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红楼之林妹妹不干了 > 第7章 第 7 章

红楼之林妹妹不干了 第7章 第 7 章

作者:归途何在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8-28 12:35:20 来源:文学城

大凡良相良医也好,和尚道士也罢,若要叫东翁信重,左不离“怕”“吓”“哄”三字真言。

此意何解?

老话有说,有所畏惧人才肯依规矩方圆行事,此方为行止有度之初。世间当得“君子”之名者,无一不是如此,即便放在命数病理上也行得通。君且看,一人抱恙,大夫云“无碍,一剂药下去高枕无忧”,过不得几日必会复发,无他唯放纵耳。若大夫皱紧眉头道“还不上心,下次便得叫人抬进来,再下次竟不必治了”,你再看这人乖觉不乖觉?只要不想死,必然乖觉用药调理。

此乃“怕”字诀,再说“吓”字。

譬如孟子见梁惠王,打头一句便是“大王大祸临头矣且不自知!”,这叫一吓。听得人多少毛骨悚然,下头那一句东主必然紧着问“先生有何教我”。有这一句,方才好往后阐明己见,总归有个张嘴说话的机会。若是那随河陆贾之辈当面,只要叫他张嘴,再没有能走脱得掉的。

最后才是个“哄”字,前头多少心思工夫都得着落于此。

再举个例子,当日诸葛丞相于南阳见了宗室刘玄德,画了好大一个饼哄人,天下都叫他一分为三。那刘豫州年近五旬也叫哄得吃了这个饼,多少年信任有加,连带身后基业并傻儿子俱都肯交在丞相手中,不可谓不信重。但凡换个略能扶得起的少主,天下大势且还得重新再论一论。

这便是这“怕”“吓”“哄”三字之妙用。

林如海宦海沉浮淫侵官场数十载,怎会不知这头里的路数?无非真真束手无策,不得不捞着最后一根稻草死马权当活马医搏一搏。

林家此时,正值内忧外患之机。内忧且不说,外患症结只在庙堂之上。

当今这位圣人,最是励精图治,眼睛里也最容不得沙子。即便是从潜邸一路伺候的老人,抑或一品大员,无论伺候多长时间官至何级,差事但凡出点差错,多少祸事临头。往日那些君臣之义且都不论的,喜欢时喜欢的恨不得捧到天上,厌恶时又厌恶的恨不得踩进泥里,身边听命的臣工端底是个难。

想那些先帝曾留下的老臣,年龄一到各个忙不迭告老还乡,或可还能略保晚节。若是没有眼力见儿倚老卖老撒泼耍横的,早早阖家带口都叫发去北边炒铁戍边去了。有人就说,那还不如早早退了荣养,做个富贵闲人岂不是不好?诸位看官且不知,这官场,不进则退,哪里是不干了就能干干净净抽身而出的?单只一封陈情没写合适都得叫圣人寻思着是不是对朝廷心有怨气,可不就自作聪明画蛇添足了!

“腹诽”这个罪名,那可是从秦始皇头上便流传至今,别提说不得,便是想想也有罪。

林如海好巧不巧正是先帝特特留下预备给先太子的肱骨之臣,如今就应了那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生怕一不小心满盘皆输。他独个死活无所谓,只怕抹黑门楣,且家里还有两个小东西嗷嗷待哺,万一有个闪失,可真就下了九泉也愧对列祖列宗。

因此下不吃也得吃弘道人这“怕、吓、哄”之三字箴言。

好在这老道人确实是个有能为的,又有早年弟子的人情在里头,受了林如海的礼便细细看过先前大夫留的脉案,扣着雪浪笺反复推敲几遍,末了笃定道:“已是得了,尊夫人必然中了前朝‘虞美人’之毒,以致带累哥儿姐儿。”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又有一桩奇闻。

那前朝皇帝乃是个爱美人儿不爱江山的顽主,为个虞美人宗室断绝不说又折腾得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这才有本朝太/祖揭竿而起取而代之的后事。听说虞美人,真真妲己再世褒姒复生,手段极类贾、赵两位皇后,自己个生不出孩子也不许后宫其他妃嫔诞下子嗣。据说她手中有一方,只需四五滴便可坏了他人身子,减减量亦祸延子孙。后世之人遂以“虞美人”指代其毒,亦有映射其狠毒之意。

“这‘虞美人’,不拘何时下在茶饭里,一剂即可得手,断人子嗣阴损无比。按理说前朝覆灭那虞美人伏诛之日便已销毁,不知下药之人怎地弄到,不可不防。”

弘道人复又拿起贾氏脉案看过,摸摸身边道童的刺猬脑袋朗声道:“兀那童儿,且替我下趟山伸手救一救林大人家姐儿哥儿。”

童子却偏把细脖子一梗:“这冷天,跑下山再跑回来,我可不依!”

“多少是桩功德,待到将来你才知此中好处!快去!”说完道人失笑看向林如海:“莫瞧我这童子年龄小,金针之术已尽得真传。汤药之属按方炮制即可,着他一日三次行针,至多月余,再辅以半年方剂即可除根。”

这也是考虑着事涉大户人家内院,行针之法终究得计较些男女大防,一个总角童子总不至还落人口舌,更不耽误林家小姐清名。内里自然更有其他隐情,只此时弘道人不便言明。

林如海低头看了眼童子脑袋两边的犄角发束讷讷而笑,心下不由苦闷——这么个黄口小儿,能顶得何用?怕不是弘道人不好推辞,没奈何便拿这娃儿搪塞,干脆拱拱手道:“眼看外头起了好大雪,何苦难为小道长来哉?或不是年后再专程上山延请,不知老神仙意下如何?”

这话说得客气,里外里无非不信。这童子极聪慧,一听便听出他言下之意,大眼儿一翻道:“大人且将右手伸来。”

自家孩子总是病病歪歪,难免看着旁人家孩子虎头虎脑的眼馋。林如海不至和个童子置气计较,依言便伸了右手给他。只见短胖小手一抖,这厢躲避不及,细细金针竟已立在虎口处。童子侧头捏着针尾捻了两捻,林如海忍不住轻呼一声“哎呀”。

一股子酥麻酸透的劲儿顺着筋脉往手臂上蹿,紧接着跟火烧一样热腾腾的,右手至右臂说不来的舒坦。待到半刻钟后童子收了针,扬起小脸骄傲道:“道爷的手段,大人可知晓了?”

弘道人紧着往他脑袋上呼噜一把:“胡闹,平日里纵得你无法无天,跟谁面前称爷呢!”

林如海举着右手反复看了数遍,那股子热乎劲儿且还在经脉中流动未曾散去,遂大喜道:“下官走眼了,未曾看出这原是位小神仙。”童子翘了鼻子美滋滋的:“既如此,我随大人下山一趟,保管叫你心服口服!”正说着脑瓜皮上又挨了师傅一掌:“你你我我的,怎么说话?”

“欸!高足活泼可爱,赤子之心最是难得,老神仙且不必苛责。”林如海只道眼见为实,心下暗叹有无能为不看长幼,恨不得现在就夹了这道童返家驱毒救命,只到底还计较些风骨,没露出瓤子。

弘道人哈哈一笑:“我倒算出这小子来日与你家还有一份儿缘分,只天机不可泄露,届时林大人莫恼便是。”说罢就这么拎着弟子抵与旁人,挥袖送客出门,从头到尾急匆匆的,客人茶水点心都未曾沾牙。

待算到贵客已然离山,这老道士忙忙喊了守门那两个小道士:“去给我把大门锁死,再有人来求见就说老子参悟心魔劫就快飞升了,凭他是谁恕不接待,求医问药只管寻大夫,神仙不论这个!”两个小道士面面相觑,知晓老祖脾气说一不二,只得行过礼乖乖拿锁子锁了门,回来后抱着猫那个忍不住就问:“老祖,那要师叔回来该怎么办?”

“你道他这几年还回?人只不过做道童打扮,又不曾拿度牒,又不曾过考,无非在咱们这儿静待机缘而已。叫你多读书多做事少说话,又去偷偷买了话本子看来?”大手一伸便从袖子里摸出本绣像册子,小道士头上实打实吃了个爆栗:“过几日考你科仪,再学不会罚你把《华南经》抄上九十九遍!”

那鸳鸯眼的大白狮子猫笑也似的跟着“喵”了一声,把个小道士苦得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这绣像话本子分明从师弟处赢来的,偷买的可不是他。但这话又不能往外说,说了少不得叫盖个“聚赌”的帽子,横竖跑不了抄经。

这厢道人们锁了门不见外客,另一边林如海带着那小道童忙不迭沿着山路向下蜿蜒而行。他生怕不当心把人家孩子扭着崴着,一路上小心护持也不敢着急狠催,眼里出火,走道儿却还是慢慢儿的。下得半山腰处,正看见长随瘦金牵着马脖子都快伸长了。

“老爷!幸得平安归来,太太还在家惦记着呢。这天看着不保险,咱赶紧着回罢。”瘦金牵了马上前,不料自家老爷挽缰绳认镫还非得将身边跟着的小道童也抱上去,只能左右勉力服侍。这一有了脚力,走起来自然更加顺畅,三不五时,还没觉着怎么走便到了山门。林家诸多仆役俱留在此处等候,一见主子忙张罗着斗篷热水,又换了车,鞭声一响朝着维扬城中林府疾驰而去。

待得坐进马车,林如海方才松缓下来,命人奉上甜口点心往道童面前推了推道:“不知小神仙如何称呼?”

此时这道童却又与在山上时不同,到底礼节备至起来,执手行了晚辈礼恭敬回话:“儿姓白,未曾入籍过考。林大人无需口称‘神仙’,唤儿白小哥即可。”答完似是察觉金针之术玄之又玄无可解释,未几便道:“先前眼看大人不信,儿便拿出点本事好叫争口气,无非家学渊源罢了,雕虫小技,当不得大人赞。”

林如海颇喜这孩子伶俐活泼且能救自家性命,自是摆摆手:“白小哥言重,天真烂漫方为孩童本性,不必在意。若并未入籍,敢问贵府并令尊令堂何在?他日也好登门道谢。”

今天带睿哥去报道,更新晚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第 7 章修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