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红楼佳话 > 第2章 大房二房

红楼佳话 第2章 大房二房

作者:红团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3-31 17:29:49 来源:文学城

可惜好事多磨,议定婚期后不久,隔壁宁国府贾珍的夫人就去世了,贾珍的夫人此前缠绵病榻,这件事倒不怎么出人意料。只是贾珠第二年的婚事要推迟,不仅婚事,守孝九个月,明年四月份的院试也不能去了。贾府上下都有些忧心忡忡,还有多嘴的下人私下碎嘴:“不知道是不是珠大爷和李姑娘不合呢,还没过门就出了这种事。”这样的言论连贾宝玉都听到过,还是尤夫人下死命令整治后才渐渐消失。

这期间也有一两件高兴的事,先前生下探春的赵姨娘又有了身孕,人丁兴旺,一个家族才能兴旺,纵然贾母此前因着贾珠的婚事科举忧愁,此时也略略放松,露出些许笑意。还有心情开始处理先前那些碎嘴的仆人,抓了几个典型小惩大诫

日子渐渐过着,贾宝玉一天天长大,隐约发现贾府有些奇怪。袭爵的他大伯住在东面院子里,应该分出去的他父亲反倒住在正房附近。

他此时已经能说不少话了,只是平常不爱说。丫鬟们却都觉得他还是一个话都说不清楚的小孩子,聊天打诨也不避着他,让他听到不少府里边的八卦。

荣国府正经的正房内室是荣禧堂,是荣国公贾代善和贾母昔日住所,荣国公有二子,长子贾赦成亲后搬去了东边院子。贾代善去世后,袭爵的是大房,原该大房搬进荣禧堂,因着贾母偏心二房,大房依旧在东面花园隔出来的院子里住着。

且那时贾赦嫡长子幼殇,嫡妻也撒手跟着去了,荣国府的家务一时无人打理,贾母便让二房王夫人顶上,又让贾政王夫人搬去荣禧堂东廊的三间小正房里起居,方便迎来送往,打理事务。这之后,便一直这样住着,直到去年尤夫人嫁入府中,家务事才渐渐交到大房手里,不过因着尤夫人背景门第均不如王夫人,贾母又偏心,整个贾府如今由俩妯娌一起管着。

这是贾母如今健在才这样住着,饶是贾母对他极好,他也觉得这样不妥。贾宝玉胡乱想着,怪道他大哥那么努力科举,贾母去世后他们家铁定要搬出去,如果一事无成,可怎么在天子脚下过活,恐怕要回金陵守院子了。他又莫名有些丢人,鸠占鹊巢,他现在就是一只鸠,真是难看。

贾宝玉三岁时,苏州又来了信,林如海的妾生下了一个儿子,贾母收到信后有些忧心又有些放心,贾宝玉看了她写的回信,竟是叫贾敏把孩子抱在身边养。他想了想,倒也没什么不对,贾迎春贾探春如今就由嫡母养着,长大后肯定更亲近嫡母。

他翻身下了炕,身旁的丫鬟赶紧上来扶住,他摆摆手示意不必,抬头朝贾母道:“老祖宗,我去找珠大哥。”

贾母正写信叮嘱贾敏务必要好生保重自己,听到这话抬头往外望了望:“让鸳鸯跟着你,外头还有些雪珠子,记得披上大褂子。晚膳回来用,别忘了时辰。”

贾宝玉认真点头:“是。”贾珠院子里有不少藏书,他自一月前便经常过去看书。王夫人一开始还担心他打扰贾珠备考,见他一去就安静呆着看书,也不吵闹,再加上贾珠也乐得和弟弟一起看书,也就不阻拦了。贾母此前教了他不少字,他认字又极快,此时已经能读不少书了。

贾珠的院子在西南角上,离荣庆堂有点远,贾宝玉不爱让人抱,晃晃悠悠走了好一会儿才到。

贾珠的院子是个小小的一进四合院,是定亲后才收拾出来的,院内新移了好些花草树木,好看是好看,就是不太健康,和周围的景致格格不入。

他熟门熟路进了院子,还未进屋,贾珠就已经迎了出来,伸出手笑道:“宝玉来了。”

贾宝玉乖乖地牵住他的手,道了声好,见他的衣袖上染了新鲜的墨迹,问道:“大哥哥方才在写字吗?”

贾珠顺着他的视线看去,见衣袖上染了几点墨渍,把袖子一折:“方才你琏二哥哥在写字,这是被他溅到了。”

贾宝玉诧异道:“琏二哥哥练字,这是换了性子吗?”需知贾琏最不喜读书写字,贾赦贾母也从不逼他。

贾珠牵着他进屋:“自然不是。你前几日不是在老太太那儿练字么,大太太凑巧看见了,想必是觉得我这个先生很会教书,就和大老爷说了,让琏儿也过来,跟着学点学问。他方才溅了一身的墨汁,回去换衣服了。”

贾宝玉闻言皱眉:贾琏也不小了,怎么可能溅到要换衣服的地步,想必是不想写字,胡乱找的借口。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便是个名师也不中用。”他想了一会儿又把自己说服了,“琏二哥哥将来要袭爵的,在这上头倒也不必太下功夫。”

两人此时已走到屋内,贾珠听了这话,笑问他:“你怎么知道琏儿将来要袭爵的?袭爵怎么就不用在这上头下功夫了?”

贾宝玉睁大眼睛看他:“虽说大老爷的一个姨娘有孕了,可就算她生了个儿子出来,也比不过琏儿哥哥,袭爵时还是嫡子占上风,这爵位自然是琏二哥哥的。既是袭爵了,也不用去科考,自然不用多念书了。”见贾珠又想问什么,回道,“大哥哥是想问我怎么知道袭爵的?书格上那么多书,总有一两本说到爵位这回事。我虽小,多看看还是懂的。”

贾珠摸了摸他的头:“袭爵也须多读书,不科考也要外出和人打交道,多读点书总没有坏处。”

贾宝玉想了一会:“这倒是,经史子集可以少读,律法可一定要读熟,否则出门被人骗了都不知道。下次见到二哥哥定要提醒他。”说完,见贾珠已经坐回位子上,自己跑去书格前,点了几本书,让小厮拿下来放到桌子上。

贾珠正提笔,听到这话抬头问道:“怎么不去提醒大老爷老爷?”

“老爷敬小慎微,等闲不会做出什么大事。大老爷已经这么大了,想改也改不过来,除了女色和古董,旁的他也不在乎,好在他从来都是买,没去明抢。”他见边上有一本《律例》,因着许久不拿出来,封面已经沾了些灰,让小厮一道拿下来,“这本书放着,等琏二哥哥来了给他读。”

贾珠让下人把书拿去清理干净,见贾宝玉手上拿着《诗经》,笑问他:“读到哪一篇了?”

“刚刚读到《召南》。”贾宝玉笑说,他当真很享受吸收知识的过程,也乐意多学点学问。他见贾珠点头便准备学习,心里突然想到想了许久的一件事,见四下无人,小厮已被打发到外头去了,正好趁此机会问问。

他把书合上:“大哥哥,这里头的学问真多。我前儿学了一个新词,鸠占鹊巢,就是出自《召南》里头的一首诗。只是每每读到这个词,总是有些不舒服。我前些日子还在想,咱们家是大老爷袭爵,就应该让大老爷住正堂,盖因老祖宗喜欢老爷,才这样住着。以后事情出来了,咱们家铁定要搬出去的。”

贾珠听到贾宝玉说话时便停下手头的功课,听了他这话,有些窘然,点头道:“这是当然,因着还未分家,咱们家才在府里,又因着老太太偏爱,老爷大老爷才那样住着。不过分家一事,现在说起来还太早了,不只老太太不依,老爷也不会同意,大老爷恐怕也有些不情愿。”

“这是为何?”贾宝玉真不懂了:“老祖宗老爷不依,我还知道,分了家咱们家只剩老爷一个从五品的员外郎,天子脚下,官职的确不高。大老爷为什么不依,咱们若搬出去了,整个荣国府就完完全全是他的了,他想干什么也没人管着了。”

贾珠苦口婆心道:“你只看表面,没看到里子。老爷在,荣国府好歹有个正经的官职,有一两个能说的上话的人,保不齐什么时候就派上用场了。大老爷是有爵位,可这年头若只有一个空头爵位,还后继无人,只能一步步败下去,再过几代人,若还没有出息的子孙,也就和普通人家没什么差别了。”又叹了一声,“咱们家这情形看着虽好,不过是因为老太太还在,爷爷当年的人脉人情还在。”

贾宝玉听懂了,却不能理解。贾珠这是接受不了荣国府败落成普通人家,想让荣国府长长久久的繁盛下去。可这太难了,不说盛极必衰这个浅显的道理,单说贾府这么大的庞然大物,底下不知道包着多少龌蹉,可现如今家里也没一个明事理的掌舵人,迟早要翻船。

这年头男人才是做主的,贾家的男人据他看来,只有贾政贾珠还有几丝忧患意识,却也只是忧患,一点行动力都没有。其他如贾赦贾珍者,就更不顾将来了,整日里安享荣华。不是说安享荣华富贵不好,只是他们的富贵是父辈挣来的,他们如今只顾着享福,就别怪将来门庭败落了。

他见贾珠一脸忧色,劝道:“大哥哥不必忧心,尽人事听天命,对得起自己的心就好。”将来眼睛一闭,什么子孙后代,通通都不知道了。

贾珠还是有些忧郁,勉强笑着回他:“为今之计只能努力科举,以谋求将来。”

贾宝玉觉得贾珠压力太大了,又劝了一句:“也要保重身体,多少公子哥进了考场被人抬出来,得不偿失啊。”

这话让贾珠颇为动容:“是了,也要保重身体。”

两人正说着话,门外传来一阵说话声,一会儿贾宝玉身边的小厮从门外进来:“二位爷,太太使人来告诉两位爷,赵姨奶奶方才生了,是个哥儿。”

贾宝玉听了一句就不再过问了,倒是贾珠又问了几句。贾宝玉见他这样,笑道:“哥哥将来生子,侄儿和弟弟倒是一个年纪了。”

贾珠不好意思咳嗽了一声:“还早,不急。”

贾宝玉见他这样,也不好再说什么。两人又安静了下来,开始看书,直到日落西山,贾宝玉才告辞回屋。

科举路程:普通人-考县试-考府试(考过即为童生)-考院试(考过即为秀才,进入士大夫阶层),这三个考试合称童试。

秀才-考乡试(考过即为举人,有做官的资格,第一名叫解元)-通过乡试可在次年二月去京城参加会试(会试第一名会元)-会试过了可以参加同年四月的殿试,殿试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大房二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