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和肖邦弹风谱月的日子 > 第12章 ·Etude·Op.12

和肖邦弹风谱月的日子 第12章 ·Etude·Op.12

作者:Sherlor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9-20 22:36:02 来源:文学城

【链接他和她的夜曲】

“我要带钢琴回家!”

需要用怎样的克制,才能不将胸中的汹涌的情感倾泻在语句里,只化作洋溢着幸福感的轻叹?

欧罗拉不需要知道。

她只知道现在她所有的时间都被眼前这些漂亮的、古典的、高雅的木质乐器支配——

要在里面挑一架契合她音乐灵魂的钢琴,带回家,一生不弃。

充满少女气息的梦幻蕾丝女帽被取下,欧罗拉将它收在身前。那位接待她的店员顺势上前一步,细声询问是否需要帮忙收好帽子。少女摇摇头回绝,她更习惯自己的东西就在身边。

帽子随手就可以放在钢琴上或琴凳边,麻烦别人大可不必——原本她就觉得这类的女用配件着实累赘,但在佩蒂特的眼神攻势下不得不举手投降,乖乖戴上了它。现在是十九世纪,一位淑女出门一定要带好帽子,否则便是极为失礼的行为——要不是她逃得够快,这位嬷嬷甚至想让她带上小阳伞呢。

店员隐晦地打量了女客一遭,笑着意欲将她引向另一边的立式琴。

“抱歉,我想看的只有演奏琴,”欧罗拉驻步,指向橱窗边的三角钢琴,“不要立式。”

立式钢琴虽然小巧精致,大大节省了三角钢琴需要独占的空间,但两者还是区别甚多。纵使在现代,有很多知名钢琴品牌旗下的立式琴,都打出“让演奏者有弹三角琴的体验”,但它们的声场和手感几乎完全不同。

更有甚者,能弹好一台立式琴,却在三角琴上找不到内心的声音。

钢琴家永远需要最高的标准。

“那……小姐您需要琴师吗?我去帮您请——”

“谢谢你,不过不用了。我的钢琴,当然要选手和耳朵最喜欢的那个。”

店员眨巴着眼睛,惊讶地看着女客潇洒地走向那台将帽子轻放在琴凳边,坐下打开琴盖,骤然转换了气场。

——那是一瞬间就能将她和众人区别开的,属于真正钢琴家才会有的,绝对自信。

*

肖邦的《C大调练习曲》在普雷耶尔琴行里回荡成一片辉煌。

此刻在大厅里的人,不论站着的还是坐着的,都在琴声响起时为之侧目。

瞥见新来的客人指向三角钢琴那一幕的琴师,刚迈出的脚停滞在半空中,他将不可思议的目光直愣愣地投向橱窗边——

拿这首曲子试钢琴?还弹得这么磅礴流畅?神啊,究竟是什么样的勇气,竟能鼓动我去给她试钢琴音色?

琴师先生默默收回那只擦得闪亮的皮鞋,放任自己沉浸在少女的音符里。

这漂亮到可以用神圣形容的音色,太教人享受了……他发誓,他从未想过,窗边这架有着狂野木纹的深棕钢琴,竟可以发出如此迷人的音色。

乐曲结束,琴师还在回味绕梁的余韵,但接下来响起的乐句却叫他头皮发麻——是李斯特的《f小调练习曲》。

他瞪大了眼睛,清晰却迅捷的音符在他眼前俯冲下来,闪电般略过他的耳朵,高昂的情绪瞬间就激起他内心的震荡。

这真的是第一句就让他在钢琴前崩溃的f小调练习曲吗?为什么一个女孩子能这么轻易地演奏出来?

早该知道的,目标明确只要三角钢琴,能在众目睽睽之下,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用肖邦和李斯特的曲子试琴的女孩子,怎么可能是一般人!

这水晶一样的音色,只是随手一弹,似乎比老板夫人的演奏还要高级——普雷耶尔夫人[1]可是全巴黎最会弹琴的女士了。

琴师的心脏跳动几乎要和节拍器上的行板相当,尤其在琴声戛然而止后。

怎么,不弹了?果然李斯特的曲子还是太难了吧?

小心翼翼吞咽着口腔分泌物的他,为少女清脆的一句话而踉跄。

他见她摇着头遗憾地说:“琴不太符合我的标准,换一架再继续——我要‘演奏级别’,麻烦请指给我看。”

这就试出来啦,这琴哪里不好了?我甚至觉得你把它弹得好听了十倍不止啊?

琴师微张着唇,他的思维宛若被按下暂停键,只能机械地转动眼睛,呆滞地看着那位少女在钢琴上神话一般的表演。

一架又一架,从《肖练》到《李练》,手稳到在每台琴的乐句表达都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般。

能在普雷耶尔琴行当试琴师,本就是他最为荣耀的事。但现在,在那双被施了魔法双手的触键下,他所有的骄傲都荡然无存。

神啊,原来真的有人是为弹琴而生的;

老师啊,我今天好像看到了音乐天使在弹琴!

*

找不到,真的找不到。

一架架钢琴试过去,可供选择的琴越来越少,但欧罗拉还是没能找到最合适的声音。

这些古钢琴[2],真的不愧是遗落在时代里的乐器。

纯手工的制作的物件,充满着奇特的不确定性:跳出现代钢琴的制式、尺寸的绝对标准后,简直可以用五花八门来形容。钢琴大小、琴键数目、音色性格……统统都自由地随着制琴师的喜好任意变动着。

没有真空铸造的铸铁板,没有经过百年技术提升品质的琴弦,就连琴键的配重都有些不均……但它们就是能发出特别的声音,有几架琴音色特别有味道——但就是,离她的要求差了那么一些。

十九世纪的钢琴简直太有个性了,每一架琴都有着自己的脾气,要去适应,要去磨合。弹起来很有挑战性,在它们身上找到自己声音的过程,就像拆礼物一样。

早在德累斯顿咖啡馆里的立式琴上,欧罗拉就领教过这种惊喜。

试琴用肖邦的C大调,在琶音跑动中听各音区音色配比和过度,左手验证低音部声音是否扎实。如果一遍肖练一可以顺下来,那她会再用李斯特的f小调前几句听钢琴的纯净度。

要么过度不和谐,要么声音容易混杂……她几乎无法想象,用这样的钢琴,肖邦和李斯特是怎样保持住他们的耳力和音乐审美的。

“还有别的琴吗?”欧罗拉不知疲倦地问道。

挑琴她永远不会累,但唯独害怕寻觅万千却找不到契合她内心肖邦的声音。

“小姐,您已经把店里最合适全弹过了……普雷耶尔展厅里最好的还没办法满足您挑剔的耳朵吗?”

跟了欧罗拉一路的店员有些欲哭无泪。要不是这位小姐一直在认真选琴,她几乎要怀疑此人是对面埃拉尔琴行丢过来砸场子的。

“真的,没有了吗?”少女琥珀色的眸子像是忽地失去了光泽。

“……您要不去试试那架吧,”店员迟疑着,给她指了个方向,“那架是‘特制的’,普雷耶尔先生本是决定把它移到音乐厅去的,但一直没人来搬。”

偏僻的角落,深棕色的琴躺在那毫不显眼。

它除了谱台上的镂空藤纹外没有多余的花哨装饰,琴腿的曲线柔和简洁,细微中可窥得一丝温润优雅。走近后才能看到外壳上胡桃木的细腻纹路,木材和封漆酝酿成一种森林的香气。紫檀的黑键,骨质的白键贴片冷凉的涩感从指腹传来,欧罗拉心里的躁动瞬间就被它抚平了。

近乎九尺的体格,琴键数不多不少。在一堆雕梁画栋、镶金嵌银的琴里,它就像一个沉默的歌者。

“这架琴……”店员刚想说些什么,钢琴便开始唱歌了。

暖金色的圣咏,火焰一般的热情[3]。

法国琴音色的丰富与空灵,在黑白间清晰地呈现出来。珍珠般圆润的发声,银子般清亮的音质,冷静而理性的特质,恰到好处的琴键阻尼感……

欧罗拉微仰着头,这才是她期待的肖邦的钢琴声。

可以,换曲子了。

弹琴人不给任何人逃离的机会,素手轻触,夜色便在普雷耶尔大厅中弥漫开来。

薄雾一般的云层,白纱一般的月光,摇曳却不发出声响的树影……细腻到极致的处理,用一阵微风的力度,将乐声吹拂进所有侧耳倾听的心里。

轻柔的笔触细细勾画夜的轮廓,低语般的倾诉化作夜的旋律。把所有的思绪和情感都交融在夜幕里,可以尽情宣泄,亦可默声哭泣。需要安慰的,渴望被安慰的,都在梦呓般的絮语中,被温柔地拥抱。

于叶尖汇聚的此夜第一颗晶莹,坠下,而后整个世界都被原谅。

肖邦的《降E大调夜曲》,每一次弹奏都会被他的音符夺走呼吸。

无数的过往雪片似的在眼前闪过,最终留下的画面,是幼小的夏洛琳给欧罗拉磕磕绊绊地拉着这首曲子,终于让她能以眼泪倾泻所有悲痛的场景。

那一天,她双亲逝世刚满一周,她也做了一周不会说话的无魂人偶。

那一天,她第一次邂逅他的音乐,在汹涌的泪水中被他引领进光的世界。

肖邦是欧罗拉的救赎。

只要记忆不灭,她愿意永远弹响他的钢琴。

*

当肖邦和普雷耶尔刚打开办公室门时,隐约的琴音就自楼下传来。

两位男士对视一眼,默契地驱步走向前方的露台。

卡米尔随意地倚在大理石的栏杆上,肖邦侧身刚好立在拐角,恰好能看到偏僻角落里的钢琴和弹琴人的背影。

“这架琴……”卡米尔喃喃自语,“这不是你上次挑的琴吗?他们怎么还没给我搬进音乐厅?”

“噤声,仔细听。”肖邦的回答言简意赅。

普雷耶尔钢琴向来都是私密的,尤其适合坐在它边上细细品味。隔着这么远的距离,琴音传过来也就更加绰约了。

尤其对方弹的还是首夜曲,飘渺的乐声宛若梦呓一般。

这首曲子一直都是好友在沙龙里的保留曲目,自题送给自家夫人后,卡米尔对它的评鉴要求越发严苛。他曾固执的认为,只有肖邦自己才能弹对曲子的味道,但现在——

“弗、弗里德,真的不是你在弹琴?”

“……”

肖邦没有理回惊讶万分的卡米尔,他注视着沉浸在夜曲里的欧罗拉,微微失神。

她,记住了?

恍惚间,他眼前浮现出和她的初见——不是在德累斯顿的咖啡厅,也不是在沃德辛斯卡的玫瑰园。

想要用湖水结束一切的少女,因为一首歌泪流满面,选择继续留在尘世间。

《降E大调夜曲》。

这正是弗里德里克·肖邦和欧罗拉·沃德辛斯卡初见时,他哼给她听过的旋律。

【注解·Op.12】

[1] 普雷耶尔夫人:原名“Cammille Moke”,更为人所知的名字是“玛丽·普雷耶尔(Marie Plepel)”。这是个一结婚连名字都变了的姑娘,极有可能是她和她老公(上一章出现的卡米尔先生)撞名了。

和李子同岁,公认的美人,8岁登台演出,交际圈甚广。她的钢琴是跟随莫谢莱斯(这位是门德尔松的至交好友,他的儿子是门总得教子)学的。

曾是柏辽兹的未婚妻,后抛弃西蓝花(西音史圈内给柏辽兹的爱称,原因你们可以猜猜看,猜对有奖?)嫁给了富商普雷耶尔,西兰花“女装杀妻计划”的根由(是不是脑补了一百集狗血电视剧)。

记得李斯特的《诺玛的回忆》这首曲子吗?普雷耶尔夫人就是它题送的对象。文中出现的这首《降E大调夜曲》,也是肖邦题送给她的。她受过舒曼的文评称赞,和门总同过台,和大仲马是朋友……总之,这位夫人的一生很有故事感。

P.S:作曲家的题献,除了“私情”,还有社交礼仪的作用,当然还能用来“报复”。至少肖邦题送给这位夫人的夜曲,纯粹是公事,毕竟他真正交好的是钢琴商本人。

[2] 古钢琴:指“Fortepiano”或“Perido piano”,早在Op.2中就有提及,但放到这里统一做个说明。

其实国内将这个词译作“古钢琴”并不准确,但大家已经叫习惯了,不好更改。古钢琴并不“古”,在范畴上它仍是属于现代钢琴,只不过产于十八、十九世纪而已。

古钢琴没有规范标准,可以说每一架都是独特的,加上它基本都是贴近原木的色泽,和现代的黑色钢琴完全是不同的气质。

在现代遗存的可以演奏的古钢琴,大多都被修复、重建过。木材超过五十年后就会大大降低活性,共鸣会变弱。弹奏古钢琴就有些听留声机唱片的感觉,有些时光的余韵总是迷人的。这也是古钢琴近年来在欧洲复兴的原因吧。

2018年曾举办过首届“肖邦古钢琴大赛(肖肖:???)”,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听听百年之前的钢琴声。

[3] 圣咏和热情:即肖邦的《C大调练习曲》和李斯特《f小调练习曲》的别称。这里解释一下为什么是这两首曲子,以及欧小姐用它们试琴的原因。

我在疫情期间被隔离的时候,有幸在网上认识了一位弹钢琴的朋友。他从美国学琴回来,现在的职业是选琴师和钢琴私教,他非常喜欢肖邦的音乐。

用肖邦的C大调和李斯特的f小调试琴,是他从事选琴师后得出的“最快听出一架钢琴的品性”的小技巧,可能很私人。

我非常感激他在我咳到感觉肺和喉咙快炸掉时,看着窗外湖北的死寂不安惊惶时,隔着手机屏幕用这两首曲子给予我的希望和美好的力量。

真正动笔写这个故事的时候,脑中会不自觉响起他的琴声,遂做了这样的处理。

谢谢你,远方的许先生,你的肖邦和李斯特真的弹得很好。请把对钢琴的爱继续下去,我也会继续爱着这些音乐家留给世人的瑰宝。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Etude·Op.12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