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红绫春迟玉簟秋 > 第1章 三载重圆

红绫春迟玉簟秋 第1章 三载重圆

作者:绛薇尘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3-31 12:09:36 来源:文学城

凛冬始去,春寒料峭。

近来南方的春意稍来得迟缓些,绵绵的冷雾宛若给广袤的大地披上一件轻薄绸衫,乍一眼看去竟有些回暖的意味。

“小姐,快醒醒,我们到御州了。”

见船艇徐徐靠岸,一位身着浅绿衣裳的清瘦姑娘,柔声唤醒了正倚靠着椅背小憩的苏绫钰。

一抹灿阳沿着船舱的格子窗深深浅浅地照了进来,映衬得那位小姐的双颊泛出些微红,而依旧白皙可人。

她适才缓缓睁开惺忪的睡眼,明眸里隐隐闪烁着晶莹,却桃腮带笑的,斜身向窗外的繁华市井望去:“嗯?船已行至御州城了?料不到这船行驶得竟会如此之快……”

“是啊,时隔三年,小姐终于能与老爷太太团聚了。”

苏绫钰眼眸微沉,适才察觉出自己的心绪似乎颇不宁静。阔别三年的重圆,于她而言却是悲喜交织着的。

苏家在旧朝曾是驻守江南御州城的官宦人家,虽与北方朝廷相隔甚远,这些年很少牵扯政务与倒伐叛乱,倒也十分清定。家父苏易卿曾任正五品的御州府同知,虽深谙礼乐旧制,却也颇喜研习新派论著,且自有独到论断。

御州城的生活,虽是不比宫廷里锦衣玉食的奢靡,却也是家境优渥、恣享富贵的日子。

可曾料三年前,以宋府为首的“东南织造府”三大家族接连分崩离析,随后京城朝廷中亦是闻见了动荡的硝烟。

洞察局势不稳,苏老爷便决然将唯一的“掌上明珠”苏绫钰送往法兰西求学,吩咐待他日世态稳固再将女儿接回。

如今,一别三年,此番回来已是俨然一副新派的民国景象。故乡港湾的碧波里也仿佛多了些工业粉尘的气息。

“紧急搜查,所有人不得擅自离开船舱,违者重罚。”

船几近泊岸,一列挥着警哨的警卫拦路而来,霸道横行,惹得船舱内喧哗四起,惊闻婴孩呱呱声。

所有船客依样拿出通行证件与行李,任凭警卫官肆意搜身翻查。

那巡视的警卫官头目,是个面相黑黢黢的中年男子,挺着油圆硕大的肚皮,呵斥声里充满了匪气。他见到眉清目秀的小姑娘,便要忍不住上去嘲弄一番。

“姑娘从哪来的,我看你这通身的气质可不俗。”

“法兰西。”苏绫钰很淡定地指了指通行证件。

“来御州做甚?”警卫官的口音里夹杂着乡间方言。

“归家探亲。”

那警卫官又直勾勾地上下打量着苏绫钰,命令她摘掉丝绒贝雷帽和手套,以配合搜查。

“胸口别着的那晶亮玩意儿,摘下来我看看。”

“这是枚胸针。”

“不就是一块镀了点晶亮玩意儿的边角料嘛。”

警官摩梭了一下,啐了口唾沫,直接把胸针放进了自己的裤兜口袋。

“先生,这是我的东西,您没有权利占为己有,请还给我。”

见苏绫钰的眼神毫无示弱与谄媚,那黝黑的警卫官顿时生出些火气:“我这是奉命搜查海外禁品。哼,我看姑娘你这大衣也鼓鼓囊囊的,不知净藏了些什么违禁玩意儿。跟我走一趟吧。”

话音刚落,身后的警卫便迅速围上了苏绫钰。

“你们可不能这样轻慢我家小姐,简直太无礼了!她可是堂堂苏家……”

“一个低贱下人,要你多管闲事。”

办事的警官反手一记耳光扇了过来,只见绿衣姑娘苍白的脸颊遂而浮起了红痕。

“光天化日羞辱良女,有损威严!算何英雄好汉!”一位船客打抱不平道。

这一争执,便霎时引发了满船看客的推搡与喧嚣,恍然间人声鼎沸。

“莫要嚷嚷!谁嚷嚷就是这个下场!”

警卫官随即一棍棒挥了出去,真真切切掷出了巨响,船客的鬓角顿时鲜血横流。

如今这世道可当真没有理可讲。

要论往昔,苏易卿的名字可是能为自己遮蔽千灾万难的“护身符”。可如今民国初年,父亲虽在动荡局势里幸得保全,却已罢免官职,顺着世道而经营些纺织与瓷器生意,虽能保家族无忧,但叱咤御州风云的时代确是一去不复了。

一别三年,此番回来却已是新朝的景象,不免令人慨叹。好在转眼就要赴往苏府拜谒父母,苏绫钰便又生出一阵欣喜来。

苏绫钰的行李并不多,仅不过两个皮箱。待船泊岸,浅绿衣裳的姑娘便招呼了辆车,向苏府的方向驶去。

苏府的门庭还是当年的模样,远观着依然气派,粉墙黛瓦,又添些江南亭榭楼阁的通幽气质。只是窗檐上本该流光溢彩的琉璃被装点成了木制窗棂,显得素净了些。

苏府的管家廖叔推门迎见了苏绫钰,随即进屋唤了苏老爷和苏太太:“老爷、太太,小姐回来了!”

“钰儿,你可算回来了!娘这三年真是日日夜夜盼着你归来哪,” 苏太太紧紧地环抱住女儿,许久方才渐渐松开,提着绢花的绣帕轻轻拭了拭泪眼,便又上下打量起了绫钰,“瞧瞧你,怎么又消瘦了些。”

“爹,娘,我也十分惦念你们。国外的格局虽是太平些,可我这一走,无亲无故的,伙食又整日吃不习惯,自然是瘦削了些。” 绫钰轻抚着苏太太的肩,便又转首望向父亲,“爹,这段时日,家中可好?您的生意如何?”

苏老爷面颊上徜徉的笑意霎时黯淡了些许,他的眉头稍稍有些紧蹙,却只轻描淡写地说了句:“近年家中从事纺织、制瓷彩釉之事,倒是还宽裕。”

“这纺织的生意呀,你爹一直很上心,亲力亲为的,你也毋需多虑了,况且还有……钰儿,你看看这是谁来啦。” 苏太太语罢,一位身披青色绸褂的年轻男子落入苏绫钰的眼前。

他高瘦而挺拔的身形,俊朗的眉宇,风度翩翩,自是一副玉树临风的模样。面前这位意气风发的少年,恰似相熟,可她却不知如何启齿,生得几分怯意。

“钰儿,许久未见,你可真是出落得婷婷玉立了。” 他含笑着望向她,眼瞳中仿若春日的湖光里荡起的微微涟漪,那般柔和。

她怔了一下,恍然间又像被唤醒了似的:“铭,铭睿哥,好久不见。”

语落,她的脸孔上瞬时生出几朵红晕,水灵的眼帘低垂下来,不敢注视他的眼睛。

方铭睿是方家二公子,与苏绫钰两小无猜。方铭睿逢年十六时,方老爷便将其送至国都学堂,望其为政,因而与绫钰断了音讯。

方家从旧朝时便从事商贸,也曾是御州城商业贸易行列中能呼风唤雨的大户人家。城内货料通商进出,一并由方家承办。方家与苏家世代交好,在旧朝虽时常以官商往来过密而引得众生流言,但方老爷到苏府与苏易卿攀谈时事、共赏雅趣乃依旧是家常便饭之事。

“钰儿,今晚铭睿和你爹有要事相谈,我留了他在家吃个便饭,你们可以好好叙叙旧了。” 苏太太窥出女儿的心思,便说道。

“方少爷,我们去里屋详谈。”

方铭睿对着绫钰笑了笑,便跟着苏老爷进了内厅。

“苏老爷,铭睿此次前来冒昧拜访,打扰了您和夫人与绫钰小姐的团圆,实在失礼。” 话音未落,他便拱手作揖。

“方少爷客气了。有关于御州城商会一事,还请方少爷直言。”

“事情大抵如此,中央军府需要置办一批上好的布料、陶瓷和手工艺制品为总督军庆生,下令在御州城最上等的手工艺商铺购置,按照往年的惯例应是选在您的‘苏御坊’;可去年底一家名为‘江墨铺行’的商铺快速崛起,生意兴隆,按照御州城商会的商贸记载,今年销量最甚者应是江家的‘江墨铺行’。”

苏老爷听后,不免有些愤懑与焦灼:“去年我就听闻此家商铺,不料竟经营得如此之繁盛。倘若不能接手总督军这一笔订单,外人自然不知这其中奥妙,‘苏御坊’的信誉与名声便会大大折损哪。”

待到两位谈话间隙,侍奉苏绫钰的那位绿衣少女端了两壶新沏好的茶水,连同一碟精致的桂花糕点前来。

“这是昨日赵老板特意从茶庄新采的碧螺春,方少爷且尝尝味道如何,” 待绿衣少女将茶歇一一陈设好,苏老爷便缓缓托起雕着彩绘细花的瓷釉杯托,轻抿一口,侧身对一旁的少女唤道,“绿攸,你先退下吧。”

“是。” 少女迟疑了片刻,便迈着轻步离开。

方铭睿端起茶,将瓷釉杯盖轻抵着杯身,拂去热气,啜饮小口,却又渐止,定了定神,抬眼向苏老爷:“我听闻自店铺开张以来,这位‘江墨铺行’的老板,从未在商界露面,人人只道其少年有为,名曰江御承。今年,江府差遣人来捎话,说月底要入御州商会。”

“嗯,” 苏老爷凝神沉思了会儿,轻声低语道,“这个江御承委实不简单哪,明日烦请方少爷与我去会会这位新晋商才。”

“老爷,方少爷,夫人已吩咐厨房备好了晚饭,可以用膳了。” 倏尔,绿攸迈上前来,细声说道。

“方少爷,请。” 苏老爷与方铭睿即刻起身,沿着檐廊穿越两旁珍稀名贵的绿植花卉,径直来到了北侧的里屋。

苏绫钰已换上一件紫罗兰色绸缎裙装,裙摆的蕾丝设计和褶皱修饰,颇透着些西洋格调。她本是束起的长发散落着,微微曲卷,犹如乌黑的云絮。见方铭睿将面朝南向的尊位让给了父亲,尔后挑了一处朝北的位置挨着自己落座,苏绫钰正欲起身,却被方铭睿轻轻抚了下肩,示意她毋需费力。

时隔三载,府内厨役的手艺不逊当年。

“铭睿啊,这些是我吩咐厨房备的几样菜,都是些家常便饭,也不知合不合你的胃口。来,快尝尝。” 苏太太笑意盈盈地望向方铭睿,尔后又轻轻举起筷,欲给女儿夹菜, “钰儿,这是你自小最爱吃的桂花鱼,娘特意吩咐张妈今早去菜市买的,多吃一点,瞧你清瘦的。”

苏绫钰含笑着看向母亲,举起勺筷,起身意欲舀菜。

“铭睿哥,你是何时回的御州城?之前闻说方伯伯送你去了国都学堂,你在都城时过得可好?” 话音将落,她的双筷却像不受控制一般,刚刚夹起的桂花鱼肉却又跌出了碗盘。

方铭睿察觉到绫钰的羞赧,便主动为她盛起一勺鱼肉,坐定后方才答道:“前朝都城固然繁盛,然我只欣羨百家争鸣的学术自由之氛围,对政务之事未曾上心。前些时日,家父受病,家中之事无人打点,我便肄业提前回御州了。如今已是民国,御州城也自是有了新的一派景象。”

说罢,他深邃的目光仿佛静淌着的灼热的流光,竟投射到她眼孔的湖波里。

“那铭睿哥此番回来,可还会再去往旧都?”

“自是不会了,我想暂且留在御州城,等家父病愈后,也看看能否在生意上助其一臂之力。”

苏绫钰的心宛如春寒大地上的一缕曙光,微微感到些暖意;而又宛若穿堂风所至,思绪纷杂。

第一次尝试小说,感谢每个愿意倾听这个故事的你们。

希望你们能多多支持哦。

也很想通过这个平台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嘻嘻。

-关于小说-

这个故事我构思了挺久的,中学时代就对历史很感兴趣,受到巴金先生《家》的影响,一直很想写一部能展现民国大家族之间恩怨情仇的故事。本文情节叙述展开的历史年代是1912年1月,民国初成立之时,后续的情节变化会比较贴合时代大背景的。

-关于人物-

男女主角爱情故事的拐点是来自于旧朝时期的纠葛,但始才步入民国时代的他们并不知情,从初遇到互生情愫,故事叙述比较长,因为我想叙写很多时代背景和家族生活场景,但是后面会步步精彩,希望大家坚持看下去哦~

如果喜欢,就请收藏下或者写下你的评论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三载重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