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红楼之皇子环 > 第12章 月银

红楼之皇子环 第12章 月银

作者:天日月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12-25 09:02:27 来源:文学城

说起来,荣国府里无论是主子还下人,每个月都有固定的月例银子,最高的自然是贾母,每个月足足有二十两的银子,别少看这二十两银子的月例,要知道在京郊一般四口人的中等人家一年下来也不过挣个二十两银子左右,便知道这笔银钱之大了。

王夫人和邢夫人的月银就次一等了,每个月十两银子,王熙凤就更次一等,每个月有五两银子月例。

当然,贾母与王夫人还有王熙凤均都嫁妆丰厚,也没把这月银当一回事,常常才刚到手便随手赏给了下人,也就只有邢夫人和李纨是真靠着月银过日子。

邢夫人也就罢了,但李纨膝下养着贾兰,这银钱再怎么的也省不了。

贾母也知李纨嫁妆不丰,想着她寡妇失业,便作主给她涨了月银,竟足足有二十两银子,和贾母比肩了,不过那是特例,自是不同。

至于宝玉、贾环,还有迎春、探春这一辈的,无论男女,一律二两银子的月例,不过至今为止,贾环还没见过自己的月例银子呢。

究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被赵姨娘给拿走了。

按理来说,贾环虽然独居在西小院里,但也算是养在贾母膝下,他的月银应该由贾母收着才是,但贾母压根没把这二两银子的月例放在心上,赵姨娘见无人注意这笔月银,便就趁机拿了去。

一开始贾环只是个婴儿,也没有用钱的时候,再则平时的食衣住行都有贾母补贴,也没有需要用钱的时候,大伙便也没发现,等到贾环渐渐大了,张嬷嬷见贾环开始认字,便想拿钱买些笔墨纸砚时,这才发现环哥儿这些年的月银全都被赵姨娘给拿走了,半个铜子都没给贾环留下。

张嬷嬷好几次找赵姨娘说过此事,但每每被赵姨娘指着鼻子大骂一顿,怀疑她居心叵测,想拿贾环月银贴补自家,不只如此,赵姨娘竟然还以此为由,把贾环以往逢年过节时收到的见面礼也尽数收刮走了,气的张嬷嬷哭了一场,偏生拿她无可奈何。

要不是手里无银,没法子散点好处给厨上,厨房也不至于故意让贾环吃了大半个月同样的菜,说穿了就是要钱。

张嬷嬷叹道:“咱们也没银钱打赏厨上,也只能如此。”

厨上虽然居心不良,但这也是大户人家里的潜规则了,即使是主子,若想用一些份例外的东西,少不得先打赏一番。

毕竟这食材、佐料也不能让厨房白白赔上是吧,可环哥儿手里无银,只能厨上送啥便用啥了,好在环哥儿平时是跟着老太太用膳,厨房再怎么的也不敢闹到老太太跟前,也不过就点心上委屈一点罢了。

况且厨上也没苛扣,这米汤和小菜份例一样不少,只不过在这小菜上不用心罢了,即使是二丫也不好说些什么。

夏二丫最是直接,她恨恨道:“要不是赵姨娘,环哥儿手里怎么可能一点银子都没有,每次来哥儿这里就是要银子,眼睛都钻进银钱里了。”

“好了!”张嬷嬷喝斥道:“姨娘什么的岂是你能说嘴的。”

旁人能说赵姨娘,但她们却不成,赵姨娘怎么说都是环哥儿的亲娘,她们是环哥儿的人,要是她们说了赵姨娘的事给旁人知道了,怕是会连累环哥儿落了个不孝之名。

夏二丫也知道厉害,不敢再说,只是忍不住嘟了嘟嘴,嘟嚷道:“从来没见过这种娘。”

府里各式各样的人都有,她自认自己也算是见多识广了,可是苛刻到自个亲儿子身上的,也就只有赵姨娘一个。

对此,张嬷嬷也有几分疑惑,按理来说,环哥儿是赵姨娘唯一的儿子,赵姨娘即使不视若命根子,也应该是极疼爱的才是,但她冷眼瞧之,赵姨娘待环哥儿不过平平。

虽然赵姨娘时时来瞧环哥儿,三不五时派人过来问一问环哥儿,好似挺关心儿的,但赵姨娘看着环哥儿时,眼底一点子暖意都没有,要不是赵姨娘待三姑娘也是极为冷漠,时不时逼三姑娘将月银上交,她都有些疑心环哥儿是不是赵姨娘亲生的了。

张嬷嬷并不知道,这已经是赖嬷嬷私下操作一番后最好的结果,要不是赖嬷嬷私底下让赵姨娘知道自己坏了身子,再也生不了孩子,说不定赵姨娘会无视贾环也不定,到那时只怕不只是张嬷嬷起疑心,就连贾母也会起疑心了。

赵姨娘究竟怎么想的,张嬷嬷也赖得管,偏生环哥儿的月银被赵姨娘死握着不放,这就着实让人为难了。

吃食什么的可以忍一忍,可是环哥儿要读书,没有银子买笔墨纸砚怎成?以往环哥儿还小,也就罢了,但随着环哥儿渐渐大了,有些事便得早早安排上了。

瞧着环哥儿只能拿木枝在沙盘上比画,张嬷嬷就心疼的很,可惜她的月银一直被公婆拿捏着,她想要给环哥儿买些纸笔都不成。

她一边帮着贾环整理衣裳,低声吩咐道:“哥儿这次去见老太太的时候,别忘了把月银的事儿说一说,怎么说哥儿的手里还是得有些银钱才行。”

张嬷嬷也是没了法子,这才想让老太太压一压赵姨娘,总不能让环哥儿手里一直无银。

说也奇怪,贾环还不到五岁呢,却极为少年老成,整个西小院中,竟是以贾环为主心骨,夏二丫和张嬷嬷也习惯遇事便和贾环商量,丝豪不觉得以贾环的年纪有此见识有什么奇怪的,反而觉得应该如此。

当然,这一点是贾环有意为之,毕竟如无意外,他和张嬷嬷还有二丫怕是会相依为命好几年了,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他不可能一直隐暪住自己,于是便请青玉铃兰给二人下了点暗示,虽然青玉铃兰做为妖精有那么一点无用,不过这点子小事,他还是办得到的。

提到月银的事情,贾环无奈的摇了摇头,“姨娘是不会给的。”

这些年来他虽然人在西小院里,但荣国府里里外外的情况尽在掌握之中,先不说他过人一等的耳力了,有青玉铃兰这个过动儿在,荣国府里里外外的八卦他全都了如指掌。

赵姨娘这些年来一直想要生一个自己的儿子,怎么也不肯死心,这么多年来不知道花了多少银钱在这上,想要从赵姨娘手里讨回月银,等于是要绝她再生一子的希望,赵姨娘是绝对不可能放手的。

张嬷嬷着急道:“这旁的也就算了,可哥儿要读书,这事可不能再拖了。”

贾环不在意的说道:“嬷嬷不必担心,公中怎么的也不会缺了我读书的银钱。”

如果他没猜错,怕是过了年后,他和宝玉便要入家学读书了,旁人读书是千难万难,对他们而倒是再平常也不过。

他唯一要担心的,便是该怎么藏拙,别越过了宝玉,省得又惹得王夫人发疯。

张嬷嬷摇了摇头,“在贾府的家学里要识得几个字不难,但要读好书考科举可就难了。”

她细细解释道:“家学里教的也不过就是最粗浅的四书五经,可这科举考的可不仅仅只有四书五经,旁的不说要写好八股,便得懂诗赋,这些都是家学里没教的,得靠哥儿自己学,要是手里无银,连本唐诗都买不起,又如何学诗呢。”

她是前头大太太带过来的陪嫁,前头的大太太可是堂堂阁老的掌上明珠,真正的书香世家出生的,族中子弟的功名都是靠自己苦读出来的,对于科举的事情也比旁人更了解一些,自然明白科举一路并没有这么简单。

按她看,荣国府的家学不过是个半吊子,也不过就是叫族中子弟不做个睁眼瞎罢了,真要靠着贾家家学读出个什么,那当真是比登天还难,不见贾珠当年苦读到油尽灯枯,却不过仅仅只有一个秀才的功名,始终无法再上一步,说穿了,便是从头到尾都读错了地方。

四书五经不过是基本,科举考试的范围可远远不止如此,略略数一数,要考科举,少说也得读上数百本书,这些书籍孤本,便是世家大族的底蕴,荣国府是泥腿子出身的,家中也无多少藏书,贾环要想真靠科举谋个出身,将来花在书本上的钱必定少不了,是以张嬷嬷这才想尽快把贾环的月银讨要回来。

张嬷嬷这一番话倒是听的贾环若有所思,他自忖自己学识广博,但他也不得不承认,他这点子知识要应付科举绝对不够,毕竟科举什么的,那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了。

他好奇问道:“那贫寒子弟又是如何解决这个办法的?”

张嬷嬷迟疑了一下,坦诚道:“或抄书或租书,但贫寒子弟中能中举者也不过百中取一。”

真正能读书的,少说也是中等人家出生的,真正的贫寒子弟是读不起书的,即使能读,受限于资源,将来的成就也是有限。

贾环心下暗叹,说是科举能改变出身,但事实上,只有真在此山中的人才能明白,真正能靠着科举改天换命的人着实太少了。

他沉吟道:“看来得想办法挣银子了。”

还好,他有青玉铃兰。

正在王夫人院里听八卦的青玉铃兰背心一寒,突然有着不祥的预感。

其实空间长不长大倒是还好,贾环的将来是在朝堂上。

至于杂交水稻是必须的啦,要是没点本事,怎么可能让多疑的皇帝认回去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月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