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洪荒:在天庭当太子太难了 > 第138章 请师尊助弟子一臂之力

对于佛门的建立,一向清净无为,顺应天道的太清圣人都主动出手;元始天尊也在暗中有自己的手段;但另一位圣人通天教主除外,他从始至终都是一个态度——西方二圣?佛门?

由他们作妖,揍他们都用不到诛仙四剑。

通天的修为境界或许不是诸圣之中最高的,但他的杀伐之力,绝对是他们之中最强的,没有任何一人敢小觑通天教主的实力,截教能够发展成为洪荒第一大教,也并非仅仅只是教义的问题,通天教主自身的魅力也占据了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真真正正肯沉下心来修天道的还是少数,洪荒绝大多数修士还是喜欢修神通。

就算是最看重自身境界修为的阐教,其实也从没有将神通一道摒弃,一般都是两者兼修,齐头并进...再加上他们的手中法宝助力,一般情况下他们的真实战力是要超出当前境界的。

其中的代表人物便是玉鼎与太乙,如果说太乙真人是依靠法宝的话,只有一柄斩仙剑作为法宝的玉鼎真人,其实在灵宝上并没有什么优势,他的底蕴便是在于对大道的感悟,虽然同门的师兄弟都劝他专精一道,否则杂而不精,反受其害。

但玉鼎真人的想法不同,尤其是在骊山同无当圣母、羽翼仙(大鹏鸟拜入截教后的道号)以及圣道太子等高手切磋之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道路,至于杂而不精这种事情...处理起来也很简单,只要样样精通就好了。

这种事情对旁人或许很难,但玉鼎真人岂非是常人?

而且玉鼎真人当年在黑龙岗同伏羲一战,也算是受益良多,尤其是在后续又观看了伏羲与无当圣母之战,对于自身剑道的感悟更上一层楼。

经过这些年的沉淀,可以说在剑道上的感悟已经算是洪荒顶尖水准,只要他愿意随时可以以剑道进入大罗境界,但是他始终压制着自己的境界,因为以剑道入大罗,同自己的道不相符。

当年进入过伏羲神通领域世界之中亲身感悟过其中神妙的道友皆有感悟,其中的九龙岛的吕岳道友与火龙岛的罗宣道友,都已经进入了大罗境界。

但听说...他们在突破之后同没有突破的赵公明切磋之中,以惨败告终。

都说大罗乃是一道天谴,但是对于某些“变态”来说,只不过是他们愿不愿意迈过去的一步坎而已。

就好比天庭的圣道太子,早就听闻他是太乙金仙巅峰的修为,又是**玄功与人族武道双修,可据说至今依旧没有突破大罗境界,此番就任酆都大帝,一些大巫是不服气的,听说被教训的很惨。

这事儿是黄龙师兄提起的。

在玉鼎真人修炼的这段时间之内,黄龙真人并没有醉心于修炼,在洪荒之中四处游荡,毕竟师尊元始天尊不讲道,黄龙真人也向来不喜欢玉虚宫的气氛...倒不如多在洪荒走动走动,结交些道友。

一来二去黄龙真人便同截教的仙人们相熟了起来,在金鳌岛上的时间甚至比在昆仑山都多,玉鼎真人一度为其担心,生怕他惹恼的师尊,因此被逐出师门。

不过好在有一个好消息,师尊与通天师叔之间的关系正在渐渐回暖,师尊在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非但并没有训斥黄龙师兄,反而让他作为玉虚宫使者常驻金鳌岛。

作为回敬,通天师叔也将截教门下大师姐金灵圣母派到了玉虚宫。

不得不说,这位圣母的气场同师尊实在是太契合了,他们这些师尊坐下的亲传弟子,能够非常清晰的感受到师尊对这位道友的喜爱...那种感觉就好似,恨不得干脆把金灵圣母抢过来当自己的徒弟一样。

玉鼎真人对于此事是没有什么抵触情绪的,至于其余的同门师兄弟们是什么想法,他也说不好。

在昆仑山修行的同门,除了南极仙翁之外,便是一些的内门弟子,他们这些亲传弟子都是在洪荒之中占据了仙山福地,拥有开辟道场的资格的,师尊不讲道的时候他们基本就在自己的道场之中修行。

玉鼎真人也是因为心有感悟,便留在了玉虚宫修行,并没有返回玉泉山金霞洞,前些时候黄龙师兄回来的时候见了一面,提起了洪荒之中的有趣之事。

关于罗宣、吕岳以及赵公明,包括圣道太子的事情,全都是从黄龙师兄的口中得知的。

不得不说,黄龙师兄在截教才是如鱼得水,如果不提他的名号,旁人一定不会猜到他是阐教门下。

说实话,玉鼎真人有点儿羡慕,毕竟他自己本身也是个难不住寂寞的,他准备找个时间同师尊提一个小建议,这个代表阐教驻扎在金鳌岛的使者,或许可以适当的轮换一下。

“玉鼎。”

玉鼎真人的脑子里忽然响起了师尊的呼唤。

“弟子在。”

玉鼎连忙向着师尊的方向拜了拜,恭恭敬敬的等待指示,但心里也难免盘算:难道自己刚才所想师尊已经知道了?

“来。”

玉鼎真人连忙快步向着玉虚宫大殿走去。

“师尊。”玉鼎真人跪下见礼。

“博览众长的路子确实不错,但你却偏了些。”元始天尊看着的玉鼎真人,开口道:“你可知问题出在哪里?”

玉鼎真人想了想,沉声道:“弟子得见无当道友的风姿,见其以剑道容万道...不盛心向往之,觉吾辈修士合当如此,便下意识模仿了些...”

“嗯。”元始天尊点点头,笑着道:“既然已经知道问题所在,你可有解决之道?”

“姑且算是有点儿想法,但始终没能下定决心。”玉鼎真人表面上看起来非常镇定,但心中还是稍稍有些纠结的,如果他即将做出的这个决定简单的话,也不至于一直拖延到现在。

“眼看着在前进一步便是大罗,整个洪荒的修士,恐怕都没有几个能够抵御这样的诱惑。”

“可大罗与大罗并不相同,大罗也并非是吾辈修士的终点,弟子不才...也斗胆想要看看混元究竟是何风景。”

话说到这里,也就代表玉鼎真人下定了决心。

“既然你已有觉悟,为师便不多言了。”元始天尊说话的时候挥挥手,在玉鼎真人面前出现了两样宝贝,一样是一件儿青绿色的道袍,另一件儿则是一支青绿色的竹笔。

“一件道袍,一支竹笔,皆为先天灵宝,等你散去一身修为之后...也可护你周全。”

“弟子多谢师尊赐宝。”

玉鼎之所以不会在意师尊对金灵圣母的喜爱,而是因为自己始终受到师尊的偏爱。

“若是弟子亲自动手,恐不能尽到全功。”玉鼎将宝贝收起来之后,又对着元始天尊一拜,道:“还是请师尊助弟子一臂之力,将修为连带着此前对天道的感悟全都化去,让弟子能够真正的从零开始。”

“可。”

......

三教之中从来不缺少人杰。

或许是伏羲大神、无当圣母以圣道太子这些人对他的刺激太大,让他不甘心安于现状,因此才做出了这样的决意。

博闻强记本就是玉鼎的优势,再加上他认清楚了自己的道,便是广博杂而精,将自己对于世间的一切感悟都融会贯通,以此而成道。

但因为此前的一些机缘,再加上自己的超强天资,导致自己在剑道的感悟突飞猛进,走偏了路...此番就是要强行归零,从头开始。

阐教之中有玉鼎。

截教之中亦有公明。

赵公明身为外门大弟子,乃是先天清风化形,在拜入截教门下之前,便已经是金仙修为,在第一次听通天圣人讲道的时候,便直入太乙,当时众仙都认为会是赵公明截教外门第一个突破大罗境界。

赵公明也确实没有让人失望,只用了不到一百年的时间,便修行到了太乙金仙巅峰,距离大罗境界只差一步。

外门之中同等境界的只有石矶娘娘...但石矶娘娘不同,她单单是在太乙境界,便已经修行了万年,道行很深厚,但天资差了很多,全是凭借自身的毅力与时间堆砌起来的修为。

当时截教的众仙并不看好石矶娘娘,但因为赵公明在得到师尊赏赐下的二十四颗定海珠之后,便不知为何暂时压制住了自身的境界,迟迟不肯突破,这才让石矶娘娘抢了先。

三仙岛。

“兄长。”

云霄娘娘看着以自身先天清风之力,将二十四颗定海珠以特殊的八卦之形罗列一处,似乎还暗合周天星象之运转,道:“伏羲大神的八卦之道当真是神妙,想不到的兄长的二十四颗定海珠都能够用来演化八卦。”

“八卦之道博大精深,虽然衍自太极两仪,但其中的奥妙并不在它们之下,当日你们也看到了,这八卦在伏羲大神手中,竟有演化万物之能,实在是令人大开眼界。”赵公明笑了笑,道:“大妹,你且看为兄用二十四颗定海珠,以八卦之道演化四季变幻。”

这只是赵公明对二十四颗定海珠的一个小妙用,他最大的收获便是以二十四颗定海珠为基,开辟出了小世界。

其中虽然是参考了人族武道的奥妙之处,但更多的还是上清道法。

赵公明一直在研究,二十四颗定海珠每一颗都能演化出一个小世界,也就是说他可以演化出二十四个小世界。

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丝毫不能大意。

因此他在寻找一个可行的方案,让二十四颗定海珠所化的小世界,其中所包含之道各不相同,但却相生...一共二十四种大道,还能够合为一体。

虽然不能说毫无进展,但进度还是非常缓慢的,他试过很多种组合排列...总是会有些缺陷。

最近他在研究四季的变幻,希望可以从中得到感悟。

不过二十四颗定海珠所化的小世界,带给他的力量的提升可不是一星半点,他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开辟了神通领域世界的伏羲会有那么强的力量。

大哥赵公明沉迷修炼不可自拔,云霄娘娘是发自内心的高兴,毕竟兄长在太乙境界困了许久,也是时候突破了。

其实云霄娘娘知道大哥为什么迟迟不肯突破大罗...别看兄长大大咧咧的模样,其实他的内心深处,也是有着对混元境界的野望的。

很巧。

云霄娘娘对混元境界也很感兴趣。

依旧在后山面壁的碧霄仙子最近心情有些烦闷,不是因为别的事情,是因为石矶娘娘彻底坐实了太子小师弟道侣的身份。

自己面壁才坐了不到五十年,怎么就好似经过了沧海桑田一般呢?

碧霄仙子有些不能理解,等自己面壁结束之后,天庭的皇孙怕是都已经出世了吧?

其实按理说自己不过是同太子小师弟有过一面之缘而已,怎么会生出这样的情绪来呢?

好奇怪的感觉,说不上生气,只是稍稍有些不甘心。

碧霄仙子看着面前的石壁,陷入了沉思之中。

渐渐得,她的目光变得空洞起来,再过片刻...她似乎已经进入到了一种奇妙的悟道状态之中。

另一边儿,琼霄仙子正在练剑,无当师姐的修为又有进境,自己可不能太落后了。

......

酆都城已经初具规模了。

虽然城中的建设还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但城池的轮廓总算是有了模样。

酆都大帝的府邸便是酆都宫,已经基本建成。

此时此刻,作为酆都大帝的圣道太子,便是在此处会见自己的臣下,其中一小半儿是鼻青脸肿的巫族大巫们,剩下便是在阴间修炼有成的鬼王们。

面前漆黑的案几之上,摆放着人书生死簿与春秋轮回笔,这是阴间至宝,原本是平心娘娘掌控,现在自己在酆都登基,便直接交到了自己手中。

再往下便是巫族的几位大巫,牛头马面站在最前面,他们两个身上的伤也不少,相对来说脸上并没有受到波及。

他们两位后面的,便是巫族的另外的四位大巫,唤做豹尾、鸟嘴、鱼鳃、黄蜂,并称为四大冥帅,专管陆上兽类、天上鸟类、水中鱼类以及地上昆虫等各类动物的亡灵,当然这些动物修炼成精之后,也归他们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