太太明白过来。”奶娘叹息一声,看着玉芬躺下来,给她掖好被子。这个时候小燕儿蹑手蹑脚的进来:“简直是欺人太甚了。刚才太太那边传话过来说,姑娘身上不好,明天不用到老太太灵前了。太太竟然叫三姑娘跟着去招待客人。这分明是不把姑娘放在眼里!”

奶娘要阻止小燕儿,却来不及了。她狠狠地瞪一眼小燕儿:“就你长着嘴不成?整天价偷懒,在姑娘跟前胡说八道!什么时候了,还整天乱跑!”小燕儿被训斥的脖子一缩,竭力解释着:“太太身边的青莲姐姐是我姨娘家的女儿,我担心姑娘才悄悄地去找她打听消息呢。青莲姐姐和我说——”小燕儿看看了四周,压低声音说:“姑娘要小心些!青莲姐姐说这几天太太一直和王婆子嘀咕呢。好像是姑娘的什么事情。那个王婆子最是个踩地捧高,下作种子。教唆者太太给姑娘难堪,现在老太太没了,这家里城了王婆子的天下了。姑娘岂不要被欺负死了。”

奶娘听着小燕儿的话眉头皱的更紧:“你还算机灵。他们已经害的姑娘城这个样子了。还能怎么样?别是太太也想着给姑娘说亲事吧。毕竟咱们家也是有头脸的,老太太不在了,老爷还在呢。你在悄悄的去打听着。看太太预备把姑娘说到那家去。”

小燕儿脸上露出来焦急神色:“我听着青莲姐姐的语气好像不是给姑娘说亲事。青莲姐姐和我说,你没几天就要回家了。太太说老爷丁忧在家,家里用不了那么多人,有些没事的就叫他们回家吧。到底辛苦一场,也不要身价银子,咱们再赏赐些银子。也算是尽了主仆之谊。我说我跟着姑娘的,怎么能回家去。难不成太太要把姑娘姑娘身边的人都赶出去?那成了什么了?青莲姐姐说这个她也不知道,只听着管事的报上来的名单有我的名字,姑娘身边的人十有**的都要放出去呢。”

奶娘脸色越发的难看,邢家虽然不像鼎盛的时候那么排场,可是也是官宦世家。姑娘身边从小就有奶娘,一个贴身大丫头照顾,更有几个小丫头和婆子来往使唤。可是太太竟然要把姑娘身边的人赶出去。要知道小燕儿是要跟着玉芬出嫁的。做要紧的是,亲友们知道大姑娘身边的人被赶出去会怎么想?肯定会有什么大姑娘身边人犯错如何如何的话传出去。这不是败坏了玉芬的名声吗?

“姑娘,事情非同小可了。以前太太也就是小脾气谁知现在被教唆着要干傻事了。着攸关姑娘的名声啊,等着老爷回来,姑娘一定要据理力争。老爷一向不在意家里的事情,可还是疼姑娘的。”奶娘面色凝重想对策。

“也只能试一试了。谁叫我是她的女儿呢。这一个孝道就把人压死了。圣人说父慈子孝,结果呢,现在竟然城了父要子死,子不得不死了。只可恨我一个女孩儿家,要是个男人,我早就走了。以前我忍耐着,因为我知道老太太力不从心,老爷也不管家里的事情。我闹了有什么用处?白白的叫你们跟着受累。现在我要是还装傻,可真成了活死人了!”玉芬凄然一笑,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力。

看着玉芬神色决绝,奶娘不放心:“姑娘,太太这是被小人教唆着糊涂了。你可不能行事过激啊!”

老太太的丧事很隆重。老太太年纪大了,在身后事要用的东西早就装备齐全了。京城的亲友们得了消息也都赶来。张氏还真的借口着玉芬身体不好,不叫她出来见人。对着亲友们的询问,张氏一脸的担心:“我们大姑娘是老太太养大的,老太太没了,伤心的很了,请医生看过了,说伤心过度,要静养几天才好。我心疼自己的女儿,就代她和诸位告罪了。老太太在时,最疼的就是她。老太太在天有灵也不会挑礼吧!”

亲友们听了张氏的话,有的人感叹:“到底是老太太没白疼她。姑娘好好地修养吧!”有的人则是暗自撇嘴,挑礼:“老太太养了个白眼狼。最后一程也不肯送。真是被娇惯坏了!”

张氏对着那些话装着没听见,只叫人请了两个小女儿出来。

闲言碎语到底还是传到了玉芬的耳朵里面,小燕儿气哼哼的说:“真是无事生非,那个五奶奶就是个破落户。当年为了捞好处,求老太爷提拔,上赶着认亲戚。谁知道是哪里钻出来的野杂种。还轮到她编排姑娘了!太太真是,难道姑娘不是这家的人,就任凭着别人这么编排!”

玉芬放下手上针线冷笑一声:“你知道,大概太太觉得我这个老太太养大的孩子,坐实了不孝的名声,正好能证明老太太在教养孩子上实在不如她吧!”

这几天邢玉芬把事情前前后后想了几遍。指望着张氏忽然对她生出慈母心是别想了了。张氏没把玉芬当成邢家老太太的替身,也给装在老太太的棺材里面狠狠拿着钉子给订死了,一起送到郊外埋了已经是很理智了。张氏和她那里是现世的母女,根本是宿世冤孽。

老太太没了,张氏已经要动手了。她还坐以待毙,那真是死无葬身之地了。这些年她忍耐,忍耐可不是为了张氏糟践自己的。玉芬收拾好手上的针线:“预备下,我要休息了。明天老爷就要回来了!”

第二天邢步文得了圣上旨意,可以回家吊唁。他先到吏部报道,然后一路上哭着起起码赶回家。到了大门就滚下马来,一边大哭着,一边连滚带爬的进来。到了正堂停灵的地方响头磕的震天响,几乎要哭死过去。等着大家一起来安慰劝解,邢步文在灵前换了孝服,才算是礼成。

当天晚上,来吊唁的亲友们都慢慢的散了,灵堂上变得安静起来。邢步文要在灵前守着,自然不能回房里休息。张氏带着一群孩子到了跟前,大家先烧了纸,奉茶磕头,一起哭起来。家里的下人一起来劝,才慢慢的止住了哭声。邢步文折腾了这一路,已经是身心俱疲了,加上吏部传出消息来,皇上已经准了自己丁忧的折子。想到自己辛苦这些年,总算是有了出头之日,谁知一夕之间又被打回原形。自己已经要五十了,等着丁忧出来,起复遥遥无期。

邢步文忍不住心意已冷起来,他忽然发现了什么,对着张氏沉着脸:“怎么不见玉芬呢?老太太在日,最疼她!怎么她竟然连面也不露?”邢玉森刚要说话,被张氏狠狠地瞪一眼,立刻低下头装着不知道。

张氏满是担心的说:“孩子长大了,有心事了。老太太没了,孩子伤心的太狠了。”听起来张氏心疼女人,邢玉芬是因为祖母没了伤心过度,但是仔细一想,张氏分明是在指责玉芬人大心大,有别的都想法了,她连着自己的祖母葬礼都不放在心上。邢步文果然是听出来张氏话里话外的意思,脸色阴沉的可怕。

“你太放纵孩子了。怎么就叫她任性妄为?姑娘身边的人都是摆设不成。我回来了,她也不肯出来磕头——”邢步文话音未落就听这一阵吵闹声。接着张氏身边的王婆子捂着脸进来:“不得了了,姑娘疯了!”

“你个没了王法的东西,还敢诬陷主子?是谁给你的胆子?”随着邢玉芬斥责的声音,王婆子被小燕儿和几个婆子丫头扭打着,跌跌撞撞的进来。邢玉芬身上穿着一件很旧的白色绫子袄柳眉倒竖的进来。邢步文看女儿根本不像是生病的样子,顿时气坏了:“反了,你眼里还有父母吗?”

谁知邢玉芬一点惧色没有,反而直直的盯着邢步文,一步步的走进来。“老爷还知道有我这个女儿,你们是我的父母。老太太头七没过,阴灵尚未走远。今天就当着老太太的灵柩,大家把话说清楚!”

张氏脸色难看得很,对着身边的人叫道:“姑娘得了失心疯,你们还愣着干什么?赶紧把她捆起来——送到房里去,叫人严加看管!”谁知张氏话音未落,一把雪亮的匕首就架在了王婆子脖子上:“俗话说得好,不平则鸣。你做了什么,敢当着老爷的面,在老太太灵前说出来吗?我已经置生死于度外,什么也不怕了。我就豁出去一条命,也要把话说出来。不叫这个奴才欺负我!要是老爷太太不相信,我就一头撞死,找老太太去!”听着玉芬的话,张氏的脸色很难看了。邢步文打量着眼前陌生的女儿,他第一次发现,那个一直是影子一般存在大女儿是如此的陌生。

当年玉芬降生的时候,知道自己得了个女儿,邢步文还是很高兴地。毕竟他有了一个儿子,现在又得个女儿,看上去也长得不错,真正的儿女双全。但是没等着女儿满月,邢步文就要跟着上级官员到江南去监管河工。这一区只怕要几年才能回来。母亲对他信誓旦旦的说:“我知道你爱女儿,你媳妇年轻,还要管着大哥儿。我来养这个孩子。你还担心我这个做祖母虐待自己的孙女不成。我老了,身边有个孩子总是好的。”邢步文就放心的把女儿交给了母亲。

这一去,就是三年,接下来邢步文港回到京城又得了外地粮道,本想着带着全家一起上任。谁知张氏却说:“老太太上了年纪,禁不起路上舟车劳顿。不如把大姑娘留下来,也好作伴!”于是邢步文带着张氏和几个孩子到了外地,唯独把老太太和玉芬留在了京城。

仔细算下来,邢步文竟然没有和这个大女儿没什么在一起的时间。等着邢步文带着张氏有回到京城,那个时候玉芬已经是十四岁了。女儿长大,邢步文更没有机会和玉芬亲近了。对于玉芬的印象,邢步文都是从张氏哪里知道。

在张氏的嘴里,玉芬是个性格有点古怪的女孩子,和其他的几个儿女不活泼不同,大概是因为一直在老太太身边,被溺爱坏了。她有点容不下别的兄弟姐妹。不过邢步文看玉芬日常言谈举止,虽然带着疏离,但是没看出来什么不妥。

今天这个没什么存在感的女儿,做出来这么惊世骇俗的事情,邢步文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看着进来的吴嬷嬷,张氏好像是见着鬼一样,声音尖利急促的叫起来:“你怎么没出去——”

“若是吴嬷嬷出去了,谁还相信我的话呢。吴嬷嬷,今天你当着老太太和老爷的面,把事情都说出来吧。我已经打定主意不要这张脸了!”玉芬看着张氏惊慌失措的表情,眼神越发的阴冷。

吴嬷嬷上前抓着邢步文一下子哭起来:“老爷不在家,太太被那起子奴才们挑唆着,险些要败坏了邢家的名声!”接着吴嬷嬷把老太太如何担心自己走后,张氏对玉芬不好,叫人去林家提亲,张氏如何拦下来办事的人,哄骗老太太说林家已经同意亲事。后来老太太刚没了,张氏就要预谋着把玉芬说给外地的藩王做侍妾。

“那个楚王已经年逾五十了,太太不心疼自己的女儿,也要顾及下老爷的颜面。那个王婆子不知道收了什么好处,竟然这样挑唆太太。老太太临终之时和太太说的话,太太都忘记了不成?”吴嬷嬷转眼盯着张氏,犀利的眼神看的张氏脸色煞白,如同见着鬼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