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红楼庶长子 > 第 156 章 东暖阁

红楼庶长子 第 156 章 东暖阁

作者:天下白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6-18 21:18:43 来源:转码展示1

忠顺王听了长史的话,心里一惊。maixi9这长史以前从来不敢和他这样说话,现在竟然敢顶撞他,语气完全没有了以前的畏惧,就是一种公事公办的语气。

忠顺王突然明白过来,刚才那道圣旨颁下之后,他就不再是以前那个忠顺王了,只是一个每天只能吃喝玩乐的普通王爷了。

而这个长史恐怕也起了别的心思,也不想在跟着自己这个落魄的王爷了。现在和自己划清界限,以后走门路调到别的地方,至少比跟着自己有前途。

忠顺王想到这里,不由得感到一阵的凄凉,他现在终于知道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以后这朝中的大臣,恐怕把他和对待瘟神一样了吧。

忠顺王想完这些,又看着皇宫的方向露出了恨意,心里想着,父皇你不要太得意了,没有我这个儿子给你牵制太子,到时候我看你怎么收场。

忠顺王现在已经想明白了前因后果,原因也不过是皇帝,自觉年事已高,也没有几年可以掌权了,现在已经没有必要再限制太子了,现在让太子掌握更多的权利。等皇帝驾崩那一天,太子就不会被权臣所挟持了。

忠顺王向到这里,脸上露出了冷笑,心里想着皇帝,恐怕还不了解太子的心思,现在的太子已经等不及了,恐怕等不到皇帝驾崩了。

再说戴权和六位大臣,离开忠顺王府之后,就急匆匆的向内宫赶去。

这一路上,六位大臣也不敢坐轿,都骑着马往皇宫赶。在戴权的带领下,很快他们就进了皇宫,来到养心殿东暖阁。

在东暖阁殿外,戴权停下对六位大臣说:“诸位大人在这里稍等一下,我进去向皇上回禀一声。看万岁爷他老人家是什么意思?”

六位大人到了这里自然一切由他安排,哪里敢说不同意?再说在皇宫大内,他们哪里敢乱闯。

戴权进入冬暖阁之后,见皇帝正在地图前皱着眉头仔细研究,手指不停地在地图上指点。大殿内鸦雀无声,太监、宫女就和木头一样站着,不敢有一点声音。

戴权加重脚步让皇帝听到他的脚步声,然后才走到皇帝身后,然后又轻轻的说道:“万岁爷,三位内阁大学士和兵部的几位大人,已经在殿外等候了。是不是叫他们进来?”

皇帝这时候也消了气,也明白三位大学士和兵部的三位掌舵人。是不可能和忠顺王勾结在一起的,不过是莫不开情面,去吃了顿酒而已。只不过今天的时候太过特殊,没想到会有八百里加急的军情文书。

现在听戴权这么问,嘴里“嗯”了一声,便继续把精神集中到地图上。

戴权听到皇上的回答,马上退出了东暖阁来到殿外,对几位大人说:“皇上让几位大人进去。”

潘永轻轻地向戴权询问道:“皇上是什么意思?”

戴权和他们经常打交道,也知道他们的权势不弱,于是也就卖了他们个人情,说道:“皇上的气已经消了,进去后小心一些。想来没什么大事。”

这六位大人这才放心,然后随着戴权一起进入东暖阁。

六人已进入冬暖阁,马上跪倒在地向皇上赔罪,都说是因为人情来往,误了朝廷大事。罪该万死。

皇帝听到他们跪地赔罪,还是决定敲打他们几句,转过身来看了他们一眼,沉默半晌才说道:“最近军情不断,你们竟然敢全部离职,要不是朝廷还有越级向朕汇报的规矩,错过了大事你们承担得起吗?”

六位大臣听了皇帝责问的话,再次跪在地上不停的磕头,皇帝看他们年纪都不小了,跪在那里瑟瑟发抖,心中有也起了怜悯之心。

本来也就不打算再追究了,这时候也就顺势说道,“行了,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希望你们引以为戒,每个人罚俸三个月以示惩戒。”

皇帝说完看他们还跪在那里,又补充了一句:“起来吧,都跪着干什么?”

这六位大臣才把心放下,一个个颤巍巍的站起身来。看来这件事是过去了,至于罚俸三月,到了他们这个品级,谁还指着那些俸禄过活。

皇帝见他们起来,便对一旁的戴全说道:“把奏报给他们看看。”

戴权从御案上,小心的拿出了那本奏折,首先递给三位大学士中的李潞。

李潞接过奏折仔细观看,一边看一边皱眉,心里对这种情况简直为难到了极点,现在边关各处都有鞑靼人骚扰,如果从别处调兵一是远水不解近渴,二是如果调的多了恐怕当地就会不稳。

李潞看完之后顺手交给旁边的严慕。严慕也看了一遍,然后再顺势传下去。

皇帝看他们一个个都看完,便说道:“都看完了,那就说说吧,该怎么办?”

严慕首先站出来说道:“皇上,现在边关各处都吃紧,不能再调兵了,如果要增援只能从内地调兵。但是内地的兵员质量,去了恐怕是给鞑靼人添战绩的。”

李潞不同意他的话,立刻反驳道:“严相说的这话有些差了,内地的兵虽然不能同九边精锐相比,但是去了总比不去强。如果能够调集兵力前去支援,即使无法击败鞑靼人,也可以从中牵制,减少宣府镇的压力。”

皇帝听李潞这么说,不由的频频点头。他认为李潞找这些方法还是比较可行的,但是毕竟远水不解近渴。从各地调兵再去增援,恐怕到了宣府镇已经成为平地了。

潘永见到前两位大学士都已发言,自己也应该说几句,于是上前向皇帝回禀道:“陛下,如果暂时无法取胜。还可以派人与其和谈,只要条件合适,完全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皇帝听到他这么说,不自觉就握紧了拳头,刚要发怒,突然抬头看到先帝为他写的匾额“戒急用忍”。这才忍下了这口气,对他的话不知可否?

潘永刚刚说完,就听到底下有人大喝:“此乃误国之言,皇上万不可听从。”

众人一看,原来是兵部侍郎雷英,此人虽然是文官,但是性如烈火,在官场上得罪不少人。只不过当今皇上,念他多有才能,不过是心直口快,对他多有庇护,才让他安稳的当了这么多年的兵部侍郎。

潘永一听雷英反驳他当时便沉下了脸,不悦他对他说:“既然你不同意我的意见,现在又拿鞑靼人没有办法。难道你能解决这个问题?”

雷英也不示弱说道:“谁说没有精锐支援。”说完这句话,又对皇上说道:“皇上现在就有一只精兵,可以与鞑靼人对战。”

皇帝惊奇的问道:“是什么人有这样大的能耐?”

雷英回答道:“启禀皇上,是开平镇守备贾珂,此人骁勇善战。去年这个时候,鞑靼人阿尔斯楞汗也是带着兵马围困开平镇,结果不但没有跟上,反而损兵折将。现在只能领一万人马在开平镇驻扎,可命他带兵立刻前去增援。到时候虽不能胜,也能把鞑靼人的精力分散,让他不能全力攻击宣府镇。”

皇帝听了他的话,觉得大有道理,但是又有些担心的问道:“我听说那贾珂只是十五六岁的娃娃。难道真的能担此重任?”

雷英在去年的时候接到贾珂的报功,就把贾珂的事情了解的清清楚楚。知道他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却有万夫不挡之勇,而且精通兵法韬略。所以今日才推荐他。现在听皇帝这么问,马上替他辩解:“皇上有所不知,这贾珂虽然联系不大,但是却骁勇异常。去年的时候几次冲入鞑靼人营中,追杀阿尔斯楞汗,如果不是因为人单力孤,恐怕阿尔斯楞汗在去年的时候就已经陨命。”

皇上听他这么说也来了兴致,转过头来问兵部尚书:“果然如此?”

兵部尚书霍图回道:“陛下,确实如此,这贾珂确实骁勇。在去年的时候,许多鞑靼人的大将折在他的戟下。”

皇帝点了点头,颇为感慨的说道:“当年贾代善在的时候就骁勇异常,他的一个儿子不争气办错了事。我原以为贾家就这么没落了,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子孙,他如果知道,在九泉下也能瞑目了。”

皇帝感慨完就对下面问道:“你们还有什么补充的?都说出来。”

李潞马上站出来补充道:“贾珂虽然骁勇,但毕竟人少势弱,内地的兵员又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到达,不如给他一道命令,让他可以收拢四处的败兵,这样等他到了宣府镇兵力也有一些增加。”

皇帝听了这话,脸上不由得露出笑容,这个办法确实可行,贾珂去了也不是非要击败鞑靼人,只要是像去年一样拖到冬天,鞑靼人就自然退兵了。

兵部尚书霍图,这时站出来对皇上禀报道:“陛下,不可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贾珂身上,还要防着鞑靼人一旦攻破了宣府镇,那时对京城和山西就威胁大了。所以这两处地方一定要加强防守。特别是京城,万一鞑靼人驱大兵来到京城之下。到时候如果没有防备,恐怕就不好了。”下面的话他就没有说下去,但是在场的大臣都对此一清二楚。京城的这些老爷兵恐怕是防不住凶神恶煞一样的鞑靼人的。

皇帝听完他这话,也有些动容,毕竟他们刚才想着都是最理想的状态,万一事情像坏的一面最后可如何是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