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禾苗和她们的朋友 > 第15章 折腾

禾苗和她们的朋友 第15章 折腾

作者:东边月亮圆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2-02-07 17:34:24 来源:文学城

日落时分,从水南公社回来,禾儿和高明直奔小麦的店,

店开在西街上,占三间店面,装修豪华,窗明几净,挂着春风护肤化妆品店的招牌,进店第一排就是香水,好几种味道泄露出来,混合在一起,三米外就能闻见。

不管是什么样的前调后调,在人均工资两百的八七年,都只意味着两个字——奢侈。

全是从香江澳门进口的、连百货大楼都还没有这些牌子的专柜,不过据说已经在谈。

但目前,小麦做的几乎是垄断生意,别人哪怕有在卖,牌子也没有这么齐。

是她在广州上大学四年,自己打下的渠道,一向也藏得很仔细。

店里不光卖化妆品,也提供化妆服务,正赶上大过年的,走亲访友的人总是不介意打扮一番,现在会化妆的好手艺不多,小麦是从早到晚忙不停。

就这样,看到禾儿来都得说一句道:“你们玩你们的,我这儿忙得开。”

禾儿才不管她,头发一扎,自顾自招呼下一位客人说:“美女,这边坐。”

又说:“你是不是还没吃饭?”

高明不会化妆,听见这句转身去买饭,他心里有数,提着五份饭回来,果然看到大米跟王月婷也到。

两个男人是帮不上什么忙的,顶多到仓库那儿抬东西,趁着一年到头大家最舍得花钱的日子,能多卖点儿算一点。

没事做的时候先吃饭,往狭窄的休息间里一坐。

高明左右看,悄悄说:“我今天好像看到你妈了。“

大米跟小麦是水南公社某个大队的人,当然现在都叫村,姐弟俩是父母在,活得跟没有似的。

和同龄的女孩子不一样,小麦从小很有主意,四五岁就捡牛粪给自己攒学费,即使是在七十年代,也打定主意要念书。

家里只有两个孩子,在挣工分的年代,沪市郊区都属于比较富庶,供他们上学按理不成问题,但他们家父母比较奇怪,一是时代特殊,觉得读书没多少意义,二是不想让孩子过好日子。

好像享受是有罪,人就该面朝黄土背朝天才是最对的,上学、穿新衣服、吃肉,都是不该做的事情。

最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丫鬟命小姐身,咱们这样的人家就得认命”。

小麦从不认命,带着弟弟边挣钱边念书,最终都考上大学,毕业后又都没有选择分配工作,而是开创自己的事业,不得不说,小时候的经历给他们的影响太大。

哪怕是高明,也是受够没钱看后妈亲爸脸色的那些日子。

这会提起亲妈,大米的态度很一般,说:“在哪看到的?”

高明一言难尽道:“倒没在干什么,就是穿得特别破。”

大米翻个白眼说:“我真搞不懂,新衣服不穿,说自己没那个命,给钱也不花,就是顿顿吃忆苦饭。反正我们为人儿女该做的都做了,只要不来找事就行。”

高明也是没见过这种的,叹口气说:“就是跟你说一下,别跟你姐说啊,省得她又生气。”

大米想起姐姐的脾气,摇摇头说:“一准知道,她还让我二婶没事多盯着点。”

嘴上说得狠,有时候也忍不住心软。

当然,也是现在过得好,才能分出心神去管这些。

大米惆怅道:“我说她不用管这些,我是儿子,爹妈我会顾,你猜她怎么说的?”

高明心中有数,说:“怕王家介意吧?”

王月婷固然是不在乎这些的,可她家里人会,毕竟嫁个公婆好相处的人家多好。

大米想得简单,说:“我多挣钱,将来老家房子翻新一下给他们住,等他们走不动再找人照顾着,就算尽孝了。”

他是姐姐一手带大的孩子,恐怕除了点稀薄的生恩,什么都不剩。

某种程度上,高明也是这么想的,他能给亲爹的只有钱,有时候庆幸后妈还生了个弟弟,不然一准找到他头上。

又遗憾于生母没有给自己留下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说:“你好歹有个姐姐。”

姐弟俩相互扶持着走,怎么都能度过去。

大米想起来,都觉得自己欠姐姐的太多,说:“买房子的时候,几乎是我俩的全部积蓄,但只写她一个人的名字。到这儿,我才好受些。”

十里八乡,只听说过姐姐掏钱给弟弟买房的,倒没听说过弟弟给姐姐买。

大米是浑不在意,这会也说:“她那天还说今年再挣点,回头凑一凑我也能买房,我说我不要,月婷家里没那么快放人。”

王家挑剔他,是应有之义,换他有姑娘,也未必肯松口嫁这样的人家,只得自己再好一些,把所有瑕疵都比得不重要。

说起这个,高明觉得有个好消息,说:“禾儿说二十五岁结婚。”

大米羡慕得很,捶他一下说:“厉害啊。”

两个人话虽然多,吃得也不慢,饭盒一丢到外头看有没有能搭把手的。

这店里不大会雇男职工,想想看,进来的都是大姑娘小媳妇,一进来看乌泱泱全是男的,难免不好意思。

他俩只能往返于后面的仓库,新衣服上蹭一身灰。

禾儿抽空吃过饭,吃完又一会才送走最后一位化妆的客人。

七点过后,就不会有人来化妆,一是一次不便宜,大家总想着在脸上久一点是最划算的,二是吃饭、走亲戚都是早早出门,过这个点几乎喝下去半盏茶,谁会才来打扮啊。

至此,小麦忙一天才算结束,甩甩手说:“累死了。”

五个人自发凑一块说话,到边上的店去吃宵夜。

等烧烤的时候,禾儿说:“店里还没招到化妆师啊?”

小麦苦笑道:“现在会这个的少,最少要学半年,都嫌学徒工工资低,去年招来两个你们也知道,快出师就跑了,估计是去单干,到现在我都不知道上哪找人去。”

她难道不想轻松一点,是真的招不到合适的人。

禾儿本来也替她为难,几个人为这事没少讨论,到现在都没什么好主意。

但今天忽然有个想法,说:“招学徒还得给工资、管吃管住的,不如你开个班教化妆,还能挣一点。”

小麦有些怔愣,拍大腿说:“就这么办,学成总得找工作的吧,我就不信一两个能单干,百八十个都单干。”

她是个向来不拖延的人,没过正月十五,就把店二楼给租下来,挂上简单的招牌,开始招生。

原来想学技术,那都是得到师傅家做白工,正经拜师礼,师傅给徒弟管吃管住,对很多家境不那么富裕的人家来说,是条孩子的好出路。

小麦这可算反其道而行,收费不便宜也就算,学生还得先在店里采购一套列化妆品,不然上课用什么上啊,两样加起来,就得小两千。

附近几家店都觉得不可思议,但架不住报名的人还不少。

一来会算账的人都知道,学成后工资不会低;二是有的人有这个需要,尤其是一些平常出席重大场合的时候,总不能临时来店里排队吧,真是求人不如求己。

在小麦的培训班搞得红红火火的时候,禾儿也有新的折腾。

她是结合自己初中时寄宿过一学期的经验来看,现在市里的初高中几乎都是又破又旧,宿舍环境更不要提,概括为两个字,古老。

食堂饭菜就凑合,饿不死而已。

现在已经是八十年代,部分人的生活水平在提升,像她当年是没得选,才去住宿,那要是有得选呢?

禾苗学生服务中心就此开办。

禾儿租下一栋三层楼的大房子,内部重新装修、粉刷过,总共改出二十几间房,一间摆三张上下床,每层楼有洗手间,可以洗热水澡,一楼有食堂和阿姨看着。

三餐有荤有素,学生住这里离市里几所学校都很近,放学后还有禾苗教育的老师上门辅导,价格虽然不菲,报名的人也是多得不得了,都交过钱只等九月份开学入住。

还有的人为没住上而烦恼,一时之间市里好多人家都在搞这种学生寄宿,不过条件跟禾苗这儿是比不上的。

主要是现在干个体的人多起来,私营单位也多,不像原来国营大厂,孩子满月就能送去育红班,职工小学就在厂里,上下学就几步路的事情。

而私营厂的工资虽然高,福利和各项制度是没有这么完善的,导致市场上多出不少新兴行业。

禾儿是推己及人,初一住过宿的半年简直是她人生最痛苦的时候,即使是大学四年,也觉得学校什么都好,唯有住宿环境,实在是不知道从何说起。

她是打小没怎么在物质上吃过苦的孩子,毕竟家里条件好,对她们又舍得。

计划生育推行至今,再过几年家家都是只有一个在上初高中,可不得紧着点,就是现在,都感觉独生子女们比以前的孩子更娇气些。

娇气可受不得委屈,但不管你有什么困难,禾苗学生服务中心帮助您。

禾儿很是满意自己又走对一条路子,当然,也没忘抽出时间关注妹妹。

毕竟十六岁的方青苗,终于要高考了。

现在不知道还让不让搞学生寄宿,但我上学的时候,是非常红红火火的生意。

第一更,中午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折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