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红楼之贾蔷 > 第十章 下扬州

红楼之贾蔷 第十章 下扬州

作者:大秦第一国师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10-16 02:40:19 来源:转码展示1

见过这个传教士后,贾蔷已经对雍乾年间民众的生活有了大致的了解。整个民众的生活,并不像朝廷所说的国富民安。外有沙俄虎视眈眈,内有三藩割据。连年战事不绝,受苦的还是老百姓。贾蔷想起了流传很久的那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天他终于来到了扬州,“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扬州是一个有着浓浓的文艺气息的城市,常常出现在古人的诗句中。一提到诗词中的城市,最容易让人想到的,不是长安,不是洛阳,而是它——扬州。故此,贾蔷也满含着期待。

要知道曾经的扬州是很多国家的都城。在西周的时候就是古邗国国都,在两汉时就是五大诸侯国国都。一个被当作国都的城市,肯定是非常的繁荣,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

在隋炀帝开运河后,扬州的交通和经济更加繁荣,全球交通网的形成,让旅游更加方便,使扬州更加受欢迎。隋炀帝还三下扬州办公,把扬州的地位再次提高,使其成为三京之一。天子脚下的城市,自然是会比其他地方更加有名,更加的富庶。

到了天朝古代的巅峰——唐朝。这个时候的扬州就更加繁荣了,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城市的发展自然会更快。扬州的地位更是空前绝后,一举超过了洛阳和长安,它是唯一一个整夜灯火通明的城市,是大唐唯一的一个不夜城。大批的遣唐使和外国派来进行交流的人,基本都会去一趟扬州。凡是去过扬州的人,都会被扬州的繁华所惊艳,扬州也因此成为了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连外国友人都对扬州向往不已。

这也就引得许多诗人,都来扬州吟诗作赋,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的这篇《春江花月夜》,被誉为孤篇压全唐,读起来就会让人生出无限遐想,这得是个多美的城市,才能配得上这么美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不仅仅是风景美,这里的人更美,就连大诗人杜牧,都是到此踌躇不能去,在此地流连了十多年。

“人家花老,天涯春去扬州别是风光”这是词人晁补之笔下的扬州琼花。琼花是扬州最具代表性的东西之一,琼花非常的美丽,也非常的难见到。这是因为,琼花是一个很“挑剔”的花,它只能生长在扬州。曾经有人将琼花移植到其他地方去栽种,但是都没成功,没种多久就枯萎了。只有在扬州这片独特的土地上,才能孕育出这么独特的花。

其实还有一个很特殊的原因,让文人骚客对这个地方向往不已。那就是扬州的青楼妓院非常的多,而文人们都对这些地方独有情钟,自然是想要去看看,这天下第一大的青楼,这最难见的第一名妓了。秦淮河畔的夜夜笙歌,是他们放下心中的苦闷,激发创作灵感的最好方式。有这么多名人都去,留下了这么多的好诗句,人们对扬州,自然是更加的心动不已,心向往之了。

但贾蔷知道古扬州不是单一的城市,并且非常富庶。这时候的扬州范围相当于淮河以南、长江流域及岭南地区。放在现在也就是,江苏省和安徽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两省的土地。是一个很大的地方,是汉地“九州”之一。

并且扬州的盐商非常多,非常的富。能用白盐堆起白塔,在扬州有百万两的银子,都算不上富,甚至都不入流,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富可敌国。话说当年雍乾皇帝去扬州旅游,一个盐商奉命招待他。当时乾隆去到那个盐商的院子里,看了看说这个院子都挺好,就是缺一个喇嘛塔。结果当天盐商就在院子里,建起了一座喇嘛塔,乾隆皇帝第二天来的时候都被惊呆了。

正因为扬州的富庶,自古以来就独得皇帝的喜爱,一批又一批受宠的皇子王爷,都被封赏去了扬州。这就加大了扬州管理的难度,而林如海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出任巡盐御史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