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红楼沉浸式围观 > 第22章 前程事

红楼沉浸式围观 第22章 前程事

作者:则美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10-16 15:43:39 来源:文学城

杨太太觉得大儿子的婚事一点都不比女儿的好办,光是在人选方面就挑花了眼。

这不是什么好事儿,杨太太也知道自家门第是刚兴盛起来,根基还浅薄着呢,何德何能对着人家豪门大户娇生惯养精心养育的女儿挑挑拣拣。所以和云芳说起来也是愁的不行。

下午天黑的早,全家掌灯了殷祺才回来,一进门就问有没有把姑奶奶接回来。

玉芳的称呼从姑娘变成了姑奶奶了。

殷祺进了爷爷奶奶在的正堂,刚进门就看到妹妹给祖母摁腿,笑着问了一句:“什么时候到家来的?”

“上午来的,来了陪爷爷奶奶和爹娘各说了一回话才吃的午饭,哥你吃过了吗?”

“吃了,在宫里吃的。”

爷爷这个时候说话:“侍卫们吃的都是烂糊饭,少油少盐,有的时候那帮子孙子还煮的半生不熟,很多人都吃不下去,你要是没吃好,让你娘给你安排。”

以前是吃烂糊饭,现在的饭菜绝对是有滋有味,这里面的事儿不值得在家里人跟前显摆。“吃饱就够了,别让我娘忙了,再说了,那烂糊饭我吃了那么多次,倒是觉得别有一番滋味呢。”

胡说八道,夹生饭能好吃!

只不过是时过境迁,说起来故作怀念罢了。

爷爷就跟奶奶说:“孩子在家还住几天呢,让他们兄妹早点回去歇着,路上说说话,明天再来陪着咱们溜达吧。”又说殷祺和云芳:“去给你们太太请安吧,也陪着你们父母说说话。”

殷祺和云芳站起来应了,双双从正院退出来。

路上香草在前面挑着灯笼引路,后面殷祺和云芳说话。

殷祺说:“武桐和我关系不错,这次让他带着贾瑭,你回去也跟贾瑭说,让他用点心,老武是不会贪了他的功劳的。再跟你说一件事儿,老武有个妹子,是庶出的,身份低了些,但是老武说他娘没生女儿,这个庶出的妹子早早的没了生母,是在他娘的房里养大的,把她当亲闺女养的,想说给我做妻室。”

“哥哥答应了?”

“老武的为人我是知道的,我去过他们家,拜见过他母亲,要是那姑娘有武夫人身上一丝真传,也足够在家里摆布开了。回头我和咱娘说一声,这事儿就这么定下来吧。”

云芳知道这里面有两家联手的意思在,也有他和那个老武昔日的情分在,男女感情反而在其次。他们这些天子新贵们的根基还很浅,只能抱团,联姻是抱团的最好办法。

云芳就联想到了贾元春身上,就跟殷祺说:“贾家的那个大小姐,二房嫡出的那位,听说她舅舅想送她进宫做女使。能送的进去吗?”

后宫的事儿侍卫们接触不多,但是前朝后宫距离不是很远,中间靠太监这个纽带链接,所以殷祺也听说过一些。

“看来还是走的太上皇的路子,咱们这位皇帝也是个苦命人,他生母地位低,那个时候圣母皇太后也不受宠,母子两个受过一段时间的煎熬。他成婚后,身边也没几个像样的侍妾,如今有人在母后皇太后耳边说了很多,想给皇上塞人呢。皇上不乐意要,但是太上皇却要给,说什么绵延子嗣是重中之重。

对这事儿,皇后不甚热衷,圣母皇太后没什么主见,母后皇太后被皇帝劝了几次也罢手不管了,后宫的女人不管,太上皇自己折腾的最起劲,说是要选几个出身诗书礼仪之家,懂得诗书礼节的女子来做女使,掌管宫中藏书什么的,这路子走的野,一看就知道不是宫里女人们出头弄的事儿,本可以直接弄进来当妃子,却偏偏做女使......有几分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思。”

老皇帝天天折腾个什么劲儿啊!以为着这些女子能左右大局?

如今老皇帝最缺的是时间,他给儿子选妃,这些女子想起作用最快也要三五年之后,想要左右大局,也要在十几年之后,就收益来说实在是缓慢了些,有这个精力不如折腾点别的。

说话的时候到了杨太太他们夫妻的院子,夫妻两个看到他们兄妹过来非常高兴,殷庆让安姨娘派人去叫殷叡,想要全家坐着一块说说话。

对于贾瑭来说,媳妇不在家,他待在家里也没意思,还要应付一波接着一波的贾家男人们拉着自己去喝酒看戏。不如到国子监,然而国子监也放假了,贾瑭只能去老师家里读书,顺便给老师干活儿。

他这位老师在数学方面是个学问大家,经常要算大量的数据,贾瑭以前没少给老师打下手,也经常在老师家里留宿过夜,这位老师也非常照顾他。照理来说,这样尽心的老师很难找了,贾赦无论如何也要上门致谢,但是人家一次都没上门过,也没吩咐过家里过年过节替贾瑭准备一份礼物。

云芳回去也就是三四天的功夫,他去老师家干了两天书童的活儿了。第三天就有贾赦身边的小厮跑来寻找他。

“三爷,宫里来人了,说是皇上召见您呢,把大老爷二老爷唬了一跳,让您赶快回去换了衣服进宫。”

他老师就催着他赶快回去,送他上车的时候还嘱咐了不少面君要注意的事项。贾瑭赶快回到了荣国府,贾赦和贾政已经在等着了。贾政是从衙门里赶回来的,他们兄弟一起问贾瑭最近干了什么事儿。

贾瑭回答不知道,先去换了衣服,接着贾政贾赦带着贾瑭往宫里去,实际上他们老兄弟根本没能进入宫门,只能在御街外面的茶楼等着。

好半天贾瑭才出来,出来的时候脸色还不错,对等候的贾赦和贾政说:“是我内兄举荐,皇上又听说我跟着国子监的师父做学问,已经熟练掌握了算术,让我过了年就跟随武桐大人治理永安河。”

兄弟俩个顿时松了一口气。

贾赦喜气洋洋的问:“赏赐了什么官职?”

“工部清水司代主管郎中,从四品,皇上说干的好了,就是四品。”

贾政的脸色就有点不好看,侄子的品阶实权比他这种混了多年官场的都要大,让他多少有点脸上不好看。贾赦也发觉出来了,但是他不点破,就开始夸奖儿子,什么“尽忠职守”什么“报效皇恩”这些说完,开始“早日升官”......

提起来升官,贾政的脸色更不好看了。

来的时候兄弟两个还算是同心,回去的时候贾赦得意洋洋,贾政心里生闷气。贾瑭一路看着贾赦和贾政,就想问问这两位,“你们都不担心我的差事干不好吗?”

正常的家长这个时候不应该是发愁家里的小屁孩毛都没长齐,怎么敢跟着治理河道的?需不需要人手帮忙?懂不懂河道治理?要不要家族出面找这方面的能人跟着把把关?要不要找老成持重的管家和幕僚跟着孩子和地方官员打交道?一个正在读圣贤书的小屁孩,突然被委以重任,是不是皇帝给荣国府下的套?......

这俩位根本没多问,也没多想,高兴的只顾着高兴,郁闷的也只顾着郁闷,一个比一个没谱。

他们去了宫里,家里的女人也很担心,史太君还好,邢夫人是最担心的。

好一会儿报信的回来了,原来是个好消息。史太君和邢夫人的脸上喜气洋洋。王熙凤开玩笑:“还是三奶奶最有福气,前天走的时候是个奶奶,明天回来就是个夫人了。”

一屋子都笑了起来,邢夫人暗暗盼着儿子给自己挣个诰命回来,心里高兴了不少,脸上带着笑容,不像之前那么在老太太跟前谨小慎微。

史太君嘱咐她:“给他们小夫妻的院子里再添派点木炭,估计瑭儿这些日子也要多准备,他那书房里的炭火不能停了。过了年天还冷,你盯着点瑭儿媳妇,让她给她男人准备厚衣服,在家千日好出门出门一时难,不能让他在外面冻着了。”

说着一脸欣慰的模样:“这一出去就是个大人了,往后也扛起家里的事儿了。这次能有这样的恩典,一来是要谢谢殷家惦记,二来也要多谢他那国子监的师傅,趁着过年,把给他师傅的年礼加厚几分,殷家那边......好好谢谢才行,等瑭儿媳妇回来吧,回来了再商量。”

整个屋子都在听老太太讲话,邢夫人在老太太说一声后立即跟一句:“是,您说的是。”“还是老太太有见识。”......

屋子里她们俩个欢欢喜喜,王夫人就心里不得劲,觉得史太君这么多嘱咐都是给自己听的,王子腾一直在背地里对贾家的事儿指手画脚,这次贾元春的事上也是如此。惹得老太太不高兴,借着贾瑭的事儿以此让王家难堪。

王夫人只能忍了这口气,冷眼看着史太君和邢夫人商量,暗暗思索着邢夫人到底能得意多久。

堂上没有李纨,李纨在家里照顾卧床的贾珠,但是消息他们夫妻也知道了,李纨坐在床边说:“阿弥陀佛,有瑭三爷在外面,这几位爷里总算有个出来做事儿的了,想来二老爷和二太太不必那么着急了。大爷也能放下心好好的养病。”

贾珠摇了摇头:“你不懂。”

就因为贾瑭这隔房的侄儿出息了,老爷和太太会更着急。

贾珠心里如滚油一样,妹妹贾元春的事儿让他绝望,说什么父母都不会听,他这几天就在想,如果是自己做了官儿,在这个家里有了说话的权利呢?

他迫切的改变这一切,但是如今贾瑭的出仕给了他很大的压力,“把我的书拿来,让我再看一会儿。”

“大夫说不能再费神了。”

“看些以前都看过的书怎么是费神呢,看新书才费神呢,我给你读一读吧。”

李纨去把书拿来,“算了算了,你拿着看吧。要是给我读了反而让你劳神。”

贾珠接过书对着李纨一笑,“你放心,我过段时间就能好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前程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