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红楼护妻狂魔 > 第13章 第 13 章

红楼护妻狂魔 第13章 第 13 章

作者:瑜姿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4-18 01:14:12 来源:文学城

眉心一颗胭脂痣,姑苏人氏,被拐之后家里被一把火烧光,家里人投奔亲戚去了。

这明摆着就是甄英莲。

甄英莲被拐可是红楼的开篇,而且下场也很凄惨。

明明也是名门望族的小姐,一朝被拐子掳去,落得个为奴为婢的下场,好不容易过了几年安生日子又被害死,实在可怜。

胭脂痣当然并非甄英莲独有,但整个姑苏,这个年纪拥有胭脂痣的,绝对只有一个甄英莲。

红楼梦剧情的许多详细的细节,沈鼎已经记不清,但他清楚的知道,甄英莲的父亲早在贾雨村被革职前就已经出家,至于甄英莲的母亲,也已经年过半百,半只脚都入土的人了,还不知是否在世。

“倒是件稀罕事,不知这姑娘姓甚名谁?”这显然就是明知顾问了。

燕翰学道,“甄英莲。”

“哦……”沈鼎点点头,也不多问甄英莲的事,免得引起燕翰学的怀疑,话锋一转,“这些从拐子手里救下的孩子,可都找到家人了?”

燕翰学道,“这些孩子们,有些是才刚拐回来的,有人来认,确认身份就叫领回去了,还有一些外地的,拷问了拐子之后,也都联系了人将人接了回去,剩下的都是姑娘,联系不到亲人。”

“你刚才提到的甄英莲可送回去了?”沈鼎状似好奇的问道。

燕翰学摇头,“她没送回去。”

“你怎么对这甄姑娘的消息知之甚详?”沈鼎奇怪的问道。

不过是个陌生的姑娘,燕翰学怎么对甄英莲的去向如此了解?

燕翰学笑着道,“因为一开始,这些孩子都是我领着人安置的,因他们都是被拐来的,不清楚家里还有没有人,直接送去养生堂也不合适,父亲便叫我寻了个别院安置这些孩子,等弄清楚这些孩子的身份再处置。”

养生堂,就是古代的孤儿院,旧时被遗弃的孩子或是失去父母的孩子大多都在养生堂。

“这么说剩下的那些姑娘都送去养生堂了?”沈鼎问道。

燕翰学道,“除了甄姑娘,其他的都送去养生堂了。”

“诶?为何独独留下甄姑娘?”沈鼎不免好奇。

他原本还想着,若是送去了养生堂,他就帮忙去找找甄英莲的家人,让她与母亲团聚,甄英莲的外祖家简直是一群吸血鬼,还是不要再来往的好,否则将来甄英莲母亲亡故,落到外祖家舅舅们的手里,只怕下场比原著也好不了多少。

但现在看来,好像出了些变故。

燕翰学道,“我母亲礼佛,甄姑娘眉心正好带着一颗胭脂痣,既然找不到家人了,我母亲就干脆将她接到了家里来养着,想着若是一直寻不到甄姑娘的亲人,我母亲就打算收甄姑娘做干女儿。”

沈鼎听得愣住,没想到甄英莲还有这样的运道。

甄家虽然在姑苏阊门是望族,可跟燕家比,肯定还是差了些,即便只是燕夫人的义女,将来也能靠着燕家嫁个好人家,绝不会落得原著那般下场。

“这事儿过去也有半年了,你娘打算何时正式认了这个干女儿?”沈鼎问道。

不怪他这么问,如果甄英莲已经是燕家的干女儿,他不会不知道。

因为在古代,认干亲也是有正式礼仪的,对外也会告知,何况甄英莲家里已经没人,认干亲之后就要住在燕家,她年纪已经不小,燕夫人出门在外肯定要带着她,这带出去了,总要有个能介绍的身份,否则没名没分的,跟着燕夫人让人怎么看?

“说来也巧,我娘原本是当准义女养着的,哪知我舅母上门拜访的时候,瞧见了甄姑娘,追问之下,才知道我舅舅的恩师曾与甄姑娘的父亲是故交。”燕翰学感叹道。

沈鼎:“……”

这事儿可真是峰回路转啊。

“如此说来,甄姑娘投奔亲戚的家人……找到了?”若是真找到了,沈鼎可要同情甄英莲了,她外祖家可不是个好去处。

燕翰学沉吟道,“这事儿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我舅母便是我舅舅恩师的爱女,幼时还曾随父母去拜访过甄家,只是后来我舅母嫁了人,同甄家那边自然也没了联系,不过我舅母却是知道甄姑娘母亲的娘家在大如州,知道甄姑娘的身份之后,我舅母就把人接到了她家去。”

沈鼎挑眉,“甄姑娘被你舅母送去大如州了?”

“这倒是没有。”燕翰学叹了口气,“我舅母派人去大如州寻人,哪知甄姑娘的父亲早几年就已经出家,人不知去向。甄姑娘的母亲差点哭瞎了眼睛,日夜做活,熬垮了身体,舅母的人找到大如州的时候,甄姑娘的母亲刚去世一个月,人都已经下葬了。”

沈鼎:“……”

他也不知道说甄英莲的运道好,还是运道差。

说她运道好吧,偏偏就差了那么一个月能与生母团聚,说她运道差,偏偏又被燕家救下。

“甄姑娘的母亲虽然亡故,可她外祖家也还有人在吧?”沈鼎试探着问道。

若是甄英莲真的被送去了舅舅家,以甄英莲外祖父坑女婿家产的作风,他还真想象不出来,被这样的外祖父养大的舅舅是个什么德行。

燕翰学摇头,“她舅舅家可不是什么良善之辈,我舅母一听甄夫人亡故,就没有再提甄姑娘已经找到的事,只叫甄姑娘在她家守孝,等守孝过后,再让我母亲收做义女。”

“怎么你舅母不收甄姑娘做义女,反倒是你母亲收?”沈鼎疑惑的问道。

燕翰学道,“我舅母有亲生的女儿,自然不需要收义女。我娘生了两个儿子,就想有个女儿,可惜生我弟弟的时候伤了身体,再不能有孕,若是收了甄姑娘做义女,也算是圆了她的心愿。”

“原来如此……”话音未落,去小厨房寻吃食的燕敏学回来了。

“沈兄,沈兄!”燕敏学颠颠的跑进来,手里端着个盘子,装满了糕点,“这是我最喜欢吃的梅花糕,你尝尝。”

沈鼎最不喜欢吃这种一口满嘴粉末的糕点。

他也不委屈自己屈就,“我不爱吃,你自己吃吧。”

“沈兄,很好吃的,你真的不吃吗?”燕敏学似乎有些不解。

沈鼎坚定拒绝,“我不吃。”

“那好吧……”燕敏学叹了口气,啃了两口糕点,“沈兄刚才和我大哥聊什么呢?”

沈鼎道,“就是随便闲聊,”顿了顿,“你别老是叫我沈兄,我们也算是朋友了,你直接唤我的名字吧。”

燕敏学愣了愣,看着沈鼎笑起来,“那……我叫你冠玉?”

这名字是沈鼎拜师林如海时,由林如海宣布出去的,整个扬州的高门大户都知道林如海的入室弟子叫沈冠玉,而非沈鼎。

虽然不清楚这其中到底有什么问题,但燕敏学显然也不是个傻子,该有的脑子,他也有。

沈鼎嗯了一声,算是应了。

“既然如此,冠玉也可以叫我的名字。”

沈鼎道,“那我叫你敏学吧。”

“好。”

燕翰学就坐在边上,看着两个小家伙互通了名字,笑了笑,没有再插话,拿起书继续看。

没多久,小厮来请他们,原来是林如海要回去了,叫沈鼎他们一起。

林如海和沈鼎、林璋坐一辆马车,贾敏和黛玉坐另一辆马车。

路上,林如海问沈鼎,“燕家两位公子,你觉得如何?”

“就这么半天时间的相处来看,燕家大公子是个温柔体贴的人,性子沉稳,至于更具体的,这么短的时间也看不出来。燕家二公子嘛……有些聪明劲儿,但也挺纯真,许是年纪还小的缘故。”

“老气横秋的,你说燕家二公子年纪还小,他说不准比你还大一些呢。”林如海道。

沈鼎摇头,“不可能。”

“哪里不可能?如果没错,你与他应是同岁,他生在二月初一,比你年长的可能性不低。”林如海笑道。

沈鼎眉头微蹙,想了想,道,“如果我没记错,我的生辰就在正月十五,要是同岁,燕敏学一定比我小。”

“你还记得自己的生辰?”林如海有些惊讶,“从前没听你说起过。”

沈鼎嘴角一抽,“这不是老师也没问过吗?”

“倒是我思虑不周了。”林如海眉头皱起,“如此说来,你生辰也就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了,倒是不巧得很,怎么就撞上元宵佳节了呢。”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传统祭祀祈福的日子,从正月十四就开始试灯。

生日当然不能同元宵节一块儿过。

沈鼎并不在意过不过生日,而且,他记得是生日是现代和修仙界的生日,至于红楼世界这具身体的生日,沈鼎是不清楚的。

当然,现在也没有人会拆穿他。

至于以后……谁知道能不能寻到这具身体的亲人呢?

毕竟都过去半年了,估计是找不到了。

回到林府,林如海就将沈鼎生日的事儿说了。

“这就不巧了……”贾敏也听得皱起眉,想了想,道,“玉儿的生辰也快了,就下个月十二,不如让冠玉和玉儿一块儿过生辰?”

林如海看向沈鼎,“冠玉意下如何?”

算起来,沈鼎和黛玉的生辰差了将近一个月,一起过生日,也没有差这么多的。

“学生没有意见。”

“既然没有意见,就这么定了。”林如海道。

时间已经不早,用过了晚饭,沈鼎和黛玉就结伴离开了正院。

“从前没听冠玉哥哥说起过生辰。”黛玉紧了紧身上的大氅,轻声道。

沈鼎一听就知道黛玉有情绪了,忙笑着解释,“这不是之前没提起过这茬吗?”他将方才在马车上同林如海的对话说给黛玉听,“要不是这样,生辰过了我怕是都想不起来呢。”

黛玉横他一眼,“解释那么多做什么?”

这不是怕你生气吗?

沈鼎讪讪,摸了摸鼻子,“妹妹生辰就在下个月,可有什么想要的?”

“我想要天上的星星,你去上天给我摘下来吗?”黛玉哼道。

沈鼎咳了两声,“这个……跟星星差不多的行不行?”

“差不多?”黛玉的小情绪被好奇驱散大半,“什么意思?”

“说出来就没有惊喜了,妹妹等着我的生辰礼吧。”沈鼎见黛玉的注意力转移到生辰礼上,心里松了口气。

黛玉轻飘飘扫他一眼,“那我可就等着了。”

她没有再提沈鼎瞒着自己生辰的事,沈鼎的解释她也相信。

她只是喜欢看沈鼎神情慌乱向她解释的样子。

“我送妹妹回去吧。”沈鼎只当感觉不到黛玉的目光。

黛玉:我有小情绪了。

沈鼎:妹妹真可爱。

黛玉:冠玉哥哥怕不是个憨憨。

沈鼎:……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第 13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