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红楼沉浸式围观 > 第18章 谋划多 上

红楼沉浸式围观 第18章 谋划多 上

作者:则美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10-16 15:43:39 来源:文学城

“明朝大贪官严嵩家被抄了之后,有人把他的家产写成了一本册子,叫做《天水冰山录》。”

只不过这个世界没有了明朝也没有了大贪官严嵩,这本书也不会再出现。云芳和贾瑭从同一个社会来的,自然知道这件事儿。所以当云芳说出来之后,贾瑭立即明白了过来:“下面埋藏着的全部是贪来的钱财。”

云芳点了点头:“我是没有亲眼见到,光是听我哥哥跟我说,就觉得那些被贪赃枉法得到的财物堆在一起,跟一座山一样蔚然壮观。听我哥哥说,里面的金银珠宝字画古玩不计其数,光是那些金砖银砖,就有上千万两。”

贾瑭听完之后笑了笑:“这也太夸张了,上千万两就是三百多吨,不可能。这京城的小院子能藏这么多?光想想上辈子有些发展中国家的国库金银储备,那还是工业社会,都没有你说的那么夸张。”

“我如果跟你说那个大贪官私下里开采了金矿银矿呢?”

“他这是不要命了!”私开矿藏,特别是金银铜矿,那是死罪一条,无可辩驳的死罪。

“若是有人生出贪婪之心,自然是觉得命不如金银,或者是有侥幸之心。那个大贪官也就是前相爷有什么下场暂时还不清楚,反正他的罪名不止这一条,还有就是私藏贡品听我哥哥说,南疆一些小国进攻的上等香木和一些珍珠玉石都被他截留了。开国也就是区区几十年而已,荣国府这样开国勋贵还没经历君子之泽五世当斩,朝廷就养出来这样的一个大贪官,只能说吏治糜烂。我以前听外面掌柜的说某地旱灾或者是洪灾,百姓卖儿卖女,又说各地蟊贼遍布商队频繁被打劫......天下如一锅粥一样,但是就在这京城里面,有人不思如何扭转局势治理天下,因为这一笔张银也生了贪婪之心。”

贾瑭何其聪明,稍微一想就惊恐的问:“该不会是隔壁荣国府宁国府吧?他们何德何能能从这些脏物里面咬下一口肉来,这些都是要交到国库里面的。”

贾瑭甚至还在想,若真是因为如此,那么皇帝看他们不顺眼也是正常的,若是证据确凿,那真的是要抄家的。姓贾的不会这么大胆吧!!

云芳摇摇头:“那些金银都还是小事儿,珠宝玉石也有人看上了,生出这贪婪之心的除了四王八公这些小鱼小虾,最要紧的是上头的那个。”

说着云芳用手指指了指上面。

四王八公效忠的是太上皇,这么说生出贪婪之心,想要克扣或者是侵吞这笔账物的是太上皇。话又说回来了,这老皇帝都已经富有四海了——虽然现在这个富有四海打了一个折扣,但是也不能像没见过银子一样啊。

“这是为什么?”

“为的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我只是道听途说,这种没有第一手消息而揣测君心是要不得的。我只跟你说四王八公都得到了好处,只不过大家闷声发大财都没有声张而已。东府那边既然有这笔银子,人家想给自己心爱的女人风光大葬谁又能拦得住呢?”云芳没跟他说实话,刚结婚,以前不了解,不会什么话都往外说的。

当初殷祺回来后悄悄的跟云芳说,从太上皇到诸位王爷都伸手拿好处了,甚至有人当着皇帝的面,说‘皇位你坐,银子我们拿。都是父皇的儿子,你不能富有四海还不给我们兄弟一条活路,既然你不给我们活路,我们也不给你活路’。

为了拉所有宗室臣公下水,太上皇听从几个小儿子的话,把银子藏在了臣子家里,为的就是利益共沾风险平摊。这些人拿了银子,就是站在了新皇的对面,新皇容不得他们,他们也没法再去投靠新皇,太上皇以此绝了这些老臣们的“卖主求荣”。

只是贾瑭还是想不清楚:“话虽如此,但是他更应该知道畏惧才行,那金丝檀木的棺材板怎么说?还说那是义忠亲王老千岁要用的,后来坏了事儿......”

“这个我只能说是贾珍昏了头了,薛家猪油糊了心,或者是以为事情过去了,千岁早就化作了枯骨,连一丝余威都没有了,就随便处理了那一副棺材板。我哥哥早些年在宫里做侍卫,见过义忠亲王,说是老千岁,人家当年也是壮年,当年铁网山上发生了什么,新皇是知道的,或许新皇和诸位王爷身边的亲近人也是知道的......宫里让禁言,关于老千岁的一些记录一概抹去,我大哥只跟我和二哥说过‘千岁忠义’,而且这个‘忠义’二字,还是当年一群老臣们争取来的,除了这俩个字,真的是没任何的记录了。”

这个问题讨论不下去了,贾瑭就问:“为什么要娶秦家的女孩?说白了,为什么要娶秦可卿呢?她既然没有什么隐秘的背景,为什么?”

“她十有**没有隐秘的背景,为什么会嫁到贾家,我觉得,大概是因为她养父秦邦业是以前的工部营缮司郎中了。”

“哦?”

“营缮司郎中是不是肥差?”

肯定是,营缮司管着宫殿陵墓的修缮,工程款在手里过一遭,肯定要留下点油水的,当然是肥差。

“既然是肥差,为什么秦邦业那么穷呢?”

人口简单,经手的油水多,家里花不了多少钱,为什么没钱呢?钱去哪儿了?

钱去哪儿了?

秦邦业的日子过的十分清贫。云芳的爹殷庆当初在兵部也是个小官儿,兵部没工部和户部两处油水那么大。就这样还能时不时的往家里拿点银子补贴家用,养着一家八口人和几个下人。和秦家比,殷家的主要收入来源更多的是店铺,但是殷家花钱也多,当初把殷祺弄到宫里也是花了钱的,再给殷祺买马置办行头,后来把殷叡弄进国子监,光是这兄弟两的前程把铺子里的收益差不多都花出去了,家里的开销全是靠殷庆衙门的收入支撑。

所以秦邦业清贫的日子过的有点不正常。

看贾瑭还明白不过来,云芳提醒他:“你这个二叔一直在工部啊!”

“你的意思是说?”

“你想想,原著开篇,荣国府保举贾雨村为金陵主官,他贾政不过是一个五品郎中,怎么能保举一个人去金陵做主官?”

“那是因为贾家的势力还在。”

“贾家的势力盘踞在什么部门?”

“你的意思是工部?”

“这是我的猜测:我想着,当年宁国工和荣国公兄弟两个,关系自然不错,他们当年是不是分开发展权利的。如今王家把女儿嫁给了荣国府,王子腾又是武官,说白了,如果不是图荣国府在兵部的利益,如果真的要联姻,贾珍比贾琏更合适。

先不提贾珍人品怎么样,他是有爵位的人,而且是贾家的族长,从任何一方面来说,都比贾琏强。除了人品,这个假设的婚姻有瑕疵的地方就是贾珍的原配没了,再娶就是填房,但是和利益相比,这有算的了什么?没这么操作,只能说王子腾不图谋宁国府的权利,因为他暂时用不上,或者是用处不大。宁国府的势力范围在工部。”

这自然不是云芳猜测的,在前几天,殷祺告诉妹妹,贾瑭成亲后就有差事,因为他的长处在于治水,所以皇帝有意让他去工部取代贾政,把工部贾家的势力掌握了。比起贾政和贾珍,皇帝更信任主动投诚的贾瑭,或者说在没选择的时候,只能选还算主动的贾瑭。

贾瑭在房间里来来回回的走了一会,觉得云芳说的有道理。秦家和贾家,必定是在暗中有什么交易,贾家承诺照顾秦家,最好的办法就是拉扯亲家!

工部营缮司郎中.......营缮司修的是宫殿陵寝......

他想了一会想不明白,觉得把这事儿先放在一边,毕竟能参考的条件不多,等以后来慢慢分析。就坐下去搂着云芳的肩膀:“辛苦你了,实在是这边一堆烂事儿千头万绪。我不常在家里,恐怕要你撑着了。咱们什么都不必插手,也不必管太多,荣国府是大船,船大难掉头。咱们需要弄一只小船预备着,将来荣国府这艘大船遇水将要沉下去的时候,咱们也不至于跟着一块淹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谋划多 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