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红楼之瑚大奶奶日常 > 第17章 父子

红楼之瑚大奶奶日常 第17章 父子

作者:巫朝尘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1-01-20 12:06:11 来源:文学城

面对委屈的贾琏,贾瑚说话的声音虽再放软了些,但语气还是不容质疑:“鸾儿是跟温姨一起来看望娘的,是客,又年幼,况且是温姨和鸾儿来看过娘之后,娘身子才日渐转好,我自然待鸾儿不同。”

看贾琏还是一副委屈样,贾瑚索性道:“琏儿,我知家中兄妹几个,你是最小,平日不但我和珠大哥教你,连元春也让着你。”

“但父母亲生子女只有你我,珠大哥和元春是一家兄妹,却不是娘生下的,自有二叔二婶要孝顺。我走之后,娘身边就只有你,你若再是这副孩子样,不是叫娘养病之余还要再操心你?你已经上了半年的学,也该懂事儿了。”

贾瑚这一番话虽不是疾言厉色,甚至可称一句和风细雨,却说得贾琏低头抽泣,呜咽不止。

因贾瑚不喜做事时有人在旁边,是以他们读书的内间一个服侍的人都无,丫头婆子们都候在外间。

听见里头两位哥儿说了几句话,琏哥儿就轻声哭了,服侍的人你看我我看你,最后还是张问雁身边的大丫头素馨隔着帘子问道:“哥儿?”

贾瑚只是为了让贾琏早些成长——他毕竟不是贾琏的亲兄长,再说贾家往后如何还难说,不是为了让他无故伤心的。

他听得外头问,先对素馨道:“打水来。”又和贾琏道:“所有的事我近日慢慢教你。等我回来看,你若做得好,我给你带礼物,如何?”

“那,那哥哥什么时候回来?”贾琏肿着眼睛哭得打嗝儿。

想到贾代善的身体情况,贾瑚道:“第一次回来,不会离走的时候太久的。”

原书中,贾代善死前上本,圣上命贾赦袭了一等将军之爵,又赏了贾政工部主事的官位,偏最后入主荣国府正经正房荣禧堂的不是袭爵的贾赦,而是次子贾政。

封建时代,忠孝为第一要务。能让贾赦吃了这个闷亏还二三十年没扑腾起来的,也就只有史氏一个了。

他猜,贾代善死前会叮嘱史氏爵位之事,却万万不会想到史氏会在院落上动手脚,让贾赦这爵位虽戴在头上,却和没有一样。

把荣禧堂让出去容易,再要回来可就难了,最好是一开始就不让。这回他往济南去,得尽量得到林如海贾敏的支持。出嫁女不好管娘家的事,但前途光明的女婿的意见,想来史氏也不得不考虑一二。

贾瑚心中计定,当日晚饭后,便在贾代善贾赦贾政贾珠面前说出要往济南读书之事。

听他说完,众人都惊了。贾赦吃惊过后满面得意,立时便要张口问话,被贾代善咳嗽一声止住,先笑道:“如此甚好。你预备什么时候去?”

贾瑚恭敬回道:“还请祖父示下。”

贾代善便道:“虽则如今天热,但读书上进本就不畏寒暑。你今晚便写封信,明日拿来,寄给你林姑父。等回信到,立时过去。”

贾瑚一揖:“是。”

贾代善三言两语就把这事定下,别的人纵有什么话,也不好现在说。但贾代善看底下老大老二神色各异,连珠儿面上都能看出不自在,也甚觉得没意思,便挥手命子孙们都散了。

才出了荣禧堂院门,贾赦就一拍贾瑚肩膀,大笑道:“好儿子!真给我长脸!走走走,先跟我来,我给你拿几两银子!你去了济南只管读书,我给你四姑写封信,让她好好照顾你!”

贾瑚一点儿没和贾赦客气:“多谢父亲。只是不知我上门还要不要带什么东西?”

贾赦冷哼道:“这个不用你管!老子给你的银子你只管自己花,要给你姑姑姑父带什么东西官中出钱,那是你二婶子的事儿!”

贾瑚又道:“才刚我看二叔和珠大哥面色有些不好,我往济南去,再麻烦二婶子打点,是不是……”

贾赦冷笑:“你林姑父挑了你没挑珠儿,他们爷俩自然不高兴。可他们不高兴也没法儿。你二婶管着家,亲戚们之间往来送礼本来就是她的事儿,哪儿有她不高兴就不想干的?她不想干别干!你娘也快好了,让你娘干就罢!咱们还名正言顺!”

“我是不爱读书,也不想考什么科举,左右有个爵位给我。你二叔这几年天天读夜夜读,才得了个举人,还得和侄子儿子一起读书,你林姑父比他还小两岁,已经是四品官儿了,没看老爷才刚看他也不顺眼?”

“得了,这事儿你不用操心了,带着琏儿回屋去罢。银子我让人给你送去。只要你争气把珠儿给比下去,老子有的是银子!”

目的已经达成,贾瑚也不想和贾赦交流什么父子感情,便行礼回房。一刻钟后,果有贾赦院子里的小厮抱了银匣子来,贾瑚点点数儿,见是五张一百两的银票和二百两银子,心道拿贾政刺激贾赦还真没错。

如今一两银子约值现代五百块。朝廷规定一两银子能换一千文铜钱,但实际上银贵铜贱,一两银子就多的时候能兑一千三四百文,少的时候也有一千一二。

猪肉四十文一斤,鸡蛋一百文五十个,大米一升(一斤半)七到九文。看上去物价不比现代贵,换算完还便宜些,但实际上,这个世界不是人人都能吃得起大米鸡蛋猪肉的。

荣国府一等丫鬟的月例银子是每人每月一两,府里包吃住,这些是零花钱,折合人民币几百块——这还是国公府里大丫头的月钱银子。贾瑚等未婚哥儿姐儿是每人每月二两。贾赦张氏这些爷们奶奶每人每月五两,等升到贾代善史氏那一辈儿,是每人每月二十两。

而二十两银子(一万块钱)就够庄户人家五口之家吃用一整年。

贾赦给贾瑚的七百两银子,都够一般人家万事不管活半辈子了。

但在荣国府里,七百两银子,只是贾赦给贾瑚一个九岁孩子出门在外的零花钱。如果不出意外,贾代善张氏和荣国府官中都会再给些。

贾瑚看了这些银子一会儿,面无表情的收好。

他为什么要想这些?在这个世界,人人都是皇权的奴才,皇上要谁生谁就生,皇上要谁死谁就死。在保证他和鸾儿的平安之前,别的什么都不重要。

在贾瑚使计从贾赦那儿多弄些银子时,贾政贾珠父子也正一同往后院走。

与贾赦贾瑚在路上热闹不同,贾政贾珠父子俩一路无话。直到到了影壁前,贾政才问:“近日读了什么书?在先生那里都学什么了?”

荣国府给哥儿们请的先生乃是三十年前一位两榜进士,历任几县知县,郁郁不得志,索性辞官往富贵人家坐馆教学,一年领的束脩不比做官少,又少了许多打点支出,还能沾上荣国府的光儿,倒比做官还自在。

那时贾政虽还未中进士,二十几马上三十多的人了,也不好和儿子侄儿坐在一处上学,索性每日只在书房读书做文章,再拿去与先生品评。

所以他们父子两个平日只在早晚请安用饭时才有空见面说话。但贾政此人幼时诗酒放诞,近几年越发恪守规矩,并不当着长辈教育儿子,只隔几日得了空方问一两句。

这日贾政问的话和平常一样,贾珠却听着甚是不自在,回话便比平日慢了几分:“今日先生讲了《孟子·公孙丑章句》中两节。”

贾政又问:“那瑚儿读的也是一样的书?”

贾珠回道:“是,除了琏儿外,先生都是一样讲课。”

贾政再问:“今儿先生夸了谁的功课?”

贾珠沉默几许,方道:“夸了瑚儿的。”

几句话间,父子俩已行至院门前。贾政止步,看了贾珠一会,道:“去罢。”

贾珠行礼告退,瘦弱的背影微微颤抖。

第二日,王宜和服侍史夫人用了饭,告退之前,小心赔笑问道:“太太,我想和您讨个主意。”

史夫人捧茶笑道:“你说。”

王宜和便在史夫人身边,轻声询问:“太太,瑚儿要往济南去,这一去一年两年,府里该怎么给姑奶奶备礼才好?”

来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父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