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红楼庶长子 > 第 370 章 乱象初显

红楼庶长子 第 370 章 乱象初显

作者:天下白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6-18 21:18:43 来源:转码展示1

再说贾珂这段时间以来也是忙得脚不着地。xiashucom由于皇帝已经先出了招,贾珂也进行了反击,九边的将军已经开始收税,贾珂这是一石二鸟,即让边关的将士们有了粮饷,又可以借助商帮的力量给皇帝以压力。

而现在各地商帮也按照贾珂的要想的那样动了起来。

这一日在北京城中最有名的酒楼——独一份,三大商帮的头面人物已经到齐了。

其中晋商以乔家的乔治庸为首,徽商以鲍漱芳为首,盐商以汪应庚为首。

这三家都是三大商帮中的头面人物,甚至可以说是三大商帮的领袖。他们三个人做出的决定,能够左右三大商帮的走向。

这三人今日会晤不为别的,就为这些天来,军队已经有些不听指挥,在各个重要的交通路口设卡收税,严重的影响了商贸往来。使得他们这些人可以说是举步维艰,每走一步都要面临军队的刁难。

这三位大佬来到雅间之后,在桌前各自落座,之后便有各种美味佳肴,流水一样摆了上来,最后三人挥手让各自的仆从退了下去。

乔治庸见雅间里只剩他们三人这才开口说:“二位对这段时间各地的动向有什么看法?”

汪应庚是盐商中的领袖,要说是财富,现在盐商号称掌控天下14的财富。因此上这位汪应庚说起话来底气十足。

“这些丘八们太不懂规矩了,咱们就应该发动人手,让他们这些人吃不了兜着走。”

鲍漱芳年纪最大,因此考虑事情也最为周详,这时候他开口说了,“汪贤侄稍安勿躁,现在还没到那个地步。一旦咱们这样动起来就是鱼死网破了,莫非你还能把全天下的总兵节度使都换一遍?”

乔治庸听完这话点点头,“鲍老先生说的对,现在只是有些不妙呀。咱们还是不要轻举妄动的好。”

汪应庚年纪最轻也经的事最少,听了他们俩的话有些不以为然,“有什么顾虑的?只要是朝廷发的话,这些人还敢违抗不成?”

鲍漱芳听完之后,有些不屑的摇摇头,也不说话了。

乔治庸作为这些商帮的领袖,现在也要提点他几句,不然真的出了事,他们三大双方都有损失啊。

“汪老弟,现在情况有些不妙,我看这朝廷已经到了重新选人的时候了。”

汪应庚听完这话,不由得目瞪口呆,要知道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是财富的大洗牌。本朝太祖起事的时候,就是他们江南的盐商倾力支持,这才有开国这么多年无穷的财富,超越了晋商和徽商成为了天下第一,如果这一次在发生动乱,最后的结果可不好说了。

鲍漱芳也早看出了朝廷的不稳,听完乔治庸的话点点头,然后说道:“乔贤侄说得对,咱们这一次还是不要做的太厉害。静观其变的好,就是损失些银钱,将来一旦朝廷有变动,咱们也不至于成为出头鸟。”

乔治庸表面上点头答应,其实心中对这二人也有些忌惮。这一次他们晋商,可是已经压了宝了。也许是近水楼台的原因,晋商现在已经同宣府镇节度使有了来往,并且明里暗里资助了许多银钱和军需。可以说已经把宝压到了贾珂身上。

但是乔致庸并不想和二人分享自己的秘密,因为这件事弄不好就是要灭族的。但是如果一旦贾珂成了事,他们晋商就会继续成为天下商帮的领袖,甚至能够分润盐商的利益,要知道晋商对于盐商的财富早就垂涎三尺了。

汪应庚毕竟是商帮的领袖,想明白之后也就平心静气了,“既如此,咱们这一次就不和这些丘八们一般计较了。咱们让人上折子,让皇上把欠的粮饷给补上,让这些丘八们无话可说,最后咱们疏通关系,让这些人滚回营里去。”

鲍漱芳听完之后摸着胡须笑道:“汪贤侄这一次可算说对了,咱们还是静观其变的好。等她们上头斗的差不多了,咱们在押宝岂不是万全。”

汪应庚表面上不停的点头,其实心中却想着盐帮和朝廷一荣共荣,一损俱损。如果朝廷困难,他们捐个几百万两银子,让朝廷渡过难关也不是不可以。

于是这三个人却有了三个想法,就是不知道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没过几天,他们三人聚会的消息就送到了夏守忠的手中,夏守忠得到消息之后不敢怠慢,把这两天贾珂的消息也总结了一些,然后一起带上就直奔养心殿向皇上汇报去了。

夏守忠带着几份文件,小心翼翼地进了东暖阁。这几天皇帝的脾气十分的不好,皆是因为贾珂这段时间强烈的打压朝臣,镇压对他不利的言论?

贾珂这样的强势使得朝廷中许多大臣开始观望起来,这已经是不知道第几次了。每一次皇帝刚刚取得一点优势,贾珂马上就反攻过来,使得原先靠向皇帝的朝臣再一次左右摇摆不定。

这一次也是一样,皇帝刚刚减少了贾珂嫡系部队的军饷,底下的那些朝臣刚刚闹起来,贾珂就用强力的手段把这些反应全部压了下去,甚至有几位皇帝的信臣,都被贾哥打发到南海钓鱼去了。

而皇帝在这段时间里,竟然对贾珂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由着他这样处置。

夏守忠拿着文件悄悄的来到了皇帝的御案前,然后轻轻的说道:“万岁爷,这是这几天朝上各位大人的情报,还有三位商帮领袖聚会的消息,再有就是贾珂这几天的动静。”

皇帝目无表情地看了夏守忠一眼,那个夏守忠比戴权差远了,原来太上皇让戴权执掌暗卫的时候,各种情报从来就没有出现过差错,而且相对贾珂的情报也是十分准确。

现在他倒是得到了太上皇最后的底牌——暗卫,但是这个夏守忠实在是不中用,自从他接着暗卫之后,暗卫的办事效率大为下降。对于贾珂完全是处于盲点状态。

皇帝目无表情的接过这些文件仔细的看起来,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关于贾珂的情况。但是这一次夏守忠也没有给他任何的惊喜,仍然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虽然关于贾珂的情报十分多,但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

于是皇帝把贾珂的情报扔到一边,继续看其他的。对于别的大臣,这份情报上倒是十分的详尽。

其中有三大商帮,各自派出代表在京城开会的消息都有,除了内容不尽详尽,但是大致也能猜出了三大商帮的用意。一次皇帝可算是把三打商帮得罪透了。

这三大商帮已经延续了好几个朝代,无论是朝代如何更替,这些商帮都没有出现过动摇。主要是因为朝廷还需要他们南北交通,互通有无。

一个就是三大商帮控制的势力非常强大,当年太祖皇帝就是靠着江淮盐帮的势力,才能在天下争夺中脱颖而出。

因此皇帝对于这三大商帮的反应也不敢掉以轻心,但是皇帝现在对边关的控制确实有些衰弱。由于贾珂的崛起,让边关的武将看到了自己晋升的阶梯。许多人现在明里暗里都把贾珂当成自己在朝廷中的代言人。

因为这样皇帝才不敢轻举妄动,皇帝自认为对京城三大营的控制并不在贾珂之下。毕竟这三大营在京城已经将近一百年,其中的将领哪一个不是和皇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但是就是因为摸不准各地武将的态度,这才一直放着贾珂,不敢行动。而这一次苛扣贾珂嫡系部队的军饷,也有给边关将领一点颜色看看的意思。让他们知道如果没有朝廷的减量支撑,他们连一兵一卒都养不活。

哪想到贾珂嫡系竟然开始在边关收起税来,这一下每年的收入已经完全可以弥补朝廷给他们钱粮的不足。

除了贾珂之外,其他边关将里也开始有样学样,在边关各处大肆收税。而且这一风气已经向内地蔓延,地方上的军队也开始在各个驻地设卡收税,所有过往的商人都要给他们交一笔钱,这让皇帝更加担心起来,他甚至感觉到了一股恐惧。

朝廷控制这些将领的办法,就是控制他们的钱粮,如果这些将领们有钱有粮那么他们还会忠于朝廷吗?

而现在这些三大商帮又开始在朝廷中兴风作浪,看来他们对这些将领也有些忍耐不住了。想利用朝廷的势力,朝廷把这些钱粮补上,让这些丘八们赶快回到自己营中,不要再出来捣乱了。

皇帝把这些情报看完,然后又想了想,然后问旁边的夏守忠,“你认为,朕该不该制止各地军队这种乱收过路费的问题?”

说实话要说信任,皇帝最信任的还是旁边的这个夏守忠,就连朝廷上那些自以为是皇帝心腹的人,也只是被皇帝看为是棋子和工具。

夏守忠一听皇帝这么问,马上吓了一大跳。要知道太祖皇帝曾经下过圣旨:后宫嫔妃,太监干政者斩立决。

夏守忠立刻跪在地上,浑身颤抖地对皇帝说:“万岁爷,奴才只是皇帝的狗,这些朝廷大事,哪有奴才说话的份。”

“你和别人不一样,朕让你说你就说一声,朕现在有些拿不定主意?”皇帝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现在皇帝有些举棋不定,不知道该不该下圣旨,制止各路军队的胡乱作为。

夏守忠间皇帝确实是有些为难,他作为从小把皇帝抚养长大的太监,在没有子孙后代的情况下,其实他早就把皇帝当成自己的晚辈。

现在见皇帝诚心的询问,也就壮起胆子说道:“我看皇上为难,主要是害怕这些各地的将军,有了钱粮之后,不听朝廷的调遣,最后成了军阀割据。”

夏守忠这一句话正说到皇帝的心坎儿中,皇帝现在对夏守忠是刮目相看,夏守忠在处理情报方面确实不在行,但是对于这些朝廷上的勾心斗角却是老谋深算。

夏守忠见皇帝不停的点头,也放下心来,于是就放开胆子说道:“现在万岁爷已经到了两难的,必须做出抉择到底是担心军阀割据,还是担心贾珂谋朝篡位?两相其害取其轻,另一个问题在慢慢解决,这才是长久之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